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兩岸服貿協議對臺北市服務業的契機與挑戰:服務業占臺北市產業結構高達八成,其中批發零售服務業比重占全市營業額40%以上,其次為金融服務業、通訊傳播業及營造業。可以預見的是,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完成後,陸資仍將持續以臺北市做為投資之首選地區,因此臺北市可能是各縣市中受惠最大、潛在影響最直接之城市。未來產業發展之重點,將集中在文化創意、觀光旅遊、國際美食、會展、醫療及金融等主軸產業上。然而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亦可能出現人才流失、外派人員家庭教育等議題造成壓力,因此「育才」、「留才」與「攬才」將是未來政府的重要工作。
發布日期:
依經建會(2013)所提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臺北市可在第二階段申設成立特定區,可望突破多年來受制於既有經貿財稅法規修訂緩慢的困境,為臺北市接軌全球創造獨特利基。本文提供英國倫敦與日本東京的經濟特定區的實際做法做為北市參考標的,實際規劃策略上,經建會提出的四大重點推動產業之中,相較於東亞區域其他城市,臺北市之空間與產業運作特性在國際醫療與產業合作推動上,具有相對的發展優勢。
發布日期:
人才、技術、資金是打造創業中心不可或缺的要素,位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班加羅爾(Bangalore),是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數約為臺北市的兩倍之多,為高科技研發與製造的重鎮,讓全球創業者趨之若鶩。班加羅爾憑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高瞻遠矚的教育環境,與政府投入的扶植政策,在90年代一躍成為「印度矽谷」。定位明確集中資源、指標企業帶頭建設、維護環境綠能環保,是班加羅爾提供全球其他城市參考的三大關鍵策略。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協助臺北市的中小企業,自2009年3月起即開辦「臺北市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其後更分別於2010年5月起辦理「臺北市中小企業策略性及創新升級融資貸款」及2011年4月推辦「臺北市青年創業融資貸款」兩項低利融資貸款,開辦以來,三項融資貸款核准案件總數已近千餘件,核准總金額已高達新臺幣18餘億元以上,幫助許多中小企業與創業青年度過經營難關。而本報導也特別訪問了申辦臺北市青年創業融資貸款的獅子在飛創意有限公司及約書亞國際事業有限公司,暢談創業的心路歷程與甘甜成果。
發布日期:
在全球經濟景氣疲軟、就業狀況日趨惡化的情勢下,臺北市政府化被動為主動推出「臺北好當家」計畫,努力營造友善的創業育成環境,舉辦「2013集點子—飆創意,亞太創業競賽」(2013 Asia Pacific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Guidelines)激發年輕人創新、創意能量,協助將創業構想具體化,並經由業師輔導育成後,逐步獲得創投、天使投資人的資金挹注,幫助企業成功創業圓夢。此外更成立臺北市創業服務辦公室、專業陣容創業輔導顧問團,提供綜合性的創業諮詢、各項補助貸款或其他創業資源之協助轉介及一對一顧問輔導預約服務,並建置網站及創業交流平臺,貼近民眾需求、便利資訊傳播,並讓創業家彼此交流、跨業合作,激發出更多火花。
發布日期:
「產業發展自治條例」提供臺北市的中小企業各項補助經費,只要該投資案具有創意、特色或發展潛力者,均可提出申請。補助的內容包括:勞工職業訓練費用、房屋稅、地價稅等,為鼓勵產業技術創新研發,首創由地方政府編列預算提供企業研發經費補助,每案最高新臺幣300萬元;另對於較具競爭力之策略性產業,更給予適度獎勵,幫助發展關鍵產業。臺北市政府從2011年辦理「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受理申請迄2013年5月止,累計共核准通過267件投資案,獎勵補助總金額逾2億6,232萬元。
發布日期:
「亞太創業中心」的成功仰賴三大要素:人才、服務環境和全球市場,而當前全球各主要國家皆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在以知識、技術為基礎而進行的創業活動勢必與智慧財產權密切相關;若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企業市場策略應與智財策略妥善結合,以配合新技術、新市場發展,以智慧解決方案逐步擴展市場。如何建立完整的創業供應鏈是我們未來的重要基礎架構,亦符合智財布局上整體考量。
發布日期:
2008~2012年在臺北市新設公司行號家數居五都之冠,突顯出充沛的專業及創意人才,是臺北市具備得天獨厚育成創新的要素。而融資困難一直是新興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主要的瓶頸之一,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則被視做是幫助新興企業突破這一瓶頸的重要管道。櫃買中心現正研議創櫃板,提供新興企業籌資的便利管道,目的在協助規模小,但具永續性,願意接受公司治理、財報透明的企業,也能透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並藉由資本額的擴大,讓小公司變成大企業,大企業變成更好的集團。
發布日期:
成功的新創事業和成功的城市有三個共通要素—具創意的優秀人才、對創業家友善的資本環境、鼓勵創新的文化。如何使一個城市的創業能量源源不絕,除了一般性的城市建設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建構創業生態體系的角度重新規劃,配套推動相關改革,包含勞動力的育才與留才、減少設立公司的束縛、創造對創業家友善的環境等。從政府部門的角度來看,更需要關注創業家的需求(needs)而非僅企業的要求(request),共同營造促進創意交流、創新沈浸的空間,提高創業家對臺北市的黏著度與關注。
發布日期:
香港主題購物遊 在地文化體驗趣:國際旅遊網站TripAdvisor根據數以百萬計用戶的投票,2011年香港獲選為亞洲第1位及全球第10位好去處。連年打造耀眼觀光奇蹟的香港,在商圈市集的行銷包裝上也有一套哲學,利用既有的優勢擴張發揮,適度導入在地歷史與文化特色,輔以戲劇、名人代言發揮綜效。此外,為了保障遊客購買品質,更從1999年就開始推動「優質旅遊服務計畫」,對於遊客、店家、城市來說,無疑是三贏的最佳策略,更是其他城市觀摩學習的最好對象。
發布日期:
2011年落幕的「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是全臺灣民眾共享的美好回憶,臺北市政府將花卉博覽會的會場轉型為「花博公園」,並依循永續經營的理念,讓「美麗的力量」繼續在臺北的土地上滋長,各展區不斷推陳出新持續展演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各項活動,本期針對近期花博公園重要的展出內容進行報導,帶您欣賞最科技的臺北機器人館、最熱鬧的2013臺北燈節、最驚豔的洪易雕塑以及富有園藝之美的花博公園戶外景觀設計大賽。
發布日期:
海芋在暖冬的催促下,已於2月提前綻放,2013年竹子湖海芋季以「轉角芋見愛.情」為主題展開。除了於竹子湖入口處建置大型海芋迎賓造景,更於各農園內搭配愛情故事為主題,打造如魔法奇緣、睡美人等各種不同故事主題之海芋地景藝術,此外還特別舉辦「竹子湖轉角,芋見愛與情」微電影創意大賽及竹子湖海芋攝影比賽讓參賽者透過親情、友情、愛情或對竹子湖與海芋的感情投射等素材,展現竹子湖之美。另外還有悠閒的休閒農園小型音樂欣賞及人文導覽解說活動,展現最有活力的臺北特色農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