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各地市場像是窺看城鎮的窗口,展現常民生活氣息、地方食物特色。本文以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加拿大蒙特婁水岸市場為案例,剖析市場興衰、城市紋理及相關基礎設施的關連性,反思傳統市場的價值存續,而市場移置改建須顧及其舊城中心的調整疏通, 改造的同時也納入回應城市當代議題的可能性。
發布日期:
根據美國調查機構 Startup Genome於2019年4月發表「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GSER),針對次領域所納入評比的135個新創生態系,臺北市在AI領域名列16個城市領先群中,在AMR領域名列12個城市領先群,在新創生態系的成長階段屬於萌芽期,在該類型的城市中於當地連結性、早期階段獲得平均投資額的細項評比分別位居第1、第5。
發布日期: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5個締約國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為全球朝向低碳永續時代揭開序幕。主辦城市巴黎除了持續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外,也積極朝向「循環城市」進行轉型發展。巴黎於2017年6月發布《2017-2020巴黎循環經濟策略地圖》(Paris Circular Economy Plan 2017-2020 First Roadmap),發展出五大面向行動方案,不僅著眼於環境面,也寄望綠色創新經濟能活絡產業動能,推動城市永續發展。巴黎市政府以務實的態度全力推動循環經濟,結合公部門、私部門與市民三方的協力合作,打造第1個以循環經濟為旨的示範商業區與新創企業孵化器,以「開放創新」為核心激盪出新的生產與消費型態,大大挹注產業的創新發展。
發布日期:
為支持創新科技應用與新創企業發展,北市府產業發展局與數位時代等單位再度攜手舉辦「2019年未來商務展」,於4月18~20日在花博爭艷館盛大展開,北市府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創企業投入新興科技創新研發,不僅提供投資獎勵補貼、創新補助、新創事業低利融資貸款,同時也積極與民間企業協力開闢創新育成基地,助未來商務發展一臂之力。而隨著網路經濟興起與新興科技應用,傳統商圈面臨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北市府於2019年4月26日舉辦「台北共好-2019台北市商圈發展與創新論壇」,並研擬「商圈心動力發展白皮書(草案)」,規劃CHARM五大施政策略,將持續與在地對話,輔佐店家整合虛實通路,打造更為舒適的商圈購物體驗,共同推動地方特色產業。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配合中央政策推動,率全國之先,發表「Circular Taipei循環城市推動計畫」白皮書,以跨局處整合的方式將循環經濟的概念落實至市政各個領域,本篇文章聚焦以「再生能源 整合優化」(Energy Optimization)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電網發展為主軸,從提供「市有公用房地」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使用、補助民眾「私有房舍」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以及臺北能源之丘等方面重點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此外,在智慧電網推動策略採「場域類型規劃」、「擴大綠能使用」及「建立設計準則」等方式,分別於公共住宅、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暨三館一園及市政大樓暨周邊機關為主要推動計畫場域,期透過整合管理系統,讓區域內的儲能設備發揮最大效益。
發布日期:
循環經濟須要跨域跨業合作,透過生態系內的利益重新分配,將創造更的多就業機會與商業模式的新變革。本文先闡述各國訂定循環經濟目標的相關作為,並剖析產業界在食品、衣著、居家生活、交通、影音娛樂等案例,爾後提出建議循環經濟創新方案除新材料與綠色消費外,強化再製造的發展策略,兼顧創造技職工作機會、因應區域內循環需求,也同步紮實相關基礎技術。
發布日期:
循環經濟透過「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再造經濟價值的商業模式,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與創新商業模式,北市產業局提供創業、研發、品牌、育成及獎勵補貼等多項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資源,其中關於循環經濟動相關領域有27件,補助金額超過3,489萬元;另,推動政府機構綠色服務採購,與民間業者合作提供綠色金融融資貸款,期達到引領綠能產業,促進綠色能源永續發展的目標。
發布日期:
「循環設計」關鍵在於其運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貫穿產品或服務完整生命週期中的各個階段,並著重於跨越上中下游,進入整體價值鏈中創造新的營收模式。在全球供應鏈、高度分工的現況下,要顧及全生命週期仰賴高度合作,採取軟硬兼施地尋求(要求)各種合作(妥協),導入循環設計,需要的是創造產官學研各界彼此交流的動機及時機,才能延伸循環設計在價值鏈上的最佳效益。
發布日期:
建構循環經濟的創新商業模式,為達成永續發展並有效解決環境問題的新經濟,本文首先探討歐洲循環經濟行動計畫揭示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剖析政策如何有效地推動產業轉型,推進循環經濟的結構變化,並從歐盟積極推動ESG,驅動企業決策導入環境效益量化,進而創造兼顧環境和社會價值的商業模式。
發布日期:
聚焦地方特色或獨特價值為核心的活動來行銷城市,不僅容易吸引人潮,也有助於增進地方經濟。更進一步透過結合城市發展願景,並透過在地與外界客觀眼光共同發掘特色,建構出城市品牌形象;同時,優化城市予人五感的環境和體驗,甚至可針對不同目標市場打造量身定做的行銷方案,相信都能提高城市行銷的成效。
發布日期:
成功的大型盛會活動,是能夠讓人將主辦城市、地區,在觀感、記憶中,與該盛會活動完全、緊密地聯想為一體,是地方軟實力的最好展現舞台。節慶之根源在於人,號召市民、機關團體、在地企業加入集體策展,增加文化內容多樣性,亦能提高拜訪遊客平均停留天數、消費金額,讓大型節慶活動建構城市行銷新亮點。
發布日期:
飲食,是觀光體驗中必需的元素,觀光客可藉由地方飲食消費來體驗新旅遊目的地之特色與文化。城市觀光靠美食打頭陣,美食展演吸睛靠說菜文化,文化美食觀光豐富城市觀光內涵,當一個城市用美食彰顯魅力時,以「文化美食」帶動「舌尖經濟」,將「厚實文化基礎,行銷美食亮點」作為主軸,藉由「說菜」、「演菜」的活潑新餐飲服務來深化臺北「美食火車頭」角色,「文化美食‧觀光臺北」,在全球「區域觀光」競爭的時代,臺北勢將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