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曼徹斯特在上世紀以紡織重工業聞名,成為近代工業城市先驅。但隨著工業時代沒落,該城市逐步走向城市轉型之路,透過城市規劃、改善市容並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遂以「創意城市」重新得到世界矚目。
發布日期:
近幾年英國社會企業成長快速,在大城市與小鄉鎮皆能看見不同的運作模式,關懷對象不僅於長者、婦幼、失親等弱勢族群,更擴及到能源、生態等環境層面。布里斯托市的社會企業透過不同以往的經營思維,鼓勵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幫助社會經濟發展下被忽略的族群,打造更良善的社會氛圍。未來將透過城市間的合作,串聯官方與民間資源,建造創業家、支援組織、社會大眾間的交流網絡,提升經濟與社會文化層面的城市價值。
發布日期:
歐洲百年來的金融大城倫敦,為解決金融海嘯引發就業市場失衡的經濟危機,英國政府著手展開投入科技業與創新創業。2010年在老街區打造東倫敦科技城(Tech City),以吸引創業團隊進駐,活絡創業交流能量;爾後為吸引國外創業人才,於2013年啟動天狼星計畫(Sirius Programme)提供創業資金與培訓課程。同時,英國政府因應開放數據(Open data)潮流,於2012年成立開放資料研究院(Open Data Institute, ODI),讓更多有志者結合大數據技術開創新的服務,不僅帶動了許多創業機會,也促進市政治理透明化與公共福祉向上提升。而倫敦的金融人才,結合科技與創業兩項元素,帶起新一波的「金融科技」(Fintech)創業,創新者運用行動科技滿足消費者的金流需求,快速、便利的新型態金融服務,亦挑戰傳統金融業冗長的作業模式。
發布日期:
為了迎接2012年倫敦奧運,2009年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發起「首都種植」計畫,至今倫敦市已設立了2,320座社區農田,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增添活力色彩,也為倫敦人開啟了另一種生活新型態。而成立17年的社區型農業組織「耕種社群」,也透過多元化衍伸出各種營運模式,在歐債危機下營收逆勢成長兩成,讓城市農夫成為倫敦最時髦的職業。「首都種植」計畫不僅成功在2012奧運讓全球見證永續再生的力量,兼顧社會各方利益團體、資源多力量大的NGO、土地租用手續簡便、深耕民眾教育等四大因素,也成為其他國際城市仿效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