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您希望年老之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隨著全球人口邁向高齡化發展,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首度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認為各國社會政策應從維護健康、建立社會參與、確保安全等三大面向來建構一個適合年長者生活的環境。2005年WHO展開「高齡友善城市計畫」(Age-Friendly Cities Project, AFCP),提供8項指標做為各城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參考,並於2010年更進一步擴大為「高齡友善城市全球網絡」(Global Network of Age-Friendly Cities and Communities, GNAFC),目前已有高達39個國家、超過705個城市響應參與,為「健康樂齡」(healthy ageing)的理想共同努力。
日本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長壽大國」,在2005年即邁入超高齡社會。位於日本西北部的秋田市是全日本高齡化現象最嚴重的地方之一。根據秋田市政府統計, 2017年秋田市總人口約32萬人,其中有29.4%為65歲以上年長者,且預估2040年將高達42.3%,意味著每2人中就有將近1人為高齡人口,對於當地的經濟生產力與社會醫療財政支出形成嚴峻考驗。
然而,秋田市面對高齡社會採取正面積極的態度,秉持「健康樂齡」的理念,翻轉年長者失去生活能力與健康的負面形象,讓年長者能積極參與社會,成為城市前進的動力。2011年秋田市成為日本第一個參與「高齡友善城市全球網絡」(GNAFC)的認證會員,其成功經驗也成為日本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示範城市。
秋田市自2009年開始籌組高齡友善計畫推動委員會,從年長者生活經驗進行研究與規劃相關施政,2013年啟動「第1次高齡友善城市行動計畫(2013-2016)」(秋田市エイジフレンドリーシティ行動計画),依據WHO所提供的8項指標,分別從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社會尊重、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以及社區與健康服務等方面來進行推動,計畫不僅要求建築與道路設施需符合年長者需求,還積極與當地企業和社會組織進行合作,鼓勵年長者擔任志工、再次就業,甚至自行創業,並提高市民對高齡友善環境的意識與認同感。2017年秋田市再發布「第2次高齡友善城市計畫(2017-2021)」,彙整先前的經驗與成果,分別從空間環境、社會生活、產業經濟,以及教育文化等4個方面制定方案,持續結合民間力量形成社會互助網絡,致力創造終身活躍的社會。
● 社會生活:打造終身活躍的互助社會網絡
秋田市政府與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所、Studio L公司合作,推動「高齡社群活動創建與支持計畫」(高齢者コミュニティ活動創出・支援事業),在當地公民團體、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的支持協助下,共同建構一套跨越各年齡層的志願性服務系統。
一方面,秋田市積極培育志願服務者,他們大多來自不同的年齡層與職業,協助關心照顧年長者的生活與健康,例如舉辦區域型交流沙龍、定期確認居家安全、陪伴年長者外出、幫助居家清潔或烹飪等;另一方面,支持年長者參與各類型社會活動,包括為年長者舉辦運動會、展覽會、電影欣賞、學習會,以及社區活動等,同時也以獎勵積分或補助金的方式,鼓勵年長者參與志願服務,像是在社區中心協助孩童課後輔導活動,或是在當地美術館擔任導覽員等。除此之外,秋田市提供名為「第二人生」的創業指南,協助年長者在退休後開創新事業,實現個人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秋田市打造「生活實驗室」,針對年長者需求進行長期研究與試驗,設計相關產品和服務,同時回饋到計畫的修正,讓整個行動計畫更貼近年長者的生活。整體而言,計畫不只關心年長者的身體健康,更期待藉由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讓年長者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藉由「被需要感」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甚至達到自我實現,以維護年長者的心理健康。
● 產業經濟:建構友善環境、鼓勵高齡再就業
為了讓年長者能便利行動,並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秋田市開辦「高齡友善合作夥伴計畫」(エイジフレンドリーパートナーづくり推進事業),鼓勵當地企業和非營利組織註冊為合作夥伴,提供年長者所需要的環境與設備,包括提供助聽器與老花眼鏡、加裝扶手、增加公共座椅的數量、在辦公室設置AED、為年長者舉辦研討會與健康課程,以及提供高齡再就業機會。除了這些實質上的幫助,也有業者提供貼心的服務,例如讓送貨員每天早上到府遞送牛奶時,協助了解老爺爺、老奶奶的生活與健康情形,並提供骨質檢測服務,在年長者遇到困難時亦能夠即時給予幫忙,通報當地社福單位。
截至2018年9月,已經有91個企業與組織註冊為合作夥伴,包括銀行、商店、旅館、美容美髮、醫院、藥妝店、建設公司、社區團體,以及寺廟等,共同為年長者營造友善便利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之下,參與計畫的企業大幅增加高齡再就業機會,讓年長者發揮所長,不僅可豐富他們的生活與人生價值,也彌補勞動力與生產力缺口的問題,讓年長者重新將過去的專業與經驗再次貢獻社會。
● 空間環境:支持年長者外出活動
「高齡友善城市行動計畫」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即是鼓勵年長者走出封閉的生活環境,參與社會活動。秋田市自2011年開辦「單幣巴士服務」,年滿70歲的年長者僅需要一枚100日圓硬幣即可搭乘公車,深獲市民好評,因此2017年將申請敬老卡的年齡資格調降至65歲,而且只要到參與高齡友善合作夥伴的企業消費,即享有折扣或免費飲品。另外,秋田市許多重要幹道的人行道都設置有融雪裝置,並製作成地圖供市民使用,使年長者在下雪的寒冬裡也能安全地外出活動。
● 教育文化:昇華理念成為市民共識
為提高市民對高齡友善環境的意識與認同感,秋田市舉辦「高齡友善城市學院」(エイジフレンドリーシティカレッジ),針對高齡社會所面臨的各種議題與相關政策作為,辦理研討會或課程,邀請各領域專家與當地企業、市民、學校,共同分享學習。除此之外,秋田市建立一個以「A」為形象的「高齡友善城市象徵標誌」,提供製作成貼紙、徽章或宣傳品,在政府單位入口處、敬老卡、高齡生活服務手冊,以及高齡友善合作夥伴商店與企業,都可以看到標誌的蹤跡,讓高齡友善的理念深入到市民的生活中。
整體而言,日本秋田市面對高齡社會,除了完備長期照顧服務體系與設備環境,更重要的是,讓年長者擁有一顆「不老」的心。透過參與人群互動、服務他人、再就業,以及創業的過程,年長者從被照顧者轉變為奉獻者,進而找到生存的價值與意義,心理快樂便能促進身體健康,不但減少醫療支出,其智慧與經驗反而能成為城市產業發展的動力。值得一提的是,秋田市「高齡友善城市行動計畫」,不只是政府單方面的努力,而是結合當地企業、學校與民間組織的力量,共同提供年長者一個適合生活、發揮所長、彼此互助的社會網絡。
根據我國內政部統計,2018年3月全國 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14.05%,正式宣告臺灣進入「高齡社會」,而臺北市高齡人口比率達16.58%,為全國第4高。臺灣與日本同樣面臨劇烈的高齡化挑戰,沉重的醫療支出、老人年金等社會保障制度,以及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對於城市的發展將是一大考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10年開始,引介WHO所倡議的「活躍老化」及「高齡友善城市」,以「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等八大面向為基礎,協助各縣市政府營造高齡友善的環境。
汲取國際上發展高齡友善城市的經驗,臺北市一方面積極推動「石頭湯計畫」,在12個行政區建立社區整合照顧服務,將長照資源扎根社區,讓年長者於所在之處獲得照顧;另一方面,在各社區服務中心開辦長青學苑、社團活動,並推廣志願服務與「銀髮貴人薪傳服務計畫」,讓學有專長的年長者,將其智慧與經驗薪傳給下一代,同時促進年長者身心健康,創造一座高齡友善的不老城市。
無論是WHO提倡的「活躍老化」或是日本強調的「終身活躍」,皆打破年老貧病的孤苦形象,積極鼓勵當地企業與市民的參與,使得高齡友善成為全市的共同意識,度過健康又富足的「第二人生」。然而,本地營造高齡友善環境,主要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所推動,並且較著重於志願服務與社團等非生產性的活動,如何結合企業共同參與,以及提升高齡再就業的社會氛圍,或許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