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才培育 掌握未來AI新樣貌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人才培育 掌握未來AI新樣貌

AI技術正快速發展,儘管學習門檻已大幅降低,但許多人仍對新技術心存抗拒,擔心無法應對或失去工作。企業在推動AI轉型時,應幫助員工克服這種心理障礙,並展示AI提升生產力的潛力。透過簡單的培訓和成功案例分享,企業可激發員工學習AI的動機。此外,企業不需要每個員工都成為程式開發者,而是應該培養具備跨領域知識的人才,能將AI技術應用於業務需求,促進企業在AI時代中的成功轉型。

AI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挑戰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過去幾年期間,筆者輔導與培訓了數十家公司在AI轉型、導入、人才養成過程,見識各種成功和失敗案例,有著很深刻的體悟。

AI時代帶來的挑戰,與過去幾波數位轉型過程中的困難有許多相似之處。每次新的技術革新,都面臨著許多人抗拒改變。每一代人在學習新事物時,常感到這些技術過於新穎,或覺得與自身經驗脫節,因而產生學習上的困難。然而,現今AI技術的入門門檻已大幅降低,這為我們重新審視人才培養策略提供了契機。

AI與人類的協作探索
AI與人類的協作探索

AI技術的學習門檻與挑戰

過去,若要從事AI的開發與應用,通常需要具備程式語言的知識,如Python等等。這意味著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程式設計師才能涉足AI領域。然而,在當前的深度學習與生成式AI時代,許多AI應用已不再需要深入的程式開發技能。除非是本身職業是專業AI軟體開發者,大多數人只需使用簡單的操作工具,就能實現AI的應用。例如,透過圖形化介面的軟體,使用者只需拖放元件或輸入文字,就能完成過去需要大量程式碼才能實現的功能。近期的生成式AI工具,更只需使用者進行文字對話,即可完成複雜的任務,如自然語言處理、影像識別或資料分析。

AI抗拒心理與企業機會

真正的挑戰並非技術上的學習,而是如何幫助人們克服內心的抗拒心理。許多人對新技術抱有懷疑態度,可能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應對,或害怕新技術會取代自己的工作。因此,消除這種心理障礙,激發學習動機,成為AI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

這種抗拒心理往往成為企業在AI發展中的絆腳石。即使AI的入門門檻已降低,許多人仍選擇避開AI技術,甚至在尚未嘗試之前就拒絕學習。他們可能認為AI過於複雜,或擔心AI會取代人力,導致職位不保。對企業而言,這種心理阻礙不僅影響員工的個人成長,也限制了企業在AI領域的發展機會。

企業應思考如何協助員工克服這種心理障礙,並確保員工感受到AI技術能提升他們的生產力,而非威脅他們的職位。只有當員工認識到AI是輔助工具,而非競爭對手,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應用AI技術,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企業如何減少AI抗拒心理

為了減少員工對AI的抗拒心理,企業管理層應在轉型計畫的初期設計有效的策略。例如,舉辦簡單易懂的課程或體驗活動,讓員工親身體驗只需基本操作就能完成過去需要大量時間處理的任務。這種方式能讓員工親眼見證AI技術的實際效益,進而激發他們主動探索如何利用AI優化工作。

此外,企業可以分享成功案例,展示其他企業或部門如何透過AI提高效率、減少錯誤或開發新產品。這些實例可增強員工對AI的信心,並減少對未知的恐懼。企業還可設立內部的AI支援小組,提供即時的協助與指導,讓員工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孤立無援。

AI可提升效率與生產力
AI可提升效率與生產力

AI推廣與生產力提升

在推廣AI時,企業需強調AI的導入將提升員工的生產力,而非導致裁員。若員工感受到導入AI可以減少加班時間,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或協助處理原本無法完成的複雜任務,他們的抗拒心理將大幅減弱。

例如,AI可自動處理大量重複性高、價值低的任務,使員工不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這些工作上。如此一來,員工可將精力投入策略規劃、創新設計或客戶關係等更需人類智慧的領域。此外,企業應告知員工,AI導入的過程需要時間,他們的學習與適應也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此,適當調整工作目標與期望,避免員工在尚未見到成效時,因工作壓力過大而放棄學習。

設計良好的AI培訓計畫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AI培訓工具和資源,企業應根據員工的需求和工作情境選擇最適合的工具。這些工具應能立即產生效益,如協助員工更快完成簡報製作、資料搜尋整理,或提高知識管理的效率。相較於追求最新、最前沿的AI技術,選擇對員工工作有直接幫助的工具,更能促進培訓的成功。

在設計培訓計畫時,企業應考慮不同員工的背景和學習風格。對技術背景較弱的員工,可提供基礎的AI概念和應用介紹;對技術背景較強的員工,則可深入探討AI的原理和開發方法。此外,培訓應結合實際工作情境,讓員工能將所學立即應用於工作中,加強學習效果。

企業應鼓勵員工嘗試各種新工具,並不斷提升對AI的掌握度。可舉辦內部創新競賽,鼓勵員工提出AI應用的創新想法,並給予獎勵。這不僅提高員工對AI的興趣,還能挖掘更多AI應用的可能性,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業機會。

生成式AI的彈性與應用

生成式AI具有極大的彈性,許多人對其功能的誤解,往往源於對AI應用場景的限制。實際上,AI可應用於各種不同領域,只要設計合適的場景,AI就能產生無限的價值。

例如,在醫療領域,AI可協助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分析醫學影像,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在製造業,AI可用於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協助老師傅傳承經驗,或快速歸納大量文本中的知識精華,避免技術斷層。

AI培訓與工作流程的協作

AI技術的引入需要與良好的工作流程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效益。企業在設計AI培訓時,應同時考慮如何重新設計工作流程,以有效利用AI提升工作效率。否則,即使AI工具功能強大,若無法與現有流程整合,仍可能無法帶來預期結果。

例如,若企業引入AI客服系統,但仍沿用舊有的客戶服務流程,可能無法充分利用AI的自動化和即時回應優勢。因此,企業需重新設計客戶服務流程,讓AI與人工服務相互配合,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同樣地,在生產製造領域,引入AI可能需要對生產線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自動化流程。

 
AI驅動的智慧決策與創新系統
AI驅動的智慧決策與創新系統

AI人才培養的核心

在AI人才培養上,不一定需要每個人都具備程式開發的技能。實際上,在AI應用導入過程中,資料整理、資料串接與應用場景的設計是更為重要的能力。這類人才更易尋得,也更容易透過培訓達到企業需求。 企業可培養具備跨領域知識的人才,他們既了解業務需求,又具備基本的AI知識,能在技術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架起橋樑。例如,培養資料分析師,他們能理解業務問題,並使用AI工具進行資料分析,提供決策支持。這類人才對企業的AI轉型至關重要。

AI導入時部門協作的重要性

企業內部技術部門與非技術部門的協作,經常因雙方對需求與資料的理解不一致而出現問題。技術部門通常以資料流程的觀點思考,強調系統的效率與穩定性;使用部門則以人為流程的角度出發,關注實際操作的方便性與用戶體驗。因此,建立雙方的溝通橋樑,並在培訓中增進彼此理解,對提高協作效率至關重要。 企業可組建跨部門的專案小組,讓技術人員與業務人員共同參與AI項目的開發與實施。透過這種方式,雙方可互相學習,技術人員了解業務需求,業務人員學習基本的技術概念,達到協同合作的目的。此外,定期舉辦內部研討會或工作坊,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也是增進理解的有效方式。

AI外包與內部團隊的取捨

許多企業可能希望自建AI團隊,但這通常需要大量資源投入,包括人力、時間和資金。對大多數企業而言,與外部經驗豐富的AI導入團隊合作,並配合內部的資料管理與應用場景設計,往往是更有效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對許多臺灣打國際盃的企業而言,AI導入速度所帶來的競爭力,那是更不可能等待的。 因此透過與外部專家或成熟產品團隊的合作,企業可快速獲得AI專業知識,避免在自行研發上耗費大量資源。同時,內部團隊可專注於資料的收集與管理,確保AI系統的輸入資料品質。此模式能迅速協助企業實現AI應用,並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 然而,企業也需考慮長期的人才培養計畫。即使在與外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企業也應培養自己的AI人才,逐步建立內部的AI能力。如此,在未來的發展中,企業可更自主地運用AI技術,並保持競爭優勢。

結論

AI時代的到來,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臺北市匯聚了許多國際一流公司及新創企業,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核心。對於臺北市的企業而言,擁有良好的AI人才培育計劃至關重要。 企業需要透過明確的目標引導,設計有效的培訓計畫,幫助員工克服抗拒心理,促進部門之間的協作,並在外包與內部團隊之間取得良好平衡。臺北市相較其他地區,擁有更多豐富的培訓資源和專業師資。因此,問題不在於是否要進行培訓,而在於如何設定正確的培訓目標並充分運用資源,幫助員工發展。 此外,臺北市作為臺灣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擁有許多一流的外資企業與跨國貿易公司,這使得掌握國際最新的AI發展資訊更加容易,從而更有利於臺北企業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