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提升傳統市場競爭力,積極輔導轉型與升級,包括推動傳統市場交易轉型、提升E化支付的便利性;為提升傳統市場及夜市食品安全管理,率先全國建置「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食安資訊透明有保障;為推動垃圾減量、節能減碳、保護環境及維護市民健康,推廣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建立安心環保的用餐環境;此外,鼓勵市場攤商在收市後將可食用的生鮮食材捐贈,透過盛食平台,協助弱勢團體,讓食物資源能有效運用。
發布日期:
臺北市市場處從營運規劃、空間活化、環境改造等層面著手,期提升傳統市場使用者滿意度,並以提供市民優質的市集購物環境,打造整潔明亮健康快樂市集為願景。邁入第12個年頭的「臺北傳統市場節」展現臺北市在地人文和生活風貌,定期評選公有市場最高榮譽的「天下第一攤」金賞大獎,以及「經濟部品牌市集、優良市集及樂活名攤評核」、臺北市市集營運評鑑等,期挖掘出優秀的攤商,作為借鏡獲獎攤商成為觀摩學習之示範場域,打造市集亮點,提升整體競爭力。。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為保留傳統市場文化、照顧攤商生計,積極推動市場改建、整建與轉型活化,盤點各大市場現況,針對市場的營業管理、場所安全、環境整潔、食品衛生及組織健全進行全面性的整頓,並投入新台幣263.2億元推動六大市場改建工程,其中大龍市場、南門中繼市場、環南中繼市場即將於2019年底前完成進駐,成為居民與攤商關注的焦點,可望帶動周遭產業發展。此外,北市府不僅投入大筆資源在硬體設備與空間環境的整建改善,也積極協助市場自治會及攤商提升軟體品質,其中「士東市場」引入新穎設計成功再造,「新富町文化市場」活化歷史古蹟成功轉型,成為傳統市場邁向「現代化」的最佳範例。
發布日期:
農夫市集不僅是農夫直接銷售農產品給民眾的場域,亦能連結都市與土地的關系。面對氣候異常及民眾消費習性的改變,農夫市集開始嘗試創新作為,例如與大型商場異業合作、合作推廣綠色餐飲評鑑,擴張有機友善農產的創新通路,以及集結市集夥伴成立直銷站、協助市集夥伴發展農產加工商品等,希望能提升農夫市集往多元型態發展,建立長久穩定的經營模式。
發布日期:
傳統市場透過「市場輔導2.0」的模式,針對場域的轉型與改變,從市場品牌與節慶活動連結、串接電商或網購模式的E化服務、社群平台經營等,進階到市場攤位的整體設計改造與包裝,以及輔導攤商創新行銷概念與工具運用,促進攤位朝向品牌化、電商化發展,呈現多元差異化的特色形象,讓傳統市場能在時代變遷中,藉由創新轉型提升自身競爭力。
發布日期:
各地市場像是窺看城鎮的窗口,展現常民生活氣息、地方食物特色。本文以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加拿大蒙特婁水岸市場為案例,剖析市場興衰、城市紋理及相關基礎設施的關連性,反思傳統市場的價值存續,而市場移置改建須顧及其舊城中心的調整疏通, 改造的同時也納入回應城市當代議題的可能性。
發布日期:
根據美國調查機構 Startup Genome於2019年4月發表「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GSER),針對次領域所納入評比的135個新創生態系,臺北市在AI領域名列16個城市領先群中,在AMR領域名列12個城市領先群,在新創生態系的成長階段屬於萌芽期,在該類型的城市中於當地連結性、早期階段獲得平均投資額的細項評比分別位居第1、第5。
發布日期: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5個締約國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為全球朝向低碳永續時代揭開序幕。主辦城市巴黎除了持續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外,也積極朝向「循環城市」進行轉型發展。巴黎於2017年6月發布《2017-2020巴黎循環經濟策略地圖》(Paris Circular Economy Plan 2017-2020 First Roadmap),發展出五大面向行動方案,不僅著眼於環境面,也寄望綠色創新經濟能活絡產業動能,推動城市永續發展。巴黎市政府以務實的態度全力推動循環經濟,結合公部門、私部門與市民三方的協力合作,打造第1個以循環經濟為旨的示範商業區與新創企業孵化器,以「開放創新」為核心激盪出新的生產與消費型態,大大挹注產業的創新發展。
發布日期:
為支持創新科技應用與新創企業發展,北市府產業發展局與數位時代等單位再度攜手舉辦「2019年未來商務展」,於4月18~20日在花博爭艷館盛大展開,北市府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創企業投入新興科技創新研發,不僅提供投資獎勵補貼、創新補助、新創事業低利融資貸款,同時也積極與民間企業協力開闢創新育成基地,助未來商務發展一臂之力。而隨著網路經濟興起與新興科技應用,傳統商圈面臨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北市府於2019年4月26日舉辦「台北共好-2019台北市商圈發展與創新論壇」,並研擬「商圈心動力發展白皮書(草案)」,規劃CHARM五大施政策略,將持續與在地對話,輔佐店家整合虛實通路,打造更為舒適的商圈購物體驗,共同推動地方特色產業。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配合中央政策推動,率全國之先,發表「Circular Taipei循環城市推動計畫」白皮書,以跨局處整合的方式將循環經濟的概念落實至市政各個領域,本篇文章聚焦以「再生能源 整合優化」(Energy Optimization)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電網發展為主軸,從提供「市有公用房地」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使用、補助民眾「私有房舍」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以及臺北能源之丘等方面重點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此外,在智慧電網推動策略採「場域類型規劃」、「擴大綠能使用」及「建立設計準則」等方式,分別於公共住宅、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暨三館一園及市政大樓暨周邊機關為主要推動計畫場域,期透過整合管理系統,讓區域內的儲能設備發揮最大效益。
發布日期:
循環經濟須要跨域跨業合作,透過生態系內的利益重新分配,將創造更的多就業機會與商業模式的新變革。本文先闡述各國訂定循環經濟目標的相關作為,並剖析產業界在食品、衣著、居家生活、交通、影音娛樂等案例,爾後提出建議循環經濟創新方案除新材料與綠色消費外,強化再製造的發展策略,兼顧創造技職工作機會、因應區域內循環需求,也同步紮實相關基礎技術。
發布日期:
循環經濟透過「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再造經濟價值的商業模式,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與創新商業模式,北市產業局提供創業、研發、品牌、育成及獎勵補貼等多項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資源,其中關於循環經濟動相關領域有27件,補助金額超過3,489萬元;另,推動政府機構綠色服務採購,與民間業者合作提供綠色金融融資貸款,期達到引領綠能產業,促進綠色能源永續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