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南軟位居於串聯大臺北創新廊帶的重要地位,接壤金融、經貿機能的信義計畫區,以及科技、商業機能的內科,極具發展潛能。未來透過持續的開放式創新模式及異業結合,朝國際化開放園區發展,引導國際人才及廠商聚集,將可進一步利用產業群聚效果,發揮大臺北地區的產業創新潛能。
發布日期:
北市府規劃於內湖科技園區設立地方產業創新交流中心,為提供園區廠商「異業合作、跨域育成」的交流平臺,透過觀察日本東京多摩產業交流據點與Innovation Plaza之二大產業交流支援平臺功能,以聚焦地方產業創新交流中心的運作內涵,可從時空背景轉換下的重新擬定標竿定位、釐清內湖科技園區的競爭對手,到臺北市的核心競爭元素來思考。
發布日期:
若要談到令人記憶猶新或想一去再去的溫泉體驗,莫以日本為甚。不同於一般以地理位置來介紹當地的溫泉,日本重視的是一種整體氣氛的營造,由親近自然、追溯歷史、結合文化到療癒心靈,日本的溫泉貼近現代人釋放壓力、身心平衡的渴望。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掌握ECFA簽署後之契機,以有效提升企業營運效益和促進兩岸產業分工利益,率各縣市之先,於2010年成立「亞太經貿服務中心」,透過整合中央政府、民間組織之資源,合力推動招商工作。目前臺北市以吸引高科技產業、研發中心、營運中心等較具競爭力的產業進駐做為政策主軸,同時提升臺北產業發展廊帶的各種投資環境與發展機能,藉此吸引更多跨國人才透過企業進駐而到臺北市發展。
發布日期:
鑑於許多動物受虐案件或流浪犬貓問題發生,是來自於飼主未建立正確觀念,加上「尊重動物生命,保護動物」是全球趨勢。因此,為杜絕流浪犬貓問題或重大動物受虐案件一再發生,臺北市動物保護處亦積極響應,自2010年起推動四年期「飼主責任教育宣導計畫」,以期建立與動物和諧共居的友善城市。
發布日期:
臺北市得天獨厚的擁有自然山系景觀資源,為了鼓勵民眾假日走出戶外,提升休閒遊憩品質,由臺北市政府規劃的親山步道,串連了大眾運輸系統與登山步道系統,在前往親山步道的捷運站或公車站附近,都能發現親山步道的標誌,民眾只要隨著標誌的指引前往,就能享受一趟臺北山水樂活之旅。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使溫泉資源得以永續保育利用,以地景保育、文化保存、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健康生活為臺北市溫泉資源管理規劃之五大目標,期將臺北市溫泉資源區提升為「溫泉園區」,在永續運用溫泉資源之基礎下,進行溫泉資源管理及協助溫泉產業發展經營。
發布日期:
011臺北工業設計獎以「跨越」為主題,鼓勵設計人才大展創意想法,創作出兼具臺灣特色及市場性的優質設計。由Green Smile設計團隊創作的「:D Helper防竊購物傘」榮獲產品應用組金獎,以及由林灝廷、洪瑞鴻等人共同創作的「Penetration 窗透‧穿透」奪下創意概念組金獎。
發布日期:
近年區域經濟整合盛行,其中臺灣重要競爭對手韓國,陸續與歐盟、美國簽訂歐韓FTA、美韓FTA,使得臺灣工業產品在美國市場可能面臨韓國的挑戰,加上美韓FTA將對東亞區域FTA網路結盟形成骨牌效應,這些發展對臺北市產業發展與吸引外人投資的影響,以及如何善用ECFA契機,吸引外人投資,是值得重視的課題。
發布日期:
亞洲主要國家城市在激烈的區域競合中,以各自經貿實力為後盾,在全球化時代中各領風騷。臺北市要從中脫穎而出,勢必須瞭解自身優勢與定位並加以發揮,方能帶領臺灣在區域競合中鼎立於國際。未來兩岸關係若能持續朝正常化進行,放寬投資限制及對岸人口進出,協助臺商開拓中國大陸市場,另一方面臺北市改善其非貿易財條件,將有助於強化城市競爭利基。
發布日期:
於2007年被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選為世界設計之都的首爾,正因其以設計做為發展城市經濟的動力,並憑藉設計和世界溝通,讓首爾成為「潔淨而充滿魅力的全球城市」,並由亞洲的商業中心搖身一變成為新興設計中心。
發布日期:
10月24日於臺北登場的「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會」,將向全球展現我國設計的無限潛能。臺灣多元文化背景孕育豐富設計實力,臺北市運用設計作為城市與經濟成長動能,不僅落實於產業發展政策,更在日常生活空間形塑風格獨具的城市樣貌,從個人、產業到城市的創意凝聚,讓臺北成為創意網絡城市,為臺北爭取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蓄積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