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的文化豐富且多元,市府也規劃了一系列商業加值輔導活動,透過三大主軸:城市主題行銷、商圈魅力營造、商業價值開發,並針對各主軸設計一系列的活動,彼此緊密結合。期望建立具有獨特魅力的臺北商圈,卻又不失其多元性。本期特別報導第二主題,將專文介紹臺北市如何建構魅力商圈。市政櫥窗將介紹更為詳細的各商圈輔導計劃,以期能讓讀者更為了解,臺北市政府在提振商圈活力上的努力。
發布日期:
「夜市」一直是臺北型塑國內外觀光客印象的重要特色之一,或許有人認為夜市的傳統氣息與臺北的進步與繁華不符,但夜市中的「吃」與「玩」一方面編織了外國遊客對臺灣的想像,也同時滿足了外縣市民眾對家鄉的思念情感;另一方面,夜市伴隨臺北的發展,成為臺北市民共同的成長記憶,描繪出一條可跨越世代、可溝通傳統與現代的無形橋樑。本期特別報導,將介紹臺北市超過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夜市,讓讀者更能感受臺北市夜市的美好,在享用各夜市特有美食,以及感受各區夜市獨特魅力之餘,配合已經開放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充分享受深刻感動的臺北花都夜晚之旅。
發布日期:
臺灣經濟發展向來以中小企業為主軸。地方經濟的活化對於政府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任務,中小企業的發展,雖仰賴政府有效掌握經濟環境變遷及配合業者需求,但是許多產業因為人文社會背景、自然資源條件、生產供需關係及商業活動等因素,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地方特性」的群聚現象,進一步的發展成地方特色產業。本期專題分析,將探討臺灣與臺北市的特色產業發展,分析其優勢及劣勢,並輔以個案討論,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各地方的特色產業。
發布日期:
經過十年的潛心研究,加拿大建築師Gilles Gautier提出「直線型城市」(Linear City)的 規劃概念。依據作者的構想,若都市化伴隨人口增加按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地球將難以負 荷,包括水資源、能源、建材等有形物資將面臨匱乏。交通運輸因都市格局不合理而漸形壅 塞,生態環境因人口集中,造成垃圾與空汙排放大增而快速惡化,凡此種種,都將對人類的 智慧構成挑戰。 據統計,亞洲每年有156萬人因空汙而死亡,沙漠化已侵蝕全球三分之一的耕地,到2050 年約20億人的生計將受到衝擊。
發布日期:
面對數十年來全球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香港政府全力以赴,在最短時間內推出了「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的策略。金融管理局推出存款百分之百保障,銀行同業拆款利率隨即大幅回落,2008年推出數項信貸保證計畫,穩定了數萬家企業,保障了超過24萬個就業機會。2008年至今,香港政府推出的紓困措施達876億港元,占GDP的5.2%,高於二十國集團(G20)國家的平均比例,對2009年經濟貢獻約有2%,亦大大緩和了失業率的升勢。這一系列措施已令經濟回穩,並未對政府財政構成長遠影響。隨中國內地及亞洲經濟逐漸改善,前景較歐美地區為佳,而香港作為亞洲區內商業中心, 自然吸引不少外資湧入, 帶動地產和證券業務暢旺。 這次經濟危機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 與其它地區比較,香港受影響相對較小,在危機中凸顯了經濟強國的地位。雖然經濟相對穩定,但同時亦面對新的競爭形勢。第一個新挑戰是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配合人民幣逐步開放的既定政策,香港需要多層次的國際金融服務,而在人民幣邁向全面開放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和世界金融全面接軌、高度開放的金融中心,作為對外金融活動平台,香港最能發揮這方面的優勢。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透過軟硬體特色之營造開發與產業轉型輔導,兼涵休閒遊憩、保育、教育等3項工作策略,推動農業朝精緻化、休閒化、服務業化、加強農產品行銷與包裝及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發展。
發布日期:
為落實建構屬動物健康安全福祉之環境,促進人與動物和諧共存之關係,北市府著重將民眾根深柢固的「動物捕捉、撲殺」觀念,調整為積極正面的「動物救援、收容、認養」,並藉由各種宣傳活動強化宣導動物保護觀念,另配置動物保護檢查員加強宣導、查緝與取締工作,強化飼主責任義務,主動打擊違法虐待動物案件及執行動物緊急救援工作,打造臺北市為全亞洲對動物最友善之城市。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針對臺北市境內119處溪溝集水區及50條土石流潛 勢溪流與辦理防災工作,截至2009年12月底止,依據溪溝現況,共完成30條集 水區溪溝與土石流潛勢溪流(含22座列管沉砂池)之清疏、清淤與治理維護工 作,整治成效可降低區域型淹水風險。另針對現況良好無需辦理清疏之土石流 潛勢溪流及集水區內溪溝,亦於防汛期間委託專業技術單位辦理巡勘工作。
發布日期:
後ECFA時代,企業將面臨新的商機及挑戰。臺北市為臺灣經濟的中心,在後ECFA時代,臺北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機會與可能衍生的問題,並且為臺灣經濟起到一個龍頭帶領的作用,將是臺北市接下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特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以「後ECFA 臺北市的定位與機會」為題,舉辦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專家共聚一堂,在此關鍵性時刻,針對臺北市如何掌握關鍵性商機、因應關鍵性挑戰,集思廣議,廣泛交流意見,一方面可協助企業開拓商機,另一方面為後續協商提供建議參考。 座談會於8月26日,本期以特別報導之方式,節錄當日主講者主要之論述,與讀者分享。
發布日期:
本期介紹荷蘭與日本的花卉產業發展現況,永續發展或環保議題在歐洲向來很受重視,特別在能源價格高漲的現在,而荷蘭更是花卉永續發展的領先者;1990年代前半,日本的花卉生產金額,曾經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即使是現在仍舊保持世界第三的地位。透過專文介紹,讓臺北市做為台灣首善之都,也是2010國際花卉博覽會之主辦地,更能參考國外優秀的作法。
發布日期:
本期更介紹荷蘭與日本的花卉產業發展現況,永續發展或環保議題在歐洲向來很受重視,特別在能源價格高漲的現在,而荷蘭更是花卉永續發展的領先者;1990年代前半,日本的花卉生產金額,曾經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即使是現在仍舊保持世界第三的地位。透過專文介紹,讓臺北市做為台灣首善之都,也是2010國際花卉博覽會之主辦地,更能參考國外優秀的作法。
發布日期:
臺灣花卉產業自1990年代至今,在經歷新品種開發以及生產、保鮮、貯運等各項技術突破之後,產業發展突飛猛進。早期的切花銷日為我國奠定了花卉外銷的基礎,而近年來的蘭花產業發展,更將臺灣花卉推上世界舞台。 隨著花卉產業的成長,目前國內花卉種植的重點項目及外銷市場,已與1997年產業起飛初期有所不同。而因應蘭花產業的外銷特性,國內外業者之間,也由單純的貿易關係逐漸演變為產銷合作夥伴。面對國際花卉市場的激烈競爭,我國除了藉由產、官、學界的研發合作,以及農政單位藉由國際諮商、降低貿易障礙之外,臺灣花卉產業形象之營造以及國際能見度的提升,亦是行銷策略中不可或缺之關鍵。 本期更介紹荷蘭與日本的花卉產業發展現況,永續發展或環保議題在歐洲向來很受重視,特別在能源價格高漲的現在,而荷蘭更是花卉永續發展的領先者;1990年代前半,日本的花卉生產金額,曾經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即使是現在仍舊保持世界第三的地位。透過專文介紹,讓臺北市做為台灣首善之都,也是2010國際花卉博覽會之主辦地,更能參考國外優秀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