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2016年第2季,在物價方面,CPI年增率平均上漲1.32%,以食物類漲幅最大。在營建動態方面,建築投資市場緊縮,核發建築物建造、使用執照之數量皆微幅減少;房市交易量能持續大幅萎縮。在勞動市場方面,整體就業成長動能趨緩,臺北市勞參率穩定,失業率略增。在稅收動態方面,地方稅收實徵淨額達259.10億元,年增率為3.5%,受到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影響,房屋稅收大幅增長。
■ 物價動態:CPI年增率平均上漲1.32%,以食物類漲幅最大。
■ 營建動態:建築投資市場緊縮,核發建築物建造、使用執照之數量皆微幅減少;房市交易量能持續大幅萎縮,中山區表現仍居冠。
■ 勞動市場:整體就業成長動能趨緩,臺北市勞參率穩定,失業率略增。
■ 稅收動態:地方稅收實徵淨額達259.10億元,年增率為3.5%,受到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影響,房屋稅收大幅增長。
■ 營業動態:臺北市工商登記統計達23萬683家,呈現連續4年遞增趨勢,並創下近10年新高,資本總額呈現穩健成長;但因全球市場需求動能疲弱,公司行號營業總額下滑2.23%。
■ 觀光產業:整體住房數及住用率皆持續下滑。
■ 投資動能:僑外投資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41.8%,表現亮眼。
■ 創新動能:研發中心家數略增,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家數月平均銷售額穩定成長。
■ 創業動態:臺北市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設立家數,呈現微幅衰退,以批發零售業家數占比最高;本國與外國青創負責人之公司家數亦呈現趨緩。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平均上漲1.32%
臺北市第2季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2015年)同期上漲1.32%,主因為蔬菜、水果受年初寒害及近期產地豪雨影響,使整體供應量較上年同期減少,加以部分穀類及其製品、外食費與水費價格調漲,惟燃氣、油料費及家庭用電價格調降,抵銷部分漲幅所致;在七大類指數變動部分,呈現上漲的類別為食物類(5.81%)、雜項類(1.45%)及醫療保健類(0.47%),下跌的類別則包含交通及通訊類(-1.53%)、居住類(-0.29%)、衣著類(-0.23%)及教養娛樂類(-0.16%)。
進一步比較1~6月上半年其他縣市的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的變動情況,臺北市上漲1.42%,高雄市上漲1.92%,全國則上漲1.54%,其中由於水果類受天候干擾的遞延影響,漲幅達35.81%,為2005年12月以來新高。整體而言,國內景氣緩步回溫,雖國際油價微幅上漲,原物料價格走跌,物價漲幅已相對平穩(見圖1)。
建築投資市場緊縮,核發建築物建造、使用執照之數量皆微幅減少
核發建造執照之統計為反映國內建築物新建、增建及改建趨勢的指標,其變動情況得以反映營建業景氣之發展概況。全國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數量累計1~6月上半年共10,951件,總樓地板面積為12,058,195千平方公尺,六都合占總面積達6成以上,以桃園市267萬平方公尺最多;全國使用執照核發數量為11,263件,總樓地板面積為14,216,655千平方公尺,其中六都直轄市總樓地板面積占38.17%,同樣以桃園市占195萬平方公尺最多;另按用途別分,則以住宿類住宅占58.38%最多。
2016年第2季臺北市核發建造執照共36件,較上一季核發張數減少27件,年減率為38.98%,總樓地板面積為463,746千平方公尺,較上一季成長42.38%,跟上年同期相較則增加84.96%。在使用執照部分,2016年第2季共核發64件,較上一季略增9件,與上年同期相較則略減11件,總樓地板面積為440,178千平方公尺,年減率則達56.22%。
若進一步從住宅類建造執照核發戶數來看,累計1~6月上半年全國核發戶數為36,573戶,年減35.3%,因景氣持續下滑,建商推案意願低,六都核發戶數皆全面下滑。其中,臺北市第2季僅492戶,為近2年來新低紀錄,上半年核發總戶數僅為1,433戶,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54%,觀察自2015年第1季申請核發建造數量便一路呈現下滑,顯示建築投資市場緊縮,過去幾年建商大量推案、興建的房屋將流入市場,加上市場買氣疲軟,買方對新成屋的接受度及持有稅增加的風險,預期臺北市房市交易量、開發量皆面臨新低點,成屋賣壓大、建商態度趨於保守,縮減建照申請件數,亦間接加深房價下修的壓力(見圖2)。
全國都市地價漲幅近6年最低,臺北市首度呈現負成長
以2013年3月31日為基期(100),本期(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為119.33,與上期比較,本期上漲0.44%,除了臺北市、新竹縣及連江縣下跌之外,大多數的直轄市、縣(市)均維持微幅上升情形。
全國縣市中漲幅最大為澎湖縣上漲3.22%,因縣內遊憩休閒產業活絡,各觀光景點與主要商圈人潮匯集,帶動商機,地價穩定發展,加上非都市土地可申請變更建地及建案交易價格高漲影響,地價上揚。而六都中則以臺南市上漲1.56%最多,因近年來市府全力推動臺南市生活圈道路系統,積極興建多項交通建設,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活絡觀光產業,帶動周邊商機發展,使得地價上漲。
臺北市都市地價指數為114.91,與上期比較,下跌1.52%,主要受到整體經濟景氣趨緩及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上路等因素影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交易動能明顯不足,部分屋齡較為老舊地區受公共設施不足、都更進度緩慢,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價格下降較為明顯,整體市場呈現量縮價跌的趨勢。不僅6年來首度呈現負成長,且為直轄市中唯一負成長的城市。觀察近年來總指數的變化情形,自2012年9月底起,總指數的升幅皆小於或等於全國,且至2016年3月底升幅差距最大。
進一步分析臺北市各使用分區地價指數,住宅區捷運站周邊及環境品質、生活機能較佳之區域,地價具抗跌性,而部分屋齡較老舊之區域,公共設施相對不足,都更速度緩慢,成交價格明顯下跌,下跌幅度為1.72%。商業區受限於整體大環境影響,觀光人潮衰退、民眾消費力減弱,地價下跌1.10%。在工業區部分,於內湖潭美街、新明路一帶多以傳統工廠使用為主,建物老舊、巷弄狹窄,大型廠商進駐意願較低,地價下跌1.58%。若以行政區來看,以文山區下跌幅度2.52%最大,儘管捷運萬隆站一帶交通便利,地價抗跌性佳,但景美站周邊及興隆路、萬芳路一帶,受景氣影響,人潮銳減、消費力道不振,加以部分區域屋齡老舊,不動產市場保守,地價下跌幅度明顯(見表1)。
房市交易量能續縮,中山區表現仍居冠
2016年第2季臺北市不動產買賣登記件數為4,873件,較上一季成長27.17%;土地買賣登記筆數為6,747件,較上一季成長23.82%;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5,220件,較上一季成長31.22%。但若與上年同期相較,則皆呈現大幅減少。本季不動產市場處於新舊政府交接期間,房市政策同時影響買賣雙方,臺北市呈現價跌量縮,整體買氣呈現低迷。
以行政區來看,臺北市房地產成交件數仍以中山區的665件居冠,其次為北投區619件、內湖區541件。從2006年開始,中山區的房屋買賣交易量長期位居全市之冠,因區域範圍廣、物件種類多元(如豪宅、公寓、套房等),價格極具吸引力。整體而言,2016年第1季在政策、景氣及信心多重利空下,房市交易量價均陷入谷底;第2季各行政區的成交件數皆較上年同期大幅萎縮,房市政策明顯影響房市交易量,國內房市上半年受房地合一、房價看跌兩因素交叉影響,隨著央行持續降息、解除選擇性信用管制等,已使臺北市房價逐漸止跌回升,而第3季受到英國脫歐、全球金融震盪的影響,投資人持觀望意味濃厚,且遇到傳統民俗月的交易淡季,買賣交易可能有所盤整,新政府上台後的各項經濟政策、投資意願、持有稅議題等因素,將是未來第3季房市的觀察重點(見圖3、表2)。
整體就業成長動能趨緩,臺北市勞參率穩定,失業率略增
全國勞動力人數累計1~6月上半年平均為1,169萬7千人,勞動力參與率為58.66%;就業人數平均為1,124萬2千人,較上年同期增加0.65%,受部分應屆畢業生初次投入職場所影響,失業人數平均為45萬5千人,失業率為3.89%,較上年同期上升0.21個百分點,顯示勞動市場仍受到景氣滯緩影響。
臺北市勞動力人數為132.8萬人,勞動力參與率57.30%;就業人數為127.7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0.39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5.1萬人,失業率3.80%,低於新北市(3.90%)、桃園市(4.0%)及高雄市(4.0%)。雖然臺北市的勞參率,略低於臺南市(61.3%)、新竹市(60.3%)等其他縣市,但人力資源供給仍算充沛,失業情形亦逐步改善中。整體而言,因受到經濟景氣低緩的影響,就業成長動能趨緩、勞動市場上廠商徵才多轉趨保守,未來將持續關注各項勞動政策與就業市場動態(圖4)。
整體地方稅收實徵淨額略減,房屋稅新制上路而大幅增長
全國賦稅收入累計1~6月上半年實徵淨額1兆2,2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7%;地方政府賦稅收入(含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實徵淨額3,291億元,亦增加0.2%。
2016年第2季臺北市地方稅收實徵淨額259.10億元,累計上半年實徵淨額為323.7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較減少4.27億元。各項稅收中,房屋稅因執行稅籍清查及清理欠稅績效顯著,加上新制房屋稅上路,累計實徵淨額149.57億元,不僅已達到年度預算目標,且超徵15億元,其他超徵項目包含使用牌照稅、印花稅、地價稅等。由於受到整體經濟緩慢復甦及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影響,不動產交易市場冷清,上半年不動產移轉件數仍較上年同期減少,致土地增值稅及契稅等交易稅的實徵淨額呈現大幅萎縮現象,年減率亦下滑。顯見年初房地合一課稅新制移轉過戶的交易量大增,雖然使土增稅、契稅創下新高,但上半年稅收閉鎖效應(房價持續上漲、成交量萎縮)將更明顯展現(見表3)。
臺北市公司行號登記家數持續創新高,資本總額呈現穩健成長
截至2016年6月底止,全國公司行號登記現有家數為149萬2,918家,其中設址於臺北市之公司登記現有家數為17萬4,407家,商業登記現有家數為 5萬6,276家,總計公司行號現有家數為23萬683家,較上年同期增加4,245家,年增率1.87%,連續4年呈現增加趨勢,並創下近10年來新高。其中,以「批發及零售業」6萬9,337家(占30.1%)最多,其次為「製造業」2萬9,173家(占12.6%)及「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2萬4,099家(占10.4%)。2016年第2季臺北市工廠登記現有家數共1,163家,登記工廠廠地面積為67萬378平方公尺,均較上一季微幅減少。
進一步觀察臺北市工商登記新設家數及撤銷家數統計資料,公司登記新設家數為2,987家,較上一季增加382家,撤銷家數為1,523家,較上一季增加28家。而商業登記新設家數為1,148家,較上一季增加181家,歇業家數則為1,003家,較上一季增加79家。至於工廠登記新設家數僅略增5家,歇業家數持平仍為12家。整體而言,儘管公司及商業行號登記新設家數成長皆大幅成長,但撤銷及歇業家數亦呈現增加趨勢,顯示在經濟景氣持續復甦過程中,產業結構可能有所調整,間接影響投資人於臺北市設籍投資意願。
在營收方面,臺北市公司登記資本總額達11兆5,308億元,較上一季增加0.57%,且位居全國之冠,而年增率為4.20%,呈現穩健成長之態勢。以產業結構來看,三級產業(服務業)為8兆2,714億元(占全市71.73%)、二級產業(工業)為3兆0,720億元(占全市26.64%)、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1,874億元(占全市1.63%)。以產業別區分,營業額最高的前三大產業分別為金融及保險業,約占全市49.97%,其次為製造業、不動產業,各占全市16.58%、5.56%(見圖6~8、表4)。
全球市場需求動能疲弱,公司行號營業總額下滑2.23%
全球景氣成長步調持續低緩,臺北市公司行號營業總額累計1~6月上半年為5兆7,98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較略微下滑2.23%。其中,批發及零售業、製造業銷售額占整體比重雖高,但上半年的銷售額卻呈現衰退趨勢,而住宿及餐飲業、資訊及通訊傳播業、娛樂休閒服務業、支援服務業等整體銷售額占比雖低,但總營業額呈現正穩定成長,可能受到近期政府大力推動國際觀光,為相關周邊餐飲、休閒服務業帶來強勁需求,驅動產業成長。
臺北市營利事業總實際營業家數累計為22萬6,603家,較上一季微增1,280家,其中月平均總營業額為9,664億元,每家營業額達2,60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較略減少1 ,048萬元。(見圖9、表5)。
由於全球氣候異常,5月天氣提前轉熱,入夏以來全臺溫度持續飆高,使得尖峰時段用電量不斷攀高,臺北市第2季總用電量39.27億度,較上一季成長18.64%,年增率為2.11%。由於每到夏秋炎熱之際,用電需求就會大幅增加,臺電公司每年6~9月會實施夏月電價,藉由季節性電價和6級的累計電價費率,採行「以價制量」的方式,提醒民眾節約用電。因應第3季炎熱高溫氣候,市府亦持續推廣節約能源之相關措施,鼓勵全民與企業共同響應節能減碳措施,力行節電新文化(見圖10)。
觀光客住房數及住用率持續下滑
2016年第2季臺北市的客房住用數為705,888間,較上一季衰退7.14%,住用率為68.73%,自上年(2015年)第4季開始連續3季皆下滑態勢,若與上年同期相較,亦減少4.33%。依交通部觀光局資料,近3年國內旅館數擴張速度愈來愈快,截至6月底,全臺總房間數成長至18.5萬間,旅館家數(觀光飯店+一般旅館)高達3,745家,整體旅館業呈現蓬勃發展且高度競爭的態勢。其中,有近5成的新增旅館房間數量集中在北部地區,受到陸客、商務客減少影響,觀光人數成長亦趨緩,未來旅館供過於求的問題將是觀察重點(見圖11)。
觀察2016年第2季臺北市觀光旅館之住客來源國,變化差異並不大,仍以日本旅客最高(28.08%),其次為中國大陸旅客(21.67%),其中較上一季微幅增加的地區為亞洲旅客(不含日本、中國大陸)成長2%,北美及歐洲旅客則皆成長1%。整體而言,累計1~6月上半年來臺旅客為543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44.6萬人次,成長8.9%,其中臺北市總旅客數約235萬人,成長率為5%(見圖12)。
由於受兩岸政治變數影響,中國大陸嚴格控管來臺旅遊觀光的配額,自今年3月啟動首波限縮令,衝擊國內觀光旅遊業。為降低陸客人數減少的影響,政府相關部門透過開拓多元市場推廣海外行銷,如交通部觀光局推動「觀光南向政策」,以開放免簽、簡化國際旅客入臺簽證程序等措施,積極爭取東協國家客源來臺觀光,臺北市政府亦配合相關政策行銷臺北觀光,鎖定東協旅遊市場,活絡觀光產業發展動能。
僑外投資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41.8%,外商公司新設家數略增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2016年第2季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884件,累計1~6月上半年投資件數為1,625件,較上年同期減少6.66%,投(增)資金額為55億299萬4,000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176.67%,金額成長主因5月分核准荷蘭商 MICRON TECHNOLOGY B.V.增資33.3億美元投資案所致。若從地區來看,以荷蘭、加勒比海英國屬地、英國、香港、日本分居前5 名,合計約占僑外投資總額的89.94%;若就業別觀之,僑外投資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金融及保險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不動產業、及分居前5名,合計約占僑外投資總額的90.54%。
進一步觀察,核准於臺北市之僑外投資金額約5.75億美元,占全國比重約13.54%,較上年同期成長41.8%,成長相對穩定;累計1~6月上半年投資金額約13.59億美元,占全國比重約24.79%。若就業別觀之,則集中於電腦系統整合服務業(30.56%)、藥品及醫療用品批發業(10.20%)、投資顧問業(5.64%)、批發業(5.48%)及管理顧問業(4.26%)。
臺北市府為積極活化利用臺北市公有土地、加入民間投資,已成立促參專案辦公室,統整重大開發案進度控管及招商諮詢等相關業務,並陸續公開各開發案資訊予投資人參考。未來臺北市政府將持續改善產業投資環境,並積極招商引資,提供多項投資誘因,藉此創造商機以吸引外商投資(見圖13)。
2016年第2季全國外商公司新設家數共139家,臺北市外商公司新設家數為96家,較上一季增加12家,占全國比重略增為69.06%,顯示臺北市仍是外商公司來臺設點的首選(見圖14)。
截至2016年6月底,全國企業營運總部共420家,臺北市企業營運總部有83家,雖較上一季略減4家,占全國家數比重約19.76%,仍位居全國各縣市之冠。由於臺北科技走廊涵蓋大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及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其中內科的營運總部家數近30家,產業聚落效益顯著,吸引眾多國際知名企業投資進駐,顯見臺北市仍是多數大型企業的主要營運基地。而其他縣市的占比增加至80.24%,顯示其他縣市積極拓展地方招商的相關措施逐漸具成效,值得關注。(見圖15)。
研發中心家數略增,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月平均銷售額穩定成長
經濟部鼓勵國內企業設立研發中心,促使我國產業之發展,由製造朝向創新、研發及服務等知識涵量較高的領域邁進,以提升我國企業核心能量與競爭優勢。截至2016年6月底,第2季臺北市研發中心設立家數共44家,較上一季略增1家,其他縣市研發中心則持平為182家,臺北市占全臺研發中心家數的比重為19.46%,維持近五分之一的比例,顯示臺北市的經商環境仍能吸引國內外企業來此設立研發中心,其中又以內湖科技園區為群聚之地。
若從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來看,全國家數累計達12萬8,418家,其中臺北市為4萬4,794家,占比為34.88%,略顯下滑,而月平均銷售額占比為2,535億元,則較上一季微幅增加。(見圖16~17)
臺北市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設立家數,呈現微幅衰退
觀察年齡45歲(含)以下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樣態,截至6月底,現存家數總計為64,970家,較上一季減少580家,若與上年同期相較,則亦減少584家,年減率為0.89%;另外,從新增家數來看,總計為2,271家,較上一季減少60家,歇業家數為1,088家,則增加154家,推測受到國內景氣低緩影響,民眾對經濟信心面不足,就業成長趨緩,致本季創業動能呈現疲弱態勢(見圖18)。
臺北市公司行號之青創負責人,現存及新增家數皆以批發零售業家數占比最高
進一步以業別分析,年齡45歲(含)以下青創負責人之現存家數,仍舊以「批發及零售業」比重最高(25.32%),其次是「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15.05%)及「製造業」(10.81%),前三大類別的合計家數達總家數的5成以上,符合臺北市產業結構型態及特質。
若從新增家數來看,則呈現同樣分布情形,以「批發及零售業」比重最高(28.53%),其次是「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24.75%)、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住宿及餐飲業」(9.07%)則躍居第3,隨著國人注重旅遊休閒的風氣盛行,潛在市場商機龐大,加上國內餐飲市場進入門檻較低,使得餐飲業之新增家數逐步成長(見圖19~20)。
本國與外國青創負責人之公司家數呈現趨緩
截至2016年6月底,年齡45歲(含)以下青創負責人之現存家數為45,841 家,較上一季減少2.62%。進一步以國籍別分析,本國人之青創負責人,現存家數為44,500家,較上一季減少2.18%,約占總家數比重為97.07%。而外國青創負責人,現存家數為1,341家,較上一季減少15.23%,約占總家數比重2.93%,顯見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在登記公司現存家數均有下滑趨勢。
另外,新增家數為本國人之青創負責人為1,739家,歇業家數為566家,均較上一季增加117家;新增家數為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為75家,較上一季略減,歇業家數增加17家。整體而言,本國人之青創負責人,其創業動能旺盛,使得新增及歇業家數呈現同步上升趨勢,而外國人創業心態趨於保守,可見創業氛圍及相關輔導措施仍須持續加強推廣。(見圖21~22)。
在物價方面,CPI年增率平均上漲1.32%,以食物類漲幅最大。在營建動態方面,建築投資市場緊縮,買氣疲軟,核發建築物建造、使用執照之數量皆微幅減少;全國都市地價漲幅近6年最低,臺北市首度呈現負成長;房市交易量能則持續萎縮。
在勞動市場方面,受到大環境景氣滯緩影響,整體就業成長動能趨緩,臺北市勞參率穩定,失業率略增為3.80%。在稅收動態方面,地方稅收實徵淨額達259.10億元,年增率為3.5%,受到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影響,房屋稅收大幅增長,上半年不動產移轉件數仍較上年同期減少,致土地增值稅及契稅等交易稅的實徵淨額呈現大幅萎縮現象。在營業動態方面,臺北市工商登記統計達23萬683家,年增率1.87%,呈現連續4年遞增趨勢,並創下近10年新高,資本總額呈現穩健成長;但因全球市場需求動能疲弱,公司行號營業總額下滑2.23%。
在觀光產業方面,因受520新政府上任,陸客來臺配額縮減等因素影響,整體住房數及住用率皆持續下滑,而總旅客人數則呈現略增5%。
在投資動能方面,僑外投資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41.8%,外商公司新設家數略增,占全國比重則略增為69.06%。在創新動能部分,研發中心家數略增1家,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家數占比為34.88%,月平均銷售額則穩定成長。
在創業動態方面,臺北市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設立家數,呈現微幅衰退,現存及新增家數皆以批發零售業家數占比最高;本國與外國青創負責人之公司家數亦則呈現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