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3Q3)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3Q3)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全球經濟已由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以及2022年的能源危機中持續復甦,但中期成長前景趨於平緩。抑制經濟更強勁增長的因素包含疫情的持續影響、俄烏戰爭、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利率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和財政支持縮減等。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聯儲局在2023年11月議息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5.25~5.50%區間,通膨率逐漸降溫,勞動市場持續活絡,第3季GDP年成長4.9%;中國大陸因政府支持措施發揮作用,經濟成長優於市場預期,第3季GDP年成長4.9%;日本因設備投資不振、個人消費低迷,第3季GDP年成長負2.1%;歐元區經濟在歐洲央行升息舉措後出現萎縮,但能源成本的下降推動部分通膨回落,第3季GDP年成長0.1%。

全球經濟觀測重點

全球展望快易通

  • 全球主要經濟體受地緣政治衝擊,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中美競爭引發的緊張局勢,導致經濟分裂與供應鏈重組加速,2023年全球成長將受限制,但尚不至於落入衰退,EIU、IMF和OECD等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GDP將落於2.5~3.0%之間
  • 2023年第3季主要經濟體成長呈現分岐,美國受惠於民間投資與消費持續穩健成長,第3季GDP年成長創近兩年來最快增速,經濟成長強勁且通膨高於目標的情況下,使美國維持高利率不變;日本因日圓疲軟與通膨仍持續,以致復甦力道脆弱;中國大陸官方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漸顯現,帶動整體消費增長優於預期;歐元區通膨仍然處於高位,經濟活動面臨衰退下,歐洲央行暫停升息,經濟明顯放緩
  • 隨著地緣政治衝擊正影響全球經濟前景,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使全球地緣政治環境更為複雜,EIU預期若在解決供應鏈混亂和需求疲軟方面得以改善,則主要經濟體的通膨率將從2023年估計的4.5%降至2024年的2.4%

全球經濟預測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機構觀測,全球經濟將從COVID-19疫情、俄烏戰爭以及能源危機中逐漸復甦,通膨壓力亦持續降溫,先進經濟體受惠於能源價格回落與寬鬆貨幣政策帶動經濟成長,雖通膨壓力仍在,使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受到限制,但各經濟預測機構已陸續上修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

金融貨幣方面,美國聯準會(Fed)2023年11月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區間5.25~5.50%不變,通膨已逐漸緩和,在美債殖利率不斷創高情形下,美元在2023年仍持續呈現強勢格局。歐元部分,歐洲央行(ECB)因通膨降溫,10月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存款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及隔夜貸款利率分別維持於4.00%、4.50%及4.75%不變,中斷連續十度升息的紀錄。人民幣部分,中國大陸為了振興低迷的經濟及疫情後經濟受到房市崩盤、出口大衰退的打擊,採取降息政策,但目前中國大陸經濟基本面承壓較重,經濟復甦不如市場預期,恐提高中國大陸央行採取更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

貿易服務方面,全球總體通膨已呈下降趨勢,但核心通膨持續存在,預期經濟成長將保持溫和成長。美國2023年9月零售銷售額月增率降至0.7%,核心零售銷售額月增率則由8月的0.2%升至0.6%,顯示民眾消費支出動能強勁,可望支撐未來整體經濟表現,而歐盟的通膨率仍高,貨幣政策趨向緊縮,外部需求也持續偏弱。儘管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平緩,製造業活動續呈緊縮,不過主要國家製造業表現已略有改善,惟以哈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使未來經濟展望蒙上陰影,若中東局勢全面升級,將使得國際油價劇烈波動,避險情緒再升溫。

國際能源方面,原油價格有所上漲並保持在高位,OPEC+進一步削減產量配額,加以沙烏地阿拉伯自願減產期限延至2023年底,全球需求強勁增長,使油價上漲,然11月美國原油庫存增加超出預期,加上市場擔憂中國大陸能源需求低迷,美國能源資訊局(EIA)11月報告下調未來油價的預測,預估2023年布蘭特原油均價為每桶83.99美元,此前預估為84.09美元。另一方面,國際能源總署(IEA)10月發布《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三大主要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需求將於2030年前觸頂,全世界將迎來新能源轉型的轉捩點。

地緣政治方面,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加劇了全球地緣政治環境的複雜性,中東局勢的發展將引發市場對美國能否聚焦於中國大陸和亞洲的疑問,除了支持烏克蘭,美國也面臨捲入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戰爭的風險。儘管地緣政治及中國大陸經濟的風險較高,但EIU預測,2024年亞洲的經濟增長,因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阻礙擴張的速度,將由2023年的4%稍微回落至3.9%,政治前景方面則將由區域內的選舉主導,包括印度、印尼及臺灣等具有重要策略意義的經濟體。

從各主要經濟體觀察,美國通膨率逐漸降溫,勞動市場持續活絡,第3季GDP年成長4.9%;中國大陸因政府支持措施發揮作用,第3季GDP年成長4.9%;日本經濟因設備投資不振、個人消費低迷,第3季GDP年成長負2.1%;歐元區在歐洲央行升息舉措後出現萎縮,第3季GDP年成長0.1%,為自2021年第2季以來低點。

單位:%

2023年各主要機構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彙整表
2023 Global Economic Growth Forecast Compiled Chart
區域 IMF
2023.10
2023.07
UN
2023.05
(2023.01)
S&P Global
2023.11
2023.10
OECD
2023.09
2023.06
EIU
2023.08
(2023.07)
WB
2023.06
(2022.01)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2023 2024
Global
全球
3.0 2.9 2.3 2.5 2.6 2.3 3.0 2.7 2.5 2.2 2.1 2.4
(3.0) (3.0) (1.9) (2.7) (2.6) (2.3) (2.7) (2.9) (2.3) (2.2) (1.7) (2.7)
USA
美國
2.1 1.5 1.1 1.0 2.4 1.4 2.2 1.3 2.4 0.9 1.1 0.8
(1.8) (1.0) (0.4) (1.7) (2.5) (1.6) (1.6) (1.0) (2.0) (0.8) (0.5) (1.6)
JAPAN
日本
2.0 1.0 1.2 1.0 1.8 1.1 1.8 1.0 2.0 1.4 0.8 0.7
(1.4) (1.0) (1.5) (1.3) (1.7) (0.9) (1.3) (1.1) (2.0) (1.1) (1.0) (0.7)
EURO
歐元區
0.7 1.2 0.9 1.4 0.5 0.5 0.6 1.1 0.7 1.0 0.4 1.3
(0.9) (1.5) (0.1) (1.6) (0.5) (0.5) (0.9) (1.5) (0.7) (1.0) (0.0) (1.6)
CHINA
中國大陸
5.0 4.2 5.3 4.5 5.2 4.7 5.1 4.6 5.5 4.8 5.6 4.6
(5.2) (4.5) (4.8) (4.5) (5.0) (4.6) (5.4) (5.1) (5.2) (4.8) (4.3) (5.0)
WORLD
TRADE
0.9 3.5 2.3 3.6 - - - - 0.7 2.7 1.7 2.8
(2.0) (3.7) (-0.4) (2.5) (-) (-) (1.6) (3.8) (0.7) (2.7) (1.6) (3.4)

 

註: ( )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1.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10th 2023)
  2.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3 at of mid-2023(May 16th 2023)
  3.  S&P Global(November 15th 2023)
  4.  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September 2023)
  5.  EIU:One-click Report: World(forecast closing date:November 13th 2023)
  6.  WB: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2023)
  7.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產業發展處 整理

主要經濟體概況

美國民間投資穩健成長,2023年第3季GDP年成長4.9%

美國經濟主要由消費支出驅動,儘管2022年受到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動態清零等外部因素影響造成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波及其他商品和服務、全球供應鏈中斷,而產生高通膨及家庭儲蓄率大增的現象,但截至2023年第3季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就業持續成長、GDP增速加快以及通膨放緩。IMF10月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由於美國薪資成長放緩、疫情儲蓄減少、貨幣政策緊縮和失業率上升,預計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經濟成長將放緩。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23年10月26日公布第3季GDP年增4.9%,製造業活動前景穩定,加上民間消費支出穩健,且通膨續呈降溫態勢,經濟前景仍具韌性。9月分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為3.7%,符合市場預期,較8月漲幅放緩。

美國勞工部於2023年11月14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年增率為3.2%;10月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年增率為4.0%。由單月物價變化觀察,10月CPI經季節調整持平,相較之下,9月上漲0.4%,而CCPI月增率從9月的0.3%降至0.2%,兩項數據皆低於市場預期。此外,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10月美國零售銷售額月增率下滑0.1%,顯示美國消費成長速度放緩。

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2023年11月3日發布統計顯示,10月非農就業人口數由上月的29萬7千人降至15萬人,部分原因係受製造業就業人數由上月的新增2.8萬人轉為減少1.1萬人,以及批發、零售、運輸暨倉儲及休閒暨飯店等新增就業人數明顯減少所致。10月的失業率為3.9%較上月小幅上升0.1個百分點,創近2年以來新高。

經濟活動方面,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23年11月1日公布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6.7,創近3個月以來新低,整體位於榮枯線下,美國製造業連續第12個月呈現萎縮;其中,價格指數45.1、就業指數46.8、生產指數50.4、新接訂單指數45.5、供應商配送指數47.7、積壓訂單指數42.2。其中,新訂單指數為2023年5月以來最低水準,可能反映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的罷工行動。

ISM於2023年11月3日公布10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1.8,較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創近5個月以來新低,主係因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有所消退;其中,價格指數58.6、新接訂單指數55.5、商業活動指數54.1、就業指數50.2、供應商配送指數47.5,除了供應商配送指數外皆位於榮枯線上。依PMI數值顯示,美國經濟呈現降溫跡象。

日本國內消費者和企業支出疲軟,2023年第3季GDP年增率下滑2.1%

日本內閣府於2023年11月15日公布2023年第3季GDP速報,季減0.5%、年減2.1%,主要原因為企業投資下滑、消費者支出未見復甦及進口增加,為2023年3季以來首次萎縮,可見復甦力道仍脆弱。民間最終消費支出季持平、年減0.2%,顯示消費市場正處於疲軟態勢。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於2023年11月24日公布10月CPI,年增3.3%,創3個月以來新高點,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支出後,CCPI年增4.0%,顯示日本透過貨幣寬鬆政策刺激消費,熱絡的消費市場促使物價呈現逐步上漲的通膨現象。另一方面,核心消費的能源與食品價格分歧擴大,能源類別下降8.7%,電價類別年減16.8%、煤油類別年增4.8%、汽油類別年增5.0%、生鮮以外的食品價格年增7.6%,月增0.4%,可觀察到能源價格持續趨緩,但食品價格依舊處於上漲狀態,除了以進口食品為主的輸入型通膨外,因近期日本經濟表現不如預期,日本央行(BOJ)仍維持偏溫和的政策態度將限縮日圓升幅。

根據S&P Global於2023年11月1日公布日本10月PMI為48.7,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國內外需求減少,產出及新訂單持續下滑,位於榮枯線下,但廠商對2024年業務成長預估樂觀的帶動下,PMI數值較前月上漲;11月6日公布10月NMI為51.6,較上月下降2.2個百分點,位於榮枯線上,日本服務業雖維持擴張態勢,惟新業務成長率為近9個月以來新低,使服務業PMI數值較上月下滑。

日本因人口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人口快速減少的主因則是生育率持續低落,另長期以來薪資增長緩慢,也使經濟成長趨於減緩。根據日本PERSOL綜合研究所推估指出,2030年日本全國7,073萬人的勞動力需求,預計只能提供6,429萬人的勞動力,造成勞工缺口,其中服務與醫療保健短缺約近600萬人。除了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外,扶養比也隨著時間增加,而導致年輕人需要支付更高的稅款以支撐老年人口。

歐洲在全球需求疲軟及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緊縮影響下,2023年第3季GDP年成長0.1%

歐洲經濟由2022年受俄烏戰爭的能源大戰影響延續至2023年,加上全球需求疲軟與核心通膨仍居高不下,歐洲經濟呈現明顯放緩。歐盟委員會於2023年11月15日發布2023年秋季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在生活成本高、外部需求疲軟和貨幣緊縮影響下,歐洲經濟失去增長動力,另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增加了不確定性,也使經濟前景蒙上陰影。2023年的經濟前景來看,德國表現最為疲弱,OECD於2023年9月19日公布的經濟預測指出,歐元區2023年與2024年經濟成長預估下修,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2023年可能陷入經濟萎縮,並與阿根廷並列為G20中唯二陷入衰退的經濟體。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23年10月31日發布,經季節性調整後,歐盟(EU27)2023年第3季GDP季增率0.1%,年增率0.1%;歐元區(EA20)第3季GDP季減0.1%、年增率為0.1%。其中,德國GDP季減0.1%,法國和西班牙GDP季增率分別為0.1%和0.3%,愛爾蘭、奧地利與捷克GDP季減分別為1.8%、0.6%、0.3%,呈現萎縮。

通膨率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3年10月31日公布10月歐元區(EA20)通膨率,年增2.9%,較前一個月通膨數值下降1.4個百分點。從通膨分類組成觀察,主要以食物、酒水、菸草類別漲幅最高,年增7.5%,服務類別為次高,年增4.6%,通膨放緩主要為能源價格持續通縮和食品價格通膨放緩推動,核心通膨則為4.2%,雖較上月數值下降0.3個百分點但仍處於高點。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在2023年11月3日公布9月歐元區(EA20)失業率為6.5%,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整體歐元區最新失業人數約為1,101萬人。進一步分析歐盟會員國統計數據,9月歐盟會員國失業率最高前3名依序為西班牙12.0%、希臘10.0%、瑞典7.8%,失業率最低者則為捷克2.7%、波蘭及馬爾他同為2.8%。

隨著歐元區的通膨率居高不下,歐洲自2022年7月開始啟動貨幣緊縮政策,使通膨持續下降,但長期通膨仍過高,因此,歐洲央行自2023年9月14日起將基準利率上調至4.00%,這也是歐洲央行連續十次升息,創歷史新高,2023年10月26日利率會議依然維持基準利率4.5%不變,歐洲央行的行動顯示升息週期可能已結束。歐元區9月通膨年增率已降至兩年來新低,顯示歐洲央行過去一年多來大舉升息雖拖累經濟成長,但在抗通膨方面展現成果。

食品和能源價格是家庭通膨預期的重要決定因素,依據OECD觀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能源價格距離 2022 年的高峰還有一段很長距離,但能源市場仍然緊張,能源價格若再次升高,將為整體通膨帶來新的壓力。歐洲的氣候變遷將在2023年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歐洲國家持續推廣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並因應歐洲市場技術轉型推動相關應對措施,規劃於2023年10月1日起試行,並於2026年真正開始實施。

中國大陸經濟消費增長優於預期,2023年第3季GDP年成長4.9%

中國大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排名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消費及服務為經濟動力來源,2022年底解除動態清零政策後,於2023年3月舉辦的「兩會」中定調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5.0%,後續並提出2023年下半年經濟措施,包含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及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等,預計2023年經濟成長將達到政府設定的目標。

EIU表示,中國大陸對COVID-19衝擊的遲緩反應和疫情後的經濟放緩,已使人們對政府引導市場能力的信心動搖。且中國大陸採取擴張性措施以穩定市場經濟,可能導致資產泡沫再次膨脹與加速資本外逃,致使經濟生產力下降,進而抑制全球前景。EIU在2023年9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由於經濟成長減緩、監管不確定性及與他國關係依然緊張,導致流入中國大陸的外國直接投資呈現銳減的情形。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3年10月19日公布,中國大陸2023年第3季GDP年增4.9%,隨著疫情控制轉往平穩,各項穩定增長、就業、物價的政策呈現成效。但中國大陸面對國際環境的快速變化,經濟成長表現仍疲弱,加上房地產行業危機頻傳、通貨緊縮的威脅、青年失業率飆升,外資撤出中國大陸股票、債券等因素,EIU、IMF皆下調中國大陸2023年之經濟前景預估。

民生消費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在2023年11月9日公布10月CPI,月減0.1%、年減0.2%。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照年增幅排序分別為其他用品及服務類(3.6%)、教育文化娛樂類(2.3%)、醫療保健類(1.3%)、衣著類(1.1%),通膨明顯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緩和,儘管中國大陸在2022年12月上旬放鬆嚴格的防疫措施,但2023年消費等各項數據於第2季出現疲弱,前3季度仍呈現消費強但投資弱的態勢。

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3年11月9日公布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持平、年減2.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月減0.1%、年減2.0%,因受國際原油、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及去年同期對比基期較高等因素影響,使10月PPI降幅略擴大。中國大陸長時間經濟限制,儘管國內疫情全面解封,但國際企業於2022年已逐漸移出部分資本並於全球重組供應鏈,中國大陸製造業已轉型為內需市場導向,但加上高科技產品方面,受到歐洲、美國和日本的限制,中國大陸產品的出口壓力持續擴大。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3年10月31日公布10月PMI為49.5,較上月下降0.7百分點,整體位於榮枯線下;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50.2、生產指數50.9、新訂單指數49.5、原材料庫存指數48.2、從業人員指數48.0。10月NMI為50.6,較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58.1、投入品價格指數49.7、銷售價格指數48.6、新訂單指數46.7、從業人員指數46.5。

中國大陸數十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生育率大幅降低的少子化問題,以及人口老化、老年人與青年比例的人口結構不平衡等,皆預示中國大陸因人口壓力將面臨財政惡化的問題,人口結構惡化推升退休金給付和醫療照護負擔,而利率上升也將加重政府償債壓力,中國大陸債務規模攀升的潛在因素,除了人口迅速高齡化導致政府相關支出增加外,也包含為維持經濟增長採取刺激措施、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軍事費用開支增加,以及各國在經濟上相互競爭時,各地政府補貼和加強國內產業的措施等。

IMF2023年10月10日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秋季報告指出,在2023年初COVID-19疫情的重新開放後,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態勢逐漸減弱,且房地產業危機進一步疲軟,已成為阻礙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因素。由於房地產危機,抑制了經濟活動並打擊家庭信心,IMF將中國大陸2023年的預期經濟成長率從5.2%下調至5.0%。中國大陸房地產業持續疲弱使投資動能受阻,加上年輕族群失業率過高,突顯勞動力市場疲弱。

新興經濟體概況

東協受惠於製造業出口的預期改善,2023年第3季GDP年成長穩定

支撐東協經濟成長的因素,主要來自製造業出口預期與中國大陸成長動能的改善,東協各國的經濟於2023年第3季呈現正面成果。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院(AMRO)於2023年10月4日發布報告指出,內需仍是東協成長的主要動力,雖然貨物出口呈現疲軟,但出口最糟糕的時期預期將很快過去,目前雖下調2023年經濟成長的速度,但預計2024年將有機會轉為強勁,另需留意的是,隨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致整體通膨有上升的風險。東協會員國預計2023全年平均GDP將達4.4%正成長,菲律賓、柬埔寨、印尼、寮國、越南的經濟成長率有望超越會員國平均值,分別年增5.9%、5.3%、5.0%、4.8%、4.7%。

印尼中央統計局於2023年11月6日公布2023年第3季GDP年增率4.94%,較第2季下滑,主因為全球經濟前景黯淡與重要出口商品價格下跌等。另帶動國內內需產業增長前3名分別為運輸倉儲業、住宿與餐飲服務業、企業服務業,分別年增14.7%、10.9%、9.3%。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於2023年11月20日公布2023年第3季GDP季增1.8%、年增1.5%,支出、投資和工業生產等皆不如預期,國內產業增長方面以住宿與餐飲服務業、運輸倉儲業、行政與支援服務業最為顯著,分別年增14.9%、6.8%、4.7%。然而,工業類別則因庫存堆積因素而年減2.7%。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於2023年11月17日公布2023年第3季GDP年增率3.3%,主因為家庭支出持續擴張、就業市場轉佳、旅遊業進一步復甦,以及營建業活動增加等正面因素,皆有利經濟持續成長。其中,五大產業中營建業、服務業、農業呈現正成長,年增率分別為7.2%、5.0%、0.8%,製造業與礦業則呈現負成長,皆萎縮0.1%。面對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國家升息,馬來西亞於2023年5月3日升息一碼至3%後,整個升息週期已完成,因物價壓力降溫,5~11月間,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已連續第3次會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越南近年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東南亞重要製造基地,提供越南長期成長的優勢環境。越南統計總局於2023年9月29日公布第3季GDP年增5.3%,工業暨營造業年增5.1%、服務業年增6.2%,經濟成長增速主要受惠於越南央行積極的寬鬆貨幣政策與觀光業復甦。S&P Global指出,以中期而言,越南經濟將持續出現增長動力,包括由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獲益。越南大量的勞動人口吸引跨國集團投資,且越南政府擴大對國內基礎設施的支出,預計資本支出將增高。

製造業推動印度經濟成長,7~9月GDP增長7.6%

因製造商提高產量、消費速度增以及政府2024年大選前加大投資,使印度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且在面對通貨膨脹和印度中央銀行連續6次升息,印度的經濟成長一直保持彈性。印度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除了強化國內ICT產業的優勢,更是將勞動力灌注至高科技產品相關的製造業當中,快速改善印度的經濟增長速率。S&P Global於2023年11月1日公布印度10月製造業PMI續降至55.5,創8個月以來新低,但仍高於其長期均值53.9,在全球經濟逆風之下,PMI持續強勢,反映印度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23年11月30日公布2023年7~9月GDP增長7.6%,超出市場預期的6.8%,也高於印度儲備銀行預測的6.5%。印度在美元貨幣緊縮態勢下,受惠於供應鏈重組而帶動經濟正成長,印度中央銀行10月公報指出,預期印度經濟將持續成長。觀察各產業年增率表現,依序為製造業(13.9%)、營建業(13.3%)、電力/瓦斯/水供應業(10.1%)、採礦業(10.0%)、公共服務業(7.6%)、金融和房地產業(6.0%)、通訊服務業(4.3%)、農林漁業(1.2%)。

拉丁美洲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及存在政治不確定性,2023年第3季GDP成長放緩

拉丁美洲的經濟持續受通膨現象、缺乏消費市場、氣候變遷、政治不穩定等因素影響,儘管2023年上半年在外國直接投資及旅遊業穩定增長的推動下,2023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維持穩定,但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全球需求減弱及通貨膨脹影響下,將導致拉丁美洲的實際GDP成長從2023年預估的2%放緩至2024年的1.7%。

政治方面,阿根廷和厄瓜多爾以及墨西哥2024年6月即將舉行的選舉將影響經濟前景。複雜的經濟情勢導致民眾對民生問題的分歧,導致以勞工導向的左派份子和以資本為優先的右派人士出現極端意見,難以在解決方案上產生共識。拉丁美洲較大的經濟體如阿根廷及祕魯,將因政治不確定性影響其商業環境而使經濟發展受到限制。

整體而言,拉丁美洲2023年經濟充滿不確定性,持續在與美國歷史上的密切關係及與中國大陸深化的關係之間取得平衡,負面因素將導致2023年的經濟成長受限而增長緩慢。根據EIU預估2023年拉丁美洲GDP為2.0%,其中阿根廷為負2.8%、巴西為3.1%、墨西哥為2.4%;通膨方面,阿根廷為129.9%、巴西為4.7%、墨西哥為5.3%。儘管2022年的經濟表現黯淡,但在外資穩定流入以及觀光業持續復甦下,拉丁美洲的經濟展望則有機會逐漸緩慢向上提升。

受地緣政治變化影響,2023年中東和非洲經濟大幅下滑

在地緣政治變化和不穩定性下,導致全球供應鏈斷裂,並對商業運作、產業和經濟產生廣泛的影響,中東及非洲經濟成長下降係受石油減產供給減少所致,導致石油價格上漲,以及全球金融緊縮與通貨膨脹。部分國家雖受惠於俄烏戰爭而取得歐洲的能源出口商機,但戰爭促使糧食供應不順,多國難以擺脫經濟困境,如黎巴嫩、突尼西亞、埃及、約旦等脆弱經濟體,經濟風險恐使區域經濟成長受阻。

近期歐洲國家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源於烏俄戰爭,中東及非洲的天然氣生產方面將從歐洲尋找替代能源中受益,特別是地中海天然氣出口國,以色列、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將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面,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加劇,持續的不安全和不穩定使部分國家的商業環境變得更為複雜,且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主要為該地區的石油占市場的3分之1,油價飆漲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

EIU預估,中東國家2023年GDP為1.8%、通膨率為17.4%。2023年伊朗GDP預測為3.2%,通膨率則為43.9%。OPEC+成員國為了避免油價下滑,嘗試在油價下跌時減產,期盼取得大宗商品的高收益,而大宗產品進口國則持續受通膨壓力影響,面臨高成本導致的經濟緩步增長。另外,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原定11月舉行的2024年產量會議延後,也使2024年減產計畫的不確定性提高。

能源方面,2023年8月中旬OPEC+因傾向在伊朗重返原油市場的情況下減產石油,2023年8月23日WTI原油期貨上漲,刷新價格高點至每桶94.22美元。OPEC在10月中旬公布的報告中表示,儘管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減產持續到2023年底,但需求成長仍強勁,預估第四季石油缺口紀錄可能創下新高,同時2023年與2024年需求增速維持不變。根據沙烏地統計總局於2023年10月31日公布,2023年第3季GDP季減17.3%、年減4.5%,石油產業年增1.9%、非石油產業年增3.6%,相較於西方國家擔憂高油價,沙烏地阿拉伯更聚焦能源轉型打擊西方石油消費的現況,並且關注油價跌破每桶85美元的風險,因此於2023年11月初並提出將額外自願減產措施延續至2023年底,反映出對2024年經濟下行風險的擔憂。

非洲方面,2023年10月中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年會首度登陸非洲,非洲經濟體在面臨持續高通膨、財政緊張、債務水準升高和借貸成本上升問題的同時,情勢看漲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可望為非洲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國提供財務喘息的機會。EIU預期,非洲2023全年GDP為2.6%,其中奈及利亞為2.3%、南非為0.5%;通膨方面,奈及利亞為24.7%、南非為5.7%,通膨率及失業率遠大於經濟表現,央行大幅收緊貨幣政策使政府債務壓力加劇,IMF指出石油收入並沒有使非洲國家受惠,而高度依賴石油輸出的國家也正努力朝經濟多元化邁進。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