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微笑單車營運即將屆滿一年,回首辦理過程,系統於2009年3月11日啟用,5月10日正式收費營運,至今已借出超過16萬車次、註冊達2萬6千人次;經過一年來的推廣,頗受市民好評與支持,新的一年將持續推動更便利與完整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打造更美好的市區交通與生活環境。
發布日期:
臺北水岸,可浪漫、可逍遙,臺北市政府規劃了6條水岸自行車道,接著又陸續完成沿途的自行車出租站,臺北市民除了平時的散步休息外,現在更多了一趟可以御風而行的河岸自行車之旅。
發布日期: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就是經由AIPH認證的國際園藝博覽會,為國際上最高級別的園藝專業型博覽會,這次在臺灣舉辦,足以展現臺灣及臺北之花卉產業、文化成就與科技成果。
發布日期:
爭取舉辦世界級、國際性會展活動,已經成為本世紀各國城市發展的重要策略。「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臺北花博會)是繼2009年高雄市運會和臺北聽奧會之後,臺灣所舉辦的第三場世界級的大型會展活動,也是臺灣第一次舉辦的國際大型專業博覽會。
發布日期:
「會議展覽產業」(簡稱為:會展業)是一項以服務為基礎,以資源整合為手段,以會議展覽為主體,以帶動衛星產業為目的,所形成的一種產業型態。在全球化及後ECFA時代,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200 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報告指出,在ECFA架構下,將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領域,來台商務考察及觀光人數增加,有利於內需市場的擴大,創造國內觀光、餐飲、運輸、旅遊、零售、娛樂等更多中小企業的商機。因此,會議展覽產業將會快速成長。另根據國際協會聯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As s o c i a t i o n s , UIA) 及國際會議協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ventionAssociation, ICCA)的報告指出,亞洲地區在近年來會展市場佔有率不斷增高,合併估計每年約達3,000億美元。誠如Dwyerand Mistilis (1)所認為的,會展業在全球成長最快的地區應該是亞洲。臺灣必須正視這個發展趨勢。
發布日期:
素以觀光業、基礎建設和不動產開發著稱於世的阿聯酋(UAEs)城邦杜拜,因金融海嘯負債累累,城內耗資41億美元的杜拜塔(Dubai Burj)高達818公尺,較原先排名第一的臺北101大樓還高出300公尺(參見圖2)。然而,2008年以來襲捲全球的金融大海嘯重創了世界經濟和杜拜,其中不動產業受到的打擊最重。至2009年底,杜拜政府負債達到800億美元,即將到期的違約金也有300億,還高於亞洲金融危機時的南韓(220億美元),雖然不動產開發商Emmar Properties 名下的1,000棟公寓已售出,但2009年全年杜拜市的房價下跌了50%。為因應到期債務,杜拜政府向阿布達比求援,得到100億美元的緊急紓困而暫時度過難關,原先因開發商杜拜世界瀕臨破產傳言而重挫的歐美股市也虛驚了一場。
發布日期:
經過重新定位與轉型,法國文創名城聖艾提安(Saint - Etienne)成功走出製造業衰退的陰影,展開新生。2009年11月,該市市長Maurice Vincent主持耗資6,400萬歐元的「設計城」(Cite’du Design 見圖1)揭幕式,設計城的館場正式對外開放,前任市長Michel Thiollore(2006年全球市長表現排名第五) 居功厥偉。
發布日期: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國際大都會無不積極尋求對策,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福祉,墨西哥市就是其中之一。在現任市長Marcelo Ebrard帶領下,墨西哥市政府已將環保列為當前市政府優先推動的工作,並制定了完整的計畫以降低溫室氣體之排放,減少交通壅塞,實施水資源和土壤保護等,由該市環保部長Martha Delgado 女士負責。
發布日期:
2009臺北聽奧圓滿的落幕展現了臺灣及臺北市的驕傲,緊接著,臺灣第一次獲得AIPH授權認證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即將在臺北市再次為臺灣帶來令人驚豔的喝采。
發布日期:
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對經濟體系的衝擊擴大至整體產業,為協助企業安度難關,進而蓬勃發展,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針對工商企業、商圈及市場等進行訪查,以瞭解臺北市產業受景氣影響程度及須協助之處,並主動推出「臺北市產業強心方案」,期有助振興產業、活絡商機;政策內容包括主動關懷訪視、提供擔保協助融資、提供場地舉辦促銷,及輔導企業進用勞工。
發布日期:
有鑑於全球暖化效應日益嚴重及能源漸趨短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於1997年通過〈京都議定書〉,規範及管制2008至2012年工業化國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並於2009年底於哥本哈根召開會議,研討2012至2017年全球溫室氣體減排協議,顯示力行節能減碳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政策。
發布日期:
為推動工商業節約能源,促進能源合理及有效使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環境,兼顧產業發展,臺北市政府率全國之先制定臺北市工商業節能減碳專屬法令〈臺北市工商業節能減碳輔導管理自治條例〉,並經市議會三讀通過,期透過輔導及獎勵措施,輔以適度之管制作為,提供專業技術加強能源管理,減少能源之損失和浪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及使用再生能源等作為,創造兼顧「能源使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3E)之平衡發展,共創市民、業者及臺北市府三贏局面,並共同打造節能生態臺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