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現今世界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國與國的競爭,而是城市和城市之間的競爭,如何維繫及再造城市競爭力,是全球各城市追求發展的迫切課題,臺北市非但是個廣納多元文化的城市,也是發展文創設計產業的最佳環境。
2011年為臺灣「設計年」,全年將舉行約50項設計相關活動,加上即將於今年10月間舉行的「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會」,均是臺灣設計里程的一大突破,並將臺灣優質設計力展現於國際舞臺。適逢臺灣設計的年度盛事,今年已邁向第四屆的臺北工業設計論壇,亦特別擴大規模,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經濟日報合作,於5月22日舉辦「2011臺北國際工業設計論壇」,邀集國際級設計大師與臺灣設計界菁英專家交流分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謝小韞局長於開場致詞時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跨越」,更是臺北爭取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起步點,希望透過這個活動,進一步擴大設計界和社會各界對於競賽主題的討論和參與,以創造更多的能量與可能。以下摘述當天精華內容與發言。
德國紅點設計獎總裁Prof. Dr. Peter Zec:若要談到紅點是如何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設計獎項,必須先瞭解為什麼需要設計獎項。BBDO的總裁Vilim Vasata說過「若沒有相對的觀點,就沒有品質可言」,就因為設計難以量化,所以需要藉由比較各種產品來定高下。紅點設計從1954年開始進行產品設計獎(Product Design Award)的評鑑,1993年創設傳達設計獎(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2005年又在新加坡開辦設計概念獎(Design Concepts Award),從一開始的沒沒無名,到建立一個辨識度高的優勢品牌,紅點堅持的一貫理念都是追尋卓越的設計。
在藝術界或畫廊中,若是賣出了一件作品,便會在這個作品上貼一個紅點,作品被貼上紅點,對於買家和賣家來說都是件值得驕傲和高興的好事情,一方面證明了作品的高品質,另一方面也確認了買主的好品味。取自紅點的象徵意涵,紅點設計獎的目的即在於遴選及呈現高品質的設計作品。
一個設計獎成功的關鍵,在於競賽的重要性與辦理機構的資格。紅點設計獎最特別的地方,在於百分百獨立的評審機制與超然的中立觀點,紅點評審團的評審來自全世界,活動舉辦當地的評審絕對不會超過總評審團人數的百分之十,也絕不邀請業界擔任評審,以確保評審的客觀和公正。如此理所當然的規則,紅點卻是全世界唯一落實嚴格把關的設計獎項。此外,在評鑑的標準上,紅點設計獎也訂出明確的規則,從作品的創新程度、功能性、型態與品質、人體工學、耐久性、象徵意涵、情感意涵以及周邊品項等準則進行評鑑。
目前除了德國之外,紅點參賽者大部分來自臺灣,其次是美國、再其次是瑞士、韓國及中國大陸,但在未來,可預見中國大陸將躍升成為紅點設計最主要的參賽國家。若觀察2010年世界三大設計獎項的參賽作品件數,紅點是13,644件、iF是8,542件、G-Mark (Good Design Award)是3,136件,得獎率方面,紅點為12%(1,622件)、iF為16%(1,378件)、G-Mark為35%(1,110件),顯見紅點評選較為嚴格,得獎難度較高,除在設計獎項上取得領先地位,亦有較高的公信力。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 「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為了體現設計的價值,紅點設計整理出曾得過紅點設計獎的企業股市表現,歸結為「紅點設計指數」,從1999年12月至2010年12月間,這些企業股價都超越股市大盤表現。紅點設計獎之所以可以與眾不同,絕不只因為它是個競賽,而是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追求卓越的態度。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