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由於內湖科技園區內已有逾4,000家廠商,年營收達4兆元,企業員工超過13萬人,吸引許多國內外企業的企業營運總部、研發中心群聚於此,已發展成為聚集豐沛資金、技術與人才的科技重鎮。臺北市政府為協助內科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動「內科2.0計畫」,盤點六處市有土地,釋出可用的土地或建物空間,發展創新經濟,希望藉由園區既有大型企業與新創產業連結,帶動區域發展,吸引更多元的產業進駐,並規劃相關配套措施提升在地生活機能,形塑園區環境,挹注內科園區的成長動能。
臺北都市計畫委員會於105年7月審議通過「內科2.0」三項都市計畫案,包括內科產業支援設施BOT開發案、內湖影視音產業園區開發方式、影視音產業比例等,以及將內湖環保局舊修車廠從機關用地變更為產業支援設施用地。首發計畫「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產業支援設施BOT開發案」於106年5月正式簽約,不僅是臺北市政府產業局第1個BOT案,也是全國第1個用育成中心作為BOT主體的計畫,由創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籌組的「臺北創新園區合作聯盟」,並結合工研院共同參與規劃及投入未來創新創業育成空間之營運。此投資案的開發項目包括:(1)創新研發及創業加速之辦公、培育、驗證及交流空間;(2)企業創新研發中心,預計引進民間投資金額約新臺幣48億元,可創造就業人數達3,600人,每年創造約15億元以上的產值。
臺北市政府為引進新創及高附加價值產業,將位於內湖行忠路原為環保局垃圾車的修車廠廠房(占地約2.23公頃),由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奧迪(Audi)進駐,作為汽車創新育成基地。
奧迪藉由翻新舊廠區,將廠區打造成休憩、展示、維修、假日市集及展覽等多功能都會中心,亦是全臺旗艦中心,總面積逾4,000坪,提供包括新車展示、中古車展售、保養維修、鈑噴服務,以及綠能電動車重點發展基地;同時,奧迪也釋出廠區約360坪室內空間,進行「食農創客基地」、「社會創新實驗室」、「創新論壇」及「新創育成空間」等規劃,提供具創新價值且尚未有獲利能力的新創團隊免租金使用,每年至少協助5件(次)創新團隊設計、包裝或行銷。此外,並與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提供實習生留任機會、提撥最高30萬元獎學金,鼓勵創新發明或服務等事項。
內科2.0計畫中位於舊宗路、民權東路六段交口的內科產學合作中心(占地約1.47公頃),經甄選後由電動車大廠臺灣特斯拉汽車(Tesla)承作,辦理廠區整修及設備採購、營運等作業,與臺北市政府攜手打造為Tesla新能源示範園區。
該園區不僅作為臺灣特斯拉營運總部與首座服務廠,其使用定位為綠色能源技術實證、教育體驗及產業支援與孵化的示範場域,並規劃創新發展中心、車體創新暨技術中心、教育實習與能源講堂、車體創新暨鋁合金中心、電動車(EV)展示體驗中心、公共充電服務展示區等五大分區,其中特別提供新創公司的創育空間,引進新能源及電動車相關之中小型新創產業進駐,並協助將合適的產品或服務應用於國內市場作推廣,預估未來將招募新創團隊至少10家,促成產業合作交流案至少2案,並開設「電動車產學專區」,提供實習名額。目前已於8月陸續展開營運,整體新創空間的營運管理將於2018年完成。
隨著新經濟與產業型態的快速興起,臺北市政府所推動的內科2.0計畫,將整合內湖地區產業與生活的支援性、公共性,目前進行中的內科產業支援設施用地、內科產學中心及前環保局修車廠等三處產業發展重點基地,提供企業創新研發及新創事業使用,期望藉由調整產業空間策略、協助產業轉型、鼓勵創新研發育成,提升園區的整體競爭力,帶動園區的整體競爭力向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