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灣創業生態蓬勃發展,政府持續投入大量資源和政策支持,創投挹注的資金也日益增加,國內新創陸續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提升國際能見度,在全球創業評比上更屢創亮眼成績,此外各種育成機構與加速器也紛紛加入協助新創,為整體創業環境增添活水,發展更加豐富與多元,讓新創成為催生下一波經濟及產業成長動能的驅動力。
發布日期:
英國於2019年修訂氣候變遷法(Climate Change Act),將2050年淨零排放設為目標,成為全球最早立法的國家。而倫敦過去因空汙嚴重有「霧都」之名,如今以各項策進治理做為進行改革,包含推動「超低排放區」、優化交通運具、廢棄物管理、建築變革及擴大公眾參與等相關策進作為,持續落實城市淨零排放,邁向零碳未來。
發布日期:
隨著新興科技發展,智慧化成為城市演進關鍵角色。本文從臺北市淨零轉型、ESG和SDGs階段性推動成果,實現「宜居永續城市」發展願景等策進作為推動談起,包括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引入民間業者創意與資源,創造智慧科技應用方案實證,促進「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建築」及「智慧環境」等創新服務,探討臺北市在資源循環共生、社會安全與城市發展面向智慧化的倡議前提下,如何推動實際應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帶動永續發展競爭力。
發布日期:
臺北市打造「宜居永續臺北」為目標,隨著臺北市擴大永續綠都市建設,北市府分別從硬體和軟體著手,建構全台最佳永續示範場域城市。硬體上,建置再生能源創能、儲能的設備;軟體上,透過導入電能管理資訊平台,資訊數據可被分析與評估,北市府將能找出更多永續管理機會,讓綠能更有效率被運用。
發布日期:
全球暖化,淨零排放路徑規劃勢在必行,臺北市政府從「2050淨零行動白皮書2.0」到「能源政策白皮書2.0」,歸納出多種都市轉型的執行方針,包括建物節能設備更換、擴大建設大眾綠運輸,以及循環經濟創新推廣等,積極落實與民間的多元公私協力,期盼共同走在永續路徑大道上。
發布日期:
本文旨在探討企業如何回應全球的ESG倡議和企業社會責任,加速淨零碳排的步伐,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並與利害關係人協調合作,結合企業內部的業務專長,以具體行動投入永續、持續創新,實現淨零碳排的不同階段性成效。
發布日期:
PwC Taiwan《2023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調查顯示,72%業正在進行減碳計畫,可見臺灣企業已從承諾減碳,進入到實質規劃減碳行動。本文建議企業透過四大關鍵步驟,應對淨零轉型時代的風險與機會,深入討論推動與實踐的可行策略。
發布日期:
本文透過觀摩成功且可循環的公益服務模式,從速食品牌「漢堡王」攜手社會企業與社服團體的標竿案例,了解企業如何經由資金挹注、宣傳等合作模式發揮通路影響力,以兼顧經濟與環境永續概念發展前提,結合規模企業、社會企業、社福團體等多方「永續循環經濟」架構提供相關商品,共同邁向碳中和新時代,打造永續循環典範。
發布日期:
商圈復甦,從復辦「2023台北年貨大街」開始!隨著疫情趨緩,年貨大街回歸封街設攤,以「過年講究不將就」為主題,從「圍爐講究不將就」、「除舊布新講究不將就」、「走春美食講究不將就」三大主題連接十大年味商圈,開創「線上年貨大街」,從過年一條龍玩到元宵燈會力拚商機,結合相關振興措施,打造專屬臺北市的獨特商圈文化。
發布日期:
2019年起,上海市推動夜間觀光經濟項目,聚焦「晚7點到次日6點」的夜生活集聚區,提出圍繞「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3個特點,首創設立「夜間區長」和「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據2022年第一財經「中國城市夜經濟指數」統計,上海市在夜間出行、夜場電影、夜間公交、夜間燈光、酒吧和新興展演空間等六個領域內表現的「夜間經濟綜合實力」表現位居第一,顯示上海市的夜間經濟綜合實力相對穩健,加速疫後經濟復甦腳步。
發布日期:
赫爾辛基被譽為歐洲最火熱的創業首都,提供穩定且便利的商業環境,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新創盛會Slush,高等的教育水平匯聚頂尖的技術人才,加上來自大學校園的創業推動計畫助長新創風氣,讓赫爾辛基的創業生態系展現源源不絕的活力。
發布日期:
臺北市做為臺灣最繁華的首都,夜間經濟活動充滿豐富多樣形式,從夜市、市集、表演到夜店酒吧,皆是民眾常去的夜間消費場所。臺北市以經營模式、文化、旅遊、娛樂等四大面向來活絡刺激夜間消費,透過彙整跟盤點臺北市夜經濟的發展現況,了解臺北市的經濟動能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