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為強化我國對外貿易的成長動能,中央政府積極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國洽簽經濟合作協議,除自2004年起陸續與中南美洲五邦交國簽訂FTA外,2010年及2013年分別與中國大陸及紐西蘭、新加坡簽訂經濟合作協議,依據不同產業類別分別給予調降關稅、開放市場、享有優惠待遇等承諾,促進經貿投資朝向國際化發展。臺北市是臺灣工商業的重鎮,在我國加入WTO開放外資投資後,市場公平開放,國際知名品牌聚集。在國際化過程中,臺北市政府積極提供業者多項必要協助,了解企業與產業需要,挹注各項資源,幫助臺北市的優勢產業拓展海外市場、弱勢產業則透過輔導升級轉型、創造獨特性,使臺北市各產業能夠持續穩定成長,厚實經濟實力。
由於經貿協議協商過程礙難公開,協議簽署後造成被開放產業對未來發展產生擔憂。為降低業界疑慮,臺北市政府主動拜會臺北市工商團體,並邀集可能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產業先進進行意見交流及瞭解業界需求,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分別於2013年9月4日及10月7日召開2場次產業座談會,讓企業充分表達意見,畢竟服貿協議是國家重大政策,會中有多位工商代表反應政府在服貿協議簽署前溝通不足,讓業界措手不及,但業者仍表示支持政府的美意,建議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強輔導受衝擊的產業,並設定限制陸資投資條件等,臺北市政府將持續關心業界需求,反映地方產業發展情形供中央政府決策參考。
為使產業受貿易自由化影響衝擊降到最低,中央彙集各單位、部會相關的輔導資源,納入「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總經費高達982.1億元,其中服務業適用部分占30.1億元、製造業適用部分占190億元,製造業與服務業均適用部分則為762億元,針對不同對象提供「振興輔導」、「體質調整」及「損害救濟」等三種調整支援措施,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2010~2012年本方案協助臺北市廠商累計4,302家次,獲得補助金額3億6,226萬餘元,未來臺北市政府將持續協助臺北市業者申請中央經費與資源。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