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潮感連線 國際城市形象再升級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潮感連線 國際城市形象再升級

「2025潮臺北 TRENDY TAIPEI」是一系列的國際都會型音樂平台,共3大核心主軸,「演唱會經濟」邀請海內外歌手表演,打造國際級舞台,「產業趨勢」透過國際論壇的視野引領未來展望,並經由系列活動,打造人才與商業模式整合的全球創意產業平台,「城市行動」則將音樂藝術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潮臺北TRENDY TAIPEI」系列活動,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觀光傳播局、產業發展局、資訊局及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聯合主辦,活動內容整合藝文活動、大型音樂表演、商業媒合會與國際專家論壇,為臺北市的觀光、創意及演唱會等產業,提供創新展演形式與商業觀點,提升臺北市的國際形象。

2025 潮臺北IT'S NOW 此刻,正在發聲!
(註:本文影片版權屬開放資源,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

演唱會經濟 構建全球展演樞紐

「演唱會經濟」系列活動著重於將音樂內容商品化,經由「建立產業媒合平台」與「辦理不同規模展演活動」相輔相成,促進連結在地與國際音樂的展演商機。

首先在建立產業媒合平台上,「臺北音樂博覽會」(TAIPEI MUSIC EXPO, TMEX),匯聚超過120位國際策展人,促成超過500場的商務媒合會。

而在辦理不同規模的展演活動上,系列活動的「臺北非常Live!」串聯22家音樂空間,為潛力新秀提供表演舞台。「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擴大展演規模,將「落日飛車」等臺灣音樂人與來自日、韓、泰等地的亞洲樂團匯聚在一起,搭配「臺北音樂博覽會(TMEX)」兩日週末活動,北流園區共湧入8.5萬人次到訪,展現臺北市的國際商業潛力。「潮臺北Boom台北小巨蛋」演唱會則與民間單位合作,邀請臺灣、日本和韓國的國內外音樂團體在臺北小巨蛋演出,吸引海外樂迷來臺,帶動演唱會的周邊觀光消費,同時也提升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國際交流機會。

多元的系列活動,除了打造媒合商機的平台外,也經由各規模展演提供潛力新秀與市場主力表演的機會,連結人才發掘、市場測試與商業媒合等環節,讓演唱會從單純的娛樂活動,轉變成具備明確商業目標的產業項目。

今夏最大場館串聯演出|臺北非常Live!前導影片
(註:本文影片版權屬開放資源,若影片遭移除敬請見諒。)

產業趨勢 鏈結全球創新思維

為聚焦產業的最新動態,潮臺北的「產業趨勢」系列活動經由「在地新創扶植」與「引進前瞻思維」雙管齊下,將國際觀點轉化為臺北市的產業驅動力。

首先,為加速在地文創與娛樂科技新創的商業化進程,於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舉辦的「StartSphere Taipei台北創新創業總匯」,該活動被定位為一個國際新創交流平台。此活動不僅是分享創新想法的論壇,更是一個讓新創團隊對接市場資本的媒合角色,集合並鏈結供需兩端,具有潛力的影視、遊戲與音樂新創團隊成為供給端,以及來自美、日、韓等地的國際資本與加速器為需求端,透過論壇、展覽與創投媒合等不同形式,創造一系列資本與創意的對接機會。此活動超越單純的商業媒合,而是能有效推動不同新創產業的交流及互動,刺激不同的創新思維,讓新創產業與金融資本能在臺北市擴大產業版圖。

相較於「StartSphere Taipei」著重於提供提供國際新創交流及商機媒合,「潮對流|國際論壇」的核心功能,則為產業導入前瞻策略思維,論壇議題的規劃為在地文創與娛樂產業面臨的關鍵趨勢挑戰提供前瞻見解。

論壇齊聚國際級講者,包括美國導演Todd Eckert、日本藝術家增田賽巴斯汀、韓國執行長Cha Haley、英國Abbey Road Studios董事總經理Sally Davies,分享各自獨特的思維與經驗,論點涵蓋AI應用、社會共融、品牌在數位時代的創新經營模式等議題,讓在地業者汲取並轉化成打入國際市場的實力。在科技應用的經驗分享上,經由引進虛擬實境(VR)的製作經驗,探討沉浸式內容從技術展示走向市場變現。而在文化IP布局全球上,則引入藝術家觀點,剖析在地獨特美學轉化為具備國際市場穿透力的品牌。

此論壇不僅是單次的知識分享,更是系統性地為臺北市創新產業引入國際經驗,對在地業者能縮短摸索期,更直接掌握全球產業最新思維,讓臺北市走在思維最前端。

市政3-1:潮臺北「潮對流國際論壇」現場
「潮對流國際論壇」活動現場。

城市行動 打造藝文城市舞台

「城市行動」系列活動為了使藝文活動更容易親近,將音樂展演走出場館延伸至市民的日常空間中,藉此提高藝文活動的親近性。系列活動包含回顧流行音樂發展歷程的特展,以及在城市各處舉辦的多元藝文活動。

臺北市立文獻館推出「請播A面第2首—台北流行音樂風景特展」,經由展覽讓市民理解臺北流行音樂的發展,藉此闡述過往的創作,如何影響當今的音樂創作。

另外,系列活動中經由臺北市多個文化地標舉辦多元形式的展演,讓市民獲得不同的藝文體驗。台北當代藝術館的「NOW, 我也想去美術館展一下」,其活動內容結合市集、創作、音樂與甜點。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南方放電now公館-巷弄藝術節」,匯集裝置藝術、聲音藝術、表演與互動媒體,將藝術作品設置於城市中。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則推出「士林仙界大派對+Silent Disco」,融合布袋戲、劇場、遊行、音樂的演出,帶來不同於傳統形式的派對。位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夏日松一下─松菸炒臺北」活動,活動涵蓋國際音樂交流、音樂表演、主題運動以及週末夜間市集,讓市民在古蹟場域的夜間,也能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城市行動」活動規劃的共同點在於改變參與文化活動的形式,藝術表演、主題市集、文化體驗不再僅限於特定場所中,而是貼近市民生活,提升參與藝文活動的機會。

市政3-2:「士林仙界大派對+Silent Disco」活動現場
「士林仙界大派對+Silent Disco」活動現場。

「2025 潮臺北TRENDY TAIPEI」系列活動,整合市民的日常藝文體驗、音樂產業的國際商務媒合,以及在地新創的趨勢交流等不同面向,總體而言,為在地創意產業提供商業機會與發展方向,提升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並建構一個整合人才與商業模式的全球創意產業平台。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