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全球各地瘋創業,臺灣亦是積極打造友善的創業環境,舉凡中央政府與各個地方政府都推出各種創業鼓勵方案,民間的育成中心、創業加速器、共同工作空間、創客空間等更是蓬勃發展。然而,對於一家新創公司而言,要打響新創品牌形象被視為需要克服的重要課題,筆者建議可運用國際市場、創業經紀人、各種創業競賽及活動及創櫃板來塑造更高層次的品牌等四大策略。臺灣的新創公司能夠善用各種策略點亮自己的品牌,不僅在國內發光,也在國際鎂光燈下擁有屬於自己的舞臺,更重要的是要能將品牌形象轉化為資本市場的價值,才能取得足夠的燃料,讓創新之火一直延燒下去!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力推青年創業為未來市政發展重點之一,為營造創業聚落,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積極盤整臺北市既有且待活化利用空間,持續整合中央及民間育成中心或共同工作空間,規劃建置創業者一個創業交流平台,提供場地及創新基地公用設備給創業者使用,期望打造臺北市成為青年實現夢想的友善創業城市。根據「StartUP@Taipei創業台北」的統計資料,目前臺北市的創業基地包括26間育成中心、32間投資機構、29處共同工作空間及11處自造者空間,如臺北市創新實驗室(Taipei Co-Space)、時代基金會Garage+、「卡市達創業加油站」(Custard Cream)、Changee共同創意工作空間與藝文平台,希望透過每一個為實現夢想而積極打造的創業空間,讓創業家能夠更容易找到彼此。
發布日期:
對於新創團隊而言,能夠進駐國際知名的加速器或參與國際創業大賽,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創業菁英互相交流經驗與實戰分享,對於營運資金、業界人脈及技術、市場等資源的挹注與擴展絕對是一大助益。臺北市政府為鼓勵新創團隊拓展國際視野,強化與全球之資金、人才及技術作鏈結,由產業發展局辦理「臺北市補助創業團隊出國參與創業計畫」,補助設籍登記於臺北市具潛力之創業團隊,進駐國外加速器、參與國際創業活動或育成中心培訓計畫。
發布日期:
面對新興金融科技的衝擊,對於金融服務業的業務模式、產品、流程、和應用系統的開發,具有強烈顛覆性創新的特性,也促使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業者間的合作越趨緊密。而金融科技的核心價值和機會,主要在於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務的效率和品質,有助於提升金融機構的營運能力,同時大幅降低成本結構。臺北市為臺灣的政經中心與亞太地區的核心城市,擁有充沛優質的科技人才與創新研發能量,值此全球積極佈局推動創新創業之際,以金融科技為主題的創新創業主要鎖定在軟體系統與創新服務,將會是北市進軍亞太市場的優勢利基。
發布日期:
現今所有產業發展幾乎都建構在網際網路上,而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更能快速且即時產出多元形式的資料,因此未來無論是企業核心經營者或是創業團隊,都需要具有數據驅動的策略思維工程。創業家在思索創業面向的時候,若能先思考事業的數據資產布局,進而透過數據能轉換成什麼樣的商業模式與市場價值,再來思考要設計什麼樣的創新服務,如此數據驅動事業方能永續發展。
發布日期:
2016年2月全球創業觀察(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發布了第17個年度報告「全球創業觀察2015年度全球報告」,調查範圍涉及62個經濟體,本篇將從「社會價值」、「自我感知」、「創業活動」、「歇業原因」、「年齡分布」、「業別分布」及「預期創造就業機會」等面向,以我國為主要分析對象,並與亞洲與大洋洲其他經濟體進行比較。
發布日期:
許多先進國家利用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形式運作的微創業已展現相當成效,近年來臺灣也吹起這股風潮,臺北市科技產業設計創新計畫(Taipei Co-Space)以開放空間、整合資源、開放創新的概念,提供有想法的設計人才進駐,不僅是空間,更是創業家孕育搖籃。
發布日期:
智慧城市的建設基礎來自於,是否能真正解決市民日常生活中迫切的問題,面對物聯網與數據經濟的趨勢,更有賴全民的信任和民間企業力量的共同參與,透過各種技術整合、感知定位等,進而發揮城市的競爭優勢,提升各項市政的加值應用。因此本文將分為智慧市政在「聯網」、「食」、「衣」、「住」、「行」、「育」、「樂」、「社會安全」、「關懷」、「能耗」共10大面向探討智慧市政的發展藍圖。
發布日期: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在「2014 年智慧展看智慧聯網發展趨勢」一文中提及,自2012年起,全球約有80 億台連網裝置,主要以手機、平板及NB 為主,預估至2020 年有500億台連網裝置,隨著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快速提升,其將成為整合核心,帶動機器與機器間 (Machine to Machine, M2M) 及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 普及應用,其中無線感測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與物聯網應用發展將趨於多元化。
發布日期:
臺北市「StartUP@Taipei」創業平臺於2015年3月底正式啟動,這個多元的創業平臺不僅整合來自各方的創業資訊,更匯整中央48項創業相關資源,提供創業者一站式諮詢服務。此外,也規畫創業導師領航團、混世代創業集思會議、2015創業明日之星選拔等配套措施,透過市府團隊的努力激發創業者更多創新創業的能量。
發布日期:
中央與臺北市政府提供最豐富且完整的創業輔導資源與創業的場域,解決青年朋友在創業過程中,因缺乏場域與資源而屢屢碰壁的困境。以下將介紹圓山花博的台灣新創競技場、青年創業圓夢網、金華青創基地、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等,如何協助青年創業圓夢,帶動經濟活水。
發布日期:
如果將「創業臺北」當作一個品牌經營與行銷,那麼經營者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呢? 若把政府視為企業,臺北創業環境視為產品,扶植臺灣新創、或讓世界各地的企業來台成立公司、消費貢獻稅金,視為營收。那麼先要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政府是一個生產導向、還是營銷導向、還是體驗導向的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