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全球二大國家競爭力評比機構之一的世界經濟論壇(WEF, World Economic Forum),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分析其競爭力時,主張當一國的平均每人GDP超過1.7萬美元,其競爭力的關鍵動能將由要素驅動、效率驅動,轉型為創新及企業成熟度加以驅動,因此,評比過程將會給予此一構面的相關主軸及指標較高的權重,以突顯其競爭力。自2007年起,我國的平均每人GDP已超越此一門檻,就WEF的分析而言,2011年我國的國際競爭力評比為全球第13名,已連續4年在此一名次上下浮動。就此一排名而言,我國表現優於多年的競爭對手韓國(第24名),但多年來亦持續落後於新加坡(第2名)及香港(第11名),顯見我國雖然有競爭優勢,但亦有部分因素僵固,以致我國競爭力不如新加坡及香港。臺北市身為我國首都及最大都會區,同時,亦是我國服務業最為聚集之處,不僅服務消費者,亦服務生產者。因此,其創新能耐亦將影響我國整體競爭力。我國企業98%為中小企業(注1),在此經濟運作流程中,位居臺北市的中小企業如何發揮創新,進而提升臺灣的競爭力,本文擬就此一議題簡要分析。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
創新若化為企業經營,即意謂著對於產品、流程、服務、組織運作及技術的精進運用,其中,服務創新可鏈結整體三級產業,其所發揮之功能在於提供其他產業創新服務,以提升其經濟效能。同時,轉換其他產業的運作模式,因而創造新的產業型態,使整體經濟更具生產力及競爭力。例如,原本只進行商品零售的便利商店業者,經由開發現煮咖啡之創新服務,至今已創造年營業額達新臺幣90億元。業者為提升競爭力,帶動更高等級之咖啡機、咖啡豆、淨水設備、口味配方之需求,同步使得三級產業皆得以發展創新。
另一方面,若將服務創新化為其對於三級產業所提供的協助,則由歐盟執委會於其第七期架構計畫(FP7,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所提出之觀點,其可包含技術面、組織面、策略面、商務面及作業面(表1)。
由表1可看出,服務創新對於產業運作的重要性,深入至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因此,服務創新不僅是在於消費端,亦是在於對生產端所提供的創新服務。依商研院(2010)研究發現,提供服務之企業應掌握以下重點,以使其創新能耐得以發揮,包含對於創新關鍵資源的掌控(如人才、資金、資訊、技術等)、組織結構及流程的創新,以及外部網絡之建置及合作。就全球之創新研發現況而言,製造業仍是投入研發資源的主力,約占七成的比重,但由於服務創新效能日益受到關注,各國政府亦漸將其研發資源往服務創新方向移動,同時,亦配置相當資源,以促使中小企業間的外部網絡連結得以強化。例如,荷蘭所設立的Syntens乃是透過公共資源進行企業創新網絡的連結,其方式包含每年舉辦1,000場次以上的研討會,以傳遞產業技術發展知識,並透過會議所伴隨的社交活動,而使創新知識的供給端及需求端產生連結。同時,其本身亦擁有約250位的中小企業經營之專業顧問群提供企業諮詢,使得中小企業得以走向創新的經營模式。除了荷蘭以外,國家競爭力位居世界前茅的先進小國(如瑞士、瑞典、芬蘭、新加坡、丹麥等國),或是大國之中競爭力較強的次區域,亦普遍推動企業間的外部網絡連結,以及資金與人才的供需對應,以使得居於其中的企業得以實現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