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為配合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臺北市政府鼓勵住宅和社區從節能減碳,轉型為創能、儲能及節能的永續能源應用,促進公私協力共同推動全民參與淨零排放。另一方面,鼓勵企業通過自願減碳取得碳權,以提高減碳誘因,加速業界的深度減碳。
發布日期:
碳定價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策略,透過將碳排放成本內部化來促使企業減碳。全球主要使用排放交易機制(ETS)和碳稅(carbon tax)兩種機制,ETS設立總量管制,企業可在排放額度內交易;碳稅則對每單位碳排放徵稅。內部碳定價(ICP)幫助企業提前適應外部機制,預計未來更多企業將採用。碳交易市場分為強制性和自願性,兩者在原理、用途、價格上均不同,過多的混淆資訊可能引發風險,因此企業需系統了解政策和術語,避免誤解,並制定務實的低碳轉型策略,以應對碳定價時代的挑戰。
發布日期: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實施,確立碳定價措施,推動臺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企業需透過碳盤查計算碳費,並採取減碳措施以減少碳費支出。2024年預告的碳費徵收子法規定了具體徵收方式及減量額度使用方式,並針對高碳洩漏風險產業提供過渡機制,企業在選購國際碳權時,應注意品質及合規性,並進行盡職調查,才能有效達成減碳目標並提升國際競爭力。
發布日期:
丹佛市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其智慧交通系統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旨在實現城市交通系統智慧化與可持續發展。丹佛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動智慧交通系統發展,並通過多元參與管道了解市民需求,制定貼近市民利益的政策,體現政府為打造更智慧、更便捷、可持續城市的決心。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正積極推進以AI為核心的智慧城市轉型,以提升市政服務的數位便利性。為因應AI和大數據技術的快速進展,北市府正著手構建資料共享平台,強化數據驅動的各項施政決策,並透過市民參與和強化公私部門合作,讓城市治理更加智慧和高效率。
發布日期:
全球正面臨著氣候變遷加劇、資源耗竭、技術迭代等多重挑戰,促使產業、政府、學術界和研究機構皆投身相關研究與行動,探討如何透過數位科技與永續創新取得突破,在動盪的變局下尋求轉型契機和發展動能。其中,城市作為全球近六成人口的主要居住環境,其發展趨勢與相應的解決方案自然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發布日期:
隨著全球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城市發展正面臨著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應運而生,結合AI、IoT等前沿數位技術,為城市提供更智慧、更高效的解決方案,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面對智慧城市應用趨勢,以AI為導向建立智慧城市,聚焦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AI物聯網等。在2024智慧城市展上,北市府融合安全、運動、未來三大城市願景來推動政策計畫,藉由導入多種智慧基礎建設來為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鋪陳,急欲將臺北市打造成國際指標未來城。
發布日期:
自1999年起香港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並在2015年創辦創新及科技局,專門制定科創政策。通過創科創投基金的引領,香港成為風險投資的重要推手,資助27家公司跨足供應鏈管理、金融科技和AI等領域,吸引國際科研學者駐足。憑藉本土研發、創新製造和國際金融的三大優勢,加上位居交通樞紐地理位置,逐步嶄露頭角,成為新興科技聚焦城市,持續在國際創新科技領域發光發熱。
發布日期:
邁阿密具有蓬勃發展的創業生態系,憑藉絕佳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低稅率、強大的支持網絡、多元文化等多個因素,吸引全球的創業家和投資者關注,加上大量創投資金湧入,成為極具成長潛力的創業新星。
發布日期:
本文探討北市府在新創領域推動的各項策進作為,包括擴大舉辦「2023臺北國際創業節」,經由辦理「2023台北市跨境電商產學實作計畫」及創業列車駛入校園活動等,盤整臺北市產官學新創資源,增進各方交流,讓學生有機會參與企業實作。透過人才培育與協助新創產業建立完善生態系等策進作為,積極導入臺北市創新創業嶄新發展動能。
發布日期:
北市府積極協助產業走入國際市場,透過「IP Empower Taipei賦能·台北」計畫,推動IP產業的版圖擴展,吸引更多創作者、品牌經營者和新興產業參與,鼓勵新創企業和國際創業家社群踴躍交流,探索嶄新趨勢與商機,務實推動「產業人才交流計畫」,運用多元媒介擴展交流能量,持續提升企業國際影響力,迎向更具國際化與創新視野的城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