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近來大眾媒體多了不少有關傳統市場的專題節目,例如公視剛推出《我在菜市場過了一天》,馬來西亞推出《阿賢逛巴剎》[見註1],各地市場都像是窺看城鎮的窗口,或者說像是城市的廚房兼小客廳,展現了常民生活氣息、地方食物特色,反映地理風土,例如在西雅圖的市場難以看見臺灣西南沿海的虱目魚或蚵仔,其來自北大西洋的漁獲、水果品項,乃至於蜂蜜氣味都迥異於亞熱帶島嶼的食材。同樣地,現切鳳梨的新鮮甜香,在西雅圖幾乎不可能看見,這是地理距離的限制所造就的市場風土特色。在今日,上述市場風土特色漸為超市和全球貿易「改進」了,打斷了自然而然的連結,取而代之的是看似無距離,但也漸無特色的飲食消費和市場風景,許多傳統市集經營不振,無法吸引消費者步入市場,面對此挑戰,出路在哪裡?
在臺灣常見許多市場建築外部的攤販集散活力遠勝於市場內部,這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們必須了解過去市集的交換活動往往是城市的起源,十之八九,傳統市場所在往往是舊城中心。在清領時期的臺灣街市,一旁有兼為民間信仰與政治中心的廟宇、民辦學堂。到了日治時期,市場旁常規劃緊鄰有戲院、商業區、遊廓,連成一氣是市民各色消費休閒的所在。戰後至今的市場規劃,往往逐漸疏忽了市場和都市紋理的重要共生關係。同時因為市場作為民生及庶民文化基礎設施的重要價值被低估忽略,市政府從管理觀點,首重移置攤販,改善阻塞交通,往往在民意輿論壓力下,才勉強處理另闢市場安置攤販的問題,通常選擇地價低、較偏僻而交通不便處,甚至塞進了橋下而以為可一舉數得(例如中正橋下的自強市場)[見註2] 這些市場的經營也就相對困難,逐漸沒落亦不令人意外。同時,仍有些市場能存續經營,例如公館水源市場就是大學生活圈的重要廚房,學生和上班族打發五臟廟或購買食材、修整鞋衣的好地方。
在臺灣,市場改建往往是燙手山芋,管理單位頭痛不知如何下手,民間長期參與市場經營者則無法有效參與。本文從以下2個北美經驗,欲指出市場興衰和城市紋理及相關基礎設施息息相關,須從整體思考,才不致疲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無法看見整體課題。
市民運動拯救碼頭邊的老市場
西雅圖最知名的景點之一「派克市場」是個菜市場[見註3]。市場入口處站著可愛的「瑞秋」(Rachel),是一隻市民和遊客都喜愛的銅豬,長年站在市場一隅歡迎來客,同時負擔著籌款維持市場運作的重責大任,歡迎認同市場保存價值的任何人來參與貢獻市場。瑞秋旁邊即為派克市場最具代表性展演作業的角落鮮魚店,每日店內伙計青年們熱情地拋魚、歌唱,成為著名景觀。市場中臥虎藏龍,殊不知如今分店遍布全球的星巴克咖啡,創始店其實就藏身於派克市場,至今仍是樸素小店,縱然每日有遊客湧來一睹老店風采,在熱鬧鮮活的蔬果魚貨市場中旁的創始老店相對低調安靜地存在著。
派克市場位在西雅圖市中心西南靠海處,成立於20世紀初,一開始就設立農漁生產者直接販售給消費者的原則,且建立共識,各攤商都會維持小規模經營,而不容許批發商壟斷貨品價格。西雅圖向來由多國移民組成其多元文化,市場中有北歐、亞洲、義大利、俄羅斯的小商販供應各色糕餅餐食。市場中也有舊書店和小藝廊,更添文化氣息。二戰後,農業科技和交通運輸的進步大大改變了農業和零售經濟型態,四處興起的超級市場和購物中心使得派克市場一度沒落,它位居城市中心的好地點更吸引建商關注,60年代起即蠢蠢欲動,想要拆除市場重建更新為Pike Plaza,包括旅館、住宅、立體停車場等。如果當時計畫付諸實踐,今天的派克市場將蕩然無存,換來一棟七層樓高的立體停車塔和住宅群。
多虧了當時市民及建築學者協助自發性的保存力量,經過民間發起「市場之友」(Friends of the Market),持續訴求保留市集的社區經濟和文化活力,成功爭取支持最終阻擋原更新計畫,也才保存完整的市場磚造建築和拱廊商街,改以歷史保存區劃定(約7公畝),市集得以順暢運作,並且還成立了派克市場歷史保存委員會來監督該區的各種發展和再利用活動,實務管理運作則由非營利的派克市場保育及發展局(Pike Place Market Preservation & Development Authority, PDA)來推動[見註4]。
保存區的運作可不只是保存歷史建築。市集再生帶來收益,再加上市政府政策挹注資金,促進了多元社會服務結合再利用,包括老幼照護、保險、免費醫療、社會住宅等,即便80年代後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導致聯邦政府福利政策大幅縮編,接手經營的派克市場基金會仍然透過募款、市場營利再分配等機制,盡可能地維持相關社會服務。目前仍有接近500位低收入居民住在此區,享用照護、食物銀行、醫療社福等資源。同時,派克市場持續是遊客最喜愛的西雅圖地標。如果當年派克市場拆除改建為全然商業化的旅館和辦公大樓,一次抹去歷史和社區網絡,恐怕很難企及今日它在訪客和地方社群心中的同等認同,縱使有拆除重建發展帶來的經濟利益,也很難彌補現有的社會、文化價值。
2001年大地震造就水岸更新契機
2017年起,派克市場更添新頁。原來市場就屬於西雅圖市區水岸的一部分,水岸邊早因2001年大地震而受損的高架道路橋(Alaskan Way Viaduct Removal)而掀起了水岸再生相關討論,已經進行多年未果[見註5]。終於,相關方案於2015年之後陸續定調,高架橋於2019年夏天剛拆除。在此討論中醞釀出派克市場擴建計畫,民間又俗稱「派克上升」(Pike up!),設計團隊為Miller Hull。2017年6月啟用MarketFront (先前最後一次增建是2005年的LaSalle Annex),完成後的市場和相關設施都享有海景視野(Puget Sound)、奧林匹亞山景環繞,西雅圖將水岸第1排留給歷史悠久的派克市場和社區空間,無形中再次宣誓城市看重貼近庶民生活及歷史人文的核心價值。
鄰近派克市場的原有停車場位於舊市場建築及高架橋之間,隨著高架橋拆除,重新檢討停車場使用問題,也就有了重新為市場擴建空間的構想。其實更精準地說,這是一項延遲40年的市場災後重建計畫,原來就屬於派克市場一部分,1974年一場火災後,拆除了該棟建物,其後才設置停車場以滿足日漸增加的停車需求。
好不容易盼來這機會,由派克市場保育及發展局主導、市場基金會主責籌款(此計畫經費約7,400萬美元),部分經費來自市政府與州政府的停車改善基金(parking mitigation funds),以及新市場稅徵和低收入房屋補助(Low Income Housing credits),經由市民參與空間計畫討論[見註6],定案不只是單純擴建,更要考量其環境紋理,作為新的水岸入口,同時規劃水岸步道及休憩空間系統,整合為派克市場的一部分。
同時,市場增建也延續整體派克市場區的友善社區、促進弱勢社群宜居的發展方針,擴建部分將配合設置一個社會服務中心、公眾社交空間,增加40個低收入戶家庭的住宅單位,以及300個地下停車場車位。
整體而言,派克市場的增建,不僅將建築空間計畫上與都市需求做整合,也充分結合新建的海堤計畫,背後連結到的是中央水岸再生計畫[見註7],將依序於2024年之前完工,由派克市場擴建的成功,讓人對這未來水岸景觀十分期待。
在加拿大法語區魁北克省的蒙特婁市區南側,有一棟存在於運河旁的美麗建築物,並非音樂表演廳或美術館,而是個歷史悠久的零售市場 –水岸市場(Atwater Market),其命名即清楚顯示其地理位置和水岸共生淵源。這個市場於1933年建立於運河旁,方便銜接碼頭進出貨物,水岸一帶就是廣大的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具體呈現了以河運及工業為主的城市分區配置[見註8]。
當時市場建築風格採用簡化古典主義語彙的Art Décor風格,以及周邊適當的開放空間配置,突顯當時政府有意透過此水岸市場來彰顯其有序治理。市場建築設計為4層樓建築,第1層戶外為生鮮蔬果及花卉零售,室內以乳品及麵包穀糧為主,第2層為肉品販售處理,第3、4層共構為一大挑高無隔間的大型集會廳,定位為當時蒙特婁市重要的公共空間,可作為博覽展示、運動賽事(如拳擊比賽)教育活動、電影放映、政治演說及競選活動等。二戰期間在此曾經有反對強徵從軍的大型集會,超過萬人聚集反對親英主戰陣營,此處一度成為凝聚法語系社群認同的重要象徵空間。
1960年代晚期至1980年代初期,市場經歷了一段低迷不振的時期,如同前述西雅圖案例,1968年一度有拆除計畫,因大規模市民抗議而作罷,然而重要的修建更新要直到1982年才緩慢啟動。更重要的再生原因,其實是一旁的運河重啟計畫。原來,戰後的城市河運不再重要,1970年關閉之後不再開放行船,直到2002年才檢討重啟,這之間,河流水質劣化,沿岸有大量的工廠關閉成為閒置空屋,同時也波及市場生意,雖然一樓內外的零售活動沒有斷過,但樓上的閒置一如周邊工廠,一度成為城市治理難題。
直到1990年初期,蒙特婁市政府開始重新檢討此區水岸及運河定位,研擬要帶入遊憩系統及文化資產再利用的規劃策略,同時與加拿大國家公園合作協調,正式將運河整體及沿岸劃為國家歷史場景(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 Canada)納入國家公園管理,重新於1997年開放,水岸市場也成為其中重要一環。市場生意重新振興,樓上閒置的空間也於運河開放前就轉作健身房使用,重新銜接社區生活。同時,1999年通過的都市計畫變更,將運河兩側的工業區轉變成以住宅區為主的土地使用,導入新的人口和活動,成功改善該區先前的混亂及空置狀況,增加的社區人口也讓市場的生意欣欣向榮。另一方面,市場到水岸之間設有良好的步道及沿線自導式解說系統,訪客能在購物之餘瞭解城市工業地景歷史,水岸市場亦逐漸成為深受遊客喜愛的景點。
不過,因水岸市場太過於受到遊客喜愛,不免影響到其品項及價位的調整,越來越趨向精緻觀光,而偏離此區原有工人社區色彩喜好的價廉物美。有些老居民抱怨著市場的高級化,越來越難以消受。類似問題在派克市場亦是如此,如何在城市再生過程中兼顧老客戶和新遊客的需要,而不至於只是成就了更蓬勃的消費主義和旅遊商機,犧牲了民生服務,顯然是須持續關注的重要議題。
由以上2個老市場新生案例來反思臺灣傳統市場,或許我們應更有信心尋找策略去延續傳統市場的價值,同時,注意到市場的改造關鍵在於市場和城市的關係必須要調整疏通,市場空間計畫、出入動線和周邊街區的系統性調整、整體街區的土地使用檢討都須一併進行,改造的同時也納入回應城市當代議題的可能性(例如結合社區空間需求),傳統市場的新生未必是不可能的任務。
- 巴剎為bazaar的音譯,在東南亞及南亞前英殖民地常見以之指稱「市場」,包括露天市集和設置於室內的市場。
- 廖翊筌(2019)快慢移動的介中/中介:台北市「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 有關西雅圖派克市場和港台其他案例的比較,可參考作者另篇文章:黃舒楣《街市。城市(二):思索香港灣仔街市的「主體保育」》,GREEN綠雜誌,2011/10 Vol.013。
- The historic Seattle market that almost wasn't: When Pike Place nearly became a parking garage:https://www.seattlepi.com/seattlenews/article/Seattle-historic-Pike-Place-Market-parking-garages-14007515.php。
- 有關其地震損害之後的討論可參考:廖桂賢(2007)西雅圖水岸的未來—高架橋拆除之後,https://e-info.org.tw/node/20059。
- 市場之友在此過程中再次扮演重要角色,MARKETFRONT EXPANSION,https://www.friendsofthemarket.net/history/marketfront-expansion/。
- 西雅圖Seattle Waterfront官網,備有11種語言說明,顯示城市多元文化組成,https://waterfrontseattle.org/。
- 中國運河(Lachin Canal)於19世紀初建築而成,當時開拓蒙特婁的歐洲殖民者一心希望能藉由此運河開通航運一路通往中國貿易之路,故有此法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