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英國倫敦Z/Yen顧問公司於2015年9月公布最新第1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18,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8)調查結果。該調查主要以經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建設、人力資本、城市聲譽等五大面向105項關鍵要素,綜合三千多名金融專業人士意見,進行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評析。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自2007年3月開始,並每年定期於3月及9月更新一次。

英國倫敦Z/Yen顧問公司於2015年9月公布最新第1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18,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8)調查結果。該調查主要以經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建設、人力資本、城市聲譽等五大面向105項關鍵要素,綜合三千多名金融專業人士意見,進行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評析。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調查自2007年3月開始,並每年定期於3月及9月更新一次。
根據最新出爐的GFCI 18調查結果(見表1),在參與評比的全球84個金融城市中心,大部分城市的分數多有所增加。倫敦受到英國保守黨5月國會選舉大勝激勵股市與英鎊走強的影響,以總分796分擠下紐約成為全球最大金融中心;紐約以788分居次;第3至第10名金融中心依序為香港、新加坡、東京、首爾、蘇黎世、多倫多、舊金山、華盛頓。
| 城市 City | GFCI 18 全球排名 | GFCI 18 總分 | GFCI 17 全球排名 | GFCI 17 總分 | 名次變化 | 分數變化 | 
|---|---|---|---|---|---|---|
| 
 倫敦  | 
 1  | 
 796  | 
 2  | 
 784  | 
 ▲1  | 
 ▲12  | 
| 
 紐約  | 
 2  | 
 788  | 
 1  | 
 785  | 
 ▼1  | 
 ▲3  | 
| 
 香港  | 
 3  | 
 755  | 
 3  | 
 758  | 
 —  | 
 ▼3  | 
| 
 新加坡  | 
 4  | 
 750  | 
 4  | 
 754  | 
 —  | 
 ▼4  | 
| 
 東京  | 
 5  | 
 725  | 
 5  | 
 722  | 
 —  | 
 ▲3  | 
| 
 首爾  | 
 6  | 
 724  | 
 7  | 
 718  | 
 ▲1  | 
 ▲6  | 
| 
 蘇黎世  | 
 7  | 
 715  | 
 6  | 
 719  | 
 ▼1  | 
 ▼4  | 
| 
 多倫多  | 
 8  | 
 714  | 
 11  | 
 704  | 
 ▲3  | 
 ▼10  | 
| 
 舊金山  | 
 9  | 
 712  | 
 8  | 
 708  | 
 ▼1  | 
 ▲4  | 
| 
 華盛頓  | 
 10  | 
 711  | 
 12  | 
 703  | 
 ▲2  | 
 ▲8  | 
| 
 芝加哥  | 
 11  | 
 710  | 
 9  | 
 707  | 
 ▼2  | 
 ▲3  | 
| 
 波士頓  | 
 12  | 
 709  | 
 10  | 
 706  | 
 ▼2  | 
 ▲3  | 
| 
 日內瓦  | 
 13  | 
 707  | 
 13  | 
 702  | 
 —  | 
 ▲5  | 
| 
 法蘭克福  | 
 14  | 
 706  | 
 19  | 
 692  | 
 ▲5  | 
 ▲14  | 
| 
 雪梨  | 
 15  | 
 705  | 
 21  | 
 690  | 
 ▲6  | 
 ▲15  | 
| 
 杜拜  | 
 16  | 
 704  | 
 23  | 
 688  | 
 ▲7  | 
 ▲16  | 
| 
 蒙特婁  | 
 17  | 
 703  | 
 18  | 
 693  | 
 ▲1  | 
 ▲10  | 
| 
 溫哥華  | 
 18  | 
 702  | 
 15  | 
 696  | 
 ▼3  | 
 ▲6  | 
| 
 盧森堡  | 
 19  | 
 700  | 
 17  | 
 694  | 
 ▼2  | 
 ▲6  | 
| 
 大阪  | 
 20  | 
 699  | 
 31  | 
 668  | 
 ▲11  | 
 ▲31  | 
| 
 上海  | 
 21  | 
 698  | 
 16  | 
 695  | 
 ▼5  | 
 ▲3  | 
| 
 杜哈  | 
 22  | 
 695  | 
 20  | 
 691  | 
 ▼2  | 
 ▲4  | 
| 
 深圳  | 
 23  | 
 694  | 
 22  | 
 689  | 
 ▼1  | 
 ▲5  | 
| 
 釜山  | 
 24  | 
 690  | 
 24  | 
 687  | 
 —  | 
 ▲3  | 
| 
 特拉維夫  | 
 25  | 
 687  | 
 27  | 
 684  | 
 ▲2  | 
 ▲3  | 
| 
 臺北市  | 
 26  | 
 686  | 
 25  | 
 686  | 
 ▼1  | 
 —  | 
| 
 墨爾本  | 
 27  | 
 685  | 
 28  | 
 677  | 
 ▲1  | 
 ▲8  | 
| 
 阿布達比  | 
 28  | 
 679  | 
 26  | 
 685  | 
 ▼2  | 
 ▼6  | 
| 
 北京  | 
 29  | 
 676  | 
 29  | 
 674  | 
 —  | 
 ▲2  | 
| 
 維也納  | 
 30  | 
 674  | 
 35  | 
 656  | 
 ▲5  | 
 ▲18  | 
資料來源: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8,2015年9月。
進一步觀察各地區的表現,歐洲地區以倫敦、蘇黎世、日內瓦為西歐前三大主要的金融重鎮,西歐金融中心擺脫歐債危機影響呈現復甦跡象,29個金融城市有23個分數上升,其中以都柏林表現最為搶眼,排名上升6名、分數亦進步27分。北美地區金融中心的地位亦有所增強,其中多倫多不僅為加拿大的金融中心,亦是僅次於紐約的北美第二大金融重鎮,而舊金山、華盛頓、芝加哥、波士頓等城市亦躋身全球前15的排名。亞洲地區方面(見表2),亞洲前15大金融中心有12個城市的分數均呈現上升,香港、新加坡、東京和首爾的排名仍維持全球前10大,而大阪、大連的分數呈現大幅上升現象;至於中國大陸有上海、深圳、北京、大連等四個城市進榜,雖未進入全球前20大,但中國大陸的發展潛力仍被相當看好,調查報告認為未來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極具優勢;而臺北市的總分為686分,與GFCI 17相同,呈現穩定趨勢,全球排名位居第26名,亞洲則名列第10名,領先墨爾本、北京等亞洲城市。
| 城市 City | GFCI 18 亞洲排名 | GFCI 18 總分 | GFCI 17 亞洲排名 | GFCI 17 總分 | 亞洲名次變化 | 分數變化 | 
|---|---|---|---|---|---|---|
| 
 香港  | 
 1  | 
 755  | 
 1  | 
 758  | 
 —  | 
 ▼3  | 
| 
 新加坡  | 
 2  | 
 750  | 
 2  | 
 754  | 
 —  | 
 ▼4  | 
| 
 東京  | 
 3  | 
 725  | 
 3  | 
 722  | 
 —  | 
 ▲3  | 
| 
 首爾  | 
 4  | 
 724  | 
 4  | 
 718  | 
 —  | 
 ▲6  | 
| 
 雪梨  | 
 5  | 
 705  | 
 6  | 
 690  | 
 ▲1  | 
 ▲15  | 
| 
 大阪  | 
 6  | 
 699  | 
 12  | 
 668  | 
 ▲6  | 
 ▲31  | 
| 
 上海  | 
 7  | 
 698  | 
 5  | 
 695  | 
 ▼2  | 
 ▲3  | 
| 
 深圳  | 
 8  | 
 694  | 
 7  | 
 689  | 
 ▼1  | 
 ▲5  | 
| 
 釜山  | 
 9  | 
 690  | 
 8  | 
 687  | 
 ▼1  | 
 ▲3  | 
| 
 臺北  | 
 10  | 
 686  | 
 9  | 
 686  | 
 ▼1  | 
 —  | 
| 
 墨爾本  | 
 11  | 
 685  | 
 10  | 
 677  | 
 ▼1  | 
 ▲8  | 
| 
 北京  | 
 12  | 
 676  | 
 11  | 
 674  | 
 ▼1  | 
 ▲2  | 
| 
 大連  | 
 13  | 
 660  | 
 15  | 
 632  | 
 ▲2  | 
 ▲28  | 
| 
 吉隆坡  | 
 14  | 
 656  | 
 13  | 
 652  | 
 ▼1  | 
 ▲4  | 
| 
 曼谷  | 
 15  | 
 651  | 
 14  | 
 633  | 
 ▼1  | 
 ▲18  | 
資料來源: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8,2015年9月。
另外,從「全球市場連結性」、「金融相關產業多樣性」及「金融相關產業專業度」三大評比標準來看金融中心的發展,歸類於「全球領先者」(Global Leaders)的金融城市,包含倫敦、紐約、香港、新加坡、東京、首爾、蘇黎世、法蘭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都柏林等。而臺北市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分類,則持續保持在地且相對具深度的「在地專業金融中心」(Local Specialists),顯示臺北市金融中心的專業能量穩定發展,未來應更積極與全球接軌,朝更多樣性、專業度與國際市場連結的金融中心邁進。 
由於每座城市的吸引條件與因素不同,政策設計與規劃的考量面向亦有所差異,因此在規劃整體金融市場的政策上,須作全方位的需求評估或結構調整,以與國際先進制度接軌,並適度釋放給業者自由創新空間。目前針對全球金融中心已有全方位的評估或衡量指標,城市可以選擇符合特色的關鍵要素,加以調整促進金融與產業健全發展。根據GFCI 18調查,進一步指出受訪者認為「經商環境」依舊是評估競爭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稅率制度、人力資本等,顯見未來法制化、貪污、稅率、專業人才等議題仍持續受到重視。因此完善投資經營環境、提升專業人才的可用性、合理的稅收等,可做為未來臺北市提升金融城市中心的重點方向參考。
近年來,臺北市為營造良好的投資經商環境,透過《臺北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成立「臺北市產業發展基金」,提供多項優惠補助與減稅措施,以及鼓勵創新及投資;另外,臺北市亦改革稅制以達公平正義稅費,並從城市基礎建設進行改造與變革等,相信在持續強化國際競爭能力的努力下,未來臺北市能在競爭激烈的全球金融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的營運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