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盤點專題報導所有文章
以城市為名、以城市為主題的展覽,這幾年遍地開花,特別是回到「地方」的城市策展,更顯特色。2001年,長年舉辦在臺北市的燈會,開始離開臺北市,移師全台各地舉辦,爾後便由「台北燈會」更名為「台灣燈會」,台灣設計展也在全台各地巡迴,除了彰顯臺灣設計實力外,更以策展的手法,濃縮提煉出城市的特色。2019年以「超級南」為主題的台灣設計展在屏東,2022年以「起點城市」為題的基隆城市博覽會,2023年則有新北環狀特色「O起來」的台灣設計展在新北。今年,適逢臺北建城140週年,像是璀璨煙火般的北門形象logo,串起一系列的城市活動。
而即將於10月底即將登場的台灣設計展在臺南,更是邀請大家「探索臺南的多重宇宙」。這次展覽適逢臺南400年,融合現代設計理念,為參觀者呈現一場跨越時空的視覺盛宴,展現臺南做為文化古都的獨特魅力與創新活力。
這些具有在地地方特色,彰顯地方紋理、厚度或能量的展覽與活動,都試圖透過策展的手法,設計的實踐,尋找自身的城市特色,為臺灣的多元性補上一塊獨一無二的拼圖。
2011年底,臺北市政府宣布申辦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自此開啟一段城市設計的馬拉松,以城市為主題的設計活動、展覽、實驗、交流,在臺北市展場到街頭,從論壇會場到各級學校,處處都以設計為方法或手段,嘗試各種可能、創造各種設計改變城市的機會。從2012年開始,每年秋天都會舉辦「臺北設計城市展」,最初是為了爭取「設計之都」的稱號,藉此盤點並展示臺北的設計實力。透過此平台,臺北市得以系統性地盤點並展示自身的設計實力,向世界展現這座城市的創意潛力。除持續展現設計改變城市的成果外,更積極與國際間交流,讓設計導入城市治理,鼓勵設計師參與公眾事務,更刺激民眾看見設計進入日常的各種可能。
2013年開始的臺北街角遇見設計專案,邀請平面設計師、工業設計師、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等,連年參與改造店家的小招牌,從髮廊到咖啡店,從傳統市場到五金行,各種跨界與碰撞,成功與否也許各有不同角度的評斷,但帶起街頭招牌各種形式的討論,最顯可貴。
世界設計之都系列活動中,2014年、2015年的國際設計師駐村計畫,更把西班牙、荷蘭、以色列、英國、德國等地的設計師帶進臺灣,德國設計師驚嘆臺北市民對於垃圾分類回收的能力,而設計出回收材質再編織的創型工作坊;西班牙設計師則以地圖疊圖的方式,與臺北市民一起畫出、疊出數於自己的臺北心靈地圖;以色列設計師熱愛夜市文化,重新打造適用於臺灣、易收納的路邊攤街道傢俱;荷蘭設計師則以無形的「Networking」概念,串連起在臺北的藝術家、設計師與創意工作者,以客人的身份當起主人,用辦party的方式將每個人的專業與才華連結一起,做為「跨界」的暖身或肇始。
這些看起來微小的改變,都像是水中的漣漪,慢慢摸索、慢慢累積,有一天慢慢形成改變的浪花。
2013年的臺北設計城市展以「Adaptive City不斷提升的城市」,強調過去臺北市的歷史與多元文化,更強調設計導入市政、呼籲設計師參與公眾事務的「adaptive 適應力與提升力」,2014年臺北設計城市展以「Fusion」為主題,強調設計的跨界,社會設計改變與提升城市的能量;2015年更以「We Are the Power」擴大設計的能量,將公部門與私部門、民間與政府、群體與個人都整合在一起,自民間發聲、政府聆聽,設計師發揮專業協助執行解決社會問題的動能,邁向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
2016年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從來就不是單一場城市策展,而是累積數年的能量,擾動各界,讓政府部門導入設計思考,讓設計師投入公共事務。從台電電箱的改變,到設計師參與世大運聖火台的打造,又或者參與國慶主視覺的設計等,設計美感的討論從來莫衷一是,但設計參與公共事務、引發大眾關心、討論設計導入的推進,值得肯定。
城市策展,有展有演,介於動態活動與靜態文件的展示,擾動城市內部的改變、吸引城市內外的民眾參與,有時提出口號,重新尋找城市定位,有時創造亮點,凝聚大眾目光焦點,產生討論、產生質疑、也產生對於這座城市的關照。
這些大型的城市策展,都會投注一定的宣傳資源,但到底要宣傳什麼?吸引城市內外的民眾來參加?但他們到底要看見什麼?感受到什麼?
臺灣設計展在新竹,打破單一館場的空間限制,把展覽拉到城市尺度,展現新竹市老城區人行道與公共設施的改變—從步行地獄到步行友善;曾令人掩鼻的護城河則以生態工法重新整治;治時期的古蹟「新竹州圖書館」硬體手法上修舊如舊,但軟體上導入當代科技與藝術,重新定義圖書館的當代閱讀意義。
把舊城區拿來當做城市策展的容器,這需要大量前期的準備,絕非一般策展工作期程,而是需要經年的準備,才能將城市的硬體整備好,重新打開,看見城市的特色,更重要的是,看見設計導入城市治理的改變。「新竹不一樣了」一句輕巧的話,背後需要經年的努力、專業的投注。
基隆城市博覽會也一樣,以基隆港區、正濱漁港區、海科館三大展區,把一般人心中「小小窄窄」的基隆打開,看見臺灣唯二的國際郵輪港與貨櫃港,看見早年遠洋漁業沒落後因社區共創而改變的正濱漁港,再到都是邊陲的翻轉—海科館本是淘汰的舊火力發電廠,潮境公園本是垃圾掩埋場—如今是海洋科學教育基地、假日親子遊人如織的景點。一個城市博覽會,人們得以看見三個不同尺度的港口,如何面對原本產業的沒落,並透過公共建設或在地社區共創,在現代成功轉型。
過這個平台,人們得以看到三個不同尺度的港口如何面對原本產業的沒落,並透過公共建設或在地社區共創,在當代實現成功轉型。
基隆港畔的改變,展現了城市轉型的巨大成果。昔日,從太平山城山腳走向海洋廣場,不到1公里的路程,卻因鐵軌、舊車站、高架橋、地下道和天橋的阻隔而難以通行,更遑論走近港邊。以往港埠空間受到貨櫃與軍用港的嚴格管理,市井百姓倚港而居,卻看不見海港、無法親近海港。然而,邁入新世紀後,基隆從服務貨物的全球第七大貨櫃港轉型,成為亞洲第二大郵輪母港,疫情前2019年底曾有單日5艘郵輪同時停靠基隆港的紀錄,為這個狹長深入市區的港口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從服務貨物到服務遊客的轉型,意味著空間也需要跟著改變,近年基隆市區的港埠空間逐漸打開,先是木棧板的海洋廣場,再來是今年拆除以服務車流為主的站前圓環,改以行人為主的國門廣場。從東岸碼頭走到西岸碼頭,從前站走到後站,過往這短短一公里的路程,根本無法行走,更不用說停留,而今日臨港打開的空間可以舉辦老鷹嘉年華與雞籠中元祭,平日也是賞鷹的絕佳地點,大人小孩可以來這裡吹吹風,就著落日的晚霞看大船入港,又或者舉辦一場吹海風的演唱會。於城市治理的變遷,港口與城市的關係也隨之改變,因為城市策展的號召,民眾得以看見、得以感受、得以親近港口,吹一吹海風,看凌雲的老鷹翱翔。
有基隆人說感覺港邊「變大了」,這對港邊幾乎都是港埠管制用地、全市平地面積只有5%的基隆市來說,其背後設計導入公共工程的溝通、協調,中央與地方的整合,需要多大的努力,而城市策展是最後一哩路,讓這些改變被看見,讓還沒改變的地方,也被看見;讓市民投入更多的關注,讓更多方的專業者持續投入。
城市的改變與進步,不是單一政府可以達成,需要市民的關心、專業者的投入,中央與地方的整合,最後由城市策展提煉濃縮所有的討論與努力,轉譯為大眾的語言,走進大眾的視野,被看見、被討論、持續發酵、持續進步。
城市型策展,從來只是一種工具,做展覽的人,也真心希望,透過誠實、專業的討論,收斂聚焦城市的議題與亮點,做展覽像是在一棵大樹上使力,掛上七彩霓虹燈吸引大眾目光;或者修剪蕪雜枝椏,讓民眾看見大樹的本質,但無論哪種方式,大樹必須深根於勤勉澆灌的沃土,當根扎得有多深,樹就可以長得有多高;當樹長得有多高,策展的空間與設計創意發揮的空間,就可以有多大。
而當地方政府決定辦一場城市尺度的策展,外部的創意與觀點能夠協助轉化實質的努力、與須待溝通的項目外,政府內部的整合也至關重要,除單一局處的資源,跨局處的協調須待上級長官的關注與指導,否則各個局處日常公務早已極度繁忙,單一窗口互相聯繫,實難以起作用。2012年起,臺北市決定申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由當時副市長所率領的九大局處整合平台會議便十分重要,也許剛開始,大家像是組新隊、開新車般,有點縛手綁腳或者各說各話,但當時方向明確,確認設計城市並非「裝飾」城市,而是透過不同設計專業的引入:都市規劃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街道傢俱設計、資訊整合設計、最後方是策展設計面向大眾的溝通與傳達,讓城市產生質變與提升。於是,交通局、都發局、衛生局、文化局等,都得加入,透過幾次會議的磨合,從上而下的理解設計城市的真正意涵,整合資源後,整個城市,才可以說是因為一場「城市型策展」真正動起來,也才有可能在一場煙火放盡、眾聲喧嘩的盛宴後,留下真正的改變與討論。
城市策展,從來就不是單方面的事;城市策展,從來也不是單口相聲;城市策展,讓大眾看見城市多元的魅力,形成討論、形塑風格,產生市民與專業者的認同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