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經濟動態: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公司行號銷售額成長1.81%,經濟動能穩定增長。僑外投資金額、外商公司家數占全國比重皆超過6成,位居全國之冠。稅收實徵淨額年增3.85%,契稅增幅最多。創新動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銷售額占全國比重提高至68.46%,有助於推升整體經濟效益。創業動態: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家數續呈淨增加,「批發及零售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及「住宿及餐飲類」為熱門創業業別。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亦呈現淨增加。物價動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1.02%,以食物類漲幅最大。勞動動態: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持平,整體勞動市場持續穩固。營建動態:房市景氣回溫,不動產市場交易表現熱絡。都市地價指數持續上揚,住宅區、商業區及工業區全面走升。觀光動態觀光客住用率持續回穩,以日本遊客為大宗。
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資本總額持續呈現穩健成長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公司行號登記現有家數為158萬4,457家,其中設籍於臺北市之公司登記現有家數為180萬306家,商業登記現有家數為5萬8,340家,公司行號現有家數共計23萬8,646家,占全國比重15.06%,較去年同期增加1,104家,年增0.46%。在現有家數中,以「批發及零售業」最多(27.06%),其次為「製造業」(12.77%)、「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12.26%)。
臺北市工廠登記現有家數共1,078家,登記工廠廠地面積為58.5平方公頃,皆較去年同期減少,行政區分布集中於內湖區、南港區及士林區,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142家)、金屬製品製造業(133家)、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114家),合計約占36.09%。
進一步觀察臺北市工商登記新設家數及撤銷家數統計資料,公司新設家數為2,944家,撤銷家數為2,121家,而商業新設家數為1,386家,歇業家數為1,115家,公司、商業皆呈現淨增加,分別為823家、271家。另外,工廠登記新設家數為12家,歇業家數為16家,呈現淨減少4家。整體而言,整體工商營業成長動能仍屬穩健成長,惟工廠營運概況波動明顯。
在營收方面,全國公司登記資本總額達24兆4,194億元,臺北市公司登記資本總額達12兆6,779億元,占全國比重51.91%,位居全國之冠,呈現穩健成長之態勢。以產業結構的資本額與比重來看,三級產業(服務業)為9兆2,016億元(占72.58%)、二級產業(工業)為3兆2,657億元(占25.76%)、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為2,106億元(占1.66%)。以產業別區分,資本額最高的前三大產業,分別為金融及保險業(51.77%),其次為製造業(17.05%)、不動產業(5.37%),合計約占74.19%。
公司行號銷售額年增1.81%,經濟動能持續增長
全球景氣成長動能穩定,2019年上半年,全國公司行號銷售額共計20兆3,116億元,臺北市公司行號銷售額共計6兆2,7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1%,占全國比重30.88%。其中,前三大業別為批發及零售業(44.44%)、金融及保險業(14.05%)、製造業(12.16%),合計占比約70.65%,與去年同期比較,各業別皆為正成長。整體產業結構變化差異不大,多數業別銷售額呈現增長態勢,經濟動能持續增長。
截至2019年6月底,臺北市營利事業總實際營業家數共計23萬3,614家,其中,月平均總銷售額為1兆454億元,每家銷售額為2,684.8萬元,與去年同期相較皆呈現微幅增加。整體而言,臺北市各產業別的商業活動熱絡,各項經濟數據表現優異。
從產業結構來看,在登記家數中,三級產業為180,061家(占全市比重75.45%),二級產業為55,593家(占全市比重23.30%),一級產業為2,992家(占全市比重1.25%)。在實際銷售額中,三級產業為5兆1,306億元(占全國比重44.72%)、二級產業為1兆1,349億元(占全國比重12.88%)、一級產業51億元(占全國比重19.15%)。由此可知,三級產業的產值比值較高,整體產業特性是以三級產業為主之經濟型態。
2019年第2季臺北市總用電量38.36億度,較去年同期減少1.99%;其中工商產業用電22.32億度(占58.19%),一般住宅、小型商店及公用路燈等用電量為16.04億度(占41.81%)。由於夏季天氣炎熱,持續高溫作用下推升用電量,而臺北市的用電量不增反減,顯見節電成效顯著。
僑外投資金額、外商公司家數占全國比重皆超過6成,位居全國之冠
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核准僑外投資件數共計1,718件,投(增)資金額約35億1,392萬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55件、成長16.99%,金額增加原因係為4月核准日商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經由日立電梯股份有限公司,以7.6億美元取得永大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從事機械設備製造業等業務,以及5月核准澳商澳盛銀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約5.12億美元,增加臺北分公司營運資金等較大投資案所致。
若從地區來看,前5名分別為日本、加勒比海英國屬地、澳大利亞、香港及美國,合計占僑外投資總額約76.55%;若就業別觀之,前5名分別為金融及保險業、機械設備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資訊及通訊傳播業,合計占僑外投資總額約78.99%。
核准於臺北市之僑外投資件數共計1,173件,金額約17.95億美元,分別占全國比重68.28%、51.10%,位居全國之冠。若從地區來看,前5名分別為日本、香港、荷蘭、新加坡、英屬維京群島。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外商公司新設家數共計118家,臺北市新設外商公司家數為78家,皆較去年同期減少18家,全國及臺北市家數皆呈現顯著下滑,若進一步從外國公司在臺認許公司家數來看,全國為5,661家,其中設立於臺北市為3,846家,占全國比重67.94%,仍位居全國之冠。推估下滑原因,與整體產業結構趨勢有關,部分外商或陸商赴台投資或與國內企業合資,如高科技產業等,製造生產地並不侷限於臺北市,加上美中貿易談判僵持,干擾全球經濟表現,全球企業快速撤離中國大陸,外資大舉匯出資金,加上香港反送中、政府推動 「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等議題發酵,未來對國內整體商貿環境的影響仍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稅收實徵淨額年增3.85%,契稅增幅最多
截至2019年6月底,地方稅收實徵淨額共計267.61億元,年增3.85%。其中各項稅收,與去年同期相較多呈現增加,而契稅、土地增值稅,因本年度申報移轉件數較去年度增加,印花稅因積極輔導納稅義務人依法繳納,皆呈現2位數成長;而地價稅因去年同期有多筆大額開徵稅款、記帳緩繳稅款及補徵稅款繳納銷號,且本年有大額退稅,致年減77.04%。
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具有跨產業的「外溢關聯效果」,可創造高附加價值、高工資的就業機會,是提升臺灣競爭力的關鍵。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家數共計15萬347家,臺北市為4萬8,186家,占全國比重32.05%;而全國月平均銷售額為3,960億元,臺北市為2,711億元,占全國比重68.46%,與去年同期相較,無論是家數或銷售額,皆略為減少,但比重呈現遞增趨勢,顯見臺北市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創新動能相對其他縣市較高,有助於提升整體知識經濟產業效益。
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家數續呈淨增加,「批發及零售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及「住宿及餐飲類」為熱門創業業別
截至2019年6月底,設籍臺北市年齡45歲(含)以下青創負責人之公司行號現存家數為68,973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96家;而新增家數為2,766家,歇業家數為1,226家,淨增加1,540家。整體而言,青創負責人的創業動能呈現穩定成長。
以業別分析,設籍臺北市年齡45歲(含)以下青創負責人之現存家數,以「批發及零售業」比重最高(22.83%),其次是「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17.65%)及「製造業」(11.06%),前三大類業別比重超過5成以上,與臺北市產業結構型態及特質趨近。
進一步從新增家數來看,前二大業別呈現同樣分布情形,分別為「批發及零售業」(21.44%)、「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20.28%),而「住宿及餐飲類」則是首次占比超過10%,且逐季呈現增加趨勢。整體來看,創業趨勢反映近期熱門產業的發展狀況,由於餐飲創業進入門檻低,失敗成本小,且創業模式越趨多元,包括餐廳、餐飲行銷、手搖飲料店、飲食文化工作室、資金創投等都有民眾投入創業,而近年外食人口增加,各餐廳小吃店陸續開設,人力需求不斷提升,職缺需求數量大增,因而帶動營業額持續呈成長態勢,以及對該業別之高度需求。
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續呈淨增加
設籍臺北市年齡45歲(含)以下青創負責人之現存家數為49,293 家,較去年同期增加327家。進一步以國籍別分析,本國人之青創負責人,現存家數為47,682家,較去年同期增加290家,占總家數比重96.73%;而外國青創負責人,現存家數為1,611家,亦較去年同期增加37家,占總家數比重3.27%。
本國人之青創負責人,新增家數為1,785家,歇業家數為629家,淨增加1,156家;而外國人之青創負責人,新增家數為75家,歇業家數為39家,亦呈現淨增加為45家,無論是本國人或外國人,與去年同期相較皆呈現微幅減少。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1.02%,以食物類漲幅最大
2019年第2季臺北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1.02%,七大類別中呈現上漲,包括:食物類(2.42%)、教養娛樂類(1.02%)、居住類(0.83%)、雜項類(0.82%)、醫藥保健類(0.79%)、衣著類(0.41%),僅交通及通訊類下跌1.04%,主因為部分蔬菜水果受豪雨影響致供減價揚,旅遊團費調漲,部分房租換約調漲租、押金,加以燃氣價格調漲,而部分電信業者增加行動通訊費、行動電話及網際網路費優惠幅度,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國內油品業者調降油料費,漲跌互抵所致。
進一步比較,累計上半年全國CPI平均較去年同期上漲0.56%,臺北市亦上漲0.61%。整體而言,物價漲幅持續呈溫和平穩。
失業率下降,整體勞動市場持續穩固
全國勞動力人數累計上半年平均為1,193萬3千人,勞動力參與率平均為59.08%,較去年同期上升0.20個百分點。就業人數平均為1,148萬1千人,較去年同期增加7萬4千人,失業人數平均為43萬9千人,失業率平均為3.68%,較去年同期上升0.02個百分點。整體而言,上半年就業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失業人數與失業率亦上升,雖然勞動市場受到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影響,但就業情勢仍屬穩定。
臺北市勞動力人數為133萬5千人,勞參率58.1%,皆較去年同期上升;就業人數為128萬7千人,較去年同期增加,失業人數為4萬8千人,失業率3.6%,與去年同期持平,且低於全國及六都,整體勞動市場持續穩固。
房市景氣回溫,不動產市場交易表現熱絡
建築物建造執照之統計為反映國內建築物新建、增建及改建趨勢的指標,其變動情況得以反映營建業景氣之發展概況。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第2季全國核發建築物建造執照件數共7,288件,總樓地板面積為985萬平方公尺,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件數共5,707件,總樓地板面積為606萬平方公尺。
臺北市核發建造執照件數共55件、總樓地板面積為711千平方公尺,核發使用執照件數共57件、總樓地板面積為474千平方公尺,與去年同期相較,建照件數及總樓地板面積、使照件數皆呈現回升。顯示建商對未來房市需求有信心,買氣回升,推案量增加,惟密集、熱門推案區,易產生新舊案互相擠壓或競爭狀態,仍須密切關注。
2019年第2季臺北市交易件數共6,972件,其中土地買賣登記筆數為10,0221筆,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7,416棟,與去年同期相較,整體買賣登記皆呈現成長。
進一步從行政區來看,多數行政區與去年同期相較皆呈現增加,以內湖區、中山區為前二大交易熱區,具生活機能與交通便捷的絕佳優勢,而內湖區因科技園區的就業人口支撐房市人口紅利,學區密集、多間大型醫學中心、百貨商場進駐、綠地覆蓋率高等特性,中山區因物件屬性多元,平均單價較低,吸引想搶進蛋黃區的族群。另一方面,土地市場交易大熱,推測受到台商回流買地、政府釋出土地標售、市場低利率致資金流向購買土地等因素所影響。整體而言,交易量呈緩步成長,惟下半年面臨美中貿易戰持續、英國脫歐、中國大陸對台旅遊政策、主要央行降息、總統選舉等因素干擾,後續仍須審慎看待房市動向。
都市地價指數持續上揚,住宅區、商業區及工業區全面走升
以2018年3月31日為基期(100),第52期(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為100.55,與上期比較,上漲0.32%,變動幅度小,全國僅新北市、澎湖縣此2個縣市下跌。進一步分析波動幅度較大的縣市,以連江縣漲幅最大(1.13%),因該縣積極推動觀光行銷,吸引觀光人潮與投資需求,進而帶動地價上漲;而新北市跌幅最大(-0.18%),因移轉棟數相較前期減少,交易動能有限,多數行政區地價呈現微幅下跌至平穩趨勢,且整體開發案陸續交屋,餘屋量增加,議價空間大,價格持續向下修正,連帶影響中古屋交易行情。
臺北市連跌5期,去年下半年止跌回升,本期持續上揚,較上期上漲0.24%。進一步分析各使用分區地價指數,住宅區方面,除部分距離市中心較遠或周邊服務性設施不足之區域,地價下跌外,其餘居住寧適性及便利性等條件機能較佳區域,房價表現相對抗跌,整體地價上漲0.11%;商業區方面,受西區門戶及東區門戶計畫建設題材發酵,帶動周邊地區商業活動發展,整體地價上漲0.46%;工業區方面,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技園區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進駐穩定,整體地價上漲0.30%。
從行政區來看,南港區漲幅最高(1.21%),住宅區因近南港經貿園區,工作、生活機能俱佳,加上南港車站匯聚三鐵,交通便利,區域商業活動熱絡,工業區方面,因市民大道一帶,在鐵路地下化平面道路通車後,交通便利性提升,且土地重劃後各項公共設施逐步完工,有助於提升土地利用效能及改善周邊環境,致地價上漲。大同區,因近期都市更新推動逐步改善都市景觀,南京西路及重慶北路1、2段一帶,交通可及性高,工業區鄰近快速道路交通運輸條件佳,致地價上漲0.92%。而士林區下跌最多(-0.61%),因劍潭及後港地區開發較早,巷弄狹窄,公共設施服務密度及生活機能條件相對較差,天母東路及天母西路一帶商業區,屬地區商圈型態,零售店面居多,離捷運站較遠,商業活動減弱,致地價下跌。
觀光客住用率持續回穩,日本觀光客占最大宗
依交通部觀光局資料,截至2019年6月底來臺旅客累計597.7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約12.4%,各地區客源均有成長。根據今年6月所公布的「2018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2018年來臺旅客為1,106.7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而整體旅客消費金額達137.05億美元,較2017年成長11.3%,為旅客人次增加但消費金額連續3年衰退後的首度正成長。而分析主要來臺旅客市場,消費力最高的前三大分別為日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平均每人每日皆超過200 美元,整體旅客滿意度為98.16%,逐年提升中。
進一步從「2018年來臺旅客在臺北市之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分析,在臺北市主要遊覽景點為台北101、西門町、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和龍山寺,到訪主要目的以觀光為主(72.69%)、其次為探親或訪友、業務,整體滿意度為 96.42%。2019年第2季臺北市觀光旅館(含國際觀光、一般觀光)共計45家,客房住用數共計759,795間,住用率為73.94%,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26,774間、3.36個百分點,住用率高於全國平均(67.87%),其他縣市表現亦相當亮眼(如新北市、新竹縣、屏東縣、澎湖縣、新竹市、嘉義市亦高於全國平均)。顯示臺北市作為外籍旅客來臺必訪的城市之一,有助於旅館業者維持穩定的住房水準,整體觀光動能持續回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投資人及國際連鎖飯店業者看好觀光發展,上半年臺北市陸續有多家精品旅館及酒店開幕,分別主打商務客群、自由行旅客、高端消費族群等,旅遊市場競爭將愈趨白熱化。
觀察臺北市觀光旅館之住客來源國,占比變化差異並不大,仍以日本旅客最高(29.74%),其次為亞洲旅客(不包含日本及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旅客,占比分別為22.17%、19.11%,日本及亞洲旅客與去年同期相較持平,中國大陸旅客微幅增加。上半年受惠於小三通、中國大陸業者恢復組團、新南向政策助攻免簽證利多等拉抬國際旅客,以及擴大暖冬政策、春遊補助、業者調降房價等活絡國內旅客,整體觀光市場有復甦跡象。另一方面,臺北市觀光傳播局積極搶攻東南亞星馬旅遊市場,並向日韓業者推介會展環境,以及與釜山市簽訂MOU,促進兩地郵輪旅遊發展等,為臺北市的觀光市場開拓更多商機。然而,下半年的觀光市場仍充滿變數,例如中國大陸自8月1日起暫停申請及核發赴臺灣自由行通行證,香港反送中持續延燒,交通部觀光局持續擴大秋冬國民旅遊獎勵計畫,來臺旅客能否持續創高,以及國旅的回穩狀況,對於臺北市的觀光市場影響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