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企業領頭 加速推動ESG 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企業領頭 加速推動ESG 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本文旨在探討企業如何回應全球的ESG倡議和企業社會責任,加速淨零碳排的步伐,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並與利害關係人協調合作,結合企業內部的業務專長,以具體行動投入永續、持續創新,實現淨零碳排的不同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為了積極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與環境生態的重大衝擊,全球一致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尋求淨零碳排的契機。臺北市以其務實的策進作為,朝著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邁進,推動城市綠色經濟發展,建構韌性、包容與永續特質的宜居城市。

壹、企業的ESG倡議與企業社會責任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最新特別報告《Global Warming of 1.5°C》決策者摘要顯示,全球在減碳途徑上,若要使地球均溫回到1.5°C以內,在2030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應比2010年的排放量減少40~60%,並在2045~2055年歸零。估計目前全球一年二氧化碳排碳量約420億噸(42Gt),從碳預算角度來看,要控溫在1.5°C,只剩4200-5800億噸(420-580Gt CO2)的空間。

國際組織和各國從原本的表態宣示,將進一步依據政經與環境條件,調適與減緩為自個別的減碳政策到法令規範的制定。而企業在全球化的資本流動中,應該深入理解ESG的重要性,將其納入核心業務戰略,並將其視為機會而非負擔。ESG不僅是投資者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透過展現在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倡議(G),以及致力達成淨零碳排的負責任態度,企業可以增強品牌形象、獲得投資者與消費者的青睞,為未來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積極重視ESG的企業會主動加入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參與並承諾2050年以前100%使用再生能源。目前全球響應的企業約350家,會員國共生產1,520億度以上的綠電,綠電採用成長一倍,在在說明企業使用綠電為未來趨勢,同時綠電需求也成為世界主流,未來企業產品的生產和運輸將以再生能源為主。臺灣各領域的產業龍頭也積極加入RE100企業,目前總共有20家之多,顯見加入RE100,是企業承諾盡到CSR的企業社會責任與達成ESG企業永續經營的績效要項之一。

企業經營除了自身績效之外,更應該對周遭社會與相關利害關係人盡到應盡的義務,藉此提升企業永續的社會形象。尤其當企業把環境和生態永續放在優先順序,利用各種減碳方式追求淨零目標,長期而言,內部的能源效率和外部的綠電採購,相對可以節省能源成本,提早接軌國際綠能趨勢,獲得更大的經濟效應。

貳、企業與政府部門的合作

國際碳關稅與貿易障礙上,歐盟預計2026年正式實施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來徵收碳關稅,截至2023年4月底有73個國家實施碳定價工具,包含碳稅和碳排放交易。

臺灣中小企業以出口為大宗,在此全球減碳趨勢下,企業應與政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推動淨零碳排目標。政府在制定相應政策和法規方面,可以提供企業經濟激勵措施、政策支持和資源分配。企業也應與政府進行溝通,分享淨零碳排技術與經驗,尋求共創雙贏。

國內政策方面,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中提出,政府面對全球淨零轉型的態度為臺灣與世界共同邁向淨零。臺灣做為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2021年出口總值已達4,463億美元,約占GDP之57%,在此全球綠色供應鏈和碳關稅議題上,將直接對國內中小企業競爭力產生嚴重衝擊。

在臺灣法令上,2023年初,政府公布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減碳目標也設定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50%,修法後將達到淨零。同時,國內金管會也於2022年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推動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於2023年推動企業永續發展之行動方案,重點包括引領企業淨零、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精進永續資訊揭露等,以結合公、私部門力量,共同協助上市櫃公司邁向永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

借鏡烏俄戰爭,能源不僅是經濟議題,更是與地緣政治攸關的國安議題。尤其當臺灣能源將近98%仰賴進口,電力無法跨國支援,提升能源自主及多元性更顯重要。因此,在國家政策上,落實能源轉型,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20%目標(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和智慧電表布建) 已勢在必行。同時,企業配合國家「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將有機會在這波綠能浪潮中,成為臺灣能源轉型及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筆者服務的德國再生能源開發商及營運商達德能源進入臺灣市場近20年,利用臺灣地理條件的天然優勢,引進國際風電開發的經驗與技術,開創了臺灣第一個民營風場。並在中央修訂的再生能源條例帶動與地方政府支持綠能政策方向下,陸續於新北、桃園、苗栗、新竹、彰化、臺中、雲林建置陸域風場,今年五月分在雲林布建第200台陸域風機,總計在臺陸域風電建置容量480MW,可供約26.1萬戶的民生用電量,市占率達51.5%,綜合風電、光電供應約266,761戶家庭用電量的成就。在風電的開發過程中,每個專案都需要經過十幾個政府機關的申請許可,過程就是不斷的與政府各單位溝通,促進政策法令完備,一起進步,才可能達成國家淨零目標。

參、企業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協調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利害關係人是直接或間接受到專案影響的個人或群體,以及可能對專案具有利害關係且有能力對專案結果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人或群體」。利害關係人參與企業開發專案是一個建立和保持建設性關係的持續性動態過程,貫穿專案的整個生命週期,企業基於專案風險和影響評估,對於利害關係人的管理包括透明的資訊共享、參與協商和合作等,並確保及時提供相關和專業轉譯成易於理解的資訊,確保彼此之間良好的溝通,以建立互信基礎,因此,企業建立一個提供利害關係人表達ESG政策觀點和獲取關注的機會,亦將促進企業反思並回饋這些觀點至企業自身的永續經營。

積極的參與意味著企業不僅告知利害關係人即將進行的專案項目,並提供互動和討論的空間。正如世界銀行研究顯示,這樣做可以減少風險,提高效率,並產生更好的結果。在臺灣,則因環境影響評估(EIA)指南缺乏具體性,對利害關係人的定義模糊,使得企業在相關參與方面不夠積極主動,使得企業多在專案中後期辦理說明會,告知利害相關人,而不是從頭給予機會進行參與,給予更多時間相互理解。因此在現在民眾自主和環境意識高漲下,容易導致專案後期階段衝突,對政府、產業和地方都造成傷害。

如以發展再生能源業者為例,呼應國內能源轉型政策正也積極推動風電和光電,但當綠能專案推動,即使政策支持且技術完備,仍然在利害關係人方面遇到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餘波往往會回頭影響綠能政策的支持。這對需要通過政府十幾項許可程序,風電建設專案需時3~5年的申請、籌設、施工到供電等階段的風電專案而言,往往產生很大的風險,對企業綠電需求和政府淨零碳排目標追求,也同時造成衝擊。

所以,企業應該建立有效的社區參與機制,並考慮專案對環境和社區的影響。失敗的溝通往往是由於資訊不足、缺乏參與機會、忽視當地文化和價值觀,以及對環境和社區影響的不慎考慮所致。因此,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和互動平台,以促進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和理解,是專案的成功關鍵。

結語

隨著氣候變遷和環境議題日益突顯,社會對企業的永續發展期待也越來越高,企業、ESG和淨零碳排之間關係密切。ESG是企業在經營和管理過程中考慮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而淨零碳排則是企業實現減少和抵消碳排放,使其碳足跡達到淨零的目標。

企業透過配合國際規範與國內政策法令,在專案開發前期即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持續性的動態溝通,以透明的資訊、尊重在地文化、愛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建立有效的社區參與機制。同時,ESG議題推升市場對再生能源的需求,企業使用綠電可以幫助企業降低能源成本、進行風險管理,並在減碳友善環境的同時,提升企業創新永續,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挑戰,建設永續美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1. RE100
    https://www.there100.org/
  2. 《地球暖化1.5°C》IPCC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
    https://e-info.org.tw/node/214503
  3.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22),中小企業如何因應淨零排放之介紹
    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personal/article/eco-friendly/what-is-RE100.htmlhttps://www.there100.org/
  4. 2023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39796
  5. 金管會網站
    https://www.fsc.gov.tw/ch/home.jsp?id=96&parentpath=0,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2303280001&dtable=Newshttps://www.there100.org/
  6. 行政院公告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f0c0d485-a977-40cc-aeab-5e19e210fd85
  7.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J0130032&kw=%e5%86%8d%e7%94%9f%e8%83%bd%e6%ba%90%e7%99%bc%e5%b1%95%e6%a2%9d%e4%be%8bhttps://www.there100.org/
  8. 世界銀行利害相關者參與指南Sequeira, D., & Warner, M. (2007). Stakeholder engagement: a good practice handbook for companies doing business in emerging markets (No. 39916, pp. 1-202). The World Bank.
  9. 聯合報: 達德全台第200座陸域風機完工 可供全台26.1萬戶家庭用電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7186981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