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市與上海市均為亞洲地區指標城市,近年來兩市透過輪流舉辦城市論壇,交換城市建設及管理經驗,建立深化且實質的合作模式,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籌組「2013年臺北市經貿訪問團」於7月2日至4日赴上海行銷招商,主辦「2013臺北市產業商機論壇」並於此行中參與上海市辦理的「2013上海‧臺北城市論壇」,此行除了積極協助臺北市招商外、更針對市政建設參訪與交流,其中包括參訪上海市多媒體谷產業園區等交流行程。 臺北出發 商機無限:為了吸引陸資赴臺北市設立據點與投資,臺北市政府特別主辦「2013臺北產業商機論壇」,本次論壇主題包括:掌握智慧終端與行動寬帶的資訊通訊商機、如何協助企業在資本市場籌資暨推動優良企業來臺上市、協助企業成功發展、加強交流,擴大合作、中國大陸零售行業的崛起與未來以及布局上海臺商經驗分享等。本次的論壇吸引非常多的上海企業參加,更是歷年活動中陸資企業參加最多的一次,顯示陸資企業對本次商機論壇的重視。
發布日期:
兩岸服貿協議中確定,陸方開放網路內容供應商經營許可證持股達55%,超越陸方目前對全球所有國家或地區所設定之持股條件,有利臺灣電子商務業者布局中國大陸,因此臺灣大型平臺業者將領先其他競爭者搶占商機;另一方面線上遊戲產業同樣在兩岸服貿協議中獲得大利多,臺灣所研發之線上遊戲產品的內容審批時限縮短為2個月,有助掌握遊戲出口時機,更可協助臺灣遊戲更迅速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在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後,政府應持續強化周邊配套工作,才能具體落實簽署效益。
發布日期:
臺北不僅是我國政治、經濟及文化的匯集地,其便捷的交通及國際化的生活機能,更是國內各大金融機構總部及研究中心的所在地。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後,宣告金融業大展身手的時刻來了,在政策方面建議臺北市應盡速設立「金融專業園區」,聚集股市交易中心、外匯結算中心、金融爭議解決中心等重要金融機構;另一方面需強化金融專業與國際外語人才的培訓;最後,營造兩岸財富管理中心,吸引更多兩岸財富聚集,形成良性循環,進而更加提升臺北市經濟發展。
發布日期:
兩岸服貿協議對臺北市服務業的契機與挑戰:服務業占臺北市產業結構高達八成,其中批發零售服務業比重占全市營業額40%以上,其次為金融服務業、通訊傳播業及營造業。可以預見的是,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完成後,陸資仍將持續以臺北市做為投資之首選地區,因此臺北市可能是各縣市中受惠最大、潛在影響最直接之城市。未來產業發展之重點,將集中在文化創意、觀光旅遊、國際美食、會展、醫療及金融等主軸產業上。然而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亦可能出現人才流失、外派人員家庭教育等議題造成壓力,因此「育才」、「留才」與「攬才」將是未來政府的重要工作。
發布日期:
依經建會(2013)所提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臺北市可在第二階段申設成立特定區,可望突破多年來受制於既有經貿財稅法規修訂緩慢的困境,為臺北市接軌全球創造獨特利基。本文提供英國倫敦與日本東京的經濟特定區的實際做法做為北市參考標的,實際規劃策略上,經建會提出的四大重點推動產業之中,相較於東亞區域其他城市,臺北市之空間與產業運作特性在國際醫療與產業合作推動上,具有相對的發展優勢。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協助臺北市的中小企業,自2009年3月起即開辦「臺北市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其後更分別於2010年5月起辦理「臺北市中小企業策略性及創新升級融資貸款」及2011年4月推辦「臺北市青年創業融資貸款」兩項低利融資貸款,開辦以來,三項融資貸款核准案件總數已近千餘件,核准總金額已高達新臺幣18餘億元以上,幫助許多中小企業與創業青年度過經營難關。而本報導也特別訪問了申辦臺北市青年創業融資貸款的獅子在飛創意有限公司及約書亞國際事業有限公司,暢談創業的心路歷程與甘甜成果。
發布日期:
在全球經濟景氣疲軟、就業狀況日趨惡化的情勢下,臺北市政府化被動為主動推出「臺北好當家」計畫,努力營造友善的創業育成環境,舉辦「2013集點子—飆創意,亞太創業競賽」(2013 Asia Pacific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Guidelines)激發年輕人創新、創意能量,協助將創業構想具體化,並經由業師輔導育成後,逐步獲得創投、天使投資人的資金挹注,幫助企業成功創業圓夢。此外更成立臺北市創業服務辦公室、專業陣容創業輔導顧問團,提供綜合性的創業諮詢、各項補助貸款或其他創業資源之協助轉介及一對一顧問輔導預約服務,並建置網站及創業交流平臺,貼近民眾需求、便利資訊傳播,並讓創業家彼此交流、跨業合作,激發出更多火花。
發布日期:
「產業發展自治條例」提供臺北市的中小企業各項補助經費,只要該投資案具有創意、特色或發展潛力者,均可提出申請。補助的內容包括:勞工職業訓練費用、房屋稅、地價稅等,為鼓勵產業技術創新研發,首創由地方政府編列預算提供企業研發經費補助,每案最高新臺幣300萬元;另對於較具競爭力之策略性產業,更給予適度獎勵,幫助發展關鍵產業。臺北市政府從2011年辦理「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受理申請迄2013年5月止,累計共核准通過267件投資案,獎勵補助總金額逾2億6,232萬元。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加強宣導產業發展自治條例獎勵補助措施,及新增訂獎勵補貼項目,截至2012年10月底,已辦理15場說明會及12場次研習班,總計926家廠商、1,173人次參與,並舉辦「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成果發表會」,總計105家廠商共計164人次參與,發表22項成果展示及7項商機,臺北市府目前積極建構產業輔導資源活水平臺,將藉由擴大辦理投資獎勵及研發補助,放寬中小企業融資貸款、中小企業策略性及創新升級融資貸款、青年創業融資貸款等3項低利融資貸款條件,協助臺北市企業降低初期投資創新風險,加速拓展市場商機。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截至2012年10月總計網路市民帳號數增加至46萬9,513人,電子化政府帶來的便捷服務包括:休閒雲、教育雲、健康雲、資訊雲、通訊雲、行動雲等一系列與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科技應用,2012年民眾經由網路申辦件數超過為3萬件,網路下載申辦表單則高達109萬次,臺北市政府透過各種雲端服務,帶給臺北市民最科技、最便利的幸福生活。
發布日期:
歐債危機讓全球陷入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為了穩定金融及振興經濟,各國政府採用各種政策措施穩定經濟。歐債危機除了直接影響我國出口衰退外,更衝擊臺北市的消費及投資意願,本文提出之因應對策包括:1.透過臺北市應以知識型產業聚落為主要發展方向、2.提供企業相關協助渡過經營危機、3.透過商業活力促進消費、4.經濟決策均以強化執行力列為首要等建議。以期透過政府的幫助讓企業安然度過這波歐債危機。
發布日期:
迅速從震災及海嘯中恢復的中小企業:日本的整體經濟結構中,中小企業的重要性相當高,這些企業規模雖小,但技術和創造能力卻十分堅實,長久以來成為日本經濟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然而在此次的東日本大震災中,中小企業受創嚴重,日本政府為了協助災區企業渡過難關,特別提出財務支援、就業支持、災區重建、諮詢服務窗口等措施,中小企業憑藉著彈性與活力克服逆境,持續領導日本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