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地產地銷 用小農公平交易改變臺灣農業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地產地銷 用小農公平交易改變臺灣農業

每樣東西都要上國際舞臺發光發亮嗎?給臺灣人吃?還是給全球的人吃? 民國六、七○年代,臺灣面臨窮困轉型大發的時代,生產了許多不錯的工業好東西,讓我們有了全球化就是美好世界的想像,但並不是所有產業都適合被全球世界化,當不適合的產業被推上世界化後,即將預見的是接續不斷的全球性災難。

每樣東西都要上國際舞臺發光發亮嗎?給臺灣人吃?還是給全球的人吃?

民國六、七○年代,臺灣面臨窮困轉型大發的時代,生產了許多不錯的工業好東西,讓我們有了全球化就是美好世界的想像,但並不是所有產業都適合被全球世界化,當不適合的產業被推上世界化後,即將預見的是接續不斷的全球性災難。

臺灣就是「小農」面向,既是「小農」,在加入WTO及面對全球化競爭的結果下,農業將面臨眾問題,例如:小農本身就小,如何要求規格化?效率精準度?種植作物要有方案調適、商品化、作物價格偏低及政府政策總是慢上很多拍等問題,不僅是農民困擾、無奈,更是各級農政單位無法大力改革的悲哀。而自休耕補貼政策出現後,在低利率政策的保護傘下,利用休耕補助繳納低廉的貸款利息,農地不但未盡其利,同時也直接拉高了農地的租金價格,許多地主與投資客更將花東與中南部的農地當做投資標的;除非租金收益大幅超過補貼金額,否則地主和老農寧願休耕,也不願出租給其他有心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年。若能將休耕農地的使用權釋出給青年農民,無論用來種植雜糧,或利用中南部的陽光搭建太陽能溫室,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蔬菜、水果,甚至進行有機栽培,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都遠高於休耕。更重要的是,臺灣農業也才可能出現發展轉型、提高競爭力的契機。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