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全球經濟面臨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天氣事件、美中貿易摩擦、地緣政治衝突及供應鏈不穩等多重挑戰。然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動能逐漸回升,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撐。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在低利率政策與技術創新推動下,維持穩定增長,第3季GDP年增長達2.8%;日本則受日圓貶值與淨出口萎縮影響,經濟復甦脆弱,第3季GDP年增長僅0.9%;歐洲在政策利率下調及實質收入回升的支持下,增長動能略有回升,第3季GDP年增長0.9%,但仍面臨通膨壓力;中國大陸雖面臨內需疲弱與結構性挑戰,仍在貨幣與財政刺激政策的助力下,第3季GDP年增長4.6%,顯示政策效應漸見成效。
全球經濟觀測重點
2024年12月繪製
2023~2025年各機構全球GDP成長率(%)預測
主要經濟體2024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
資料來源:
臺北產經資訊網 編製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機構觀測,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天氣事件及美中貿易戰等因素,持續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壓力。然而,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動能不斷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帶動下,為全球經濟提供支撐,使2024年第3季顯現改善跡象。
金融貨幣方面,美國聯準會(Fed)為應對通膨放緩及就業市場趨穩,於2024年11月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降至4.50~4.75%。歐洲央行(ECB)因經濟活動疲軟,於10月貨幣政策會議調降存款利率(DF)、主要再融資利率(MRO)及邊際放款利率(MLF)分別為3.25%、3.40%及3.65%,藉此提振投資與消費。日本央行(BOJ)則繼續維持寬鬆政策,聚焦於實現2.0%的通膨目標。儘管政策支持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市場對流動性及開放程度的顧慮,仍限制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貿易服務方面,預計於2025年因信貸條件改善而加速擴張,但美國強化保護主義政策、美中貿易摩擦及歐盟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加徵關稅,持續對供應鏈穩定構成挑戰。企業為降低對單一國家的依賴,加速推動供應鏈多元化。這一變革雖短期帶來調整壓力,但也為發展中國家創造新的增長機遇,預計其增長將超過已開發國家。
國際能源方面,石油、天然氣與煤炭仍為主要能源,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崛起推動了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儘管OPEC+減產以支撐油價,全球石油需求放緩及供應鏈中斷,使油價仍面臨下行壓力。美國能源資訊局(EIA)2024年11月報告顯示,布蘭特原油現貨價格於10月底收於每桶75.63美元。
地緣政治方面,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使國際格局更加複雜,美中競爭持續對科技、軍事及供應鏈政策產生深遠影響。烏俄戰爭和中東動盪進一步威脅全球穩定。各國在競爭與合作之間尋求平衡,氣候變遷及資源爭奪成為新的全球挑戰,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
從各主要經濟體觀察,美國經濟穩健增長,受低利率和技術創新推動,2024年第3季GDP年成長2.8%。日本經濟復甦脆弱,日圓貶值與淨出口萎縮致增長放緩,第3季GDP年成長0.9%。歐洲經濟增長動能回升,政策調整與收入回升提振信心,第3季GDP年成長0.9%。中國大陸刺激措施逐步見效,經濟增長回升,第3季GDP年成長4.6%。
單位:%
區域 | IMF 2024.10 (2024.07) |
UN 2024.09 (2024.05) |
S&P Global 2024.11 (2024.10) |
OECD 2024.09 (2024.05) |
EIU 2024.11 (2024.20) |
WB 2024.06 (2024.01) |
||||||
---|---|---|---|---|---|---|---|---|---|---|---|---|
2024 | 2025 | 2024 | 2025 | 2024 | 2025 | 2024 | 2025 | 2024 | 2025 | 2024 | 2025 | |
Global 全球 |
3.2 | 3.2 | 2.7 | 2.7 | 2.7 | 2.7 | 3.2 | 3.2 | 2.6 | 2.7 | 2.6 | 2.7 |
(3.2) | (3.2) | (2.7) | (2.8) | (2.7) | (2.8) | (3.1) | (3.2) | (2.6) | (2.6) | (2.4) | (2.7) | |
USA 美國 |
2.8 | 2.2 | 2.5 | 1.7 | 2.7 | 2.0 | 2.6 | 1.6 | 2.7 | 2.2 | 2.5 | 1.8 |
(2.6) | (1.9) | (2.3) | (1.7) | (2.7) | (2.1) | (2.6) | (1.8) | (2.7) | (1.7) | (1.6) | (1.7) | |
JAPAN 日本 |
0.3 | 1.1 | 0.8 | 1.1 | -0.1 | 1.2 | -0.1 | 1.4 | 0.2 | 1.1 | 0.7 | 1.0 |
(0.7) | (1.0) | (1.2) | (1.1) | (0.0) | (1.2) | (0.5) | (1.1) | (0.6) | (1.1) | (0.9) | (0.8) | |
EURO 歐元區 |
0.8 | 1.2 | 0.8 | 1.3 | 0.7 | 1.1 | 0.7 | 1.3 | 0.8 | 1.3 | 0.7 | 1.4 |
(0.9) | (1.5) | (0.8) | (1.4) | (0.7) | (1.2) | (0.7) | (1.5) | (0.9) | (1.4) | (0.7) | (1.6) | |
CHINA 中國大陸 |
4.8 | 4.5 | 4.8 | 4.5 | 4.9 | 4.6 | 4.9 | 4.5 | 4.9 | 4.8 | 4.8 | 4.1 |
(5.0) | (4.5) | (4.8) | (4.5) | (4.9) | (4.6) | (4.9) | (4.5) | (4.7) | (4.8) | (4.5) | (4.3) | |
WORLD TRADE | 3.1 | 3.4 | - | - | - | - | - | - | 2.5 | 3.3 | 2.5 | 3.4 |
(3.1) | (3.4) | (3.2) | (3.6) | (-) | (-) | (2.3) | (3.3) | (2.6) | (3.3) | (2.3) | (3.1) |
註: ( )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美國經濟增長受惠於低利率與技術發展,2024年第3季GDP年成長2.8%
美國經濟近期表現穩健,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已上調,雖然增速可能略有放緩,但仍接近潛在經濟成長率(Potential Growth Rate)。此成長動能主要受到低利率政策、持續的財政支持,以及生成式人工智慧與能源技術進步所帶動的生產力提升影響。同時,隨著通膨逐步接近目標,全球進入貨幣寬鬆週期,美國利率預期在2025~2026年間持續下調,為經濟成長提供有力支撐。然而,新政府可能推動以貿易保護主義及嚴格移民政策為核心的政策,此變化或在2026年後增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24年10月30日公布第3季GDP年增2.8%,此成長主要受到消費者支出增加、商品出口增長,以及政府支出增加的推動。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為1.5%,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價格指數年增率為2.2%,顯示美國經濟在強勁的消費者支出推動下表現穩健,但增速低於市場預期。
美國勞工部於2024年11月13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6%,為自3月以來首次回升,反映美國通膨水準仍然高於Fed所設定的2.0%控制目標。此情勢使貨幣政策調整面臨更多挑戰。儘管部分商品的通膨壓力逐步緩解,但住房價格依然是CPI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10月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年增率為3.3%,而食物物價指數增加2.1%,能源物價指數則增加4.9%。由單月物價變化觀察,經季節性調整後的10月CPI為0.2%,相較9月持平。
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2024年11月1日發布統計顯示,10月非農就業人口數增加12萬人。新增就業人數的增長主要來自醫療保健及政府部門等行業,然而,臨時勞工服務業則出現就業減少的情形。受罷工活動影響,製造業就業人數有所下降。10月失業率4.1%,較去年同期失業率3.8%略有上升。整體而言,美國勞動市場面臨行業間的挑戰及季節性波動的影響。
經濟活動方面,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24年11月1日公布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6.5,為連續第7個月收縮,收縮速度較上月更為明顯,並且在過去24個月中第23次出現收縮。依據報告顯示,除了價格指數及供應商配送指數位於榮枯線上,其餘指數皆在榮枯線下。其中,相較9月指數,新接訂單指數仍處於收縮區間,10月指數上升至47.1。價格指數回升至擴張區間54.8、就業指數上升至44.4、生產指數下降至46.2、供應商配送指數下降至52.0、積壓訂單指數下降至42.3。
ISM於2024年11月1日公布10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6.0,較上月上升1.1,為連續第4個月增長,並且為2022年7月以來最高數據。依據報告顯示,除了庫存指數位於榮枯線下,其餘指數均高於榮枯線。其中,相較9月指數,價格指數下降至58.1、新接訂單指數下降至57.4、商業活動指數下降至57.2、就業指數上升至53.0、供應商配送指數上升至56.4。
日本經濟受內需影響未能抵擋外部挑戰,2024年第3季GDP年增率僅0.9%
日本內閣府(CAO)於2024年11月15日公布2024年第3季GDP速報,數據顯示季增0.2%、年增0.9%,反映經濟復甦基礎仍然脆弱。儘管民間最終消費支出表現突出,季增0.9%、年增3.6%,反映薪資上漲與政府減稅措施有效促進內需,但日圓貶值推高進口成本,導致淨出口大幅萎縮。同時,全球需求放緩進而壓抑經濟成長潛力,顯示日本經濟復甦仍面臨挑戰。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於2024年11月22日公布10月CPI,年增2.3%,雖較9月略有放緩,但仍高於BOJ設定2%的通膨目標,顯示物價壓力依然存在。扣除必要食物和能源支出後,CCPI同樣年增2.3%,較9月呈現加速趨勢,反映內需驅動的通膨壓力持續增強。能源類別年增2.3%,其中電價類別年增4.0%、煤油類別年減1.1%、汽油類別年減0.4%,以及生鮮以外的食品價格年增3.8%,月增1.2%,反映日本物價上漲雖受能源價格回落影響有所緩解,但由於內需強勁與薪資上升,需求驅動型通膨壓力仍在擴大。預期BOJ將採取漸進升息策略,以穩步實現物價穩定和經濟成長的雙重目標。
根據S&P Global於2024年11月1日公布日本10月PMI為49.2,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景氣持續收縮。主要原因在於資本財的再度小幅減少,中間財的減幅有所放緩,但消費財生產整體停滯。新訂單已連續17個月下滑,需求減弱是主要影響因素,尤其是在汽車及半導體領域,受到顯著影響。國際需求亦顯疲弱,出口新訂單自今年3月以來出現最大降幅,反映美國與中國大陸市場需求疲軟對日本製造業出口帶來壓力。另一方面,11月6日公布10月NMI為49.7,較上月下降3.4個百分點,為自6月以來首次收縮,但整體收縮幅度仍屬輕微。主因為新訂單增長趨緩與出口需求回落,其中出口新訂單的降幅為自2022年6月以來最大。
日本經濟正面臨人口老化及勞動力市場緊張等結構性挑戰,這些因素可能對經濟增長形成壓力。儘管如此,根據EIU分析,日本經濟仍具實現增長的潛力,這或可歸因於政府採取的經濟刺激政策、技術創新,以及其他能促進經濟活動的動能。
歐洲利率調整與實質收入增長助推經濟,2024年第3季GDP年增長0.9%
歐洲經濟動能預期將逐步增強,主要驅動因素包括政策利率下調及實質收入持續回升。隨著ECB逐步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通膨壓力可望逐漸緩解,有助於提升實質購買力及消費者信心,但降息幅度預計不會回到2010年代的低點,反映中性利率的結構性上升。此外,歐洲的利率調整速度可能快於Fed,這主要是基於勞動市場風險增加與當前的經濟需求變化。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24年11月14日發布,經季節性調整後,歐盟(EU27)2024年第3季GDP季增率0.3%,年增率1.0%;歐元區(EA20)第3季GDP季增率0.4%,年增率0.9%。其中,部分歐盟成員國表現優於平均水準,愛爾蘭、立陶宛、賽普勒斯的GDP季增率分別為2.0%、1.1%、1.0%;部分歐盟成員國表現低於平均水準,匈牙利、拉脫維亞、波蘭的GDP季減率分別為0.7%、0.4%、0.2%。
通膨率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4年11月19日公布10月歐盟(EU27)年通膨率為2.3%,較9月2.1%上升;歐元區(EA20)年通膨率為2.0%,較9月1.7%上升。相較上月,有9個成員國年通膨率下降,4個持平,14個上升。其中,斯洛維尼亞、立陶宛、愛爾蘭之年通膨率較低,分別為0.0%、0.1%、0.1%;羅馬尼亞、比利時、愛沙尼亞之年通膨率較高,分別為5.0%、4.5%、4.5%。從通膨分類組成觀察,歐元區之年通膨率最大貢獻來自服務類別的1.77個百分點,其次為食物、酒水、菸草類別的0.56個百分點。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在2024年10月31日公布9月歐元區(EA20)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6.3%,整體歐元區最新失業人數約為1,088萬。進一步分析歐盟會員國統計數據,9月歐盟會員國失業率最高前3名依序為西班牙11.2%、希臘9.3%、瑞典8.5%,失業率最低者則為捷克2.8%、波蘭2.9%、馬爾他3.0%。
歐洲經濟仍面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尤其是烏俄戰爭的持續影響,此外,能源價格波動與供應鏈中斷也可能對經濟增長構成挑戰。依據OECD表示,歐洲國家正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包括風能、太陽能與水能等,這些能源不僅具備可再生特性,且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有助於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隨著環保意識提升與氣候變遷挑戰加劇,歐洲各國致力於降低對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以實現碳排目標並改善空氣品質。各國政府透過補貼、稅收優惠和投資激勵等政策支持,促進企業與家庭採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同時,技術進步大幅降低風能與太陽能的發電成本,並提升能源儲存與管理能力,進一步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經濟可行性。
中國大陸貨幣與財政刺激措施提振經濟增長,2024年第3季GDP年成長4.6%
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在過去幾十年中保持強勁。中國大陸在2024年推出貨幣及財政刺激措施,旨在改善就業情勢、穩定房地產及股市,並提振消費者信心。預計這些政策將在2025年對經濟增長產生支撐作用。然而,市場與消費者對政策效力的觀望態度,可能影響政策效果的發揮,進而增添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NBS)於2024年10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2024年第3季GDP年增4.6%,創下近五季新低,主要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及消費疲軟影響。為提升產業競爭力,中國大陸正積極推動傳統製造業向高科技及服務業轉型,並透過技術創新與升級實現產業升級。同時,政府採取降低利率及強化基礎建設投資等貨幣與財政政策,以穩定經濟成長動能。
民生消費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在2024年11月9日公布10月CPI數據,顯示月減0.3%、年增0.3%。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照年增幅排序分別為其他用品及服務類(4.7%)、食品菸酒類(2.0%)、衣著類(1.1%)、醫療保健類(1.1%)、教育文化娛樂類(0.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0.1%)、居住類(-0.1%),以及交通和通信類(-4.8%)。消費市場運作整體穩定,上季受極端氣候影響,食品價格上漲,但近期氣候條件有利於食品儲運,導致價格回落。此外,受汽油價格下跌影響,整體年漲幅略有下降。
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作為全球製造樞紐,其製造業涵蓋電子、機械及紡織等多元產業,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隨著產業升級,中國大陸正由勞力密集型逐步轉向高附加價值產業,如新能源車輛及生技醫藥,並透過「中國製造2025」等政策推動技術創新及自主品牌發展。外資企業進駐不僅帶來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亦促進當地產業成長。然而,供應鏈挑戰、環保法規加嚴及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進而影響生產成本與效率。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4年11月9日公布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率降幅收窄至0.1%,主因建築需求回升及政策措施逐步發揮成效;年增率下降2.9%,降幅略有擴大。另一方面,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月增率下降0.3%、年增率下降2.7%。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4年10月31日公布10月PMI為50.1,較上月上升0.3百分點,顯示製造業景氣回升。其中,生產指數52.0、新訂單指數50.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49.6、從業人員指數48.4、原材料庫存指數48.2;10月NMI為50.2,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顯示非製造業景氣小幅改善。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56.1、投入品價格指數50.6、銷售價格指數48.5、從業人員指數45.8、新訂單指數47.2。
依據IMF指出,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已持續多年,並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預計2024年經濟增長率將小幅放緩至4.8%。隨著銷售與投資的萎縮,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鑒於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這可能導致內需疲弱,並對發達及新興市場經濟體造成負面溢出效應。
東協經濟受內需增長與出口提振帶動,2024年GDP成長預測4.2%
依據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院(AMRO)於2024年10月3日發布報告指出,東協加三地區在2024年上半年經濟表現穩健,內需與出口持續推動經濟增長。民間消費在就業市場穩定及通膨壓力減緩的支撐下,顯示穩定增長動能;同時,全球經濟回暖及科技產品需求提升,促使該地區商品出口年增率上升4.0%。在通膨方面,核心通膨率於多數經濟體內進一步放緩,反映了緊縮貨幣政策、食品價格回落及進口通膨壓力減輕等綜合效果。
展望2024年,東協會員國的全年平均GDP增長率預計增長4.2%。其中越南、菲律賓、柬埔寨及印尼的經濟增長率有望超越會員國平均值,分別達到6.2%、6.1%、5.6%及5.1%。總體來看,即使面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金融市場波動及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東協加三地區仍展現穩定增長潛力。
印尼中央統計局(BPS)於2024年11月5日公布2024年第3季GDP年增率4.95%,所有產業皆呈現增長。從生產方面來看,其他服務業類別的增長率最顯著,達9.95%,其次為交通運輸倉儲業增長8.64%、住宿及餐飲服務業增長8.33%。另一方面,對印尼經濟具有主導作用的製造業增長4.72%。印尼擁有豐富自然資源、龐大內需市場及年輕勞動力,為其經濟增長提供穩定動力。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NESDB)於2024年11月18日公布2024年第3季GDP年增3.0%,較上一季2.2%有所提升,主要歸因於非農業部門增長的帶動,特別是服務業的擴展。在產業表現方面,農業部門生產年減0.5%,較上一季的下降幅度有所收窄,儘管整體農業表現不佳,但棕櫚油、豬肉、家禽及漁業生產有所增長;非農業生產年增3.2%,延續上一季增長趨勢;服務業年增4.1%,較上一季加速;工業部門年增1.2%,較上一季放緩,主要因所有生產活動的增速普遍放緩。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於2024年11月15日公布2024年第3季GDP年增率5.3%,主要由內需擴張及出口增長帶動,製造業表現亮眼,特別是電子與高科技產品領域。同時,外國直接投資持續湧入,集中於製造業及基礎設施部門,反映政府改善投資環境政策的成效。五大產業中,服務業、製造業、營建業及農業之GDP均呈現正成長,年增率分別為5.2%、5.6%、19.9%及3.9%;而礦業年減3.9%。通膨率穩定於1.9%,主要受住房及公用事業價格年增3.1%的推升影響。由於經濟增長和通膨表現符合預期,BNM自2023年5月升息至基準利率3%後,至今維持不變。
越南統計總局於2024年10月6日公布第3季GDP年增率為7.40%。其中,農林漁業年增2.58%、工業暨營造業年增9.11%、服務業年增7.51%。越南經濟近年來維持穩定增長,主要受益於製造業與出口的強勁表現,特別是在電子產品與紡織品領域。同時,外貿持續強勁,越南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主要出口市場涵蓋美國、中國及歐洲,核心出口商品包括電子產品、服裝及農產品。同時,外資流入顯著,特別集中於製造業與基礎設施建設,得益於政府改善投資環境與激勵政策。
數位經濟與外資引入助推印度經濟增長,7~9月GDP年成長5.4%
近年來,印度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展現多元化產業結構,尤其是資訊技術與商業流程外包領域的服務業表現突出,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為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印度積極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重點聚焦於基礎設施建設、製造業及數位經濟。政府持續優化投資環境,並透過政策激勵措施,促進資本流入及產業升級,為經濟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然而,印度仍面臨結構性挑戰,包括高失業率、貧困問題及基礎設施不足。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貿易摩擦也可能對其出口表現帶來壓力。為應對這些挑戰,印度儲備銀行(RBI)專注於控制通膨,確保經濟穩定。政府同步推動商品與服務稅(GST)等關鍵改革,旨在提升市場效率與稅收透明度,進一步促進經濟體制的現代化和競爭力。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24年11月29日公布2024年7~9月GDP年增長5.4%,較上一季6.7%有所回落。觀察各產業年增率表現,依序為公共服務業(9.2%)、營建業(7.7%)、金融和房地產業(6.7%)、通訊服務業(6.0%)、農林漁業(3.5%)、電力/瓦斯/水供應業(3.3%)、製造業(2.2%)、採礦業(-0.1%)。
S&P Global於2024年11月4日公布印度10月製造業PMI達57.5,較上月上升1.0,顯示製造業增長趨勢加速。此增長主要受新訂單與國際銷售強勁推動,印度企業報告指出,訂單增速超越近20年平均水準,反映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在需求驅動下,企業不僅積極擴大生產,也加強人力招募。然而,生產活動提升的同時,原材料與勞動力成本也明顯上升,輸入價格增幅更達近3個月新高,進一步加劇產品價格上漲,帶來新的通膨壓力。
外資穩定流入與利率調降支撐拉丁美洲經濟韌性,2024年GDP預測增長2.1%
根據EIU拉丁美洲地區2024年11月報告預測,儘管2024年GDP增長率預測僅為2.1%,略低於2023年2.2%,但穩定的海外資金流入、通膨壓力緩解及國內利率調降為經濟提供支撐,使其展現一定韌性。然而,該地區仍面臨美國貿易政策變化及政治不確定性等挑戰。具體而言,巴西GDP成長率為3.0%,墨西哥為1.4%,阿根廷為負3.5%。
在通膨方面,阿根廷高達221.2%,巴西為4.3%,墨西哥為4.8%,主因為供應鏈瓶頸及能源、食品價格波動,推升生活成本,削弱購買力。各國政府採取加息及緊縮政策,短期內有助控制通膨,但中長期可能抑制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構成潛在壓力。低收入群體受創尤深,加劇貧富差距。此外,美元走強及全球市場波動進一步推高進口成本。
在政治方面,拉丁美洲政黨體系雖日趨多元,強化選舉作為權力交接的機制,但部分國家仍面臨選舉暴力及程序操控的挑戰,削弱民主制度的實質效能。依據OECD報告表示,多數國家雖採行民主制度,但受政治腐敗、選舉不公及權力集中等結構性問題影響,不僅挑戰治理穩定,也對經濟政策執行及市場信心構成壓力。區域合作機制如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及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共同體(CELAC)雖促進經貿合作與政治對話,但內部政治分歧與歷史衝突仍是主要阻礙。
基於資源依賴與能源挑戰,2024年中東與非洲經濟增長受限
根據EIU表示,中東地區經濟有望在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復甦的帶動下穩步增長,隨著全球能源需求回升,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將持續推動該地區經濟活動擴張。石油與天然氣產業仍為主要經濟支柱,特別對海灣國家的財政平衡及經濟增長具重要支撐作用。然各國已積極推動經濟結構多元化,透過發展旅遊業、金融服務及科技產業,逐步降低對石油的過度依賴。
地緣政治風險仍是中東地區經濟穩定的主要挑戰,持續的衝突與不穩定局勢恐抑制外資流入並削弱市場信心。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存在,這可能會影響該地區的穩定性。此外,雖然以色列在與哈馬斯及真主黨的衝突中達成部分軍事目標,但缺乏具體且可持續的政治解決方案,對長期穩定構成威脅。受衝突影響的以色列與埃及等國家面臨投資者信心低迷的挑戰,這可能會影響未來經濟復甦。
根據EIU預估,中東國家2024年的GDP增長率預估為1.7%,通膨率為13%。該增長主要受惠於OPEC+逐步放寬減產限制及以哈衝突的緩解,預計2025年中東地區實際GDP增長將回升至3.5%。其中,伊朗2024年GDP增長率為3.9%,未來四年將維持約2.4%的年增長;通膨率則達32.2%,該地區通膨壓力受全球經濟影響,各國貨幣政策需在穩定物價與支持增長間取得平衡。由於社會不滿情緒蔓延,許多中東國家在推進結構性改革方面採取謹慎態度,以避免激化社會矛盾。IMF指出,以色列因衝突影響,經濟預測或將下修;斯里蘭卡因主權債務重組,暫無完整數據發布。而蘇丹若假設2024年底衝突結束,重建與復甦將帶來新的增長動能。
中東地區在全球能源市場中仍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在石油與天然氣的生產及出口方面。截至2024年11月22日,WTI原油價格為每桶71.68美元。根據沙烏地統計總局(GASTAT)於2024年10月31日公布的數據,中東2024年第3季GDP年增2.8%,其中石油產業年增0.3%、非石油產業年增4.2%。未來,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將持續推動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依賴,並鼓勵私營部門成為經濟增長及就業創造的主要動力。阿聯酋在此領域仍具領先優勢,但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亦積極推動非石油部門發展。
依據EIU顯示,非洲地區將從2024年放緩態勢逐步回升,並於2025年實現顯著復甦。非洲2024年GDP為2.6%,2025年將提升至3.8%。東非地區則因服務業、旅遊、運輸及金融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主要的增長引擎。
通膨方面,非洲在經歷2024年的高通膨後,預計2025年通膨壓力將逐步緩解,支持經濟復甦。隨著全球高通膨及利率壓力減弱,多數國家將放鬆貨幣政策,部分經濟體通膨率已回落至目標範圍。然而,埃及、奈及利亞等國在政策調整上仍面臨挑戰,需審慎應對以防通膨反彈。此外,2024年的貨幣貶值所引發的外匯壓力,預計將隨主要市場利率下調而緩解。整體來看,通膨趨緩及利率降低將改善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增長。
政治風險方面,非洲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選舉變革、地緣政治風險及外部勢力角逐。2024年底迦納選舉預計將出現政權更替,反映出公共服務不足及生活水準下降帶來的社會壓力;喀麥隆則因長期執政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政治不穩。蘇丹內戰使該國面臨分裂風險,並加劇周邊地區緊張局勢。美中等外部勢力對非洲資源的競爭加劇,進一步影響區域整合與穩定。肯亞、安哥拉等國的民粹主義抬頭與社會不滿,亦對政策走向構成風險。此外,部分地區武裝組織活動持續威脅國家安全。整體而言,這些政治動盪與地緣挑戰將深刻影響非洲的未來發展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