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臺灣、香港、新加坡、韓國,是1990年代盤據東亞的「亞洲四小龍」,經過了20年的各自努力,如今已經呈現截然不同的走勢。期間曾歷經經濟大起大落的韓國,在領導者明確有力的帶引之下,加上韓國民族特有的團結意識,讓現今的韓國,不論是在家電、汽車、電子產品,甚至是流行娛樂、服裝時尚、醫療整型等各領域上,可以用「席捲全球」來形容,部分產業的市場甚至早已超越長期習慣做為亞洲第一的日本。韓國的成功之道,近年來已成為全球觀察家熱烈研究的對象,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自由貿易協定(FTA, Free Trade Agreement)。
回顧韓國FTA發展進程,可以從領導人的先知卓見開始談起,1998年時任總統的金大中,有感於全球化的刺激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壓力,看見自由化才是資源匱乏的韓國生存之重要道路,因此當機立斷在年底舉行的對外經濟調整委員會中決議推動FTA,更直接點名南美洲的智利為第一個洽談國家,並於隔年12月啟動與智利的協商之路。隨後於2003年接任的盧武鉉貫徹了前任總統的意念,接棒推動FTA,於當年8月發表韓國的FTA藍圖(FTA Roadmap),具體且詳盡的記載推動策略方向與執行內容,這份藍圖可以說是韓國在這十年來推動FTA的主要依據;2004年4月韓智利FTA生效後,自此正式啟動了韓國FTA的快攻之路。為了展現執政者的決心,韓國總統直接從組織架構上進行調整,金大中時期就將外務部改組為外交通商部,盧武鉉更在外交通商部下設立自由貿易協定局,主力負責FTA談判戰略規劃。2008年上任的李明博,無論在出身背景跟政治立場都與盧武鉉不同,但仍然持續貫徹韓國FTA之路,這種超越黨派、以國家目標為重的意念,不但讓專業團隊更竭盡所能的研擬各種談判策略,更加深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的氛圍;為更明確區分專業,李明博在通商交涉本部下成立FTA政策局與FTA交涉局,持續網羅談判人才、增加談判代表。歷經三任總統長達15年的高度執行力,早已讓韓國的FTA之路開花結果。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