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盤點產經情勢所有文章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隨著新冠肺炎疫苗持續施打降低感染人數,疫情膠著不僅放緩,各主要經濟體更在強勁消費需求下復甦,2021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前景有望逐漸正成長。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疫苗快速施打,消費需求強勁,2021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2.0%;中國大陸經濟面對許多挑戰,包含房地產違約、限電、疫情復燃等,第3季GDP年成長率4.9%;日本同樣因疫情影響,同時受限半導體短缺,國內汽車產業無法如期交付訂單,經濟出現停滯現象,第3季GDP年成長率衰退3.6%;歐元區受到能源價格飆漲影響,經濟成長前景備受挑戰,但因民生消費需求提升,第3季GDP年成長率3.7%。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各機構觀測,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在2020年時陷入衰退,全球GDP萎縮3.7%,是自1930年代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但隨著疫苗施打率持續上升,已開發國家2021年開始步入景氣復甦階段。其中,美國在疫苗問世後搭配財政刺激政策推動下,在已開發國家中率先經濟反彈,經濟表現強勁,此外中國大陸和歐元區也有顯著成長。
總體而言,EIU預估全球GDP在2021年底前無法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北美洲和亞洲恢復最快,2021年實質GDP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準,歐洲、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則要等到2022年才有機會。
隨著全球經濟復甦開始,消費需求大增,但供應鏈受到疫情擾亂,推升大宗商品價格,估計許多工業原物料和農產品價格增長近30%,造成通貨膨脹率上升。供應鏈中斷恐至少持續至2022年中旬,拉長通膨時間。通膨時間越長,可能對供應雙方重新調整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為確保高通膨預期不會根深蒂固,各國央行勢必要加速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其中,聯準會(Fed)表明會在2022年中旬升息,此舉比EIU預測快上一整年,若通膨遲遲不降,將可能提前執行升息。另一方面,美國公債殖利率已開始上升,此趨勢將可能堆高債務償還成本,降緩全球經濟復甦腳步。
新冠疫情對2020年的貿易流動造成巨大影響,商品貿易緊縮7.7%,服務貿易緊縮19.2%。儘管貿易萎縮,但因遠端工作造成電子產品需求大增,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需求並形成半導體短缺狀況,造成特定產品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因港口缺工造成塞港而打亂供應鏈,拉長交貨時程,上述二因素造成供需平衡逐漸惡化,成為短時間無法解決的國際難題。
變種病毒潛在風險和能否群體免疫將決定全球經濟前景,儘管全球已有共識要提升疫苗覆蓋率,但主要挑戰依舊來自於疫苗產量不足和分配不均。儘管疫苗短缺逐漸緩減,但完整接種人口僅全球15%,疫苗覆蓋率需達60~70%才符合群體免疫的標準。第3季Delta變種病毒成為全球主要變種株,高傳染力造成大量突破性感染,病毒更在不同區域出現變異種,若變異株對疫苗產生抗性,將拉長經濟復甦之路。預估大多數OCED成員國疫苗接種時程將延續到2022年中旬,此現象恐導致經濟及消費需求降緩。
從各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聯準會雖表示2022年會縮減購債,但隨著民間消費持續擴增,第3季GDP穩健上升2.0%;中國大陸第3季GDP的4.9%低於第2季的7.9%,增速明顯放緩,主因包含疫情、限電和房地產的財務危機,整體來看電力和煤碳的供應吃緊狀況是階段性問題,是否會有影響還有待觀察;日本第3季在經歷全球供應鏈擾亂和疫情復燃的雙重打擊下,GDP萎縮3.6%,冀望在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帶領下帶來更多經濟刺激成長;歐元區第3季經濟成長加速,主因來自於防疫限制鬆綁,促使法國、義大利等國的旅遊和消費激增,GDP成長3.7%。
單位:%
區域 | IMF 2021.10 (2021.07) |
UN 2021.05 (2021.01) |
IHS Markit 2021.11 (2021.10) |
OECD 2021.12 (2021.09) |
EIU 2021.11 (2021.10) |
WB 2021.06 (2021.01) |
||||||
---|---|---|---|---|---|---|---|---|---|---|---|---|
2021 | 2022 | 2021 | 2022 | 2021 | 2022 | 2021 | 2022 | 2021 | 2022 | 2021 | 2022 | |
Global 全球 |
5.9 | 4.9 | 5.4 | 4.1 | 5.5 | 4.2 | 5.6 | 4.5 | 5.4 | 4.0 | 5.6 | 4.3 |
(6.0) | (4.9) | (4.7) | (3.4) | (5.5) | (4.3) | (5.7) | (4.5) | (5.4) | (4.1) | (4.0) | (3.8) | |
USA 美國 |
6.0 | 5.2 | 6.2 | 3.2 | 5.5 | 4.3 | 5.6 | 3.7 | 5.5 | 3.8 | 6.8 | 4.2 |
(7.0) | (4.9) | (3.4) | (2.7) | (5.4) | (4.3) | (6.0) | (3.9) | (5.7) | (3.8) | (3.5) | (3.3) | |
JAPAN 日本 |
2.4 | 3.2 | 3.3 | 2.2 | 2.2 | 2.7 | 1.8 | 3.4 | 2.3 | 3.2 | 2.9 | 2.6 |
(2.8) | (3.0) | (3.0) | (1.8) | (2.3) | (2.6) | (2.5) | (2.1) | (2.3) | (3.0) | (2.5) | (2.3) | |
EURO 歐元區 |
5.0 | 4.3 | 4.2 | 3.9 | 5.1 | 3.7 | 5.2 | 4.3 | 4.9 | 4.3 | 4.2 | 4.4 |
(4.6) | (4.3) | (5.0) | (2.6) | (5.0) | (4.0) | (5.3) | (4.6) | (4.8) | (4.3) | (3.6) | (4.0) | |
CHINA 中國大陸 |
8.0 | 5.6 | 8.2 | 5.8 | 8.1 | 5.5 | 8.1 | 5.1 | 7.9 | 5.3 | 8.5 | 5.4 |
(8.1) | (5.7) | (7.2) | (5.8) | (8.2) | (5.7) | (8.5) | (5.8) | (7.9) | (5.3) | (7.9) | (5.2) | |
WORLD TRADE |
9.7 | 6.7 | 9.4 | 5.7 | - | - | 9.3 | 4.9 | 9.0 | 5.9 | 8.3 | 6.3 |
(9.7) | (7.0) | (6.9) | (3.7) | (-) | (-) | (-) | (-) | (9.0) | (5.8) | (5.0) | (5.1) |
註: ( )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12th 2021)
-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mid-2021(May 11th 2021)
- IHS Markit:Economic Outlook(November 15th 2021)
- 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December 1st 2021)
- EIU:EIU Country Forecast World December 2021(forecast closing date:November 15th 2021)
- WB: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2021)
-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產業發展處 整理
美國經濟成長放緩,2021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2.0%
美國經濟復甦過程順利,是OECD成員國中經濟復甦最快的國家,除了經濟得以自給自足外,來自消費者支出快速反彈,使美國成為2020年經貿合作夥伴國家中經歷經濟衰退最淺的國家。EIU調降美國2021年增長率從6%至5.7%,主因來自於Delta變異株席捲美國,疫情恐長期影響消費者信心和零售銷售數據,各數值處於不穩定狀態。另一方面,通膨現象飆升,將比預期時間更長,進一步限制出口復甦和減緩經濟反彈的成長速度。
自2021年6月,通膨率持續在5%以上,主因是經濟復甦和全球供應鏈中斷,使許多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初期預計高通膨是短期現象,一旦供應鏈問題獲得緩解,將有利於降低高通膨現象,但供應鏈問題恐花上比預期更長的時間來解決。聯準會已暗示將會在2022年中旬升息,除此之外也將會逐步縮減量化寬鬆政策,過早或過強的貨幣緊縮政策皆可能抑制經濟復甦,增加家庭額外支出。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21年10月28日公布第3季實質GDP年成長率為2.0%,相較2020年走出疫情陰霾不少,但比起第2季實質GDP年成長率為6.7%,成長明顯趨緩。第3季GDP的減緩主要來自於個人消費者支出(PCE)放緩,包括以汽車零組件為首的商品支出和以餐飲住宿為主的服務支出。
美國勞工部2021年11月10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經季節性因素調整,CPI上揚0.4%,年增率為6.2%,創下1991年11月以來最大增幅;10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上揚0.6%,年增率為6.2%,自1991年8月以來最大漲幅,其中,能源指數年增率為30.0%,明顯看出能源短缺造成價格上漲,而食品指數年增率為5.3%,通膨隱憂持續發酵中。
在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11月5日發布統計顯示,10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3萬1千人,10月就業增長顯著,勞工增長主要集中在休閒旅遊業、製造業、運輸倉儲業上,失業率較上月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至4.6%。鑑此,勞動市場在疫苗覆蓋率持續上升後,經濟復甦有望穩健持續進行。
從經濟活動來看,製造業表現為衡量美國經濟的重要指標。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21年11月公布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60.8,較上月下降0.3,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價格指數85.7、供應商配送指數75.6、積壓訂單指數63.6、新接訂單指數59.8、生產指數59.3、就業指數52.0、原材料庫存指數57.0,皆位於榮枯線上。另外,ISM公布10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66.7,較上月上升4.8,自2008年以來最高漲幅,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價格指數82.9、供應商配送指數75.7、商業活動指數69.8、新接訂單指數69.7、就業指數51.6,皆位於榮枯線上。
截至11月上旬,統計超過68.6%的美國人至少接種過第1劑疫苗、超過58.7%的美國人完成完全疫苗接種,美國依舊持續推動疫苗施打,並在新變種病毒出現後建議國人施打第3劑的追加針。
日本經濟因半導體短缺陷入停滯,2021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衰退3.6%
日本內閣府於2021年12月8日公布第3季GDP速報,季減0.9%,年減3.6%,GDP衰退主要在於因控制疫情而讓多個都道府縣進入緊急狀況,迫使第3季消費低迷。此外,國內半導體短缺,日本重要出口貨物汽車產量減少,間接影響日本國內設備投資,導致景氣停滯現象。日本總務省統計局2021年11月19日公布10月CPI,年增0.1%;扣除食品和能源的CCPI年減0.7%。
根據IHS Markit公布日本10月PMI53.2,較上月上升1.7,位於榮枯線上;10月NMI50.7,較上月上升1.9,亦位於榮枯線上。10月製造業持續改善上游問題並強勁增長,產量和新訂單逐漸增加,另一方面,原物料短缺和供應鏈交貨時間延長,恐為製造業帶來壓力,物價漲幅將因上述情況上升,來到自2008年8月最高物價水平。與此同時,10月就業人數持續增加,為自2019年4月以來最高就業增長,商業熱絡趨勢持續發酵中。
歐元區迎面能源價格挑戰,2021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3.7%
歐盟經濟從2021年第2季開始陸續恢復,民眾從社交限制解除後恢復消費活動,但供應鏈中斷,同時製造業受到全球半導體短缺影響而停滯不前。歐洲下半年前景喜憂參半,受到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影響,許多地區製造業生產和訂單都持續滿載並持續擴產中。然而,因能源價格快速上漲,特別是天然氣價格,漲至創新高水平,高額消費支出將不可避免。此外,多國因Delta變異株影響出現大量確診病例,抑制服務業復甦,儘管解封後消費者依舊採保守態度。
歐盟平均64%總人口已接種完整疫苗,但各國間接種比例相差甚遠,從葡萄牙85%到保加利亞20%不等,面對Delta變異株來襲,恐加重醫療資源負擔,預估歐盟GDP要到2022年才有望恢復至2019年水平。
歐洲中央銀行(ECB)運用財政政策維護經濟復甦,其中,疫情流行緊急購買計畫(PEPP)金額高達1.85兆歐元,以利於降低債務風險。儘管通膨隱憂導致有不少鷹派雜音現身,為防止經濟緊縮現象,將繼續維持貨幣寬鬆來確保經濟流通。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21年10月29日發布,經季節性調整後,歐盟(EU27)2021年第3季GDP季增率為2.1%,年增率為3.9%;歐元區(EA19)第3季GDP季增2.2%、年增3.7%。其中,第3季歐元國成員奧地利、法國、葡萄牙的GDP分別季增3.3%、3.0%、2.9%,均表現優秀。在通膨方面,歐盟統計局於10月29日公布歐元區(EA19)的通貨膨脹率,年增率為4.1%。從通膨分類組成來看,價格年增率最高為能源,高達23.5%,其中,天然氣作為歐洲冬季高耗能源,短缺隱憂將反映在市場價格上。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在2021年11月3日公布9月歐元區(EA19)失業率為7.4%,較上月減少0.1百分點,整體歐元區最新失業人數為1,207萬,按月減少25.5萬。進一步分析各會員國統計數據,9月歐元區會員國失業率前三名依序是西班牙14.6%、希臘13.3%、義大利9.2%,而失業率最低為捷克2.9%、荷蘭3.1%、馬爾他3.2%。
歐盟3月因侵犯新疆人權對中國大陸實施制裁,中國大陸亦針對10名歐盟官員和4個組織進行報復,使雙方關係明顯惡化。在此之後,該事態發展加劇歐洲靠攏美國,至第3季結束事態依舊未有改善跡象,若此現象持續下去將可能使互相投資對方的資金陸續抽離,加深經濟和貿易困難度。綜合上述,歐元區第3季初期表現相對亮眼,但隨著其他相對弱勢經濟體拖累逐漸放緩,短期最大難題將關注在解決天然氣能源短缺的問題上。
中國大陸經濟復甦困難重重,2021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4.9%
儘管EIU、IMF和OECD等機構預測中國大陸2021全年GDP成長率高達7.9~8.5%之間,但由於第3季爆發一系列難題,包含疫情復燃、恆大建設債務違約、打壓科技業、缺碳限電等疑難雜症,放緩經濟成長率。短期經濟壓力可能導致更多公司出現債務違約,引發金融市場波動,但在中國大陸央行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相對低。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大陸2021年第3季GDP年增率4.9%,依舊保持增長趨勢。但在電力和煤碳供應有限下,經濟復甦難以達到區域平均水準,同時面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國際關稅壁壘,恐造成進口成本攀升,扶持內需產業來面對通貨膨脹將成為當務之急。
民生消費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在2021年11月10日公布10月CPI,月增0.7%,年增1.5%。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照漲幅排序分別為:交通和通信類(7.0%)、教育文化和娛樂類(2.9%)、居住類(1.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0.9%)、醫療保健類(0.6%)、衣著類(0.5%);僅食品菸酒類(-0.9%)、其他用品及服務類(-0.5%)呈現下滑。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10日公布10月PPI,月增2.5%,年增13.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月增2.6%,年增17.1%,歸因於全球供應鏈中斷現象,導致原物料價格上漲,進而帶動工業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優於第2季。
中國大陸統計局於2021年10月31日公布10月PMI為49.2,較9月減少0.4,整體位於榮枯線下;其中,生產指數48.4、新訂單指數48.8、從業人員指數48.8、原材料庫存指數47.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46.7。10月NMI為52.4,較9月減少0.8,整體位於榮枯線上,依數值高低排序分別是,業務活動預期指數58.8、投入品價格指數57.8、銷售價格指數52.7、新訂單指數49.0、從業人員指數47.5。
美中關係惡化,進一步影響亞洲發展前景,儘管2021年初由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但兩國局勢依舊緊張,亞洲地緣政治成為未來發展關鍵,其中,中國大陸專注「一帶一路」倡議,美國則強化印太戰略來反制中國大陸的話語權。中美戰略分岐屢見顯著,儘管亞州各國皆面臨選邊站的壓力並有相對偏好的盟友,依舊拒絕過度表態,以免損及自身在另一方的利益。美國在亞洲影響力遽增,能對中國大陸產生地緣政治上的制衡,並降低中國大陸運用經濟貿易作為國際要脅的恐嚇力道。
中國大陸面對未來前景,國內仍有相當大的消費空間,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前3季收支情況,前9月可支配收入34%用於儲蓄,高於2017~2019年的32%,若中國大陸能穩固房地產投資、消費力、出口貿易這三大主要經濟成長驅動力,將有利於中國大陸民眾在疫情解封後的消費動能。
東協新興經濟體面對供應鏈中斷,2021年第3季好壞參半
東協各大會員國雖然在邊境管制上採取嚴格防堵措施,但多國因疫苗完整接種率不足,僅有新加坡達到80%以上完整疫苗接種覆蓋率。在Delta變種株快速擴散下,多國醫療資源面臨高度壓力,造成生產供應鏈出現停滯現象,外國汽車大廠豐田、福特皆因零組件採購困難而被迫減產,進而動搖外國資金進駐。
IMF報告指出,儘管有疫情和供應鏈中斷的影響,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尼等5個東協國家中依舊有著亮麗表現,越南2021年GDP預計可成長3.8%,其餘4國預計最高也能有3.5%正成長。
根據印尼中央統計局於2021年11月5日公布第3季GDP年增率3.51%,儘管消費和外國投資受到疫情衝擊,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升,煤碳和棕櫚油作為印尼主要出口商品,印尼因而受惠並使10月出口額達到220億美元,相比上月上升6.89%,相比去年同期上升53.35%。
根據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於2021年11月15日公布第3季GDP季減1.1%、年減0.3%,比起第2季的季增0.1%、年增7.6%相差甚遠。泰國作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儘管農業類別GDP年增4.3%,但相比於受惠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印尼,泰國依舊是以服務業和觀光業為重心,居住和餐飲服務類別GDP年減18.7%,民生消費和經貿依舊委靡不振,在疫苗覆蓋率上升前恐難應對經濟一再下滑。
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在2021年11月12日公布第3季GDP衰退4.5%,鑑於7月後疫情升溫,每日新增確診數皆連續破萬,迫使政府採取嚴厲的隔離和疫苗接種計畫,截至11月中旬,已有2,483萬人接種完整疫苗,占馬來西亞總人口76.7%,國內達到群體免疫的機會更高。其中,五大產業產值皆下滑,以營造業(-20.36%)最多,其他依序為服務業(-4.9%)、礦業(-3.6%)、農業(-1.9%)、製造業(-0.8%)。儘管第3季大受影響,隨著疫苗覆蓋大增,搭配貨幣寬鬆、出口增長、經濟活動重啟,馬來西亞政府預計2021全年GDP有望成長3.0~4.0%。
作為台廠在東南亞重鎮的越南也受疫情反撲,統計至11月14日,越南疫苗覆蓋率達66.2%,完整接種比例達36.2%。越南統計總局於2021年9月29日公布第3季GDP衰退6.17%,工業暨營造業年減5.02%;服務業下滑9.28%;隨著全球供應鏈中斷,對外貿易活動也隨之放緩,出口額年減10.8%。
印度工廠需求爆發,2021年第3季GDP年成長率8.4%
印度在2021年5月經歷每日確診人數40萬以上的疫情最高峰後,逐漸在疫苗普及施打下,每日確診數持續下降,至11月底每日確診人數已降至8,000人,疫情逐漸從全國性傳染變成地方性傳染。IHS Markit於2021年12月1日公布印度11月PMI為57.6,較上月上升1.7,其中,雖然受制於通貨膨脹的原物料上漲和運輸上升,在強勁需求下,工廠訂單已連續5個月上升。同時,庫存也持續降低中,進一步顯示供應鏈中斷有出現放緩現象,但由於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恐轉嫁給末端的消費者。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21年11月30日公布第3季(2021-2022財年第2季度;2021年7~9月)GDP年增率為8.4%,顯示印度在疫情重創後逐步邁向復甦之路。進一步觀察各產業年增率表現,全部產業皆有增長,依增長率由大至小排序為公共服務業(17.4%)、採礦業(15.4%)、電力/瓦斯/水供應業(8.9%)、通訊服務業(8.2%)、金融和房地產業(7.8%)、營建業(7.5%)、製造業(7.5%)、農林漁業(4.5%)。
拉丁美洲疫苗施打緩慢,通膨牽動國債危機
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正在緩慢擺脫疫情威脅,但疫苗施打過慢,只要新種病毒出現,經濟前景跟消費信心就會下降。統計至2021年11月17日,智利和烏拉圭是該區域表現最好的2個經濟體,完整接種人口比例已達75%以上,接近群體免疫門檻。然而,拉丁美洲大部分國家依舊面臨疫苗採購跟施打緩慢的問題,EIU預估該區域最快要2022年中旬才有機會達到大範圍的群體免疫。
拉丁美洲各國為了因應全球供應鏈擾亂的通貨膨脹,提前緊縮貨幣寬鬆政策,期望能運用升息來提振經濟,但隨著2022年美國升息相關消息一出,經濟成長恐在短期出現阻力。同時,疫情惡化也使多國的財務債台高築,從2019~2020年間,債務比例從總GDP 60.1%上升至71.1%,債務水平上升使阿根廷、巴西、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厄瓜多和烏拉圭等國的經濟復甦之路更是困難重重,若各國無法妥善處理,將可能在2022~2023年間爆發社會動盪。另一方面,隨著美中摩擦,地緣政治充滿更多挑戰與變數,儘管美國有意在移民、公共衛生、氣候變遷等議題上深化拉美關係,但融資範圍依舊有限。反之,中國大陸在該區域提供「一帶一路」倡議,使巴西和阿根廷成為中國大陸在該區域的重要盟友,此外,5G科技設備部署也是中美在該區域較勁的領域,令拉丁美洲成為中美科技戰的代理人戰場。
根據EIU公布,預估2021年拉美地區各國GDP,阿根廷為8.1%、巴西為5.0%、墨西哥為6.4%;通貨膨脹方面,阿根廷為47.3%、巴西為8.0%、墨西哥為5.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ECLAC)預測,2021年儘管多次受到疫情反攻,但鑿於原物料價格上漲、成熟國家經濟復甦帶來需求升溫,2021拉丁美洲全年GDP依舊能有5.9%,直至2022年才會放緩至2.9%。
中東北非受惠石油上漲,經濟前景恐因通膨生變
中東持續成為地緣政治熱點,年輕人因疫情肆虐跟經濟邊緣化感受到挫敗感,容易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風險。其中,鑿於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核協議未有明朗結果,未見美對伊制裁減緩;同時,在美軍撤出阿富汗後,雖然政權在塔利班接管後尚未出現國際軍事衝突,但塔利班需面對激進組織ISIS-K的境內攻擊,讓中東區域穩定性釀下更多不確定性的種子。
國際油價自從2020年低檔大幅反彈後,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在7月達成協議,在2022年9月前以每日4萬桶產量供應市場。但在西方經濟體逐漸從疫情復甦,導致石油需求激增,使石油價格在10月下旬時達到每桶最高84美元價格。根據沙烏地統計總局於2021年11月9日公布第3季GDP季增5.8%、年增6.8%,其中石油產業成長12.9%、非石油產業成長1.6%,很明顯石油價格上漲有利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成長。
EIU預估中東和北非國家2021年GDP為3.2%、通貨膨脹率為16.8%,其中,伊朗2021年GDP為2.0%、通貨膨脹率為43.0%,面對原油需求可能在2022年趨緩,伊朗將可能在接下來幾季中面對新的財務危機。
根據EIU調查,非洲在2021年基本已擺脫衰退,雖然已在邁向經濟復甦道路上,但普遍施打疫苗卻是全球尾段班。由於全球疫苗分配不均,截至2021年9月,多數非洲國家完整接種疫苗人口不到5%,就算到2022年也只有不到40%非洲人口可取得疫苗。不過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檔,有利於非洲企業在能源、金屬、原物料的生產獲利。EIU預估非洲國家中,奈及利亞和南非的經濟活動正積極改善中,奈及利亞2021年GDP為1.7%、通貨膨脹率為17.4%;南非2021年GDP為4.9%、通貨膨脹率為4.4%。然而面對疫情反覆,若疫苗無法在非洲普及,原物料獲利再好,恐怕也無法有效率改善人民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