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近來,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各項特色產業的輔導,藉由行銷推廣以促進特色商圈產業蓬勃發展,並協助活絡美食、時尚及手作產業品牌等,型塑便利健全的商業環境,結合多方參與,展現便捷、友善、智慧之城市風貌。因此為建構商圈獨特競爭優勢,活化商圈經濟發展,臺北市商業處以「建構友善樂活且具特色優質商業環境」為願景,形塑臺北城市風貌、建構和諧安全環境、提高商業附加價值、重視世代溝通傳承為目標,相關行動方案作為包括商圈特色推廣、國際友善形象推廣、商圈轉型輔導、科技應用導入、店家品牌塑造等,希冀提升臺北市整體商業動能。因此,本篇文章將聚焦介紹幾項於特色產業發展相關計畫的推動亮點與成果。
臺灣在2015年曾被CNN美食版網友票選為美食王國,並專文報導必吃的40道非吃不可的小吃,從牛肉麵、滷肉飯、小籠包等包羅萬象,其中臺北市更有多達20條街巷聚集各式各樣的美食,而近期法國快訊週刊(L’Express)在「美食之旅在臺北,街頭小吃之都」(Voyage gourmand ? Taipei, capitale de la "street food")為題的報導中,特別讚揚在臺北市只需花5歐元即可飽餐一頓,且匯聚各國精華的多樣化選擇,更讓人百吃不膩。
臺北市政府為建構美食城市意象,協助餐飲業提升競爭力,創造產業加值商機,臺北市商業處自2016年起開始推動「臺北市城市美食產業推廣計畫」,相關推動方式與成效分述如下:
美食評鑑權威《米其林指南》自去(2018)年開始首次將臺北市納入評選城市,評鑑除了為臺北美食獲得國際認證增添光環,美食亦成為未來行銷臺北市的重要亮點之一,讓國際遊客看見臺北美食的多元樣貌。去年透過十大臺菜推薦餐廳,希冀作為2019年《米其林指南》遴選參考,未來,臺北市政府將持續推廣城市美食產業,以在地美食之國際宣傳為主軸,讓臺北的多元美食躍升國際舞台。
臺北市政府為建構本市美食示範地標,自2015年起臺北市商業處辦理「美食店家再造計畫」,藉由專家顧問的輔導協助店家型塑品牌及設計改造,提振整體美食產業發展,並協助業者提升競爭力,建立本市餐飲美食品牌標竿。
「美食店家再造計畫」採用書面審查、實地訪查的甄選方式,選出具再造潛力店家,並依店家的個別需求與問題,安排不同專長領域的輔導顧問到店家進行輔導訪視,並提供餐飲店家經營管理共識課程、協助品牌營造及故事撰寫等資源;設計輔導則協助店家規劃品牌形象改造重點方向,透過深度挖掘獨有的品牌特色,整合品牌內外形象,打造成為獨具風格的美食設計型店。此外,再造後的美食店家,透過辦理再造成果發表會、微影片、體驗/踩線團等行銷活動,加強宣傳力道。計畫推動目的,除了透過店面設計的轉型升級、重新包裝的品牌印象,更希望協助傳統店家能改變經營思維,開拓新的行銷方式,讓老店家不會因為時代變革而被淘汰,提升經營競爭力,厚植本市美食產業發展。截至2018年底,已輔導22個店家進行改造,再造後的店家平均營業額、來客數平均提升1成以上。相關推動方式與成效分述如下:
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各種特色產業的輔導改造,尤其是深具歷史的傳統店家,隨著時代變遷、消費習慣的改變,許多老店面臨老客戶凋零、年青人流失,甚至世代接班挑戰等危機,臺北市商業處為延續老店生命力,提升競爭力與轉型,自2016年起,啟動「大同區傳統產業店家再造計畫」,針對大同區內的傳統店家(包括大稻埕及周邊地區),進行品牌及設計改造,包括南北貨、中藥、茶等5家傳統行業店家;2017年擴及其他行業別,如南北貨、青草、服飾及輔料、香鋪等5家傳統行業店家;2018年為求擴大示範效應,推動臺北舊城區再生,則調整為「臺北市舊城區捷運沿線傳統店家再造計畫」,甄選範圍擴及大同區、萬華區等舊城區、捷運沿線周邊等10家傳統行業店家。截至2018年底,已輔導20個店家進行改造。
經甄選通過的輔導店家,將可獲得計畫所提供的輔導與行銷資源:
此外,計畫更提供品牌經營共識課程,包含人文品牌經營、故事行銷、視覺美學及網路社群行銷等,期有效提升傳統店家品牌經營知識。整體而言,計畫從傳統店家的品牌定位、塑造與推廣進行結合品牌思維的設計改造工程,除了讓各店家對輔導計畫整體滿意度及營業額皆能有所提升,更希冀深度挖掘品牌核心價值、提升管理經營及行銷推廣能力,讓欲兼具創新與守成的店家能夠永續長存,成為舊城區傳統店家的再造示範亮點。
臺北市政府為推廣友善城市形象,提供優良商圈購物環境,自2016年起臺北市商業處邀集本市店家參與「台北友善店家計畫」,並逐步擴大招募各區景點與博物館加入,截至2018年底,總計家數526家,友善場館52家。
友善服務包含:英、日、韓外語友善、行動裝置充電、寵物友善、友善廁所、無障礙友善服務(如導盲磚、坡道、扶手、電梯、無障礙廁所或專人服務等)、性別友善、信用卡/悠遊卡/第三方支付服務、素食友善(如供應全素食、蛋奶素餐點)、販售公平貿易商品、Free Wi-Fi、自行車友善(如自行車停置、收納空間)、親子友善/哺(集)乳室,以及穆斯林友善(如空間或餐點等)共15個項目,民眾在購物逛街時,可向張貼友善服務ICON標誌的店家詢問相關服務。而獲選友善店家也是臺北市的友善大使,不僅可納入友善店家官方網站的電子地圖及專屬摺頁地圖中,在臺北市推廣商圈相關行銷活動時,更可透過記者會、臺北市商業處 FB 粉絲專頁、臺北市政府Line、友善店家網站等管道,協助提升店家的能見度。
此外,台北友善店家網站,以中、英文版切換的瀏覽介面,除了提供12個行政區的熱門店家資料查詢,更結合Google Map以地圖導引方式,建構專屬友善店家網頁,提供友善店家基本資訊(如友善服務項目、營業時間、店家簡介、民眾評測及交通位置等),並以臺北市熱門景點為基礎,製作20款翻譯成中、英、日、韓語4種語系之友善店家摺頁地圖,提升國內外遊客搜尋的便利性,期打造臺北市為優質健全的旅遊環境。
展望未來,臺北市商業處持續以發展特色產業、營造多元商圈為重要施政的策略主軸,藉由促進各商圈、店家、產業的整合交流,匯聚商圈產業特色及時令節慶議題推廣行銷活動,並輔以各項計畫行動方案,達到提升店家營業額、消費者滿意度及城市品牌行銷三大目標。而臺北市特色產業向來獨具風格,尤其融合各種文化菜系的美食匯聚在臺北,不斷地精進深化與積累底蘊,卻也需要藉由重新裝潢、包裝、行銷,讓傳統和現代找到平衡點,以傳承產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建構臺北市商圈具備安全友善的觀光旅遊環境,塑造店家的友善意象,協助輔導店家提升多元的服務能量與內容,讓民眾能實際感受更便利、貼心的服務,亦能有效吸引國際觀光客造訪,進而提升臺北市的城市形象與品牌價值能量。
台北友善店家:https://friendlystore.taipei/
美食店家再造計畫、傳統店家改造計畫:https://www.tcooc.gov.taipei/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