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北市發展為亞太營運樞紐的契機與挑戰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臺北市發展為亞太營運樞紐的契機與挑戰

長期以來,在臺商和外商經營大陸與亞太市場時,臺北市被選擇作為營運總部與樞紐之最大優勢在於科學技術創新、通訊網路基礎設施及地理區位。展望未來,由於松山機場在與上海虹橋對飛、東北亞黃金航圈形成,以及ECFA之簽署,臺商和外商企業將更積極規劃出可行性的大陸與亞太市場經營策略,而臺北市發展為亞太營運樞紐的定位,也可進一步提升。 基本上,相對於其他亞太城市,臺北市的競爭優勢包括:ICT基礎建設普及、薪資成本較低、高技術人力充足、資金成本低、辦公室租金較便宜、生活成本較低、空氣品質佳。 根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所完成之《全球商業樞紐指數》 (MasterCard Worldwide Centers of Commerce Index™) ,臺北市在2008年首度納入比較即有不凡的表現,在全球75個城市中,排名第22名,在亞洲區名列第七名,而在經濟穩定性指標上,更位居第二,僅次於新加坡,顯示臺北市在GDP的成長、匯率穩定性及通膨的控制上,皆優於其他亞洲城市,是臺北市發展為亞太營運樞紐的優勢。

長期以來,在臺商和外商經營大陸與亞太市場時,臺北市被選擇作為營運總部與樞紐之最大優勢在於科學技術創新、通訊網路基礎設施以及地理區位。展望未來,由於松山機場在與上海虹橋對飛、東北亞黃金航圈形成,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簽署,臺商和外商企業將更積極規劃出可行性的大陸與亞太市場經營策略,而臺北市發展為亞太營運樞紐的定位,也可進一步提升。

臺北市發展為亞太營運樞紐的優勢

基本上,相對於其他亞太城市,臺北市的競爭優勢包括:ICT基礎建設普及、薪資成本較低、高技術人力充足、資金成本低、辦公室租金較便宜、生活成本較低、空氣品質佳。

根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所完成之《全球商業樞紐指數》(MasterCard Worldwide Centers of Commerce Index™),臺北市在2008年首度納入比較即有不凡的表現,在全球75個城市中,排名第22名,在亞洲區名列第七名,而在經濟穩定性指標上,更位居第二(表1所示),僅次於新加坡,顯示臺北在GDP的成長、匯率穩定性及通膨的控制上,皆優於其他亞洲城市,為臺北市發展為亞太營運樞紐的優勢。

同時,強大的產業網絡是城市在爭取產業進駐、營運及研發中心的首要條件。其中,臺北市在不動產業、能源礦業、藝文及運動服務業、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專門設計服務業、建物裝修及裝潢業等六個產業,無論在家數規模指標值、銷售規模指標值均有優異的成長表現。特別是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業、住宿餐飲業等產業就佔了四成以上的就業人口。這些產業發展,以及所形成的強大產業網絡,將使臺北市在爭取產業進駐、營運及研發中心具備優勢條件。

特別是會議展覽產業(會議(Meeting)、獎勵旅遊(Incentive)、大型國際會議(Convention),以及展覽(Exhibition)的合稱,又稱為MICE產業)也是臺北市的強項。根據國際會議協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ference Association, ICCA,以下簡稱ICCA)最新出爐的2009年全球會議場次排名,臺灣世界排名為32,較2008年的排名35,往前推進3名;另外,以城市別來看,我國會展的標竿城市-臺北市,2009年世界排名為25,更是較2008年的第32名向上躍進,而臺北在亞洲的排名高居第7,一舉超越上海、東京等國際大城。為許多國家爭相舉辦的「國際龍獎IDA年會」,於2009年8月6日至9日在臺北市舉辦,共吸引5,000人參與盛會,其中國際人士約4,000人,為一成功的企業型會議案例。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