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運用創新科技提升防疫工作,已成為各國抗疫的重要策略,臺北市擁有厚實的ICT能量,疫情期間持續推出多項數位科技來協助疫情防治,包括新冠肺炎儀表板、台北通App擴增防疫實聯制、COVID-19疫苗預約、防疫臺北等資訊服務、COVID-19紓困專區等,用以輔助研擬防疫決策,優化公共服務,讓城市的防疫工作有效推展。
發布日期:
打造更宜居的智慧城市,一直以來是臺北市政府的城市願景,透過每年與各國經驗交流,發想與落實解決方案,一步步帶領臺北市在軟硬體各方面不斷智慧進化。另一方面,臺北市持續滋養創新創意的生態系,讓創新解方能不間斷地實踐在企業經營上,帶動整體商務活動蓬勃發展。
發布日期:
2019「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3月26~29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展開,以「智慧物聯網引領智慧城市再升級」 ( AIoT Invigorates Smart City )為主題,展覽規模再創歷年新高。「臺北願景館」以「Smart Taipei One City智慧共享、宜居永續」為主題,規劃「智慧公宅」、「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創新」、「智慧安防」,以及「智慧政府」共七大主題區,現場展示31項以上的創新應用,並增加許多科技體感互動體驗與情境。「智慧城市首長高峰論壇」(Smart City Mayors’ Summit)共計有來自42個國家、128位城市首長蒞臨與會,臺北市推動智慧城市成果豐碩,成大會焦點。而另一大重頭戲「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正式成立,不僅加強智慧城市發展經驗的交流,更積極促成跨城市概念驗證(Inter-City PoC)計畫來增進國際城市間的合作,將臺北市智慧城市應用產業推展到全世界。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Data.Taipei)為推動資料開放政策的重要成果,為鼓勵各界利用臺北市開放資料集,陸續結合各大資訊競賽,整合產學資源加值運用。同時,亦加入亞馬遜 AWS Public Data Set 計畫,開放北市府大數據供大眾免費使用,可直接利用AWS雲端服務,或其他任何工具分析這些大數據,以有效發揮具實用價值的資料應用。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因應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已陸續推展各項市政資訊服務。面對未來全球AI應用新浪潮,臺北市政府也積極規劃市政與AI科技結合的可能性,以提升智慧服務的便利性,如市政ChatBot聚焦民眾關注或急需解決的問題、LINE 官方帳號升級個人化訂閱服務等。未來臺北市政府將視需求及服務熱度持續擴充訊息種類,納入更豐富多元的訊息來源,讓市民隨手掌握各項個人化服務,提升整體市政服務滿意度。
發布日期:
2018智慧城市展,今年主題為「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聚焦「跨界交流、國際合作」展覽規模與觀展人數皆為歷年之最。而臺北市政府以「智慧臺北、國際接軌」為主題,設置「臺北願景館」,整合各局處資源,規劃「智慧交通」、「智慧公宅」、「智慧醫療」等七大主題區。此外,透過「2018智慧城市展暨首長高峰會」,邀請各國城市首長蒞臨與會,聚焦於「鏈結產業力量、創新創業、翻轉城市」,期盼透過經驗交流來深化各方合作。同時,今年度並邀集產官學研界代表及海內外城市首長,簽署表達支持成立「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共同構築全球城市交流網絡。
發布日期:
2018智慧城市展臺北市政府獲得政府創新應用組-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安全領域共3項大獎,為全臺之冠,包含「以智慧支付完善路邊及路外停車智慧化」、「全台首創自駕車實證場域-打造車聯網世界平台」及「利用物聯網新科技-打造翡翠水庫庫區智慧管理系統」。其累積的豐碩成果亦獲得國內外相關智慧城市獎項的肯定,未來北市府將持續透過ICT應用落實於市民日常生活中,讓臺北市成為智慧城市的領導先驅。
發布日期:
為協助智慧城市及物聯網相關應用於臺北市作場域實驗,臺北市政府首創「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由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TPMO)受理民間提案後,依據提案內容創新性、可行性、公益性及適法性進行初篩與討論,並就整體評估具有發展性者,進一步確認應用情境規劃,如內湖區示範點-智慧路燈應用、臺北車站智慧化、啟動自動駕駛小巴實驗試行等。期望透過提案、媒合及場域實證的機制,讓民間業者可以在臺北市進行智慧城市相關應用的之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期作為後續營運模式開發與典範經驗輸出國際。
發布日期:
因應數位化發展趨勢,臺北市政府積極協助產業升級與轉型,創造智慧科技的無限商機。2017年臺北市以「打造智慧生活實驗室-政府扮演合作平台」提案,涵蓋智慧公宅、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照護、智慧綠能等面向,獲得全球智慧永續城市獎的「合作城市」金質獎。此外,北市府建置市政繳費整合平臺「pay.taipei」,整合各種支付工具方便民眾能隨時隨地繳交各項費用,未來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合作模式,為民眾帶來更多創新服務。
發布日期: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透過廣布的物聯網設備與高普及率的智慧型手機,積極投入發展智慧城市,期望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創新創業,帶領城市走向智慧與永續發展。透過數據蒐集平臺、智慧基礎設施、私人企業參與,建構各領域的智慧城市服務,如開放大數據供各界創造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資源最適化的解決方案,提供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石。同時開放城市作為智慧服務的試驗場域,吸引外資與人才投入創業,也期望激盪出創新想法,帶給市民更智慧的生活環境。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推動智慧城市發展不遺餘力,於2017年2月21日至24日和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臺北市電腦公會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交流平台—「2017智慧城市展」,邀請29 國家、54 位城市首長和代表,來臺交流智慧城市發展之經驗,展覽主題為「以物聯網建設智慧城市」,,參加的廠商約200家,展出規模達900個攤位、9個國內縣市政府及6個海外城市的智慧城市應用願景主題館、逾40場主題論壇等,吸引超過15萬人次參觀與2萬多位專業人士到訪,為臺灣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城市交流活動。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實踐「智慧城市新經濟」政策目標,結合民間產業、發揮市民創意、促進智慧化公共服務、產生新經濟、帶動資通訊產業發展及提升國際能見度,先於2015年邀集資通訊產業大廠及學界等領域專家成立「智慧城市委員會」,作為民間與政府溝通政策之平臺,規劃臺北市智慧城市相關政策。爾後,為落實以智慧方案解決市民需求的相關政策執行,凝聚產業與政府資源,遂於2016年3月成立「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訴求公私協力及全民參與,介接民間創新資源和實證場域,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創新媒合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