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0Q3)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國際經濟情勢分析(2020Q3)

根據EIU、IMF、OECD等各機構觀測,隨著北半球進入夏季疫情趨緩、紓困政策奏效,各經濟體第3季經濟表現皆有復甦跡象。觀察各主要經濟體,美國因經濟活動重啟,經濟表現自谷底反彈,2020年第3季GDP成長率僅衰退2.9%;中國大陸國內經濟活動持續復甦,第3季GDP成長率4.9%;日本因個人消費和出口表現增長,整體經濟與第2季相比,開始止跌回升,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5.8%;歐元區因疫情趨穩,經濟萎縮幅度縮小,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4.4%,但近期第2波疫情正席捲而來,恐打擊第4季經濟。

全球經濟觀測重點

全球展望快易通

  • 新冠肺炎疫情夏季趨緩、紓困政策奏效,各經濟體第3季經濟表現皆有復甦跡象
  • EIU、IMF及OECD等機構紛紛上修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不過近期疫情再度升溫,經濟復甦之路仍充滿變數,預期到2022年才可望回復到疫情前的經濟榮景
  • 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由主張多邊外交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預期未來在貿易及外交政策上很可能採取和盟國合作的方式來維護美國利益

全球經濟預測

根據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等各機構觀測,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全球,截至11月18日止,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5,5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30萬人,各國人員流動受限,導致各項經濟活動嚴重停擺、勞動市場萎縮、國際原物料價格震盪走低,全球貿易與投資動力急劇下降,全球經濟遭受嚴重衝擊。但隨著北半球進入夏季疫情趨緩、紓困政策奏效,各經濟體第3季經濟表現皆有復甦跡象,加上Pfizer和Moderna兩家製藥大廠先後宣布研發出新冠疫苗,全球經濟前景可望逐步好轉,各機構紛紛上修2020年全球經濟預測為衰退4.2~5.2%之間。不過近期疫情再度升溫、疫苗昂貴和儲運問題未解,經濟復甦之路仍充滿變數,預期到2022年才可望回復到疫情前的經濟榮景。

為了挽救經濟,2020年3月以來全球各國也紛紛擴大財政支出,儘管有效刺激國內消費、支撐中小企業,但令人憂心的是,各國政府財政赤字急劇攀升,未來幾年各國政府所面臨的減債工程將比以往更艱困,尤其對於一些財政狀況脆弱的國家,一旦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恐怕會迅速蔓延到其他經濟體,使全球經濟陷入另一場更大的債務危機當中。除此之外,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由主張多邊外交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儘管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不承認敗選,並揚言向數州提起法律訴訟,但2021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將正式完成交接,EIU預期未來拜登在貿易及外交政策上,與歐元區之間的貿易摩擦將轉為較不具對抗性的協商,但面對美中貿易爭端,拜登應不若川普會興起貿易戰,反而很可能採取和盟國合作的方式來牽制中國大陸,以維護美國利益。

從各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因經濟活動重啟、紓困政策奏效,經濟表現自谷底反彈,2020年第3季GDP成長率僅衰退2.9%;中國大陸國內經濟活動持續復甦,第3季GDP成長率4.9%;日本因個人消費和出口表現增長,整體經濟開始止跌回升,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5.8%;歐元區因疫情趨穩,經濟萎縮幅度縮小,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4.4%,但近期第2波疫情正席捲而來,恐打擊第4季經濟。

對照經濟學人研究機構(EIU)、國際貨幣基金(IMF)、聯合國(UN)、全球透視機構(IHS Marki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世界銀行(WB)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呈現衰退,2021年可望緩步回溫。

單位:%

2020年各主要機構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彙整表
2020 Global Economic Growth Forecast Compiled Chart
區域 IMF
2020.10
(2020.06)
UN
2020.05
(2020.01)
IHS Markit
2020.11
(2020.10)
OECD
2020.12
(2020.09)
EIU
2020.11
(2020.10)
WB
2020.06
(2020.01)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2020 2021
Global
全球
-4.4 5.2 -3.2 4.2 -4.2 4.2 -4.2 4.2 -4.7 4.2 -5.2 4.2
(-4.9) (5.4) (2.5) (2.7) (-4.5) (4.4) (-4.5) (5.0) (-5.0) (4.4) (2.5) (2.6)
USA
美國
-4.3 3.1 -4.8 3.9 -3.6 3.1 -7.3 3.2 -3.8 3.2 -6.1 4.0
(-8.0) (4.5) (1.7) (1.8) (-3.5) (3.7) (-3.8) (4.0) (-4.6) (3.6) (1.8) (1.7)
JAPAN
日本
-5.3 2.3 -4.2 3.2 -5.4 2.2 -5.3 2.3 -6.4 1.7 -6.1 2.5
(-5.8) (2.4) (0.9) (1.3) (-5.6) (2.2) (-5.8) (1.5) (-6.4) (1.7) (0.7) (0.6)
EURO
歐元區
-8.3 5.2 -5.8 2.9 -7.4 3.7 -7.5 3.6 -8.0 4.9 -9.1 4.5
(-10.2) (6.0) (1.4) (1.5) (-8.1) (4.3) (7.9) (5.1) (-8.4) (5.4) (1.0) (1.3)
CHINA
中國大陸
1.9 8.2 1.7 7.6 2.0 7.4 1.8 8.0 1.8 7.3 1.0 6.9
(1.0) (8.2) (6.0) (5.9) (1.9) (7.4) (-1.8) (8.0) (1.8) (7.3) (5.9) (5.8)
WORLD
TRADE
-10.4 8.3 -14.6 9.4 - - -10.3 3.9 -10.6 7.0 -13.4 5.3
(-11.9) (8.0) (2.3) (3.2) (-) (-) (-) (-) (-11.6) (7.1) (1.9) (2.5)

 

註:( )內數字為前次預測值。

資料來源:

  1.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13th 2020)
  2. UN: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s of mid-2020(May 13th 2020)
  3. IHS Markit:Economic Outlook(November 17th 2020)
  4. OECD:OECD Economic Outlook(December 2th 2020)
  5. EIU:EIU Country Forecast World December 2020(forecast closing date:November 16th 2020)
  6. WB: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8th 2020)
  7.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產業發展處 整理

主要經濟體概況

美國經濟自谷底反彈,2020年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2.9%

美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國內各項經濟活動停擺、失業率驟升,2020年第2季經濟表現創下史上新低點。隨著各州自5月開始陸續解除封鎖,經濟活動重啟、企業恢復運作、員工返回復工,加上美國政府推出約3兆美元的《救助法案》(CARES Act)支撐民眾生計,促使企業投資與私人消費大幅增長,第3季GDP成長率自谷底反彈回升。

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儘管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不承認敗選,並揚言向數州提起法律訴訟,但選舉人團確定將於12月14日開會正式宣布選舉結果,新總統預計於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職。根據EIU的預期,未來拜登在貿易及外交政策上將主張多邊外交,包括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巴黎氣候協定、WTO等國際組織,與歐元區之間的貿易摩擦將轉為較不具對抗性的協商。而面對美中貿易爭端,拜登應不若川普會興起貿易戰,反而很可能採取和盟國合作的方式來牽制中國大陸,雙方的衝突將從貿易壁壘擴大到科技戰、金融戰、國際關係競爭、貿易市場失衡,以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

除此之外,美國國會對於新一輪紓困案的內容談判陷入僵局,隨著各項補助計畫陸續到期,救濟金停發恐會影響民眾生計,加上迪士尼(Walt Disney)等企業近期相繼宣布大規模裁員,恐連帶衝擊國內消費力,不利於第4季經濟表現。然而,龐大的刺激政策支出和窘迫的財政收入,卻又會使得財政赤字及負債比持續攀升,為國家財政穩定性增添更大的風險。對於新政府來說,持續攀升的疫情和陷入兩難的經濟困境,恐將是一場硬仗。

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BEA)於2020年11月25日公布第3季GDP季增率為7.4%,以年率計按季增長33.1%,創下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大增長幅度,而第3季GDP年成長率為衰退2.9%,自谷底復甦。第3季經濟成長的主要來自於非住宅固定投資、住宅投資、個人消費者支出(PCE)、出口量增長等方面,而這些積極貢獻則被地方政府開支、聯邦政府支出、私人庫存投資等方面所削弱。

美國勞工部2020年11月12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節性因素調整,CPI維持0.0%成長,年增率1.2%;而扣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CPI)同樣為0.0%成長,年增率為1.6%,均低於市場預期。勞動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勞工部11月6日發布統計顯示,10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63萬8千人,反映整體經濟活動正持續復甦當中,但仍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復甦動能仍有所抑制,勞工增長主要集中在休閒餐旅業、商業服務業、零售業及營建業,整體失業率下降至6.9%,較上月略減1.0個百分點。

從經濟活動來看,製造業的表現亦為衡量美國經濟的重要指標。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於2020年11月2日公布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9.3,較上月上升3.9,連續6個月呈現回升,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新接訂單指數67.9、價格指數65.5、生產指數63.0、供應商配送指數60.5、積壓訂單指數55.7、就業指數53.2、原材料庫存指數51.9,皆位於榮枯線上。另外,ISM於11月4日公布10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為56.6,較上月下降1.2,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價格指數63.9、商業活動指數61.2、新接訂單指數58.8、供應商配送指數56.2、就業指數51.1,皆位於榮枯線上。

日本經濟止跌回升,2020年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5.8%

日本經濟先後受到美中貿易戰、日韓貿易爭端影響,進出口表現失利,加上日本政府調升消費稅率,抑制民間消費意願,2019年第4季經濟開始出現萎縮,原本日本預期2020年經濟將因消費回暖而出現復甦,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抑制經濟活動,第2季陷入二戰以來最大衰退。為挽救經濟頹勢,日本政府宣布緊急經濟對策,先後共執行兩輪、總計2.2兆美元的紓困計畫,包括針對家戶發放現金、提供中小企業補助金,以及用於研發疫苗與治療藥品,隨著5月底日本解除全國緊急狀態之後,第3季個人消費出現大幅度回彈,出口表現也轉為正成長,整體經濟止跌回升。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8月28日宣布辭去內閣總理大臣一職,9月14日由自民黨菅義偉當選繼任首相,承諾將延續「安倍經濟學」,致力防疫優先並推動數位轉型。為刺激經濟復甦,首相菅義偉於11月10日指示閣員研擬新一輪振興經濟計畫,估計規模將達到10兆日圓,同時日本央行也宣布推出新的存款政策工具,來援助區域銀行。

日本內閣府於2020年11月16日公布第3季GDP季增率第1次速報值為5.0%,按年率計算為21.4%,創下1968年來最大增幅,而第3季GDP年成長率為衰退5.8%。觀察第3季GDP季增率表現,在民間需求部分,民間最終消費(4.7%)、民間企業設備(-3.4%)、民間住宅(-7.9%),各有增減;而在公部門需求部分,公部門固定資本(0.4%)和政府最終消費支出(2.2%),皆呈現上升。

在CPI方面,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於2020年11月20日公布10月CPI為101.8,較去年同期下跌0.4%,與上月零增長相比,減少0.4個百分點;扣除生鮮食品與能源的CCPI為101.8,則較去年同期下跌0.2%,與上月零增長相比,減少0.2個百分點。CPI連續3個月呈現下滑,反映出國內消費尚未完全復甦,加上近期日本政府推動「Go To Travel」觀光優惠政策,導致住宿費用大幅壓低。

觀察製造業方面,日本資材管理協會(JMMA)與IHS Markit於2020年11月2日公布的10月PMI指數為48.7,較上月增加1.0,儘管隨著幾個主要海外市場需求回升,出口訂單出現2年來首度增長,整體製造業的景氣正逐漸趨穩,但原本就業市場即面臨高齡化社會的問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企業遇缺不補,加速就業市場緊縮,恐拖累經濟活動復甦動能。

歐元區經濟萎幅縮小,2020年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4.4%

歐元區3~5月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各國為了控制疫情而實施嚴格的封城措施,造成零售貿易、交通運輸和旅遊服務等商業活動急凍,區域經濟陷入低谷,2020年第2季GDP成長率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其中以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等觀光業興盛的國家所遭受的衝擊最為劇烈。隨著歐元區疫情從5月底開始趨於穩定,第3季經濟出現回溫跡象,然而近期第2波疫情正席捲而來,11月開始歐洲各地再度實施封城措施,打擊當地企業與國內消費,恐使得第4季經濟將再陷入嚴重萎縮。整體而言,EIU預期歐元區至少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為刺激區域經濟,歐洲央行(ECB)維持基準存款利率為負0.5%不變,執行第3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I)適用利率,為歐元區銀行提供低利率貸款,鼓勵銀行向客戶提供貸款,同時也竭力擴大再融資操作,來支撐歐元區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除此之外,ECB已於6月4日推出總額高達1.35兆歐元的「疫情緊急購債計畫」(PEPP)來加碼資產購買計畫,持續援助歐盟會員國因應疫情所面臨之經濟衝擊,但面對疫情再起,ECB預期於12月10日舉行會議將根據新的經濟預測數據,重新評估是否推出更多振興措施。

為挽救陷入衰退的經濟,向有財政困難的國家提供支援,德國與法國聯手向歐盟提案大規模的經濟紓困計畫「歐洲復甦基金」(European Recovery Fund),經多次磋商,於7月21日達成總金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協議。事實上,與其他國家的紓困計畫相比,「歐洲復甦基金」規模不算大,但對於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財政穩定性而言,無疑是一項里程碑,而該基金也強調各項投資將持續聚焦於歐洲綠色新政及數位轉型,來支持區域經濟復甦。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20年11月13日最新發布數值,經季節性調整後,歐元區(EA19)第3季GDP季增率成長12.6%,年增率為衰退4.4%;而歐盟(EU28)第3季GDP季增率為成長11.6%,年增率為衰退4.3%,反映歐元區第3季經濟表現逐步回溫。在通貨膨脹率部分,歐盟統計局於11月18日公布歐元區(EA19)10月的通膨率為負0.3%,與上月持平,為連續第3個月出現負值;歐盟(EU28)為0.3%,則與上月持平。

在經濟信心指數(ESI)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0年10月29日公布歐元區(EA19)10月的ESI為90.9點,而歐盟(EU28)10月的ESI為90.0點,均與上月持平。觀察歐元區各業別指數,與上月相比,工業信心指數上漲1.8點、零售業信心指數上漲1.7點、營建業信心指數上漲1.1點、服務業信心指數下跌0.6點,而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1.6點。

失業率方面,歐盟統計局於2020年12月2日公布歐元區(EA19)10月的失業率為8.4%,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1個百分點;歐盟(EU28)10月的失業率則為7.6%,與上月持平,較去年同期上升1個百分點。進一步分析各會員國統計數據,希臘失業率達16.8%(2020年8月資料)為最高,其次是西班牙16.2%,而捷克失業率2.9%為最低,其次是波蘭(3.5%)與馬爾他(3.9%)。

中國大陸經濟持續復甦,2020年第3季GDP成長率初估值4.9%

中國大陸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經濟活動停擺,導致2020年第1季經濟崩跌,但隨著4月開始各城市陸續解封,國內經濟活動恢復、工業製造復產加速,加上政府推出下調利率、放寬融資管道、資金補貼中小企業等一系列財政刺激計畫,第2季GDP成長率開始由負轉正,第3季受到房地產和基礎建設投資增長等推動,經濟持續回升。中國大陸相較於歐美,因疫情控制情況較佳,正逐漸擺脫疫情陰霾,IMF甚至樂觀預估2020年中國大陸將是全球少數實現正成長的經濟體,不過受到全球疫情未歇、國內零星疫情再起、美中關係交惡,導致外部需求續呈疲弱、生產供應鏈受損、國債再突破新高,加上南方水患、北方蟲災,鄰近國家接連限制農產品出口,使得中國大陸糧食危機浮現,經濟復甦仍面臨龐大壓力。

中國大陸於2020年10月底召開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確立2021~2025年的經濟政策與目標,內容不同於以往,不僅沒有設立GDP成長率具體目標,更強調優化經濟結構,未來經濟發展主軸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簡稱「雙循環」)的方式,強化擴大內需和科技自主二大戰略,儘管內容隻字未提美中關係,但可以看出中國大陸致力於打破美國科技圍堵的決心。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0年10月20日公布第3季GDP成長率初估值為4.9%,較去年同期減少1.1個百分點,與第2季GDP成長率成長3.2%相比,經濟表現持續回升;進一步觀察各產業年增率,第二產業成長6.0%,增幅最大,而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則分別為成長3.9%、4.3%。

在CPI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0年11月10日公布10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揚0.5%,觀察八大類別年增率,依漲幅排序分別為:食品煙酒類(2.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2.4%)、醫療保健類(1.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1.1%);另依跌幅排行分別為:交通和通信類(-3.9%)、居住類(-0.7%)、衣著類(-0.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0.1%)。

在工業生產方面,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0年11月10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產值年減2.1%,與上月持平。從各類別觀察年增率,跌幅最大為原材料工業(-6.0%)、採掘工業(-5.1%),惟食品(0.8%)出現漲幅。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產值年減2.4%,較上月上漲0.2%,觀察各類別年增率,漲幅最大為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3.0%),跌幅最大為燃料動力類(-9.9%)。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於2020年10月31日公布10月PMI為51.4,較上月微幅下滑0.1,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生產指數53.9、新接訂單指數52.8、供應商配送指數50.6,位於榮枯線上,而就業指數49.3、原材料庫存指數48.0,則位於榮枯線下。10月NMI為56.2,較上月上升0.3,整體位於榮枯線上;其中,商業活動指數62.9、投入品價格指數50.9、新接訂單指數53.0,位於榮枯線上,而銷售價格指數49.4、就業指數49.4,則位於榮枯線下。

新興經濟體概況

東協新興經濟體2020年經濟放緩,RCEP完成簽署可望成助力

新興東協經濟體各國人口密集、醫療基礎建設較弱,在過去幾個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未有緩解的跡象,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於6月解封之後疫情快速惡化,因而擴大實施更嚴格的防疫封鎖令。儘管東協各國先後祭出貨幣寬鬆和擴大財政刺激政策,用以支撐國內就業市場及消費力,但在各國尚未開放國境、出口需求仍受壓抑的情況下,預期2020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將明顯放緩。值得關注的是,歷時8年、31輪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於11月12日東協峰會上完成簽署,經濟規模將達到23兆美元,約占全球GDP的30%,將有助於強化供應鏈整合、促進經濟成長,尤其越南可望藉此增進出口、吸引外商投資。

印尼中央統計局(BPS)於2020年11月5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尼第3季GDP成長率為衰退3.49%,繼上季GDP成長率衰退5.32%,經濟表現連續2季出現萎縮,陷入技術性衰退。整體而言,印尼疫情持續嚴峻,成為東南亞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實施管制措施趨嚴,導致各項投資、觀光與重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停滯,再度衝擊經濟。

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NESDB)於2020年11月16日公布第3季GDP成長率為衰退6.4%,與上季創紀錄大減12.1%相比,經濟跌幅收窄。從產業別來看,農業衰退0.9%,非農業部門則衰退6.8%,其中製造業及服務業分別衰退5.3%及7.3%。整體而言,泰國儘管受惠防疫限制放鬆後國內經濟活動復甦,但整體經濟仍持續受到旅行禁令、全球需求低迷、泰銖強勢,以及國內政治抗議活動等負面影響,預期未來幾季經濟將續呈疲軟。

印度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2020年第3季GDP成長率衰退7.5%

為防堵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印度自2020年3月25日實施日趨嚴格的封鎖隔離措施,但迄今疫情持續攀升,累計確診案例已逾940萬例,僅次於美國。封鎖措施導致全國經濟停擺,重創國內產業,數百萬名工人失業。儘管印度政府於5月推出規模大約20兆盧比(約新台幣8兆元)之「印度自力更生」(Admanirbar Bharat)特別經濟計畫,而印度央行亦自3月以來總共調降基準利率115個基點,來試圖挽救經濟,但是繼第2季衰退幅度創下歷史紀錄,第3季仍續呈萎縮,IMF及OECD下修印度2020年GDP成長率預測為衰退10.2~10.3%。為挽救經濟頹勢,印度財政部長希塔拉曼(Sitharaman)於11月12日宣布再推出規模約2兆6508億盧比(約新台幣1兆餘元)的「印度自力更生3.0」特別經濟計畫,期望讓印度經濟能在第4季恢復正成長。

印度中央統計局(CSO)於2020年11月27日公布第3季(2020-2021財年第2季度;2020年7~9月)GDP成長率再衰退7.5%,陷入了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首次技術性衰退,進一步觀察各產業年增率表現,以貿易/旅館/運輸/通訊和服務業(-15.6%)、公共行政/國防/其他服務業(-12.2%)、採礦(-9.1%)及營建業(-8.6%)衰退幅度最大,製造業(0.6%)則出現小幅回升。

拉丁美洲區域疫情未歇 經濟復甦風險加深

拉丁美洲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經貿需求驟降、各國實施防疫隔離措施,加上本身醫療系統薄弱、財政基礎困窘、高度非典型就業型態,加上過度依賴外部經濟的產業結構,區域經濟遭受莫大衝擊,且相較於世界其他區域,想要經濟復甦恐需要更長的時間。為了重啟經濟,2020年5月開始就有部分國家逐步解除封鎖,導致確診病例不降反升,原本體質脆弱的醫療系統面臨崩潰邊緣,貧窮和失業問題再度惡化,雪上加霜的是,EIU預估2020年拉丁美洲的國家債務總額將從GDP的60%再向上攀升至74%,債務問題將更加嚴峻。整體而言,拉丁美洲前三大經濟體(巴西、墨西哥及阿根廷),預期都將陷入經濟萎縮。

巴西總統波索納羅(Jair Bolsonaro)於上任後展開各項財政改革,原本預期2020年經濟表現可望逐季回升,但由於巴西政府防疫政策消極,整體經濟因為疫情升溫導致貿易出口斷鏈、外資出逃、消費和觀光停擺、失業率驟升,各大城市接連出現反政府示威運動。為重啟經濟,近幾個月巴西政府逐步放寬防疫措施,先後推出紓困計畫,而巴西央行亦連續9度降息,基準利率來到2%歷史新低,促使第3季經濟有回暖跡象。根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於12月3日公布第3季GDP年成長率衰退3.9%,與上季大幅衰退10.9%相比,委縮幅度明顯縮小。然而,巴西疫情居高不下,截至12月2日為止,確診病例已超過630萬人,超過17萬人死亡,全球僅次於美國和印度,加上公共債務攀升、失業率創新高,經濟情勢依舊相當嚴峻。

墨西哥的勞動力及產業鏈與美國關係緊密,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升溫而實施全國封鎖措施,造成經濟活動停擺、龐大資金外流、油價重挫打擊工業生產,第2季GDP年成長率創下史上最大降幅,隨著各地陸續解封,加上美國經濟回暖使得對墨西哥出口商品需求增加,根據墨西哥國家地理統計局(INEGI)於2020年10月31日公布第3季GDP雖然較去年同期衰退8.6%,但較上季大幅成長12%,經濟開始出現反彈跡象,卻也反映出墨西哥過度依賴外部經濟的弊病,加上疫情未歇,確診病例突破百萬大關,經濟前景風險仍高。因此,IMF建議墨西哥首要應緩解國內高度非典型就業的情況,重新檢視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Pemex)的商業策略,並針對財政實施結構性的改革,才能持續改善薄弱的投資和生產力基礎。

阿根廷經濟體質脆弱,2019年就面臨經濟停滯、債務危機、貨幣驟貶、通膨失控等問題,2020年再遭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自3月起實施全國居家隔離,確診人數卻仍不斷攀升,經濟衰退形勢更加惡化。總統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ández)放棄先前IMF紓困案所剩餘110億美元貸款,然而阿根廷於5月再引爆史上第9次主權債務違約,與三大債權人歷經數月的談判之後,終於在8月4日達成規模約660億美元的外債重組,暫緩危機,但財政依舊入不敷出。目前阿根廷政府正持續就新的中期貸款計劃(Extended Fund Facility, EFF),與IMF重啟債務協商,試圖突破經濟困境。此外,為紓困經濟,阿根廷眾議院於11月18日批准徵收「財富稅」法案,用來資助受疫情打擊家庭生計的民眾,總計徵稅總額將達到3,000億披索(37.5億美元)。IMF再度下修2020年阿根廷GDP成長率預測值為衰退11.8%,經濟前景堪憂。

中東北非地區經濟困頓,政經情勢更加動盪

中東地區內部抗爭不斷,亦為強權國家競逐地緣政治利益的衝突所在地,美國與中國大陸各自以外貿和投資政策拉攏新盟友,而在過去一年裡,利比亞、敘利亞及葉門等國家衝突頻仍,黎巴嫩、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等民眾因經濟困境與政治壓迫,屢屢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交通運輸業停滯導致原油需求銳減、價格驟跌,削弱主要能源生產國的經濟收益,加上區域各國相繼實施防疫措施與旅遊限制,嚴重打擊旅遊產業和消費市場,整體區域經濟將深陷衰退,連帶使得區域內其他倚賴外援的國家將更加貧困,政經局勢更形複雜與動盪。

EIU認為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各國和以色列擁有良好的醫療環境,以及充足的主權財富基金(SWF),2020~2021年將會持續透過發行國家債券,來度過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危機,但對於其餘本身財政狀況不佳的國家,各項經濟刺激措施恐無以為繼,面臨債台高築的窘境,其中像是黎巴嫩的公共債務占GDP比重高達150%,位居世界第3,整體失業率達25%,經濟幾近崩潰,而8月4日首都貝魯特發生大爆炸,伴隨而來的缺電問題、物資短缺,引發大規模示威抗議,也促使教派間緊張升溫,未來重建任務相當艱鉅。

伊朗自2018年起遭受美國總統川普重啟嚴厲的經濟制裁,重創經濟命脈的石油出口,加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伊朗為中東地區疫情最嚴峻的國家,迄今確診人數超過97萬人,死亡人數超過4萬8,000人,經濟陷入萎靡不振。美國與伊朗對峙局面持續升溫,繼美國於2020年8月向聯合國提案對伊朗進行國際制裁遭到安理會否決之後,美國於9月再單方面宣布將重新實施對伊朗的制裁,並誓言對不配合制裁行動的聯合國成員國給予懲處。隨著美國大選結果變天,總統當選人拜登選前曾說,倘若伊朗能恢復遵守核協議內容,美國將重回協議、啟動談判,並且取消現任總統川普對伊朗的制裁,被視為雙方停火的契機。然而,11月27日伊朗首席核子科學家法克里薩德(Mohsen Fakhrizadeh)遭到暗殺,伊朗認為幕後黑手是以色列,並誓言將展開報復,中東地區緊張情勢升高,恐成為拜登上任後首要的外交難題。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