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在臺北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創新創業、社會企業與B型企業等多元的創業模式活絡發展,臺北市「創新」能量豐沛,不僅帶動產業轉型與發展,也構築友善美好的城市風貌。2018年「StartUP@Taipei創新臺北-臺北創業家創新展暨亮點企業頒獎典禮」成果亮點吸睛,臺北市政府提供獎勵補助、融資貸款、創新創業基地、國際商機媒合等完整的政策支持,成為臺北市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助力。而2018年「臺北設計城市展」以「共融」為主軸,策畫「玩藝」、「樂齡」、「造街」、「共遊」、「綠活」五大主題,呈現32件國內外精彩案例,由新創企業、民間團體與政府單位共同努力,設計對象橫跨幼兒、青年到高齡各世代,展現臺北市多元文化共融的城市風貌。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向國際傳達「臺北設計」的優質形象,廣邀全世界創意設計工作者、設計科系師生,以及熱愛設計的人士,成功舉辦第八年「臺北設計獎」,以臺北市作為創意設計匯流平臺,藉以發掘具有商機潛力的創意設計,並鼓勵運用通用設計理念,改善城市經濟、社群、環境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使用者更和諧、安全與便利的生活。
發布日期:
商圈輔導的目的即為營造地方的商業環境,使原本單打獨鬥、互相競爭的店家,在參與商圈計畫後,致力商店街街道景觀重塑的工作,提升商店競爭優勢,並朝向品牌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而創造差異化特色是拉開彼此競爭差距的關鍵。從形象商圈到魅力商圈,全臺各地到處可見許多縣市區域成立商圈組織,但真正能夠永續經營且持續吸引消費市場注目者,必須考量的做法包括:設定消費族群、具備創新與創意的經營與產品、要有品牌視覺的概念。此外,商圈的經營與整合須透過以捷運樞紐為基調、融合設計元素營造商圈特色此兩面向進行,同時有關品牌商圈的做法宜考量商圈再造、商圈發展的管理、政府與民間的合作、拓展國際知名度。當休閒經濟時代來臨,旅遊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強調在地文化與生活的體驗,多元繽紛的臺灣商圈,處處充滿著驚喜,而政府與民間「積極點亮商圈品牌力,打造文創新風潮」,正等著全民一起來體驗。
發布日期:
長期以來歐洲國家在設計領域一直位居領先之地位,而亞洲國家近幾年在城市的設計提升也投入許多心力,諸如韓國首爾、泰國曼谷均有突破性的成長。有鑒於設計加值之世界潮流,臺北市政府特別推動「臺北市創意暨設計產業發展計畫」,希望藉由「臺北設計獎」獎勵創新點子;以「臺北好站」活動行銷臺北市內優質設計店家予國內外民眾,進行設計生活之體驗,推廣臺北設計之都印象予國際。
發布日期:
臺北市立動物園最「萌」的動物「圓仔」在所有人的期盼下終於誕生了,全臺陷入貓熊熱,幾個月下來隨著圓仔從粉紅色到黑白分明、捲舌、睜開眼、萌牙再到學習走路等,一舉一動皆成為全民焦點,每天搶占新聞版面,更是大人、小孩的最愛。同樣刮起「萌」炫風的,還有於高雄與桃園巡迴展出的黃色小鴨,不但國內外媒體關注,坊間更賣起各式各樣的「萌」鴨商品。根據官方估計,黃色小鴨來臺一個月,至少吸引達300萬人次前往參觀,光是觀光旅遊可創造10億元以上的產值,這還不包含周邊衍生商品的銷售;而黑白「萌主」貓熊寶寶「圓仔」更是在還沒開始見客之前,就已有不少業者摩拳擦掌,等著大推貓熊玩偶和紀念商品。
發布日期:
地方行銷(place marketing)係指用以創造、維持或改變目標閱聽眾對特定地方的態度或行為的系列行銷活動,以吸引境內外人士前來觀光旅遊、投資或移民等,近年來日受重視的城市行銷就是地方行銷的一環。隨著諸多天災人禍所造成的強烈不安全感,以及經濟持續動盪所帶來的挫折感與無力感,讓愈來愈多人覺得生活壓力很大、很「悶」,需要可以紓壓、解悶的管道給予心靈的撫慰與平衡。在日益強烈的市場需求下,使得具有療癒人心作用,可以紓壓、解悶的「萌事物」愈來愈受到歡迎,並讓原本在動漫世界與電玩界盛行的萌文化開始跨界蔓延,除了充分展現「可愛力量大」的市場魅力,也帶動了所謂的「萌經濟」。
發布日期:
數位內容產業為新世紀明星產業,具有發展知識經濟與數位經濟雙重指標意義,而數位科技的應用及行動上網的普及,更成為全球數位內容產業發展的一大助力。目前臺灣網路應用普及率已達82.8%,行動上網用戶快速增加已超過2,000萬,也使得行動網路的加值服務備受重視,加上全球資訊與通訊科技能力的提升,帶動數位內容產業及數位科技應用的蓬勃發展,臺灣亦因而受惠。
發布日期: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泰國政府意識到唯有透過創意與設計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才可確保國家經濟持續成長,因此政府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創意經濟,將本土文化延伸運用至旅遊、時尚、餐飲、電影等產業,成立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land Creative and Design Center),推動創意泰國計畫(Creative Thailand),如今泰國的文創產業已成功征服世界,在國際舞臺占有一席之地。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泰國政府意識到唯有透過創意與設計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才可確保國家經濟持續成長,因此政府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創意經濟,將本土文化延伸運用至旅遊、時尚、餐飲、電影等產業,成立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land Creative and Design Center),推動創意泰國計畫(Creative Thailand),如今泰國的文創產業已成功征服世界,在國際舞臺占有一席之地。
發布日期:
從時尚舞臺到藝術樂園 體驗臺北設計美學:從炎熱盛夏邁入微涼初秋,臺北市蔓延創意、時尚、設計及藝術的各種活動,從8月的「粉樂町」、9月的「台灣設計師週」,以及即將於10月16日起登場「Taipei IN Style臺北魅力國際時裝展」,臺北市成為設計師與藝術家盡情揮灑創意能量的最佳舞臺,也為日常生活醞釀更多美感。
發布日期:
綠色設計包裝 為商品創意加值:臺北市中小企業積極參與綠色設計導入產品包裝行列,2009~2011年共計成功輔導34則案例,參與業者平均提升10~20%營業額,其中更有8家廠商獲得國內外設計大獎肯定,2012年遴選出11家特色廠商,透過兼具環保與美感的包裝設計為商品注入新生命,形塑優質的品牌形象,進而開發新客群,預訂於11月上旬舉辦成果展示發表會。
發布日期:
打造人文意涵伸展臺—時尚品牌建構新思維:時尚品牌的建立,除了仰賴培養國際美學視野與健全分工體系,將人文情感融合消費洞察,是這個年代的品牌新絲路。而臺北市多元文化、民間大量奔放的創意,反映在建築、表演藝術、工藝品、美食等新東方美學,透過釐清此一美學新脈絡,賦予更具體意涵,打造臺北專屬的時尚創意美學,有利於創造城市集體品牌辨識度與差異化。
發布日期:
為設計人才營造時尚圓夢基地:時尚時裝產業區分「市場型時裝」與獨具個性風格的「設計師型時裝」二大類時裝業態;發展的方法與策略並不相同,但在分眾市場中取得消費者的認同才能稱設計。臺北市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亦是影響臺灣時尚產業市場新崛起的「個性風格潮流」,極具時尚產業消費影響的新勢力正逐漸成長,未來將是引領時尚產業發展及設計師圓夢的發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