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交通政策以「共享、綠能、E 化」作為施政規劃主軸,並積極導入智慧交通解決方案,近來更推出「3U」計畫,整合 YouBike、U-Motor 及 U-Car 服務,提供市民便利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減輕空氣污染問題,同時亦可藉此推動智慧城市相關產業創新及促進智慧城市發展。
發布日期:
舉辦國際運動賽事為推動城市發展的一大契機,許多主辦城市藉此更新基礎建設、發展新科技服務、行銷城市形象。澳洲是運動大國之一,過去曾主辦兩屆奧運,各大城市也每年舉辦各項運動賽事,不僅將運動與健康帶入日常生活中,同時也能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地處澳洲西半部的伯斯市是第一個實際推廣市民參與體育運動的西澳地方政府,透過施行運動發展計畫,鼓勵企業投入參與,完備市區內的運動中心,提供專業的運動器材供大眾使用,並藉由社區發展運動風氣與規劃友善的運動環境,展現城市活力與健康的新樣貌。
發布日期:
根據國際調查機構估計,全球運動產業未來三年產值成長率將超過6%,顯示全球運動產業不僅商機龐大,且成長動能相當強勁。整體運動產業策略的規劃,必須從運動文化的推廣、發展、運動經濟的擴散效益等作審慎評估,因此檢視目前我國運動產業發展概況,建議相關政府單位可從運動產業的政策規劃面著手,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界的專家共同參與,同時從基礎的軟硬體設施完善其相關配備,與國際運動機構或組織互動交流,拓展能見度,從基層教育體系紮根運動文化。
發布日期:
臺北市「StartUP@Taipei」創業平臺於2015年3月底正式啟動,這個多元的創業平臺不僅整合來自各方的創業資訊,更匯整中央48項創業相關資源,提供創業者一站式諮詢服務。此外,也規畫創業導師領航團、混世代創業集思會議、2015創業明日之星選拔等配套措施,透過市府團隊的努力激發創業者更多創新創業的能量。
發布日期:
1980年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推動了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的誕生,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加上一系列優惠政策,短短幾年內吸引外資大量湧入,成功讓深圳市迅速崛起,至今「港深經濟共同體」關係一直是經濟學家研究都市發展的一部經典。值得關注的是,三十多年後這套經典正悄悄在馬來西亞伊斯干達特區複製上演,相同的地理優勢搭配政府資源的大力挹注,迸發的崛起趨勢已經讓全球投資者爭先恐後「錢」進開發。
發布日期:
自從2012年5月中、日、韓三國領袖,在北京共同宣布將展開三邊自由貿易協定(FTA, Free Trade Agreement)談判,一直到2014年3月8號,不到兩年之內三方已經完成了第4輪的談判,儘管就目前各項協定來看尚未達成任何明確共識,但三國在談判桌下各自的經濟、政治、外交盤算,正上演著一場場區域經濟整合的超級角力戰。在這波全球經貿戰爭裡,中國大陸尋求保持區域優勢地位,韓國想成為區域投資中心,日本則希望重振過往雄風,三國對外各有各的謀略,對內改革卻也同樣挑戰重重。在通往自由經濟大國的路途上,中、日、韓三國領導團隊的政治判斷與決策能力,都牽一髮動全身關係著未來各國在亞太區、甚至全球的影響力。
發布日期:
2014年的臺北市是個充滿美麗與設計的城市,透過臺北設計獎的舉辦,讓設計工作者的設計與創意激發出無限的想像空間;而年度最盛大美麗的「花博公園萬花節」系列活動也在花博公園熱烈的展開,為臺北市的美麗再加分;此外,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除了原有的補助項目外,今年更新增了品牌、育成及創業計畫補助,讓創新、創業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動能,並帶動產業升級轉型,讓臺北市更加幸福與美麗。
發布日期:
臺灣是海島國家,天然資源相對有限而匱乏,因此需要以高優質的醫療資源做為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然而放眼產業現況,卻不難發現存在許多隱憂。 第一,國際醫療健康產業是世界的大潮流,特別是醫美健檢等自費性的項目,每一個國家都在積極的推動,尤其是東南亞國家,我們再不加緊腳步跟上世界潮流恐有被邊緣化的危機;第二,醫療無國界,濟世救人善盡人道本來就是醫師的天職,臺灣的醫護人員若有能力又能掌握機會,應積極爭取照顧目前七百多萬流動的國際病患;第三,臺灣天然資源短缺,目前國際地位與關係岌岌可危,競爭力已呈現日漸萎縮態勢
發布日期:
行政院於2013年12月20日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對產業發展而言,示範區政策係以「自由化」、「國際化」與「前瞻性」為核心理念,除了力求突破現有法規限制,有助於解除產業經營所面對的人員、資金與商品自由流動的限制外,計畫有關示範創新重點活動對於產業升級轉型與發展的效益,以及未來臺北市在規劃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時,可以採行的創新產業發展之策略思維,尤其值得重視。
發布日期:
我國經濟成長長期停滯15年,與其說臺灣未改善出口導向、製造業逐水草而居的產業模式,不如自我反省,臺灣產業已逐漸脫鉤於全球快速變遷的環境,缺乏與全球價值鏈、供應鏈緊密結合的機制。以臺灣名目GDP的走勢圖觀之,我國經濟成長從金融海嘯落入谷底陡峭反彈後再急遽下落,迄今已呈現保二或三的窘境。面對全球競爭及區域整合,最快轉變頹勢的方式就是與世界主要貿易國,特別針對臺灣入超的國家,速簽自由貿易協定(FTA, Free Trade Agreement),俾大幅增加外貿覆蓋率,因此必須鬆綁法規、革新制度,以自由經濟示範區(以下簡稱自經區)先行試點,提升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同時增加出口及國內消費,讓臺灣朝向「自由經濟島」的方向邁進。
發布日期:
兩岸最近一年皆以設立自由經濟區促進經貿進一步自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於2013年9月底提出總體方案,於201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2014年7月25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已正式通過,並於8月1日正式施行。
發布日期:
創業首選在臺北:臺北市政府為鼓勵年輕創業家勇敢創業、實現夢想,配合各項產業發展獎勵及補助計畫,創新投資於臺北市。而2013年開辦的「好當家創業投資推展及行銷計畫」更是創業的好幫手,創業服務辦公室除了提供各項諮詢服務,更架設臺北市創業資源網站平臺及交流服務,並舉辦亞太創業競賽等。「臺北創新實驗室」的成立則讓創做為完備產業發展的政策工具。除了修訂「臺北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提高創新研發計畫補助金額,更增訂創業、創新育成及品牌建立等計畫補助,鼓勵青年開創事業、產業創新育成、提升企業研發投入,乃至企業發展品牌與通路等,獎勵企業業青年能藉由該平臺的搭建,相互交流激盪,創造商機,試辦期間免費提供微型企業創業者或自由工作者共同辦公空間。臺北市政府期許這些資源的提供,以協助新創企業或有創業理想的青年在臺北市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