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隨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新趨勢興起,許多先進國家與科技大廠競相投入人工智慧的研究領域,並深入醫療、金融、工業製造等生活層面,所衍生的商業應用更擴及無人機、機器人、自動駕駛、圖像辨識等,顯見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已逐漸顛覆科技應用的樣貌。而國際上許多城市推智慧城市計畫,亦致力於透過人工智慧應用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防救災、觀光導覽,以及城市資源的優化等。
發布日期:
根據Garmin統計,2015年臺灣在運動產業規模約新台幣1.11兆元,其中路跑每年創造的商 機已經超過新台幣160億元。近年來不僅路跑活動參賽民眾屢創新高,各類主題路跑活動也 越來越多元;若進一步推估賽事活動的經濟產值,從參賽費用、交通食宿、周邊配備商品等 所創造的商機潛力驚人,間接驅動有志從事運動休閒領域的民眾投入相關產業。本期將分別 介紹獲得「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品牌補助的二個案例,分別是由極地超馬好手林 義傑打造「極地運動家SURPERACE」,以及獲得創業補助的「森林跑站」,跑者能量的最 佳補給站。
發布日期:
全球創業觀察(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為目前國際上最具規模的大型創業研究調查計畫,自 1997 年起由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和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聯合發起,為瞭解全球創業活動態勢與變化,針對各國創業者之早期創業階段概況進行比較分析,其調查研究結果可作為全球制定國家創業政策的參考。
發布日期:
美國華盛頓特區之非營利研究機構「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自2011年開始發表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EI),用以進行全球創業發展評比。臺灣自 2012 年開始列入受評國家,今年度在創業態度的評分為54.4,全球排名第21;創業能力評分為53.6,排名第23;創業企圖心評分為74.0,排名第4,綜合這3大面向的總分為60.7,排名第16,在亞太地區排名第2,僅次於澳洲,領先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鄰近國家。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塑造社會企業友善發展環境,鼓勵社企永續經營,自103年度開始推動相關計畫。104年起擴大輔導家數,推動「中小企業品牌拓展計畫-輔導社會企業品牌形象建立與推廣」、105年延續辦理「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專案輔導超過20家在地社會企業,並透過一系列推廣活動,帶動市民更深入瞭解社會企業在臺灣與全球各地的發展脈絡。
發布日期:
社會企業在歐美先進國家已被證明是一個可永續經營、擴張並持續性實質解決社會問題的商業模式。因應社會企業創業風潮之下,政府相關單位應持續扮演資源整合者的角色,並推動企業透過各種形式或資源參與社會企業的運作,以經濟發展及鼓勵社會創新的方向規劃各項社會企業政策。另一方面,運用社會創新理念支持公司朝向B Corp認證,在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過程當中,體現關懷社會、回饋社會的使命,期能妥善運用B Corp認證過程來建構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創新的商業模式。
發布日期:
B型企業(B Corp)認證評估的是一家企業包括公司治理、員工照顧、友善環境、社區經營和對客戶影響力等五個面向的表現,B型企業運動的真正價值所在就是要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效益影響評估(BIA)做為企業標竿學習的工具,來評量企業除了財務指標外的表現,讓企業的發展朝向成為「對世界最好的企業」(Best for the World),替全體利害關係人創造共益、更長久的繁榮。
發布日期:
社會企業強調兼顧社會價值與獲利能力的雙重目標經營,其運作方式是整合各方資源,以支持社會企業的創新觀念,並進而採取帶來改變的社會行動。因此鼓勵社會企業參與並解決社會問題時,應該從更高的社會角度審視,政府的任務是建立社會企業生態系統,並積極做好社會企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包括人才培育、微型貸款、銷售通路,創業育成與輔導等服務。
發布日期: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預估,於2020年物聯網(IoT)產業的經濟規模將達到1.46兆美元。因此發展以”應用服務”為導向的物聯網將使臺灣迎來產業發展的新機會,透過大數據分析、社群、雲端服務,行動APP、感知晶片等5項產業鏈的組合,符合「大社雲移物」的融合。將萬物屬性轉化為數位數據並上傳至雲端,最後變成有價值的服務,將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路徑。
發布日期:
全球金融環境的開放、市場需求的刺激和消費者行為模式改變,均是驅動全球行動支付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臺灣已正式進入行動支付元年,行動支付的運用與服務模式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行動支付市場的競爭態勢,也隨著軟硬體技術的進步和服務模式的創新,持續不斷地進化。本文將從全球行動支付的區域市場潛力、服務模式、產業動態、社會影響等面向加以探討,提供給臺灣支付業者參考與借鑑。
發布日期:
全球的跨境電商(Cross-Border e-Commerce)交易每年以倍數成長,豐富多元的創新商業模式讓消費者透過網路可輕易購買世界各國的商品。企業可藉由電子商務開發新市場或整合原有的貿易網絡,發展虛實整合模式,直達海外市場,或者加以利用網路取得的消費者與市場需求訊息,用以指導開發產品、提升營運效率,開拓更豐富的新市場。未來將是電子商務與全球行銷的時代,結合網路行銷與國際物流、金流方案,企業便能「立足臺灣,網銷全球」。
發布日期:
全球各地,因金融產業環境、基礎建設、行動裝置普及率和監管機關態度等發展條件不同,各式各樣的創新創業模式亦正在蛻變中。艾揚科技(ICE Technology),於2012年申請「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補助「金融交易智能決策服務創新平臺」,運用即時訊息的傳遞技術與金融交易服務整合的能力,提供投資人評估投資成本決策的輔助工具,降低交易風險。群信行動(ADTC)於2015年申請「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時,即著重於勞工與薪資的補助,以期達到行動支付的普及與高度應用為目標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內容,引領行動支付在臺灣的快發展速與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