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e)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吃、又可以看的景色。具體地說,它是指在景觀設計時選用食用作物以取代純觀賞性植栽,善用植物特性創造兼顧環境機能、空間美學與糧食供應等功能之環境。因此都市推動可食地景,不僅可以讓市民重溫田園樂趣,讓市民親自體驗耕耘、播種、栽培管理及收穫之喜悅,使都市農耕生活不再只是空想。如果能善用各種空間採用友善環境方式種植作物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增進社會利益,亦可創造友善與宜居的城市環境。目前臺灣可食地處於肇始期,許多案例皆以作物栽培為考量,空間形式尚不脫傳統的菜園形式,未來應更重視空間設計,創造優質美感之蔬果庭園。
早在古代埃及與巴比倫時期,就有可食地景的概念出現。當時人們在面對洪水氾濫造成農作物損失、導致糧食短缺時,不僅利用森林改善洪水對當地環境的衝擊;並在宮殿庭園選用食用作物,創造石榴林、棗椰道、葡萄園、無花果庭、以及芳香植物花園等景觀;同時在宮殿近郊設置獵苑,飼養動物以供狩獵、食用。古希臘時期的宮殿庭園也以實用為考量,庭中常見綠籬圍塑出果樹園,其中栽植梨、蘋果、石榴、無花果、油橄欖、葡萄等果樹;並在庭園深處設置花園,雖有流水噴泉之觀賞設施,但植栽仍多選用可食性蔬菜,鮮少純觀賞的花卉。當時柏拉圖、伊比鳩魯等哲學家嚮往田園生活,在居家周遭和頂樓種植食用蔬果,他們遂成為希臘城市私家造園的代表。古羅馬政治家老普林尼曾說:「快樂主義者伊比鳩魯是雅典市最早的造園者,在他之前,沒有想到要在城市中擁有庭園」。到了中世紀黑暗時期,人民生活困頓,庭園更以實用考量,像是修道院庭園多為自己自足之菜園,種植蔬菜、藥草等作物。
直到近代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生活富饒,藝術人文薈萃,庭園開始轉為純觀賞用途。路易十四興建的凡爾賽宮即為此時期之代表,庭園採巴洛克風格,著重視覺觀賞之平面圖案,因而出現華麗繁複的花毯及修剪整齊幾何的造型樹木。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人們開始探索家鄉以外的境地,讚嘆許多地球其他角落的自然山川之壯麗,浪漫主義興起,自然價值再度被肯定。隨後,英國自然式庭園風格孕育而生,當時即是以看不出人工穿鑿痕跡為最高的造園境界。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科技躍進,大幅改善人類生活,也因此導致人口暴增、都市化日劇,環境問題叢生。爾後,十九世紀美國建築之父歐姆斯德(Frederick Law Olmsted)關注都市發展帶來擁擠、空氣汙染等問題會損害人們身心發展,當時即以「大草坪計劃」(Greensward Plan)以大面積森林、湖泊與多處活動草坪之設計構想,贏得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競賽,這種前瞻思想,為紐約市後代子孫留下珍貴的都市綠肺。十九世紀末,英國霍爾爵士(Ebenezer Howard)從都市規劃的角度論著《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倡導田園城市理念,希望在工業發展驅導的都市化中,汲取鄉村的優點,將人類社區包圍於田地或花園之綠地中,藉此平衡住宅、工業和農業區域發展比例,以限制都市的無限擴張。這個理念迅速被大眾接受、傳遞,影響二十世紀許多國家的城市規劃,希望透過田園城市的理念避免人口大量聚集、居住擁擠、城市擴張、空氣汙染等問題,增進居民健康。
現今,隨著都市發展,人們習慣於高樓林立的水泥堡壘中生活,城市不斷的開發,卻也造成環境惡化的問題產生,如:全球暖化、溫室效應、氣候異常、空氣汙染、地球耕地縮減、水資源供需失調等,這些環境問題不僅威脅人們健康,也對糧食供給產生衝擊。2014年聯合國公佈調查報告指出,全球70億人口有半數居住在都市地區,並且預測在2045年全球都市人口將高達60億。由於工業化社會帶來衛生、污染、環保、生態等問題將愈來愈嚴重,世界衛生組織開始推動健康城市概念,期望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只是生活緊張、環境污染等負面影響,也應該讓城市是健康、樂活。因此,推動田園城市,發展可食地景應是一種舊觀念、新思維的城市運動。
雖然都市中寸土寸金,仍可利用近郊農地、河濱地區、社區空地、屋頂、陽台、綠牆等空間,推動可食地景。但是,必須針對基地環境特性、空間設計、設施配置、植栽選用、土壤管理、水源灌溉及農作管理等面向,進行妥善規劃。
(一)環境特性
根據一項在德國柏林的研究調查指出,都市農作重金屬含量高低,除了作物品種特性之外,主要受當地交通狀況(基地到最近主要道路的距離及其交通流量)及遮攔物特性(基地與道路之間的建築或設施高低與寬度)所影響。因此,基地應盡量避免設置在交通流量高的主要幹道旁,以免農作物受到汽機車排放的有毒物質汙染;或者在面對道路一側設置圍籬或非食用之景觀綠籬做為阻隔,攔阻汙染物質,也可降低作物受到污染的風險。在建築物聳立的都市空間中尋找可耕之地,必須注意基地是否因大樓遮光而日照時數不足,或是位於高樓建築旁而有強勁的大樓風問題等,影響作物生長。因此,為配合基地內部環境之日照與風等環境,依據作物生理特性在適當的區位配植適當的物種。此外,屋頂農園須注意樓板載重、防水等問題之外,高樓的屋頂日照量大、風強、水分蒸發速度快,因此建議栽植區迎風處可種植抗風植物或是果樹做為防風,如果可以搭配水池設計,增加環境濕度以協助耐旱較差的植物生長,便可栽植更多樣作物。河濱公園栽植,則要避免農園廢水不當排放,導致河川優養化等問題。
(二)空間設計
由於可食地景兼具生產與觀賞的功能,因此應以庭園設計的手法,選用可食性植栽進行配置。所以,設計時必須注意景觀元素與空間之多樣與統一、調和與對比、對稱與均衡、比例與韻律、聯繫與區隔等美學與功能性原則,栽植區的植栽設計當以作物多樣性為原則,提升生態、觀賞與教育之效益,植栽配置建議在視覺焦點或遠景選配多年生果樹,中景可栽植較為低矮的瓜果類,前景則種植經常採收之蔬菜。如此之複層植栽設計,不僅能以豐富、多層次的視覺配置展現作物型態與色彩美感;依據作物生長時間與採收頻率安排空間順序,也能便利農作管理;而且,作物多樣性,更能降低庭園遭受單一病蟲害攻擊,避免在短時間庭園植栽全部毀損之風險。但是,複層植栽設計必須注意上下層之間作物的需光性,妥善配置,避免果樹遮光影響下層作物生長。
(三)設施配置
栽植區應考量作物型態特性與農耕操作動線進行配置。如果設置在老舊的建築物屋頂,建議栽植區可採用高架式菜圃,並在土壤底部設置資源回收系統。如此,不僅可以避免灌溉造成房屋滲水;如果抬高至腰部高度,社區長者就能舒適操作,不用彎腰。除了栽植區之外,還應設置庭園休憩設施,最基本必須鋪設參觀步道供民眾觀賞體驗,步道設計寬度至少60公分,甚至應規劃一條130公分寬之無障礙步道,供各種民眾舒壓療癒;而且步道兩側應有1%~2%的傾斜坡度以利排水,並盡量採用透水鋪面,同時配合整體景觀設計曲線路型以展現自然悠閒之美感。基地可設置花架讓爬藤類瓜果攀爬,同時供人觀賞、遮蔭、休憩;但是人行穿越的棚架,寬度最好介於2~5公尺,高寬比約5:4較為適當。必要時,設計一個休憩區,供民眾觀賞、聚會或是教育解說。設置簡易工具間收納農具,則可便利農耕與日常養護工作。
(四)植栽選擇
最好選用適合臺灣本土氣候的作物。另外,應配合基地環境特性,選用適合生長的作物。例如:屋頂農園的植栽最好選用全日照、耐旱物種,或設置遮光網以抗頂樓艷陽;且考量樓層載重,土壤厚度不得過深,通常在30~120公分左右,且植栽最好選用根系淺、植株高度不超過土壤厚度者,避免在颱風或強風吹襲之下倒伏。再則,由於可食植物多為非侵略性植物,因此要注意如大花咸豐草、馬櫻丹等具侵略性植物之控制,避免影響作物生長。
(五)土壤管理
基地開發時應避免深度的土壤挖翻,導致不適合植栽生長。通常有三種針對菜園土壤的準備方式:1.挖20~25公分的溝,將一些有機質與挖出來的土壤混合再回填;2.直接將菜園表面約15~20公分深的土壤翻鬆;3.直接覆蓋有機土,整出一個高於地面的種植畦。也可仿效樸門農藝採用厚土種植法,栽植前先鬆土、但不翻土;之後加入有機質增加土壤肥沃度;再鋪設紙箱、香蕉葉、姑婆芋等材質之防光層,讓雜草因無法接受陽光而不能生長,同時創造有利蚯蚓生長之環境;最後加入培養土或是堆肥完熟的土壤,以及落葉、稻草、米糠等覆蓋物,不僅可以讓土壤保溫保濕,同時能減少澆水灌溉。待栽植時,再用鏟子挖洞,埋入種子或植入菜苗後覆土即可。
(六)水源灌溉
節省水資源是當代環境的重要議題。可食地景的植栽澆灌,應依據草本植物、灌木、喬木等不同植物的類型之需求,澆灌不同的水量。掌握植栽特性估算灌溉用水量,可參考有些農園的過去經驗,計算生長季節時每坪菜園每週需水量約為85公升。另外,應盡量減少使用飲用水灌溉,最好利用雨水或其他民生廢棄水回收,像是設置雨撲滿,或是善用洗菜、沖洗碗盤或清洗器具等不含清潔劑的廢水澆灌。灌溉方式也會影響水資源的使用率,如:滴灌的有效使用率高達95%,噴灌則為75~85%,直接倒水的方式僅剩40~65%。另一方面,為確保生產糧食安全,還需注意灌溉用水的品質。像是雨水灌溉應當設置雨撲滿等容器收集,避免基地外雨水逕流夾帶道路汙染物質直接流入可食地景中;基地內步道選擇礫石、石板、草坪等材質,增加滲透率;甚至在基地低漥處設置景觀池,將雨水逕流引導入其中以備灌溉。此外,基地內外應盡量避免汙染雨水的材料,如噴灑化學肥料或農藥,採用鍍鋅材料的圍欄、棚架,或是日常維護的工程機械用油。
(七)農作管理
作物生長管理應盡量採取無毒栽植,施用有機肥料或自製堆肥;對於病蟲害防治,避免噴灑農藥,盡量以像是自製辣椒水等方式有機防蟲。另外,還需注意整枝修剪等園藝技術,去除枯枝病葉並適當摘除頂端枝葉以維持作物生長。如果使用容器收集雨水,也需要定期清理,避免蚊蟲孳生。
人類在農業時代幾千年散居農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工業革命後短短兩百多年,工商政經發展造就人們集居生活,導致都市化在全球蔓延,都市數以百萬計的人口飲食高度仰賴遠鄉農村生產。近年氣候異常,旱澇頻傳,糧食問題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隱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於2014年在日本橫濱市召開會議時,發表報告指出:「氣候變遷正衝擊糧食與人類安全」。未來面對人類過去經驗無法預測的環變遷,如果嚴重洪害發生,鄉村糧食無法即時送達,大量的都市人口飲食可能堪憂。所以,我們應當更積極、前瞻地正視都市化引發環境、生態、糧食等問題,構思更多面臨氣候變遷之都市生活調適策略。
都市推動可食地景,不僅可以讓市民重溫古希臘快樂主義哲人伊比鳩魯或是臺灣農村居民之田園樂趣,讓市民親自體驗耕耘、播種、栽培管理及收穫之喜悅,使都市農耕生活不再只是空想。如果能善用各種空間採用友善環境方式種植作物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增進社會利益,亦可創造友善與宜居的城市環境,此外,不同地點設置可食地景,還可以獲得其他特定效益,例如:在社區街角等空地設置,能塑造社區特色、促進居民情感交流;校園則可發展食農環境教育,培養學生對土地與環境之關懷,以及正確的飲食營養觀念;建築屋頂則可降溫,省電節能。目前臺灣可食地處於肇始期,許多案例皆以作物栽培為考量,空間形式尚不脫傳統的菜園形式,未來應更重視空間設計,創造優質美感之蔬果庭園。
未來,「垂直農場」將成為田園城市發展的新趨勢。垂直農場是一種「在城市的摩天大樓裡種植農作物」的概念,以栽培無土農作物來減少傳統培植所需要的能源。這個概念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與微生物學教授戴斯波米耶(Dickson Despommier)提出,後續更跨領域合作進行研發。垂直農場一年四季皆可生產作物,且因地處城市中心,還可避免運輸途中造成的食物損壞,這樣就可以減少生產成本以及運輸產生的費用,更可確保都市糧食的安全。目前在日本、新加坡、美國芝加哥都開始實踐,部分並已嘗試銷售所生產之農產品。未來如能持續研發,突破各種生產技術,降低生產成本,當能廣泛應用。另外,臺灣各地也開始推動「魚菜共生」,這是一套結合水產養殖和水耕蔬菜的科技系統,能避免水質惡化,且形成魚幫菜、菜幫魚的良性循環。因為魚的排泄物含有氮、氨等成分,若直接排到河川、土壤會造成環境負擔;但這些廢水反而能提供蔬菜養分,而且蔬菜淨化水質後,又可以導回魚池再利用。未來如能進一步結合魚菜共生,將漁產養殖納入可食地景,設計可食景觀池,更能拓展可食地景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