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和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發布「全球創業觀察:2018/19年全球報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8/19 Global Report),針對各國創業者之早期創業階段概況進行比較分析,其調查研究結果可做為全球制定國家創業政策的參考。臺灣在早期階段創業活動(TEA)為9.5%,為自2011年納入評比以來最佳表現,且連續2年呈現成長。此外,在國家創業環境指數(NECI)取得第4名的佳績,表現相當優異。
發布日期:
根據萬事達卡(Mastercard)最新公布「2018年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報告」(Global Destination Cities Index 2018),曼谷已連續三年榮登全球冠軍。泰國曼谷將創意設計融入都市設計當中,帶動商圈發展,同時運用大型會展活動來推展城市觀光。近期曼谷積極發展頂級觀光,包括針對高消費力族群規畫出不同的旅遊主題,提供客製化的精緻服務,其中尤以「醫療觀光」與「泰式美食」最受人矚目。整體而言,曼谷擅長從社會與文化當中汲取重要元素作為城市行銷的利基,使得「泰式」風格成為吸引國際旅客前往的一大賣點。
發布日期:
2019「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3月26~29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展開,以「智慧物聯網引領智慧城市再升級」 ( AIoT Invigorates Smart City )為主題,展覽規模再創歷年新高。「臺北願景館」以「Smart Taipei One City智慧共享、宜居永續」為主題,規劃「智慧公宅」、「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創新」、「智慧安防」,以及「智慧政府」共七大主題區,現場展示31項以上的創新應用,並增加許多科技體感互動體驗與情境。「智慧城市首長高峰論壇」(Smart City Mayors’ Summit)共計有來自42個國家、128位城市首長蒞臨與會,臺北市推動智慧城市成果豐碩,成大會焦點。而另一大重頭戲「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正式成立,不僅加強智慧城市發展經驗的交流,更積極促成跨城市概念驗證(Inter-City PoC)計畫來增進國際城市間的合作,將臺北市智慧城市應用產業推展到全世界。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打造城市品牌的各項作為,希冀活絡整體觀光旅遊產業發展,成為亞洲必遊城市。回顧近期臺北市的重要節慶活動,如跨年晚會、臺灣年味在臺北、台北燈節等活動,透過多元視角,呈現繽紛的臺北樣貌,期發揮「國際化、產業化、在地化」的最佳效益。
發布日期:
臺北市商業處以發展特色產業、營造多元商圈為重要施政的策略主軸,藉由促進各商圈、店家、產業的整合交流,匯聚商圈產業特色及時令節慶議題推廣行銷活動,並輔以各項計畫行動方案,達到提升店家營業額、消費者滿意度及城市品牌行銷三大目標。本篇文章聚焦城市美食產業推廣計畫、美食店家再造計畫、傳統店家改造計畫、台北友善店家計等特色產業發展相關計畫的推動亮點與成果。
發布日期:
隨著新興科技發展帶動產業轉型,全球各大城市掀起創業的浪潮。臺北市政府為協助新創團隊鏈結國際創業資源、開拓全球新興市場,2018年11月13~18日盛大舉辦「2018臺北國際創業週」,本次系列活動以「Leap Up!開創新視界」為主軸,規劃「創業臺北國際接軌論壇」、「創業臺北星光媒合會」、「創業臺北XR高峰會」、「Meet Taipei臺北新創館」、「POP UP ASIA 亞洲手創展」等五大主題,完整展現臺北市政府積極打造友善的創業環境,以及臺北市充滿活力的創業風貌,成果豐富。
發布日期:
在臺北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創新創業、社會企業與B型企業等多元的創業模式活絡發展,臺北市「創新」能量豐沛,不僅帶動產業轉型與發展,也構築友善美好的城市風貌。2018年「StartUP@Taipei創新臺北-臺北創業家創新展暨亮點企業頒獎典禮」成果亮點吸睛,臺北市政府提供獎勵補助、融資貸款、創新創業基地、國際商機媒合等完整的政策支持,成為臺北市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助力。而2018年「臺北設計城市展」以「共融」為主軸,策畫「玩藝」、「樂齡」、「造街」、「共遊」、「綠活」五大主題,呈現32件國內外精彩案例,由新創企業、民間團體與政府單位共同努力,設計對象橫跨幼兒、青年到高齡各世代,展現臺北市多元文化共融的城市風貌。
發布日期:
日本西北部的秋田市是全日本高齡化現象最嚴重的地方之一,但面對高齡社會採取正面積極的態度。秋田市「高齡友善城市行動計畫」秉持「健康樂齡」的理念,與當地企業、學校與民間組織共同協力打造終身活躍社會,一方面完備長期照顧服務體系與設備環境,另一方面,積極營造互助社會網絡,鼓勵年長者參與社團、志願服務、再就業,甚至創業,翻轉年長者失去生活能力與健康的負面形象,讓年長者能積極參與社會,成為城市前進的動力。
發布日期:
隨著老年人口急遽上升,為因應整體人口結構快速趨向高齡化,加上人口老化及照顧服務需求多元化,臺北市政府配合長照2.0政策,結合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及公私部門等相關機構,積極推動各項長照資源建置,期建構完善的長照服務體系。
發布日期:
標竿日本政策與產業發展,透過正面鼓勵作法,有效吸引日照中心不僅只是完成生活照顧,而是更進一步透過提供進階訓練的模式,達成提升高齡族群身體健康與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標,期做到日照中心、高齡族群、企業營收、國家資源之四贏局面。相關廠商可朝此方向開發具實際臨床效益之實證醫學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透過場域試驗與服務推動,建立成功案例,並得以透過運動復健訓練系統,提升高齡身體健康與生活機能改善的目標,以解決臺灣與全球高齡自立支援之迫切性議題,並帶動產業蓬勃發展。
發布日期:
社會中的高齡者有各種不同的需求,因此國家必須發展出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體系(integrated care),以達永續發展的長遠願景,而對於高齡化社會的政策目標訂定,必須注重全社會的改造,讓社會的發展樣貌不受年齡所限制,以打造無齡化的友善環境與氛圍。
發布日期:
檢視臺灣勞動人口結構成長趨勢或現有的照顧服務模式發展,顯然迫切需要更多新的作法與嘗試,在發展高齡相關政策時,如何摒除年齡歧視,打造一個不同世代彼此換位思考共創的平台,即是創新的關鍵。透過「跨代共創」,當不同世代開始對話、合作,就可能轉出新時代需要的新關係,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