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隨著東南亞國家經濟與中產階級的崛起,當地市場未被滿足的需求不僅培育出新創獨角獸,亦驅動新創事業的蓬勃發展,尤其以線上旅遊、線上媒體、電子商務、叫車軟體等四個產業的發展值得關注。對於有意願前進東協市場的新創業者,提出幾項建議:瞭解當地文化消費特性並解決當地痛點;以發展平台為最終目標,解決支付環節;與既有生態圈的利害關係人形成合作關係。
發布日期:
新南向政策必須考量臺灣目前產業發展狀況與可能產業困境的規劃,本文從建置臺灣優勢實力與策略、發揮搭建合作橋梁功能、重視進入當地投資提供協助、新南向政策與一帶一路倡議機會、加強前瞻計畫與新南向政策的連結等五大方面,並進一步從教育、文化、媒體、經貿等層次提出整體發展策略應用,期為政府與社會在推動新南向工作時之重要參考。
發布日期:
馬來西亞憑藉著經濟起飛、豐沛的人口紅利及網路族群興起,吸引全球電商紛紛搶進市場,整體電子商務市值,預估2025年可達72億美元,具有龐大的發展潛力。除了良好的地理位置與人口結構之外,政府積極的政策作為、對外國投資開放的態度,才是成就電商市場蓬勃發展的關鍵。
發布日期:
2018智慧城市展,今年主題為「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聚焦「跨界交流、國際合作」展覽規模與觀展人數皆為歷年之最。而臺北市政府以「智慧臺北、國際接軌」為主題,設置「臺北願景館」,整合各局處資源,規劃「智慧交通」、「智慧公宅」、「智慧醫療」等七大主題區。此外,透過「2018智慧城市展暨首長高峰會」,邀請各國城市首長蒞臨與會,聚焦於「鏈結產業力量、創新創業、翻轉城市」,期盼透過經驗交流來深化各方合作。同時,今年度並邀集產官學研界代表及海內外城市首長,簽署表達支持成立「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共同構築全球城市交流網絡。
發布日期:
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臺北市政府自2017年初陸續展開與南向國家的交流活動,包括前往東南亞國家參訪、參與國際大型會議展覽、研討會等,除協助產業交流外,更進一步從人才供給與需求上尋求合作的可能性,2018年度聚焦「南洋北流-臺北市ICT南鑽人才匯流計畫」為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產業及培育ICT專業人才,招募印度、馬來西亞優秀學生來臺就學及就業,期加強產業南向布局與鏈結,培育高階人才競爭力。
發布日期:
數位化產品與服務正快速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新科技不斷進化與更新,加快企業因應市場變化而進行思維與設備升級的速度,政府機構亦需在政策制定與輔導面向更前一步。連續三年在歐盟定期發布的「數位經濟與社會指數(DESI)報告」中排名第2的芬蘭,不僅過去積極推動發展數位經濟的基礎硬體設施,在軟體方面也觀察到數位化平臺將是未來新經濟的重要媒介,可擴大電子商務、行動支付、金融科技等產業的現有服務範疇。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如何快速掌握消費者動向並滿足生活上的需求,是各產業不可忽視的未來商機,芬蘭政府也透過多樣政策工具協助企業間跨域合作,帶動產業以新思維迎接數位化挑戰。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協助內科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動「內科2.0計畫」,盤點六處市有土地,釋出可用的土地或建物空間,發展創新經濟,希望藉由園區既有大型企業與新創產業連結,帶動區域發展,吸引更多元的產業進駐,並規劃相關配套措施提升在地生活機能,形塑園區環境,挹注內科園區的成長動能。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交通政策以「共享、綠能、E 化」作為施政規劃主軸,並積極導入智慧交通解決方案,近來更推出「3U」計畫,整合 YouBike、U-Motor 及 U-Car 服務,提供市民便利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減輕空氣污染問題,同時亦可藉此推動智慧城市相關產業創新及促進智慧城市發展。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為展現厚實的軟體、創新與系統整合能力,積極參與數位經濟相關的大型展覽,如世界資訊科技大會WCIT 2017、2017亞太電子商務展、2017臺北國際創業週,並於會場中設置臺北主題館,展現臺北市不同產業多元的創業能量,期望讓與會的國內外業者及民眾瞭解臺北市創業能量的發展及資源,讓臺北市成為國際創業者的首選城市。
發布日期:
數位金融生態系涵蓋電子支付、數位貨幣、區塊鏈等創新科技,政策監管機制與產業促進作為在全球各地也呈現多元化的樣貌。面對國際數位金融服務的跨境競爭,應建立起以開放創新為基礎的金融科技應用環境,並透過沙盒監理機制的運作給予創新先行者的實驗與後續利益保障,使臺灣的數位金融生態系具備足夠的發展韌性,迎接更多的金融科技挑戰。
發布日期:
藉由經營者與消費者的角度,從資料導向、虛實融合、體驗消費、社群影響力等面向剖析零售新趨勢,探究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所驅動的新零售如何改寫整個商務環境,不僅新科技如IoT、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對零售產業產生加速作用,未來當5G環境漸趨成熟,VR、AR、高畫質影音直播等技術與服務也將順勢被推向顛峰,預期將帶來新一波的零售革命,翻轉商業模式。
發布日期:
藉由開放政府之行動方案,營造數位公民社會友好環境,建立「數位公民平臺經濟框架」從數位公民需求為出發點,透過服務設計激發生態圈共創價值,藉由實質整合多項公民服務,以促進本地社會、經貿、文化與教育等為發展策略目標;一方面整合市民所需之應用服務作為誘因,使其在享受服務時,亦能獲取正確資訊;同時則藉由統合其他社會服務,使資源運用更有效率,達到活絡經濟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