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國內分析重點指標—2025Q2
經濟成長率8.01%
臺北產經資訊網編製
2025年第2季我國實質經濟成長率(GDP)成長8.01%,創近16季最高成長幅度。從需求面分析GDP表現強勁的主要因素分述如下:
一、外需方面
二、內需方面

| 年度/季別 Year/Quarter |
對去年同期成長率(yoy)(%) | 對上季年增率(saar)(%) |
|---|---|---|
| 2024 Q1 | 6.64 | -1.12 |
| 2024 Q2(p) | 4.89 | 3.32 |
| 2024 Q3 | 4.21 | 4.41 |
| 2024 Q4 | 3.82 | 6.89 |
| 2025 Q1 | 5.45 | 6.16 |
| 2025 Q2(p) | 8.01 | 12.78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Source: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DGBAS), Executive Yuan.
2025年第2季外銷訂單金額為1,711.03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295.61億美元,年增20.89%。
觀察主要訂單產品類別,以電子產品、資訊與通信產品為主,占比分別為38.36%、30.02%,其中,電子產品訂單金額656.34億美元,年増32.52%;資訊與通信產品513.66億美元,年增28.91%。
另外,進一步觀察主要外銷訂單來源地區的訂單金額狀況,以訂單金額最多美國訂單金額603.27億美元(占總訂單金額比重35.26%),年增35.11%;其次為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335.48億美元,年增5.96%;東協訂單金額314.52億美元,年增32.42%;歐洲,訂單金額212.24億美元,年增4.79%;日本訂單金額86.77億美元,年增25.93%。
整體而言,受惠AI、高算能運算及雲端產業應用需求強勁,加上全球半導體產能擴充持續,牽引我國相關設備接單成長。

| 季別 Quarter |
外銷訂單 (億美元) Export Orders |
成長率 (%) Export Orders Rate |
|---|---|---|
| 2024 Q2 | 1,415.42 | 6.94 |
| 2024 Q3 | 1,540.36 | 6.11 |
| 2024 Q4 | 1,606.48 | 9.06 |
| 2025 Q1 | 1,494.68 | 12.11 |
| 2025 Q2 | 1,711.03 | 20.89 |
資料來源:經濟部及財政部
Source :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Ministry of Finance.
2025年第2季對外貿易擴增,貿易總值達2,753.40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630.27億美元,年增29.69%。其中,出口總值1,537.10億美元,繼2025年第1季再創新高,較2024年同期增加390.56億美元,年增34.06%,進口總值1,216.30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239.71億美元,年增24.55%。
整體而言,受惠AI、新興科技應用商機需求持續熱絡,以及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期將屆,催升客戶端拉貨效應,挹注整體出口貿易動能。
主要出口品項,以機械及電機設備出口金額1,214.79億元為最多,年增47.29%;其次,電子零組件產品為527.30億美元,年增28.87%。其中積體電路出口值為495.27億美元,年增30.52%。
觀察主要國家(地區)之成長幅度變化,依序以美國年增67.13%最高,其次為東協年增46.38%、亞洲年增26.16%、日本年增18.88%、中國大陸與香港年增17.12%,惟歐洲年減7.66%。

| 季別 Quarter |
出口金額 (億美元) Custom Exports (USD 100Million) |
進口金額 (億美元) Custom Imports (USD 100Million) |
出口成長率 (%) Exports Growth Rate |
進口成長率 (%) Imports Growth Rate |
|---|---|---|---|---|
| 2024 Q2 | 1,146.54 | 976.59 | 9.87 | 12.86 |
| 2024 Q3 | 1,241.03 | 1,006.17 | 8.03 | 14.91 |
| 2024 Q4 | 1,259.42 | 1,049.01 | 9.07 | 18.18 |
| 2025 Q1 | 1,295.82 | 1,059.25 | 17.46 | 16.16 |
| 2025 Q2 | 1,537.10 | 1,216.30 | 34.06 | 24.55 |
資料來源:財政部。
Source : Ministry of Finance.
2025年第2季工業生產指數113.30,年增21.44%;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14.22,年增22.84%。觀察中分類權重占比最大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年增31.59%,其中,積體電路製造業年增35.53%,液晶面板及其組件製造業則受限於終端需求較疲弱及技術替代,成長相對保守,年增2.99%。
整體而言,受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旺盛,推升資訊電子工業的生產,成為支撐製造業成長的主要引擎。

| 季別 Quarter |
工業生產指數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 |
年增率 (%) Annual Growth Rate |
|---|---|---|
| 2024 Q2 | 93.30 | 14.80 |
| 2024 Q3 | 99.54 | 12.69 |
| 2024 Q4 | 103.80 | 13.03 |
| 2025 Q1 | 98.02 | 11.63 |
| 2025 Q2 | 113.30 | 21.44 |
資料來源:經濟部
Sourc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25年第2季整體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達4兆9,015.49億元,年增5.64%。按個別產業的營業表現分述如下:

| 季別 Quarter |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 (新台幣億元) Sum of Business for Trade and Food Services |
年增率 (%) Annual Growth Rate |
|---|---|---|
| 2024 Q2 | 46,400.14 | 9.30 |
| 2024 Q3 | 47,914.03 | 6.65 |
| 2024 Q4 | 49,200.13 | 5.21 |
| 2025 Q1 | 47,964.78 | 6.79 |
| 2025 Q2 | 49,015.49 | 5.64 |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Source :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2025年第2季整體平均勞動力1,201萬1千人,較2024年同期增加0.21%;平均勞動力參與率59.31%,年增0.09個百分點;平均就業人數達1,161萬1千人,年増2萬9千人,較2024年同期增加0.25%;平均失業人數40萬人,變動幅度較2024年同期減少3千人;平均失業率為3.33%,年減0.03個百分點。 按就業結構,服務部門年增3萬4千人(0.49%),工業部門因自動化及技術替代造成人力需求下降,而年減1千人(-0.03%),農業部門持因都市化與高齡化趨勢,而年減5千人(-0.94%)。 依失業狀況,按年齡層15~19歲、20~24歲,失業率分別為8.54%、11.37%,多為初次尋職,且處於職場銜接與調適階段,因此失業率相對較高。25~29歲失業率為5.69%。按教育程度,以大學失業率4.47%為最高,其次為高中(職)之3.11%。 整體而言,相較2024年同期,雖然勞動力人數增加,然因就業人數、勞動參與率微增,失業人數與失業率微降,相互牽動下以致失業率呈微減態勢,顯示景氣回溫下就業環境逐步改善。

| 季別 Quarter |
平均就業人數 (千人) Average Employed (Thousand People) |
就業年增率 (%) Annual Growth Rate of Employed (%) |
|---|---|---|
| 2024 Q2 | 11,582 | 0.63 |
| 2024 Q3 | 11,609 | 0.57 |
| 2024 Q4 | 11,609 | 0.31 |
| 2025 Q1 | 11,615 | 0.30 |
| 2025 Q2 | 11,611 | 0.25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Source: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DGBAS), Executive Yuan.

| 季別 Quarter |
平均失業人數 (千人) Average Unemployed (Thousand People) |
平均失業率 (%) Unemployed Rate (%) |
|---|---|---|
| 2024 Q2 | 403 | 3.36 |
| 2024 Q3 | 415 | 3.45 |
| 2024 Q4 | 403 | 3.36 |
| 2025 Q1 | 400 | 3.33 |
| 2025 Q2 | 400 | 3.33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Source: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DGBAS), Executive Yuan.
2025年第2季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2024年同期上漲1.65%(核心物價上漲1.58%),觀察七大基本類別漲幅最大的食物類上漲3.42%(主因係水果受先前的颱風及豪雨的遞延效果影響),其次依序為雜項類上漲2.50%、醫藥保健類上漲2.04%、居住類上漲1.82%、教養娛樂類上漲0.83%;呈現下跌的分別為交通及通訊類下跌1.22%、衣著類下跌0.51%。反應生產者價格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因上游成本壓力持續而上漲3.55%,而民眾感受較深刻的外食價格因食材成本與人力支出增加上漲3.49%。
因2025第2季受放款與投資增幅率下降的影響,以致貨幣供給M1B年增2.09%,M2年增3.55%。

| 季別 Quarter |
M1B(%) | M2(%) | CPI(%) |
|---|---|---|---|
| 2024 Q2 | 5.06 | 6.12 | 2.52 |
| 2024 Q3 | 4.45 | 5.86 | 2.23 |
| 2024 Q4 | 4.49 | 5.60 | 1.96 |
| 2025 Q1 | 3.09 | 5.03 | 2.21 |
| 2025 Q2 | 2.09 | 3.55 | 1.65 |
資料來源:中央銀行及行政院主計總處
Source: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DGBAS), Executive Yuan.
隨全球經濟穩健成長,臺灣受全球AI、雲端及ICT技術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升溫,帶動我國相關的出口需求與生產動能,挹注整體經濟表現,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促使客戶提前帶貨,致使主要經濟指標表現持續亮眼。惟受美中貿易紛爭擴大、地緣政治風險延續等,對全球供應穩定與市場信心造成干擾,微幅抑制經濟復甦力道。
展望未來,面對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全球綠色轉型需求及保護主義擴張、軍備/太空競賽動向、俄烏戰爭與地緣政治局勢演變,皆對我國經濟發展亦存在不確定因素,未來仍需持續關注並因應,以維持成長動能與產業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