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大巨蛋啟用後迅速成為城市新地標,不僅活絡東區商圈,更串聯忠孝、信義等精華商圈,成功帶動周邊產業經濟成長與消費升級。結合體育賽事、演唱會及新零售OMO模式,「巨蛋效應」正重新定義都市生活型態,掀起全新的消費革命。
發布日期:
臺北大巨蛋正式啟用,從體育場蛻變為多元展演場域,成為「展演經濟」的重要引擎。結合文化、娛樂、科技與觀光,吸引國際巨星與大型活動進駐,帶動城市消費、科技創新與文化外交,點燃臺北新一波城市活力與經濟成長動能。
發布日期:
臺北大巨蛋成功舉辦棒球賽事與演唱會,創造龐大經濟效益,但賽季有限,多功能用途成為活化場館的關鍵。未來應積極規劃運動文化博物館、跨領域資源整合,打造永續營運模式,為城市注入源源不絕的新動能。
發布日期:
東京巨蛋自1988年啟用以來,已成為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的主場,並發展為亞洲運動與娛樂產業的代表性場館。每年舉辦超過70場職棒比賽與國際賽事,如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吸引大量球迷進場觀賽。此外,東京巨蛋每年舉辦演唱會場次不斷增加,2024年達到89天,泰勒絲演唱會更帶來新台幣72億的經濟效益。東京巨蛋城結合購物、主題樂園與溫泉設施,每年吸引超過4000萬人次,帶動周邊商業發展。這種「體育+娛樂+商業」的經營模式,使東京巨蛋成為經濟與文化的重要引擎。
發布日期:
新加坡透過發展演唱會經濟,成功帶動城市經濟與活力。2024年泰勒絲「The Eras Tour」在新加坡舉辦六場演出,吸引超過30萬名觀眾,並帶動大量國際旅客湧入,刺激旅遊與周邊產業。新加坡政府視此為戰略機遇,透過旅遊局補助與靈活場館規劃,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唯一巡演據點,提升其國際文化與旅遊形象。國家體育場與體育城等世界級設施奠定基礎,早期採PPP模式興建,2022年起改由政府管理以優化效益。泰勒絲演唱會創造約7,500萬新元門票收入,旅遊收益估計達2.6~3.3億美元,推升酒店、交通與零售業發展。根據新加坡旅遊局數據,此類國際演出不僅帶來經濟效益,更強化新加坡作為亞洲演唱會樞紐的地位,形成『以小博大』的發展模式。
發布日期:
臺北大巨蛋成功串聯文化、商業與觀光資源,不僅可舉辦國際級體育賽事演唱會活動,周邊更提供精彩且多樣的都市體驗。2025年5月臺北大巨蛋將迎接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盛大開幕典禮,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正積極結合行銷活動,推出特色文化旅遊行程,全面提升臺北市的觀光吸引力,打造精彩的城市生活新體驗。
發布日期:
位於信義區核心地帶的多功能體育館「臺北大巨蛋」,作為「臺北文化體育園區」五大主體建設中首座落成的建物,歷經多年籌劃與興建,已於2023年底正式啟用。這座國際級運動場館不但提供頂級賽事空間,亦與鄰近商業區和文化設施無縫銜接,不僅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更為臺北市打造嶄新的城市風貌。
發布日期:
臺北市商圈具備多元在地文化,北市府與商圈組織公私協力一同研擬商圈廊帶發展藍圖。商圈理事長洪文和表示,透過資源與需求總盤點、商圈廊帶示範區訪查、凝聚地方共識等不同階段來改善商圈,可吸引更多觀光客。萬華商圈做為商圈廊帶示範區,經由軟硬體升級,舉辦在地特色活動帶動消費,後續北市府將持續帶領商圈整體升級來讓觀光經濟的效益最大化。
發布日期:
臺北市商圈結合眾多在地特色來吸引國內外遊客,臺北市商業處以「點、線、面」建構臺北商圈的發展藍圖,透過精準協助商圈需求來創造競爭優勢,以「商圈廊帶」大帶小模式來結合商圈活動和節日,串聯多元商圈來為市民呈現完整的商圈風貌,創造規模經濟,期盼透過成功商圈範例來擴及其他臺北特色商圈。
發布日期:
隨著新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疫情的推動,餐飲業應用數位支付科技已成為常態,促使商圈朝向數位轉型。非接觸式和非現金支付不僅改變了交易效率,還能減少人事成本,提升經營效率,促進消費者使用數位載具的便利性。
發布日期:
商圈的特殊性不僅來自其創意體驗和建築環境,還包括節慶活動和多樣化的餐飲選擇,這些都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關鍵因素,因此,為吸引年輕消費者和國際遊客,商圈必須突出其獨特性,另一方面,透過社群媒體與消費者建立連接並提升品牌形象顯得尤為重要。
發布日期:
杭州湖濱智慧商圈是中國大陸的典範,融合智慧科技改造商業生態。從智慧「燈桿」到智慧商業、停車、金融等多方面的創新應用,提升商圈的營運效率和消費體驗。透過大數據分析,商圈精準招商,引進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家,促進商業發展。商業服務模式的創新與夜經濟融合,使商圈營造開放、共享的生態系統,提供更多元化、便捷化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