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和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發布「全球創業觀察:2018/19年全球報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8/19 Global Report),針對各國創業者之早期創業階段概況進行比較分析,其調查研究結果可做為全球制定國家創業政策的參考。臺灣在早期階段創業活動(TEA)為9.5%,為自2011年納入評比以來最佳表現,且連續2年呈現成長。此外,在國家創業環境指數(NECI)取得第4名的佳績,表現相當優異。
全球創業觀察(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為目前國際上最具規模的大型創業研究調查計畫,自 1999 年起由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和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聯合發起,2019年為20週年報告發布,透過不同國家間的數據資料與分析,藉此瞭解全球創業活動趨勢與變化,其調查研究結果可作為國家制定創業政策的重要參考。
2019年1月發布「全球創業觀察:2018/19年全球報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2018/19 Global Report),涵蓋49個經濟體、超過164,269位成年人的調查結果,並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及聯合國(UN)的地理區域分類方式,分成東亞和南亞、歐洲和北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中東和非洲共4個區域,以及高中低收入三大群組。GEM報告整體概念架構設計,是分析從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的脈絡下對創業精神的直接影響,以及社會價值和個人特質所產生的間接影響,並進一步探討擴及對創業活動、創業產出(如新工作機會、附加價值等)和結果(社經發展等)等層面的影響。
因此,本文將參照GEM概念架構設計,從外部社會價值與認知、創業家個人特質等探討影響創業活動的各項變數,主要分成創業精神的社會價值、創業精神的自我感知、創業活動及創業基礎條件共四大部分,並檢視臺灣與亞洲主要國家在創業生態系統的優劣勢比較,期為我國相關創新創業政策推動,提供未來方向與參考。
關於創業精神的社會價值,GEM依據18~64歲的成年人口,評估創業的社會價值指標,藉由4個分項指標評估整體社會民眾對創業者投入創業活動的認同程度,以及該經濟體在社會價值方面是否具備成為創業型社會的條件,包括:
從東亞和南亞區域來看,屬於高收入的日本、韓國和臺灣呈現不同的差異,日本在職業選擇(22.8%)、社會地位(51.5%)、媒體關注度(59.4%)此3項指標敬陪末座,顯然日本整體社會氛圍較不看重創業,民眾對於創業者的社會價值觀趨於保守;而韓國在各項指標上,民眾認為成功企業家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70%)、媒體關注度(67.1%),但在職業選擇、創業容易度此2項指標相對較低,分別為53%、33.5%,顯示創業非韓國民眾就業的首選,而成功的創業家獲得社會較高的重視。
進一步觀察臺灣在4個分項指標的評比表現:
整體而言,臺灣民眾在此4個分項指標的評比表現,與2017/18年報告相較,僅在社會地位認同分項指標排名和占比有上升,顯示臺灣民眾對於創業家的社會地位認同有所提升,理想的職業選擇與社會地位認同的占比趨近,媒體對創業相關議題有高度關注,但是在創業容易度在東亞和南亞區僅高於中國大陸,由於媒體報導的傾向會影響民眾對創業的認知與態度,若報導越正向,則社會大眾對於創業越容易抱持肯定的態度,形成有利創業的社會資訊環境,因此或許藉由大眾媒體對於成功創業家的正向報導與大量曝出,有助於推波整體社會的創業氛圍。
在個人對於創業的感知方面,由於每個人對於創業機會的評估,與自身的生活環境、教育程度、生活型態及專業技能等相關,因此個人的自我感知差異,會影響創業決定。GEM依據18~64歲的成年人口中,藉由5個分項指標作為評估創業者對於開創新事業的自我能力感知評估,包括:
從東亞和南亞區域來看,大多數的國家在感知機會、感知能力的比例相當均衡,如日本分別為8.1%、10.1%,韓國分別為45.7%、49.7%,印尼表現最佳,分別為54.9%、64.0%。另一方面,日本民眾有高達46.4%民眾對創業失敗的恐懼,因此在創業意圖上僅5%的比例,反觀韓國民眾對創業失敗的恐懼雖有32.8%,但創業意圖的比例相當趨近(31%),顯見韓國民眾對創業具有較高的積極性與行動力。報告特別指出,泰國、印度民眾在感知到的創業機會與對失敗的恐懼此兩者之間,具有高度相關性,此2項指標皆有近一半的比例,但是泰國民眾對創業失敗的恐懼,反映在創業意圖上的影響較為輕微。
進一步觀察臺灣在5個分項指標的評比表現:
整體而言,在個人感知機會、感知能力的比例相近,與2017/18年報告相較,此2個分項指標的排名呈現微幅上升,占比雖維持超過四分之一,但整體排名居於末段班,顯示民眾對於創業的自我感知程度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創業意圖較為薄弱,害怕創業失敗的比例增加,突顯民眾的創業動能不足,自我評估欲開創新事業仍具有相當風險,然而藉由串接創業家的人際網絡,或許可透過資源共享、經驗傳承等方式,提升創業動能。
GEM依據18~64歲的成年人口中,評估每個國家在創業活動的不同階段與類型,探討整體社會之創業概況與活力,主要衡量分項指標,包括:
從東亞和南亞區域來看,TEA此項指標高於全球平均(12.6%)的國家,如泰國(19.7%)、韓國(14.7%)、印尼(14.1%)、中國大陸(10.4%)等,表現相當亮眼,顯示創業活動正處於正向發展。在EEA的表現上,多數國家低於全球平均(3.7%),如韓國(3.6%)、泰國(2.4%)、日本(2.2%)、印尼(1.3%)、中國大陸(1.0%)等,顯示亞洲多數國家的企業對員工內部創業活動的支持較為平淡;而在EB的表現上,高於全球平均(8.5%)的國家,如泰國(19.6%)、韓國(12.5%)、印尼(11.8%),顯示創業後的企業經營課題、維持穩定性,後續仍須值得關注。
進一步觀察臺灣在3個分項指標的評比表現:
整體而言,臺灣民眾在此3個分項指標的評比表現,與2017/18年報告相較,在TEA、EB排名皆有所上升,且是唯一EB的占比超過TEA的亞洲國家,顯示臺灣現有企業的存活率高於各國,且呈現微幅增加,而TEA的持續穩定成長,相較於其他各國更為活躍。儘管在EEA的表現上衰退明顯,但報告特別指出,相對鄰近其他TEA較低的國家,臺灣企業鼓勵員工從事創業活動,有利於帶動整體創業活動的發展。
進一步比較TEA在不同區域的表現,可發現在歐洲和北美區域(包含大多數的高收入經濟體),其TEA普遍較低(約10%),推測可能因為有更好的工作選擇、缺乏創業吸引力的要素、市場高度競爭等因素有關。而同樣被列為高收入經濟體的國家當中,日本和臺灣的TEA亦相對低,韓國為14.7%,智利更高達25.1%(位居全球第3),由於以往的研究結果呈現,經濟發展程度越高、TEA越低,2019年度GEM報告呈現不同的結果,顯見TEA指標的關連性已逐漸產生差異性,民眾從事創業活動所受到的干擾變數和不確定性增多。
GEM透過專家調查法(National Expert Survey, NES),評估影響創業的環境因素,包括創業融資、政府政策、稅收和行政體制、政府創業計畫、在校創業教育和培訓等共12個面向,稱為創業基礎條件(Entrepreneurial Framework Conditions, EFCs),2019年度報告則擷取調查資料進行加權排名,首次建置國家創業環境指數(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Context Index, NECI),綜合衡量不同經濟體的創業條件,並進行優劣比較,以提供政策制訂者、創業者、投資者瞭解各國的整體創業環境。
在NECI整體評比上,卡達位居第1,獲得6.69最高分,第2~5名分別為印尼(6.57分)、荷蘭(6.51分)、臺灣(6.33分)及印度(6.19分),而臺灣與卡達在12個面向的表現評價皆非常優異。
進一步觀察臺灣的表現,與2017/18年報告相較,進步最多的面向為「商業與法律基礎設施」(5.75分)、「政府政策」(6.01分)、「創業融資」(5.39分),報告特別說明,政府積極改善創業環境,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排除了創新創業相關法規障礙,藉由稅收優惠、旗艦型國際創業活動等方式,吸引國際新創人才,藉由國發基金辦理的「創業天使投資方案」,與天使投資人共同投資,提供新創企業創立初期營運資金。此外,並建立國際新創基地(TTA)和林口新創園區引入國外加速器進駐,有助活化國內新創投資環境。整體而言,在12個面向的表現上均高於GEM總平均,且在「市場進入和管制障礙」、「實體基礎建設」排名第1,表現相當亮眼,不過在「政府創業計畫」(5.48分)、「在校創業教育和培訓」(3.83分)、「離校創業教育和培訓」(5.44分)此3個面向較為弱勢。綜上所述,創業政策推動成效彰顯,然而在創業計畫的完善、青年創業技能培訓上等面向,或許是未來政府可加強著力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