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隨著都市發展的趨勢,使得傳統產業轉型及生產階級結構改變,各都市產業升級朝向高技術與高知識密集趨勢發展,且各城市之發展歷程、地理環境及文化底蘊不同,可望透過文化與創意提升經濟產值及振興都市經濟。發展文化產業一方面可促進商業競爭力、提升經濟產值及創造就業,另一方面也可成為社區重建、都市活化、區域經濟平衡的手段,展望產業創新、文化創意與城市再生發展整合之必要性與趨勢,已是許多國家政府重要的施政重點,也是許多都市再生的發展策略。
壹、文化創意與都市發展
歐美先進國家採取文化導向策略包括: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設施、文化活動、文資保存利用、營造文創地標等,並結合創意城市理念,做為提振經濟發展為目標的都市再生策略。Florida和Tinagli提出一個城市是否創新、具有創意,想要吸引創意人、激發創新能力與刺激經濟成長,需具備人才(Talent)、高科技(Technology)與容忍度(Tolerance)三個面向。自2000年代起,文化導向都市再生不再僅是實體的建物或經濟提振,而是地區環境、社會及經濟面等都市全方位的健全,更與都市創意氛圍與鄰里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政府於2010年制定並頒布《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將文化創意產業定義為「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產業」就文化創意產業與建築空間發展脈絡,本文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集聚模式、社區營造與URS發展模式、以及無圍牆博物館發展模式等三種面向進行討論。
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模式
文化創意源起於1980年,歐美各主要都市都將列為都市再生政策之規劃重點,促使閒置空間能夠再次利用,由於文化創意可發揮產業集聚的效應,形成文化創意產業之產業鏈,帶動民間更多投資與發展,發揮產業群聚所帶動的價值鏈整合及產業競爭優勢。文化部率先推動臺北、臺中、花蓮、嘉義及臺南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整建及產業群聚營運計畫,以文創產業軸帶概念,進行區域產業串連,達到文化創意產業與所在都市整體區位發展、人才及產值全面提升之卓越績效,五大園區前身分別為臺北酒廠、臺中酒廠、嘉義酒廠、花蓮酒廠及臺南市公賣局倉庫群,依各園區現狀、地域資源及環境特色等,建立所屬發展定位及推動政策。
目前臺灣各都市成功文創園區案例,包括: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宜蘭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嘉義檜意森活村、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臺中審計新村、臺南藍晒圖文創園區等。隸屬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管轄之「松山文創園區」,於2001年指定為市定古蹟,肩負帶動臺北市原創力及提升城市競爭力為使命,定位為「臺北市原創基地」,誠品集團以豐沛的文創展演經驗與深厚藝文資源進駐,從文創書店與商場、文創旅館、表演廳與電影院等多元場域,以跨界、跨業創造幸福文創基地。以工業遺構、歷史建物為特色的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透過文創應用、育成扎根等再造策略,開啟老廠房重生運用的新契機,不僅為宜蘭文創產業開啟新的里程碑,透過在地連結與國際視野的合作,期能深耕、發揮文創群聚效應。嘉義「檜意森活村」由農委會結合嘉義市都市更新案,推動珍貴林業歷史資產之保存活化,為全國第1個以「森林文創」為主題的文創園區,打造嘉義市新地標,促進都市整體發展。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為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日式軍官宿舍建築群,園區不僅傳承眷村文化,也藉由各式的活動,展現臺灣多元性文化及保存的價值意義,讓眷村不再只是歷史文化的展示場域,更是都市的舊城核心區域。
上述透過文創產業園區帶動都市發展之成功案例,驅使各都市努力促使文創園區的設立,位於桃園中壢區的中原營區,保留營區19棟庫房群,致力打造成「桃園版華山」的中原文創園區及創業村,以文化創意、藝術展演等產業為主,規劃為文創市集、藝術展覽、表演空間、人才孵化、餐飲空間及公共行政等六大空間,期能創造在地創就業的契機與可能性。
二、社區營造與URS發展模式
社區營造是結合特有的文化傳統、空間環境與地方產業,積極發展地方魅力。都市再⽣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URS)為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於2010年提出之政策,以都市閒置之舊建築再利用為原點,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跨機構合作,或與民間部門、公營事業機構、學校等不同單位合作模式,同時結合文化創意產業所形成的都市更新,以「再生」的概念重新賦予都市新的價值,並帶動都市活化,促進地域發展,也可稱為「文創都更」或「創意都更」。目前臺北市URS計畫共有10個基地,其中URS329稻舍,以傳統產業再生發展為目標,期藉由各式創意行動注入,於傳統產業基礎上發展新的可能性。URS23天母白屋,受社區與在地團體發起保存後,指定為市定古蹟,為延續天母地區地方特色,以全球在地化精神,共創天母地區歷史交流記憶中心。而URS27M是位於陽明山上的基地,過去是自來水事業處廢棄的宿舍,透過環境整理改造、團隊的進駐,持續地辦理各種發展里山、郊山學的實驗行動,也引動了周邊美軍宿舍群的活化,帶動文化產業的進駐,與周邊的地區逐漸發展成文創聚落。
透過新的元素與舊建築空間以及在地特色的結合,像是針灸一樣,帶來改變街區的可能,而這種改變也許是短暫的,也可能是長期的,街區的改變從基地逐漸向外擴散,帶來群聚的效果。其他都市成功案例包括:范特喜微創文化之綠光計畫、臺南神農老街、臺北剝皮寮歷史街區、臺南新化老街、雲林雲中街文創聚落、金門陽翟大街等。
范特喜之綠光計畫,是臺中中興一巷之十二棟自來水公司的老宿舍,將閒置老舊建築以綠建築的概念,進行空間改造及分割,透過不同產業的微型創作者進駐,開啟與巷弄居民共生的生活連結。而臺南神農老街有著超過300年歷史,在清朝時期街道位於臺灣府城五條商用港道中,至今仍有許多屋舍保留清代及日治初期的樣貌,隨著老屋活化與創生實踐,以及附近的臺南市定古蹟金華府、全臺開基藥王廟、永川大轎等,讓神農街重獲新生,使得老屋與古蹟能重拾風華。剝皮寮街區是一條在清代即形成的街衢,因實施禁建,因此遂得保存清廷街型和日據時代的牌樓厝,剝皮寮已經成為傳統與創新、歷史與創意相互交織揉合的場域,其擁有臺北市其他地方不易見到的街道尺度與樣貌,透過藝術、文化資產及觀光的能量展現出臺北城樣貌。
三、無圍牆博物館發展模式
文化部105年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透過館舍分流輔導策略,整合地方文化資源,強化在地連結,深耕地方,以跨域加值策略,發展整合協作平台,進行資源整合,並以不蓋新的建築,整修利用舊有或已有的建築空間,透過展演內容充實活化,結合在地居民、團體力量,誘發地方與民間活力,進而發展出符合地區需求、優質而貼近民眾的地方文化環境。
「無圍牆博物館」為臺北市政府推動的重要文化政策,將臺北視為一座大博物館,將具有百年以上文化歷史意義的建築與街區遺跡重新盤點、打破框架、特別加強人與人的互動,以及空間、建築、場域之關聯性型塑臺北市歷史感與文化風格。而5+3「無圍牆博物館」計畫是串連起臺北市5個歷史建築與街區,由北至南順序為北投、大稻埕、城北廊帶、萬華艋舺及城南台大,加上3個無圍牆博物館的延伸流行文化場域,包括:信義松菸文創園區、南港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與士林臺北藝術中心。「信義松菸」以松菸文創園區串聯文創之重點區域,如大巨蛋、國父紀念館、臺北機廠以及臺北101等場館;「南港北流」以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為核心,串聯南港車站、南港瓶蓋工廠、南港生技園區及南港展覽館等場館;「北藝中心」被賦予極為重要的都市發展任務,代表臺灣的國際文化交流平台,做為一個亞洲的藝術中心,將串連士林官邸、圓山飯店、花博公園、臺北市立美術館及故宮博物院等場館,打造人文藝術、休閒娛樂及消費活動的藝文城市。
在整體環境驅使下,公部門逐步結合館內、外的文化資源,增加地方文化豐富性與促進在地文化與觀光發展,例如:新竹市以新竹美術館、影像博物館、串聯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新竹都城隍廟等,打造為舊城藝文聚落;以新竹火車站後站的南大路日式警察宿舍,與下竹樹屋變身「下竹町老樹文創市集」,並串聯新竹公園、孔廟、動物園、玻璃工藝博物館等景點,讓大後站地區風華再現,打造藝文新據點。嘉義市以市立美術館及市立博物館為嘉義市重要的雙核心館,市立美術館串聯嘉義文創園區、城市願景館等場館;市立博物館串連嘉義舊監獄宿舍群、檜意森活村及嘉義車庫園區等場館,同時活化舊城區的九華山地藏庵及嘉邑城隍廟,以地方歷史與藝術做為地方知識主體,連結在地社群,深化地方文化特色內涵,展演嘉義市在地知識與日常文化,成為都市發展創新的驅動力。
Liu & Chiu (2017)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指出,創新能力、產業合作、創新育成與產官學整合等因素若有良好的表現,能帶動文創產業發展並有效提升都市競爭力,同時可以透過產業研發與群聚、人才培育與產業輔導及產業與市場流通拓展之策略運用發展文創產業,其相關說明如下:
(一)證據顯示都市發展若要以文創產業提高都市競爭力,應著重產業研發及群聚策略為推動目標,協助文創產業之研發與轉型、產業間之產業鏈結,加強文創園區或文創產業群聚之管理,同時應將博物館、美術館等視為文創產業之重要品牌,予以形塑包裝並行銷推展;
(二)文創人才培育養成計畫或成立人才培育學院以扶植新秀,同時學校教育應導入文創知識,以增強文創內涵之養成;政府應提供產業諮詢、輔導與扶植,包括:智慧財產權之商業化協議、文創業者企業化營運、企業媒合以及有競爭力產業之育成或升級;
(三)同時積極擴大產業之內外需求,對內則確保地方宣傳與網絡流通,對外則發展出口保障措施,拓展海外商務考察及參展,透過相關組織以提供更多海外市場商情,或是輸出有潛力之文創產業等,此項研究結果與目前各國政府推動之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相同。
文化創意產業已是各國提升都市競爭力之一重要指標,各國都市無不思考以文化為都市之基盤,嘗試將都市中之建築、都市設計、產業發展與政策都與文化做結合,期望創造都市「品牌」,在面臨全球化影響之下,各都市如何具備自我特色、自明性之創造及彰顯,將成為全球化下重要辨識度,在逐漸一致化之文化融合影響下,唯有高辨識度之都市才是高度在地文化保存及融合之證明,證明都市及建築是文化之載體,透過建築及都市的存在,宣導在地整體文化脈絡,硬體的空間與軟體的文化內容相輔相成,共同達成建築文化及文化建築的目標。
針對如何透過文創產業發展提升都市競爭力部分,提出幾點建議:
(一)文創產業群聚活化閒置空間部分,以知識經濟為主之都市再生取代都市更新,透過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來促進社會環境朝永續傳承邁進。
(二)透過公私部門協力合作,徵求具發展潛力之創意提案,針對文創產業化之創新研發、行銷推廣或經營管理等商業模式之可行性評估。
(三)透過政府輔導,由大學及職訓成立文創人才培育養成計畫或人才培育學院,提供文創產業業者技術、知識等諮詢,扶植產業育成、轉型或升級,並辦理相關人才培訓課程。
(四)協助文創產業間之產業鏈結與異業結盟,透過民間製造政府行銷,推動文創產業結合國際觀光,打造文創產業國際化、產業特色化。
(五)文創產業分級化,透過專業審查及定期評估,針對文創產業評估結果,提出具體建議與策略,對症下藥。
文化透過各種策略達成之建構,就如同建築行為一般,建築有如動詞,建築文化的意義是為宣示文化動態發展有如房屋一般,不同時期應以不同方法及技術因應,如此才可成功。文化建築則再次強調,建築是文化的整體表象,不僅是建築文化陳設或展示,重點是本體建築已明顯敘述文化的痕跡,驅動舊建築再利用及活化的概念,唯有不斷在不同生命週期變化建築活動內容,重新定義建築於不同時代的意義,成為文化變遷中的一部分。建築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元素,而文化建築對於都市發展之見證,則具有絕對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