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發布日期:
臺北新春購物月期間,迪化年貨大街活動期間來客數達99.5萬人次,創造15億元營業額;後車站、華陰街、臺北地下街三大商圈年貨大街活動期間,來客數達149.9萬人次,創造11.1億元營業額;榮濱年貨大街活動期間,來客數約28萬人次並創造2,500萬元營業額,九處商圈共創造32億元之營業額,來客數達329萬人次。展望2014年除了持續挖掘商圈特色,更將以創新元素行銷本市商圈,期以更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吸引遊客來臺北觀光消費。
發布日期:
為邁向世界設計之都之列,臺北市持續運用設計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及形塑城市形象,實質發展設計創意內涵並再創國際競爭力,延續每年頗受好評的「臺北好站」,2012年共評選出36家獨具風格之店家;「漫遊臺北」攝影競賽,鼓勵市民發掘城市裡的好創意、好設計;「臺北設計獎」以「彼此YOU I」為主題,得獎名單將於10月頒獎典禮公布。
發布日期:
2012臺北購物饗宴預計串聯臺北市特色商圈,集結2,800家以上特約店家,持續推動「臺北購物卡」,自8~11月推出系列主題活動,以聯合行銷微型店家,吸引民眾前往購物。此外,9~11月將募集商圈、品牌業者、設計師舉辦時尚秀,以臺北做為時尚展演舞臺,讓民眾體驗臺北多樣化的時尚新魅力。
發布日期:
臺北市得天獨厚的擁有自然山系景觀資源,為了鼓勵民眾假日走出戶外,提升休閒遊憩品質,由臺北市政府規劃的親山步道,串連了大眾運輸系統與登山步道系統,在前往親山步道的捷運站或公車站附近,都能發現親山步道的標誌,民眾只要隨著標誌的指引前往,就能享受一趟臺北山水樂活之旅。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為使溫泉資源得以永續保育利用,以地景保育、文化保存、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健康生活為臺北市溫泉資源管理規劃之五大目標,期將臺北市溫泉資源區提升為「溫泉園區」,在永續運用溫泉資源之基礎下,進行溫泉資源管理及協助溫泉產業發展經營。
發布日期:
「夜市」一直是臺北型塑國內外觀光客印象的重要特色之一,或許有人認為夜市的傳統氣息與臺北的進步與繁華不符,但夜市中的「吃」與「玩」一方面編織了外國遊客對臺灣的想像,也同時滿足了外縣市民眾對家鄉的思念情感;另一方面,夜市伴隨臺北的發展,成為臺北市民共同的成長記憶,描繪出一條可跨越世代、可溝通傳統與現代的無形橋樑。本期特別報導,將介紹臺北市超過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夜市,讓讀者更能感受臺北市夜市的美好,在享用各夜市特有美食,以及感受各區夜市獨特魅力之餘,配合已經開放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充分享受深刻感動的臺北花都夜晚之旅。
發布日期:
臺灣經濟發展向來以中小企業為主軸。地方經濟的活化對於政府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任務,中小企業的發展,雖仰賴政府有效掌握經濟環境變遷及配合業者需求,但是許多產業因為人文社會背景、自然資源條件、生產供需關係及商業活動等因素,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地方特性」的群聚現象,進一步的發展成地方特色產業。本期專題分析,將探討臺灣與臺北市的特色產業發展,分析其優勢及劣勢,並輔以個案討論,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各地方的特色產業。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透過軟硬體特色之營造開發與產業轉型輔導,兼涵休閒遊憩、保育、教育等3項工作策略,推動農業朝精緻化、休閒化、服務業化、加強農產品行銷與包裝及農產品生產履歷制度發展。
發布日期: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針對臺北市境內119處溪溝集水區及50條土石流潛 勢溪流與辦理防災工作,截至2009年12月底止,依據溪溝現況,共完成30條集 水區溪溝與土石流潛勢溪流(含22座列管沉砂池)之清疏、清淤與治理維護工 作,整治成效可降低區域型淹水風險。另針對現況良好無需辦理清疏之土石流 潛勢溪流及集水區內溪溝,亦於防汛期間委託專業技術單位辦理巡勘工作。
發布日期:
臺北市擁有豐富的水岸景觀資源,為鼓勵民眾從事水域活動,近年來,市政府除利用高灘地設置環河自行車道與多種運動設施外,更開闢「藍色公路」航線,成為民眾另類的遊河、賞景等觀光休閒活動新選擇。
發布日期:
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微笑單車營運即將屆滿一年,回首辦理過程,系統於2009年3月11日啟用,5月10日正式收費營運,至今已借出超過16萬車次、註冊達2萬6千人次;經過一年來的推廣,頗受市民好評與支持,新的一年將持續推動更便利與完整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打造更美好的市區交通與生活環境。
發布日期:
臺北水岸,可浪漫、可逍遙,臺北市政府規劃了6條水岸自行車道,接著又陸續完成沿途的自行車出租站,臺北市民除了平時的散步休息外,現在更多了一趟可以御風而行的河岸自行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