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2全球各地發展成熟的大都市,隨著人口增長壓力與經濟發展誘因,無不積極推動都市更新。日本東京都內近十多年來的區域振興,以六本木地區為標竿,將原本的老舊國民住宅社區,成功轉型為包含住宅、商業、文化、旅遊等複合式生活圈。東京車站周邊密集的商業大樓,藉由先建後拆方式逐步完成連鎖型都市更新計畫,以及車站本體的復舊計畫,帶來周邊商圈新樣貌。為迎接2020東京奧運,新的都市計畫早已啟動,2014年開幕的虎之門之丘為複合式住商大樓,不僅帶動周邊區域更新,同時東京奧運重要道路之一的環狀2號線,更是直接穿越虎之門之丘下方,展現未來城市的新樣貌。
全球各地發展成熟的大都市,隨著人口增長壓力與經濟發展誘因,無不積極推動都市更新。日本東京都內近十多年來的區域振興,以六本木地區為標竿,將原本的老舊國民住宅社區,成功轉型為包含住宅、商業、文化、旅遊等複合式生活圈;東京車站周邊密集的商業大樓,則藉由先建後拆方式逐步完成連鎖型都市更新計畫,以及車站本體的復舊計畫,帶來周邊商圈新樣貌。為迎接2020東京奧運,新的都市計畫早已啟動,2014年開幕的虎之門之丘為複合式住商大樓,不僅帶動周邊區域更新,作為東京奧運重要道路之一的環狀2號線,更是直接穿越虎之門之丘下方,展現未來城市的新樣貌。
都市規劃過程中需考量自然環境、人文、政治等各方條件,社會中的經濟活動亦是都市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當成熟都市面臨硬體設施老舊與經濟發展停滯,進而衍生出公共安全問題與都市競爭力衰退等隱憂時,不論公部門或居住者勢必面臨都市更新或重整,透過大幅度的土地重新規劃或將原有建築物重建,乃至於開發新市鎮建構副都心等不同手法,藉此維護都市應有的機能,活絡經濟與強化公共安全,以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都市更新除了考量帶動整體都市發展,過程中也需審慎思考如何有效分配資源,讓各區域有明確的發展定位與保留在地文化,這些都是政府進行規劃或與民間溝通協調時的重要課題。
近年許多成熟型都市進行重整再造,打破過去商業區與住宅區壁壘分明的型態,都市機能逐步朝向打造兼具居住、購物、就業、休閒等複合式、多樣化的生活圈。而在建築設計規劃方面,則是朝向順應現有人文發展,維護人們對城市歷史的記憶,訴求建築物與環境共生,以彰顯在地文化價值為重。
十年可以讓幼苗長成大樹,日本首都東京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去十多年也一點一滴從老舊的都市景觀中改頭換面。1964年藉由第一次承接奧運,興建鐵公路與體育設施,強化了交通建設與完備都市機能並帶動周邊商業活動,爾後經歷泡沫經濟與大蕭條時代,東京面臨都市發展瓶頸,且為促進經濟活動,政府著手展開一連串的都市更新計畫,其中最為人知且成為都市更新典範者,以港區六本木之丘為代表,同時期位居附近的東京中城以及千代田區的大丸有地區也都各有其特色。都市更新需要縝密的規劃和長遠的眼光,更是一場多方關係人的耐力賽,而在2020年即將迎接第二次奧運的東京,趁此機會再次改造都市面容,蓬勃商業活動。
六本木位於東京都港區,戰後因該地軍事設施被美軍接管,加上設置外國使館,相關商業活動因應而生,讓原先住宅區逐漸轉變成住商混和的熱鬧地區,然而繁華發展背後也帶出狹窄巷弄隱藏的防災與治安問題。隨著政府大規模都市再開發計畫,1986年森大樓建設公司著手進行約11公頃的土地規劃,並與近四百位土地所有人交涉,歷經近千次溝通會議,最終於2003年落成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六本木地區再造之時,係以建造出文化都心為整體目標,並以結合住宅、辦公、商場、觀光、藝術等方式,打造出複合機能的新市鎮。開幕後不僅吸引國際公司與日本大企業進駐,也成為當時的熱門旅遊景點。根據日本旅遊局統計,2004年參觀六本木之丘遊客人數超越東京迪士尼樂園,該地區逐年吸引人潮匯集,連帶也讓周邊區域受到都市更新帶來的益處。
距離六本木之丘北邊不到一公里之處,同樣也屬大規模地區更新的東京中城(Tokyo Midtown),也於2007年完工啟用。東京中城原為日本防衛廳(現為防衛省)用地,自2000年防衛廳遷移至新宿區後,當局依過去規劃的「鼓勵民間投資開發(PFI)計畫」,將該區約10公頃用地由民間投資開發。本案亦為日本最大宗的國有土地更新案,2001年由三井不動產等6家民間企業共同開發,在強調都更發展與環境共生的理念下,東京中城除了興建住宅、辦公、商業、藝文、娛樂等設施,同時亦將原先近4公頃的檜町公園納入整體規劃中,保留珍貴的檜木、銀杏、櫻花等樹種,提供廣闊的綠地空間做為休閒遊憩場地,並策略性地進行周邊樹木的養護,讓綠地覆蓋率持續成長,連帶有效降低周圍環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區域間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讓過去由資訊與金融產業主導的六本木地區,轉變為結合藝術與文化的複合商圈,由六本木之丘的森美術館、東京中城的Suntory美術館,以及2007年開幕的國立新美術館,共同形成地理位置上的三角區域,營造出充滿藝術氣息的氛圍。除了作為展覽場地,公共藝術設施也能自然而然地融入街道,並且吸引時尚、娛樂等商業活動加入。由政府釋出土地空間,結合民間資金與經營能力共同合作,讓原先已經發展許久的老式社區轉變成多功能的新市鎮,不僅提升居住品質、強化公共安全與友善生態環境,也改善市容藉此吸引觀光人潮,更重要的是維護在地文化,發展出特色商圈,是一個在地居民、民間企業與政府樂見的發展方向。
印東京車站周邊包含大手町、丸之內、有樂町,合稱大丸有地區,除了密集的鐵路線與四通八達的地鐵網構成交通樞紐,也因自江戶時代開始,皇居便定居於此地,帶領此區蓬勃發展,是東京主要的經濟重心。縱使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大丸有地區仍是全東京乃至全日本商業大樓最密集的區域,在120公頃的區域內,聚集超過百棟的高樓,分別由銀行、大型商社、傳播媒體業等上千間辦公室進駐。隨著經濟大蕭條時代結束,大丸有地區在2000年後相繼進行建築物改建,而其中「大手町的連鎖型都更計畫」因應當地經濟活動營運特性,而發展出有別以往的都市更新做法。考量該地區金融業與媒體業分分秒秒與時間競賽,過往「先拆除再興建」的方式,勢必會嚴重影響企業營運,故該計畫在2003年提出「先改建再拆除」的方式。首先在政府釋出的空地上興建大樓,完工後將舊大樓內的企業辦公室搬至新大樓,再拆除舊大樓,等到已拆除大樓的原址上再興建新的大樓後,依法炮製再遷入其他大樓內的企業,使得在確保經濟活動不間斷下,完成都市更新計畫。
印為迎接東京車站開業100周年,由JR東日本提出的「東京車站城」再開發計畫,包含丸之內側站房復舊計畫與八重洲口再開發兩大主軸。自2007年開始動工,並於2012年完成因戰火毀壞的丸之內側站房圓頂與其設施,以及於2013年八重洲南北大樓正式開業。除了車站本體的更新工程,其旁邊由舊日本郵局改建的KITTE商場,亦於2013年完工啟用,也象徵著本區的都市更新暫告一段落。KITTE商場原建築為建於1931年的中央郵局,然而傳統郵政事業受到郵件電子化的影響,勢必得進行轉型以維持百年事業。在考量地理優勢下,老郵局的更新規劃,以結合商場與旅遊服務功能,並藉由東京車站帶來的人潮與話題行銷,讓老建築再次重生開闢新商圈。建築設計方面,秉持著「Feel Japan」的核心理念,採用日本各地的傳統建材,維持昭和時代的建築風格,且6層樓的建築高度,更是在摩天大樓環繞的街區內,讓人感受到多樣化的市容樣貌。
印都更不等於汰舊換新,東京車站及其腹地藉由新舊融合的更新規劃讓區域更有魅力,不僅保有往來流通人潮而發展的商圈,更能因打造新商場,觀光人潮駐足,而發展出相對應的新類型商業圈,如休閒、遊憩產業等,提供該地區更多元的商業活動發展。
1959年日本東京擊敗多個城市,取得1964年第18屆奧運會舉辦權,也是第一個舉辦奧運的亞洲城市,當時展現日本已經從二次大戰後重新出發,邁向和平先進國家之列。為了迎接世界級賽事與各國選手,日本政府斥資達30億美元,興建日本武道館、代代木競技場、東京體育館等運動場地,以及交通與供水等基礎建設。當時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東海道新幹線正式啟用,是高速鐵路在全球商轉首例,另外也為消化賽事期間瞬間各湧入的人潮,擴建高速公路與地下鐵網絡。而在2020年即將再次舉辦奧運賽事的東京,在都市發展與機能皆已相對成熟的情況下,已不需要大幅度興建基礎設施,而是趁此機會進行都市內的「微整形」。
興建新穎的主場館是歷屆奧運舉辦前的討論焦點,東京雖已有多個體育館場,但都啟用已久且入場人數較受限,為同時容納更多觀眾,因此規劃興建新的大型體育館。東京奧運主場館坐落於神宮外苑,將改建現在的國立霞丘競技場為可容納8萬人的新國立競技場。除了興建賽事場地外,為確保參賽選手能保持在最佳狀態,建造選手村亦是重要建設之一,且在賽事結束後,選手村能改建成住宅區,承載更多的都市人口,對該城市有更長遠的助益。此次東京奧運選擇在灣岸區建造部分比賽場地與選手村,灣岸區是東京灣內的填海地,早期原為工業用地,直到與都心道路陸續開通後,逐漸改為商業與住宅用地。選手村占地44公頃,是東京近數十年來最大的住宅開發案,且考量未來龐大居住人口遷入,也預計在2016年完成周邊的豐洲新市場,並規劃將歷史悠久且有「東京的胃」美名的築地市場遷移至此,期望在未來幾年能為此區帶入更多觀光人潮與商機。
東京都心的交通網路密集度已是全球之列,而為提供奧運賽事時期有更便捷的交通道路通往各場地,陸續規劃新的鐵道與區域交通系統,其中「環狀2號線」為連結各場地與選手村的重要道路。環狀2號線的興建不單只是道路工程,而是影響虎之門地區進行區域更新的重要環節。早期虎之門地區為東京的辦公區,辦公大樓林立,然近年來其他地區完成都市更新,帶走許多企業辦公室,商業活動逐漸下滑,而適逢取得奧運主辦權,東京都廳趁此進行改造計畫。由東京都廳與森大樓建設公司共同開發,以過去六本木之丘的成功經驗,再造虎之門之丘(Toranomon Hills)。虎之門之丘於2014年開幕,且本案為日本第一座與道路共構的超高大樓,環狀2號線由底下穿過,讓豐洲地區可直達都心,此立體道路設計,也提升土地利用率。虎之門之丘為兼具商辦、遊憩、住宅、防災等多功能的複合式大樓,期望能重回東京經濟動脈之列,且建造時更強調建築物帶來的城市意象,以植栽、流水、大面積綠化等元素,柔和密集建築群也妝點市容。
東京是一個發展成熟的都市,為了讓城市再生更樂活,大大小小的都市更新計畫正不斷進行中,而舉辦2020奧運是個讓東京都市機能更臻完善的契機。除了興建必要的運動場地,六本木與大丸有地區也再次加入區域更新之列,連帶周圍的銀座、新宿、澀谷,甚至品川也都投入都市再造工程。過去建築工程只要把房子蓋得堅固即可,現在則是將規劃核心由建築物移轉至「與人相關」上,人文歷史的留存顯得更為重要,若能保有古往今來的文化內涵,更能提升人們對新建築的認同與價值。隨著舉辦大型運動賽事的機會,除了加強公共建設,東京也將借力使力發展特色商圈,以帶入更多商務與觀光人潮,活絡日本經濟活動,未來東京發展出的嶄新城市樣貌與繁榮的商業圈,著實令各界期待。
1.2020東京大改造:日經三大專門雜誌帶你預測未來,東京消費、投資、住居、工作最佳指南。
2.台經月刊第33卷第7期「文化創意產業與都市再生—以東京六本木為例」。
3.六本木之丘官網 http://www.roppongihills.com/
4.東京中城官網 http://www.tokyo-midtown.com/
5.KITTE官網 http://jptower-kitte.jp/
6.虎之門之丘官網 http://toranomonhills.com/ja/
7.都市更新簡訊2015/06第66期 http://www.ur.org.tw/updatemsg.asp?yea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