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根據美國調查機構 Startup Genome於2019年4月發表「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GSER),針對次領域所納入評比的135個新創生態系,臺北市在AI領域名列16個城市領先群中,在AMR領域名列12個城市領先群,在新創生態系的成長階段屬於萌芽期,在該類型的城市中於當地連結性、早期階段獲得平均投資額的細項評比分別位居第1、第5。
美國調查機構Startup Genome於2019年4月發表「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GSER),針對150座城市、超過百萬家新創公司進行大規模調查,今年度報告關注幾個新創生態系的未來發展趨勢。首先,根據地區和次領域的優勢,評選出前30大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創生態系,其次則是探討深度科技(Deep Tech)的崛起,例如先進製造和機器人(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Robotics, AMR)、區塊鏈(Blockchain)、農業科技與新興食品(Agtech & New Food)、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分析(AI, Big Data & Analytics),第3部分則是關注創業生態系的多元性,聚焦創業經濟帶來財富和差距持續擴大的影響。
GSER報告從2018年調查的60個生態系大幅擴增至150個,除了從整體表現做出比較排名,首度增加次領域如生命科學(Life Science)和深度科技做分項排名。首先,根據創業表現(Performance)、資金(Funding)、市場延伸(Market Reach)、連結性(Connectedness)、人才(Talent)、經驗(Startup Experience)及知識(Knowledge)共七大面向,以1~5個層級分數評比出前30名,與2017年相較(2018年未做排名評比),矽谷、紐約、倫敦、北京和波士頓這前五大城市的排名維持不變,顯示出位於前段班的新創生態系具有優勢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Startup Genome也關注正快速發展的新創生態系,有望在5年內成為下一個前30名(Next 30),包括杭州、雅加達、墨爾本、蒙特利爾、深圳、東京、首爾等,除了在該地區具有領導地位,如雅加達是世界第四大城市人口集中區、當地擁有4隻獨角獸,亦或是在次領域具有優勢,如深圳在AMR、蒙特利爾在AI。
深度科技高度仰賴技術突破、研究能量和智慧財產權(IP),進而在全球快速成長,其中以AMR、區塊鏈、農業科技與新興食品、AI/大數據與分析為前四大高度成長的創業次領域,在5年內的早期投資交易平均成長90.7%,出場估值平均成長110.5%,在全球新創(Startup)公司有7.1%屬於AI/大數據與分析此項次領域。
Startup Genome除了評比整體排名之外,在報告中更進一步針對生命科學、AI、區塊鏈此三大次領域的新創生態系做出排名,以下做簡要說明。在「生命科學」次領域:以美國為主宰,前十大城市就占據6個,上海和北京分別排名第9、第11,表現亮眼,從排名靠前的生態系來看,新創公司的成功與早期資金的取得有高度相關性,其中洛桑市和慕尼黑雖然在整體排名中為前20名之外,但在次領域則分居第7、第14。從3個次領域來看,矽谷亦持續穩居龍頭,顯見在整體和次領域的新創生態系相當根深蒂固,而紐約、倫敦在生命科學、AI領域皆位居前5,在亞洲區域,則是以北京和新加坡,分別在AI和區塊鏈次領域,較為突出。
進一步分析,北京擁有1,070家AI公司,占中國大陸總家數約26%,總部位於北京的AI獨角獸—字節跳動(Bytedance)在2018年以75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30億美元的融資,為全球最大的私營創業公司。此外,北京中關村的技術中心擁有10個AI實驗室,在北京門頭溝郊區耗資21美元建置首個國家級AI技術園區。
而新加坡在首次代幣發行(ICO)規模全球排名第3,2018年有82%的新加坡高階主管表示公司已啟動區塊鏈相關計畫,而加密金融公司Fusion於2018年在ICO籌集1.1億美元,隨後在其平台上獲得123億美元的金融資產,並將這些金融資產存放在該公司的公開區塊鏈平台上。
全球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大量財富,其規模相較2017年增長20%達到2.8兆美元的產值,超過了許多經濟體(如英國、法國、巴西)的規模。然而,這些財富的地理分布呈現並非平均分配,全球出場估值的三分之二集中在前十大的生態系。此外,女性只占全球創始⼈總數約17.2%,其中芝加哥、愛爾蘭東部地區、紐約和上海的女性創始人占比超過20%,顯示創業生態系的多元性仍有待加強。
根據GSER報告針對次領域所納入評比的135個新創生態系,臺北市在AI領域名列16個城市領先群中,與北京同為亞太區惟二入榜的城市,在AMR領域名列12個城市領先群中,則與深圳、東京同樣獲得青睞。
報告中,將新創生態系的成長趨勢分成萌芽期(Activation)、早期國際化(Early-Globalization)、晚期國際化(Late-Globalization)、魅力(Attraction)及整合(Integration)共5個階段。其中,萌芽期共包含巴林、釜山、卡加利、愛沙尼亞、法蘭克福、馬尼拉等17個城市,臺北市亦屬於此階段,且在前五大生態系評比「當地連結性(Local Connectedness)」此細項,位居第1,超越釜山、馬尼拉和法蘭克福。
從亞太區城市的各項發布數據分析,屬於萌芽期的城市有5個,早期國際化有3個,晚期國際化僅2個,魅力階段的則有4個,目前尚無城市屬於整合階段,顯見亞太區城市的新創生態系的成長趨勢差異較明顯,而歐美先進城市多半為晚期國際化或魅力階段。
進一步看臺北市各項數據表現,軟體新創家數約550~750家,生態系估值為24億美元;另一方面,在新創團隊於早期階段獲得平均投資額為20.6萬美元,在前五大生態系評比此細項的排名中位居第5,而整體早期投資總額為1.33億美元,軟體工程師年薪3.07萬美元,整體而言,雖然低於全球平均值,但在同屬萌芽期的城市中,相較之下各項評比表現亮眼。
此外,從各項成長指數(Growth Index)來看(依照1~10分計算),臺北市在出場(Exit)成長指數為5,與亞太區各城市相差不遠;在新創家數(Output)成長指數為10,與釜山並列惟二取得滿分的佳績;資金(Funding)成長指數為8,僅次於馬尼拉及雪梨,遠勝大多數城市。由此可知,臺北市的新創團隊蓬勃發展,而攸關存續的資金亦深具成長潛力,但新創事業出場機會與管道略微不足,整體而言新創生態系的成長動能尚屬穩定成長。
“自2010年以來,臺北市的新創生態系逐步集中能量和人才做群聚效應,特別是在製藥、生命科學和精密機器人領域。”
“臺北市創業的優勢產業領域為AI/大數據與分析、AMR”
AI/大數據與分析(AI, Big Data & Analytics)
iKala是一家提供各種雲端及AI解決方案的新創公司,亦是Google Cloud全球最大的合作夥伴之一,2018年獲得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隨後在2019年完成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此外,微軟投資約3,000多萬美元建立AI研發中心,預計招募近200名規模的研發團隊,代表推動AI產業已獲得國際級公司的認同與支持。
先進製造與機器人(AMR)
全球有75%的個人電腦、50%的LCD螢幕、25%的半導體和20%的智慧手機都是來自臺灣製造生產,而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電腦/硬體開發商的宏碁和華碩、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富士康、手機製造商HTC等,都將公司總部設在臺北市;此外,榮獲2018 CES創新獎殊榮的新創團隊—麗暘科技,以家庭為出發、專注於服務小孩與老人為主要客群的「Robotelf居家智能機器人」,將其設計應用於智慧保全、長期照護、培養教育與商業銷售服務等場景。顯見臺灣堅強的硬體製造能力底蘊,加上軟體研發能量,使得ICT產業鏈具完整優勢,而位居政經與交通樞紐的臺北市,更成為推動新創產業的絕佳場域,在投資環境表現上具有優勢競爭力。
報告特別指出,推薦適合在臺北市創業的兩大原因:
整體而言,GSER報告廣泛評估全球城市的新創事業成功因素和生態系表現,資料顯示2016~2018年新創生態系貢獻2.8兆美元的產值,光是2018年的創投金額就高達2,200億美元,因此創業氛圍的興盛,也促使城市治理者對於創業相關政策的投入,例如在早期階段挹注資金、成立新創支援機構或計畫、移民、國際化、稅賦優惠、監管沙盒、新創採購等,期望在既有的產業基礎下,為新創事業掃除障礙、提升競爭力。
儘管臺北市在報告中仍有許多待加強的面向,在各項揭露數據中皆低於全球平均值,然而在創業階段屬於萌芽期的各城市中,評比表現均在水準之上。臺北市政府全力支持與扶植新創事業,除了成立「StartUP@Taipei」創業服務辦公室,提供民眾及企業各階段的創業資源,因應創業趨勢與需求,推動「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補助工商團體及廠商海外參展計畫」、「產業融資優惠專案」、「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等政策;同時,規劃各類型產業創新基地與孵化育成空間,共有22處創業基地,總樓地板面積達63萬餘平方公尺,10處已正式營運,提供創業者優質孵化環境。誠如報告中所提及,過去2年內城市排名已產生大量變化,部分城市排名的漲跌起伏,新創業者的突破機會點,或是在特定深度科技領域的表現,都是未來新創生態系發展上可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