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歐洲百年來的金融大城倫敦,為解決金融海嘯引發就業市場失衡的經濟危機,英國政府著手展開投入科技業與創新創業。2010年在老街區打造東倫敦科技城(Tech City),以吸引創業團隊進駐,活絡創業交流能量;爾後為吸引國外創業人才,於2013年啟動天狼星計畫(Sirius Programme)提供創業資金與培訓課程。同時,英國政府因應開放數據(Open data)潮流,於2012年成立開放資料研究院(Open Data Institute, ODI),讓更多有志者結合大數據技術開創新的服務,不僅帶動了許多創業機會,也促進市政治理透明化與公共福祉向上提升。而倫敦的金融人才,結合科技與創業兩項元素,帶起新一波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業,創新者運用行動科技滿足消費者的金流需求,快速、便利的新型態金融服務,亦挑戰傳統金融業冗長的作業模式。
大英帝國的輝煌時代造就了英國倫敦屹立不搖的金融大城地位,近百年來,金融業亦是城內最大的產業,然2008年金融海嘯接二連三重擊各國,金融活動密集的倫敦地區更是首當其衝,造成許多公司為縮減支出進行大量裁員,或是將原本的正職員工轉為福利較差的兼職人員,短時間內出現大量失業人口,讓英國政府不得不積極面對並提出對應政策。倫敦東部地區鄰近碼頭,過去是街道狹窄的貧民窟,主要有服裝、傢俱、印刷等傳統產業,而隨著經濟發展,東倫敦相對便宜的生活環境也吸引許多年輕設計師、網路創業家遷入,自然而然形成創業氣氛濃厚的生態圈,並逐漸受到英國政府的注目。2010年英國政府成立科技城投資組織(Tech City Investment Organization),展開倫敦的科技城(Tech City)計畫,選定東倫敦的老街區(Old Street)、肖迪奇(Shoreditch)與其周邊約13平方公里的地區,投入約4億英鎊,吸引網路科技、電信、行銷、時尚的創業團隊進駐。
為將東倫敦打造成完善的科技城與創業基地,同時因應2012年的倫敦奧運,英國政府開始展開東倫敦的城市再造,除了積極建設科技城的硬體設施,並強化網路寬頻設備,而在政策方面,則提供研發稅收抵減政策,與建立創業孵化器,吸引國內外創業人才匯聚。科技城南方即為英國中央銀行與多家大型跨國銀行總部所在的金融區,位處地理之便,科技城擁有一流的金融服務與成熟的融資環境,再加上周邊的倫敦大學與帝國學院等頂尖科研學校,提供強大的研發力與源源不絕的人才庫,使得3年內科技城中數位與科技公司從5萬家成長至8萬多家,並創造出58萬個工作機會。英國政府也透過貿易投資總署(UK Trade & Investment, UKTI)到各國宣傳倫敦科技城,招募海外創業團隊。此外,計畫建構的創業基礎,吸引Google在倫敦設立創業學校(Campus London),而微軟等其他多個跨國企業也在此設立30多家創業加速器,並創造出70多個共同創作空間,成功塑造倫敦成為全球的創業人才培育中心,同時更強化該區創業生態圈的完整性。
為吸引更多國際人才聚集,英國政府於2013年啟動天狼星計畫(Sirius Programme),鼓勵海外學生留在英國創業。同時,為吸引英國本地青年與國外學生共同合作,計畫規定創業團隊需包含英國公民,通過計畫審核的團隊,將被分配到英國五大創業加速中心,並可獲得1.2萬英鎊的創業資金與業師指導,而在生活方面,顧及國際學生留在英國的生活考量,計畫提供一年生活費,每月1,100英鎊,並協助辦理工作簽證,提升外籍學生續留英國創業的意願。青年創業的風險相對較高,申請天狼星計畫的創業團隊,每3個月須接受UKTI和創業加速中心的審核,評估團隊是否依原定計畫執行、相關平臺設備或產品的開發進度,以及未來新公司的投資吸引力等,若未能通過評估,則會停止該創業項目。計畫推動至今,已超過90個國家的人才提出申請,順利成立超過40家新創公司。
近幾年科技跳躍式成長,許多新技術不斷被開發,使用新技術的門檻也逐漸降低,讓更多有志者能夠有機會創造出不同的新商業模式。近幾年「大數據」的運用與「開放政府」的概念在全球擴散,民間團體主張政府應開放數據資料,運用公眾智慧與大數據技術提供合適的公共政策。英國政府在2012年提出開放政府資料白皮書,並在倫敦老街區附近成立開放資料研究院(Open Data Institute, ODI),主要著重在農業與營養、數據基礎設施、金融、全球發展、開放城市等五大領域,參加的成員,不限個人、團體或機構,透過不定期的簡短聚會與年度討論會議,激發新型態資料應用的可行性。
ODI主要任務在於提供團隊顧問諮詢服務與培育資料科學人才,並在新創團隊成立初期,提供創業資金媒合服務,至今已至少成功育成20個開放資料的新創公司,其中12家公司並獲得約140萬英鎊的收入。新創公司運用政府的開放資料,找出資料與需求者間的商機,諸如Spend Network深入分析300家公部門,超過1兆筆的公共採購和財務支出等數據,提供政府採購案競標者和公部門間更透明的財務關係,需求者則可購買更一步的分析資料,做為未來競標案的評估;另外,其他領域像是Mastodon C分析全英國的藥品資料,提供顧客資料分析的結果,並提供專業的藥品顧問服務;Shoothill公司則是將英國的地理資料轉化成動態圖表,提供公部門或一般企業購買使用。
過去以實體貨幣交易的年代,出門帶上錢包,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然而隨著信用卡的普及,不僅消費不需使用現金還可以延後付款,爾後出現悠遊卡、手機等感應式付款,現金似乎就不再是出門的必備品。科技不斷推陳出新,許多新的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消費與金融是與大眾密切相關的日常活動,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下催生網路銀行,讓金融產業從金融1.0(亦稱Bank1.0、數位金融1.0)走向2.0。金融2.0時代下許多交易不再需要到實體銀行辦理,同樣也不受限銀行的營業時間,客戶能夠直接在網路上操作,擁有更高的理財自主性。近幾年拜智慧手持裝置與行動網路普及之賜,金融交易行為有了重大突破,消費者可透過電子商務業者開發的APP於實體店面用手機付款,借款與放款也可隨時隨地在手機上操作。當付款、借貸、匯款等服務不再是銀行業專有,而是由個人或私人企業提供時,即是宣告全球正式邁入金融3.0。
金融3.0中最引人注目的非「金融科技」(FinTech)莫屬,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引發另一波創業浪潮,新創公司利用網路「去中介化」的特性,提供消費者各類型的金融服務,打破過往銀行獨霸一方的金融結構。金融危機雖重創倫敦金融業,卻也因這波金融科技創業開啟金融業的新世代,英國政府財政部與金融監理會積極投入協助法令修改,並由UKTI的Financial Services Organisation部門推動Fintech業務。另外,倫敦也有多家私人企業成立Fintech創業加速器,其中FinTech Innovation Lab直接媒合金融機構高層與創業家,藉由雙方面對面對談,找出現階段可再創新的金融業務與商機,目前已吸引全球超過50家金融機構參與該加速器在倫敦、紐約與都柏林等多個城市的計畫。
倫敦的FinTech創業類型包含點對點借貸(Peer-to-peer lending, P2PL)、數位支付、跨境匯款、雲端會計系統等,根據UKTI報告迄今已有超過42家點對點借貸平臺提供借款與放款服務。倫敦第一家點對點借貸新創公司Zopa,提供比傳統銀行更透明的小額借款與放款服務,資金擁有者可藉由評估各借款人的目的與風險,自行選擇放款對象,放款人可獲得3.5~5%不等的投資收益,而資金需求者在此平臺的借款也比傳統銀行利率低。另WorldRemit公司提供的跨境匯款服務,其手續費比傳統銀行更低廉,使用者可直接透過行動裝置或電腦操作,在短短數秒內即可完成匯款,對於小額匯款需求者,無疑是項創新的服務。
金融交易首重安全性,尤其FinTech講求快速與方便,交易地點已不再是傳統的銀行,許多交易上的安全確認必需仰賴更嚴密的安全系統。FinTech的核心關鍵技術是過去比特幣(Bitcoin)應用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雖然比特幣不被大多數國家承認其合法性,但區塊鏈技術建構的安全交易環境,卻讓許多國家積極投入相關研究。區塊鏈最大的特性在於其背後複雜的數學演算機制,能忠實記錄每一筆交易且無法被改寫,並透過嚴格的密碼學進行交易與保護資料。目前位於倫敦的新創公司Everledger,即利用區塊鏈技術維護鑽石的身分驗證,確保鑽石交易過程的安全性,杜絕詐騙事件,保障交易雙方。
金融、科技和創業三項元素交織出金融業的新樣貌,倫敦是FinTech創業成長最快速的城市,幾年間新創公司即成長到4萬多家,其關鍵因素除了英國主管機關領頭迎向新科技帶來的破壞性創新,設立獨立機關管理FinTech業務,並提供創投減稅,吸引各界資金投入FinTech創業,同時銀行業也抱持著開放心態趁勢尋求改革,致力復甦金融海嘯重創後的金融業務。未來銀行未必會被全面取代,但是過去冗長費時的服務勢必被淘汰,快速與方便的金融交易是網路時代下的走向,FinTech新創公司看見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交易平臺與管道,在可預見的未來,個人金融管理與投資將更加自主。
歐洲百年來的金融大城倫敦,為解決2008年金融海嘯引發就業市場失衡的經濟危機,英國政府著手展開投入科技業與創新創業。2010年在老街區打造東倫敦科技城(Tech City),以吸引創業團隊進駐,活絡創業交流能量;爾後英國政府因應開放數據(Open data)潮流,於2012年成立開放資料研究院(Open Data Institute, ODI),讓更多有志者結合大數據技術開創新的服務,不僅帶動了許多創業機會,也促進市政治理透明化與公共福祉向上提升。同時,為吸引國外創業人才,於2013年啟動天狼星計畫(Sirius Programme)提供創業資金與培訓課程。而倫敦的金融人才,結合科技與創業兩項元素,帶起新一波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業,創新者運用行動科技滿足消費者的金流需求,快速、便利的新型態金融服務,亦挑戰傳統金融業冗長的作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