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社會企業強調兼顧社會價值與獲利能力的雙重目標經營,其運作方式是整合各方資源,以支持社會企業的創新觀念,並進而採取帶來改變的社會行動。因此鼓勵社會企業參與並解決社會問題時,應該從更高的社會角度審視,政府的任務是建立社會企業生態系統,並積極做好社會企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包括人才培育、微型貸款、銷售通路,創業育成與輔導等服務。
發布日期: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世界的樣貌,也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愈趨發達,網路消費比例逐漸提高,自此電子商務蓬勃發展,連帶新科技創業與金融科技也受到矚目。以色列僅為800萬人口小國,政府藉由鼓勵各產業創新創業,得以在經濟面站穩世界一方。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Scientist, OCS)透過科技育成計畫(Technological incubators Program)推動創業活動,目前已補助超過10個育成中心;另外新科技創業提供電子商務領域更大的發展空間,透過物聯網技術有效提升物流效率,再加上以色列頂尖的網路資訊安全技術確保消費者購物過程的安全性。
發布日期:
全球電子商務熱潮持續蔓延,許多傳統產業也開始積極拓展電商銷售管道。本期獲得「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及補助計畫」的成功案例包括:土女時代《Türk Kızları》,透過計畫的執行投入於電商平臺的服務與產品內容改善、培育文創商品設計師、提供土語系學生實習與就業機會等,並期許未來成為土耳其電商的領導者,提供廣泛且具深度的內容資訊於消費者。好好鮮生《Mr. Good》串連農漁民、加工廠、餐廳、料理教室與消費者,研擬一套符合臺灣精緻農業特色與支持永續農業的生產、製造與行銷的產業價值鏈,協助較不熟捻產銷端之農漁民,進行加工、包裝與販賣其農產品,架構專屬生鮮處理流程,縮短產地到餐桌的路程,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
發布日期:
臺北市打造全國首座「物聯網IoT實驗平臺」成為智慧城市應用產業價值鏈整合的試煉場域,藉此激發多元創新應用,並引導產業發展解決方案整廠輸出的模式。為加速推動智慧城市及物聯網創新應用,則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完成佈建通訊範圍可涵蓋整個臺北市的物聯網無線感測網路(LoRa),期許未來能持續透過開放城市為實驗場域,在2017世大運、2017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CIT2017)的國際舞台上,展現各種創新應用,綻放充沛的研發能量。
發布日期:
電子商務與行動商務的蓬勃發展,帶動新創商業模式的興起,使得付款情境趨向多元,尤其行動支付的進展,憑藉便捷、快速、具附加價值的優勢,逐漸取代現金交易。電子支付具有節省現金支付的成本及時間、跨線上線下交易等效益,臺北市政府為落實智慧城市的各項要件,已陸續建置4G網路基礎建設,並提供市民利用電子支付方式繳納各項規費,未來則規劃結合商圈活動與行動支付及金流等相關便民服務。
發布日期: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預估,於2020年物聯網(IoT)產業的經濟規模將達到1.46兆美元。因此發展以”應用服務”為導向的物聯網將使臺灣迎來產業發展的新機會,透過大數據分析、社群、雲端服務,行動APP、感知晶片等5項產業鏈的組合,符合「大社雲移物」的融合。將萬物屬性轉化為數位數據並上傳至雲端,最後變成有價值的服務,將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路徑。
發布日期:
全球金融環境的開放、市場需求的刺激和消費者行為模式改變,均是驅動全球行動支付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臺灣已正式進入行動支付元年,行動支付的運用與服務模式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行動支付市場的競爭態勢,也隨著軟硬體技術的進步和服務模式的創新,持續不斷地進化。本文將從全球行動支付的區域市場潛力、服務模式、產業動態、社會影響等面向加以探討,提供給臺灣支付業者參考與借鑑。
發布日期:
全球的跨境電商(Cross-Border e-Commerce)交易每年以倍數成長,豐富多元的創新商業模式讓消費者透過網路可輕易購買世界各國的商品。企業可藉由電子商務開發新市場或整合原有的貿易網絡,發展虛實整合模式,直達海外市場,或者加以利用網路取得的消費者與市場需求訊息,用以指導開發產品、提升營運效率,開拓更豐富的新市場。未來將是電子商務與全球行銷的時代,結合網路行銷與國際物流、金流方案,企業便能「立足臺灣,網銷全球」。
發布日期:
歐洲百年來的金融大城倫敦,為解決金融海嘯引發就業市場失衡的經濟危機,英國政府著手展開投入科技業與創新創業。2010年在老街區打造東倫敦科技城(Tech City),以吸引創業團隊進駐,活絡創業交流能量;爾後為吸引國外創業人才,於2013年啟動天狼星計畫(Sirius Programme)提供創業資金與培訓課程。同時,英國政府因應開放數據(Open data)潮流,於2012年成立開放資料研究院(Open Data Institute, ODI),讓更多有志者結合大數據技術開創新的服務,不僅帶動了許多創業機會,也促進市政治理透明化與公共福祉向上提升。而倫敦的金融人才,結合科技與創業兩項元素,帶起新一波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業,創新者運用行動科技滿足消費者的金流需求,快速、便利的新型態金融服務,亦挑戰傳統金融業冗長的作業模式。
發布日期:
全球各地,因金融產業環境、基礎建設、行動裝置普及率和監管機關態度等發展條件不同,各式各樣的創新創業模式亦正在蛻變中。艾揚科技(ICE Technology),於2012年申請「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補助「金融交易智能決策服務創新平臺」,運用即時訊息的傳遞技術與金融交易服務整合的能力,提供投資人評估投資成本決策的輔助工具,降低交易風險。群信行動(ADTC)於2015年申請「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時,即著重於勞工與薪資的補助,以期達到行動支付的普及與高度應用為目標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內容,引領行動支付在臺灣的快發展速與產業升級。
發布日期:
全球各地瘋創業,臺灣亦是積極打造友善的創業環境,舉凡中央政府與各個地方政府都推出各種創業鼓勵方案,民間的育成中心、創業加速器、共同工作空間、創客空間等更是蓬勃發展。然而,對於一家新創公司而言,要打響新創品牌形象被視為需要克服的重要課題,筆者建議可運用國際市場、創業經紀人、各種創業競賽及活動及創櫃板來塑造更高層次的品牌等四大策略。臺灣的新創公司能夠善用各種策略點亮自己的品牌,不僅在國內發光,也在國際鎂光燈下擁有屬於自己的舞臺,更重要的是要能將品牌形象轉化為資本市場的價值,才能取得足夠的燃料,讓創新之火一直延燒下去!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力推青年創業為未來市政發展重點之一,為營造創業聚落,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積極盤整臺北市既有且待活化利用空間,持續整合中央及民間育成中心或共同工作空間,規劃建置創業者一個創業交流平台,提供場地及創新基地公用設備給創業者使用,期望打造臺北市成為青年實現夢想的友善創業城市。根據「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的統計資料,目前臺北市的創業基地包括26間育成中心、32間投資機構、29處共同工作空間及11處自造者空間,如臺北市創新實驗室(Taipei Co-Space)、時代基金會Garage+、「卡市達創業加油站」(Custard Cream)、Changee共同創意工作空間與藝文平台,希望透過每一個為實現夢想而積極打造的創業空間,讓創業家能夠更容易找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