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內經濟情勢分析(2016Q3)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國內經濟情勢分析(2016Q3)

我國經濟動能顯現曙光,受惠於全球半導體需求暢旺,而我國業者於該產業鏈中扮演相關重要角色,相對提升我國貿易成長,惟我國貿易出口比重過度集中在電子零組件產業值得政府關注;另外,物價雖已回復平穩,但因年初寒害遞延影響,以及連續的颱風侵襲,以致水果類物價持續居高不下,因水果類農產品的耕種非一蹴可及,短期內水果類物價上漲難以回復。我國勞動力參與率與就業人數增加,勞力運用效率及產業競爭力有效提升。

國內經濟概況

■ 經濟動能:GDP初估成長2.03%
■ 產業動態:工業生產指數109.64,較2015年同期成長4.07%
■ 貿易動態:外銷訂單較2015年同期成長2.90%,第3季出口轉正,較2015年成長0.13%
■ 民生商業: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商業活絡,物價漲幅趨緩
■ 勞動生產力:失業率4.03%,勞動生產力增加9.72%

2016年第3季GDP初估成長2.03%

2016年第3季我國經濟成長初估成長2.03%。各項因素分述如下。

外需方面,商品及服務輸出實質成長3.59%,商品及服務實質輸入成長5.27%。主要因為行動裝置推陳出新,帶動我國出口需求擴增,以及農工原料價格跌幅趨緩、資本設備進口擴增、國人出國人次續增等因素影響。

內需方面,民間消費成長2.46%,政府消費3.56%,資本形成成長3.11%(其中民間固定投資成長3.62%,政府投資成長4.66%,公營事業投資負成長6.38%,實質存貨變動減少25億元)。併計前述各項結果,內需成長2.79%。主要受到車市持續走強、油品銷售價跌量增、行動電話新品熱銷、國內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充先進製程、航空業者擴充機隊等因素影響。

觀察其他主要國家2016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中國大陸6.7%、韓國2.7%、香港1.9%、新加坡1.1%、日本0.9%、歐盟1.8%、德國1.7%、美國1.5%。相較其他國家經濟成長情形,我國經濟相對平穩。(圖1)

圖1 臺灣經濟成長率趨勢圖 Expenditures on Real GDP in Terms of Growth Rates

第3季工業生產指數較2015年同期成長4.07%

2016年第3季工業生產指數109.64,較2016年第2季成長3.10%,較2015年同期成長4.07%。觀察權重占比最大的製造業,較2016年第2季成長3.15%,較2015年同期成長5.07%。在主要行業中以電子零組件業成長13.04%最多,主要受惠於各大國際品牌行動裝置新品接續上市,帶動相關零組件備貨需求,以及面板需求回溫等因素所致。(圖2)

圖2 工業生產指數趨勢圖 Taiwan's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

第3季出口轉正,較2015年同期成長0.13%

2016年第3季出口總值713.14億美元,較2016年第2季增加26.63億美元,成長3.88%;較2015年同期增加0.90億美元,成長0.13%。進口總值593.75億美元,較2016年第2季增加25.94億美元,成長4.57%;較2015年同期減少0.60億美元,衰退0.10%。

觀察主要出口貨品以電子零組件產品增加27.23億美元最多,成長12.31%;以電機產品減少7.16億美元最多,衰退23.21%。主要進口貨品以電子零組件產品增加19.80億美元最多,成長21.12%;以礦產品減少16.17億美元最多,衰退15.26%。

上述變動係因半導體需求回溫,帶動我國電子零組件產品的貿易擴增,再加上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跌幅收斂等因素影響所致。(見圖3)

圖3 臺灣海關進出口金額及成長率 Custom Export Value, Custom Imports Value and Growth Rate

第3季外銷訂單成長2.90%

2016年第3季外銷訂單金額1,159.24億美元,較2016年第2季增加133.32億美元,成長13.00%;較2015年同期增加32.66億美元,成長2.90%。

觀察主要訂單貨品類別與2015年同期比較,以電子產品增加23.73美元最多,成長8.18%;訂單金額占比最大的資訊通信產品(占比達29.94%),訂單金額為347.05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14.07億美元,成長4.22%。

進一步觀察主要訂單來源地區,訂單增加最多者為美國,增加27.36億美元,成長8.79%(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4.55億美元最多,成長13.05%);其次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增加15.22億美元,成長5.69%(以電子產品增加10.28億美元最多,成長10.67%)。

上述變動係因手持行動裝置推出新品、中低階手持行動裝置需求增加,帶動手機晶片設計、晶圓代工、封測、被動元件模組,以及相關組裝工產業供應鏈的接單增加,再加上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品訂單合計之金額占總體訂單57.01%,因而帶動整體2016年第3季訂單成長。(圖4)

圖4 海關出口與外銷訂單 Custom Export and Export Orders

第3季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商業活絡

2016年第3季整體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總額為新臺幣3兆5,746.10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268.36億元,成長0.76%。其中批發業營業額為2兆4,634.15億元,增加71.37億元,成長0.29%;零售業營業額為1兆9.88億元,增加163.74億元,成長1.66%;餐飲業營業額為1,102.07億元,增加33.26億元,成長3.11%。

上述變動係因水產品外銷增加,再加上適逢中元節及中秋節,下游通路商提貨數量增加,以及手持行動裝置、物聯網及車用電子需求增溫,帶動相關產品銷量等因素影響整體商業營業情形;此外,汽機車舊換新補助政策促銷活動,以及進口車熱銷亦帶動零售批發業成長;受惠於展店效益及擴增餐點品項,以及部分業者推出促銷活動開發客層牽動餐飲業表現活絡。(圖5)

圖5 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金額及成長率 Value and Annual Change Rate of Commerce Sales

第3季消費者物價較2015年同期上漲0.71%

2016年第3季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105.16,較2016年第2季上漲0.47%,較2015年同期上漲0.71%(核心物價0.84%)。

觀察各類別物價與2015年同期相較,食品類上漲2.95%(其中水果上漲21.53%)、衣著類上漲0.93%、醫藥保健類上漲0.73%、居住類下跌0.78%(其中燃氣及電費分別下跌14.19%及11.68%)、交通及通訊類下跌0.54%(其中油料費下跌3.81%)、教養娛樂類下跌0.14%。

基本上,第3季物價上漲係因受到年初寒害遞延影響,再加上尼伯特、莫蘭蒂、梅姬等颱風接連侵襲,以及外食費增加,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圖6)

圖6 貨幣供給成長率與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Money Supply Growth Rate and Inflation Rate

第3季受畢業季影響 平均失業率4.03%

2016年第3季平均勞動力人數1,175.4萬人,平均勞動力參與率58.85%,較2015年同期增加0.08個百分點。

平均就業人數為1,128.0萬人,較2016年第2季增加3.4萬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6.2萬人,成長0.56%,其中高中(職)程度者的就業人數持續減少,衰退0.23%。

平均失業人數47.4萬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2.2萬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1.0萬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增加0.3萬人,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0.1萬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增加0.5萬人。

平均失業率為4.03%,較2015年同期增加0.16個百分點。按教育程度觀察,國中及以下程度者失業率3.12%,高中(職)程度者失業率4.00%,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4.37%,其中大學程度者失業率達5.58%。按三段工作年齡層觀察,15~24歲年齡層失業率12.61%,25~44歲年齡層失業率4.13%,45~64歲年齡層失業率2.24%。(圖7-1、7-2)

2016年第3季平均經常性薪資為39,220元,較2015年同期增加1.09%;非經常性薪資(含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加班費等)為6,726元,較2015年同期減少0.16%。

2016年第3季平均受僱員工人數為746萬7,673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0.74%。平均工時172.40小時,較2015年同期減少7.1小時(其中平均加班工時8.30小時,增加2.47小時)。

在員工流動狀況方面,2016年第3季進入率2.68%,較2015年同期減少0.02個百分點;退出率2.51%,較2015年同期減少0.11個百分點。其中受僱員工人數占比最高的製造業進入率2.25%,退出率2.14%;勞動生產力增加9.72%,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減少3.71%。

由上述觀察顯示勞動市場趨於保守,勞動者轉換工作意願相對較低,以及我國勞力運用效率及產業競爭力有效提升。

圖7-1 就業人數及就業成長率 Employment and Annual Growth Rate
圖7-2 失業人數及失業率 Un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Rate

結語

綜觀上述指標,我國經濟動能顯現曙光,受惠於全球半導體需求暢旺,而我國業者於該產業鏈中扮演相關重要角色,相對提升我國貿易成長,惟我國貿易出口比重過度集中在電子零組件產業值得政府關注;另外,物價雖已回復平穩,但因年初寒害遞延影響,以及連續的颱風侵襲,以致水果類物價持續居高不下,因水果類農產品的耕種非一蹴可及,短期內水果類物價上漲難以回復。我國勞動力參與率與就業人數增加,勞力運用效率及產業競爭力有效提升。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