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整合人潮、物流、娛樂、展場的航空城,代表的是與全球經濟的無縫接軌,因此不論是英國政府內閣於2016年底批准倫敦希斯洛機場增建第三條跑道,或是中國大陸在5年間興建超過100座機場,都足以突顯出航空易達性對每一個國際城市的重要性,如何擴充機場的乘載量也成為城市規劃者的首要議題之一。
整合人潮、物流、娛樂、展場的航空城,代表的是與全球經濟的無縫接軌,因此不論是英國政府內閣於2016年底批准倫敦希斯洛機場增建第三條跑道,或是中國大陸在5年間興建超過100座機場,都足以突顯出航空易達性對每一個國際城市的重要性,如何擴充機場的乘載量也成為城市規劃者的首要議題之一。
總部位於倫敦的市場研究機構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於2017年公布最新的「全球百大目的地城市」(Top 100 City Destinations Ranking)報告指出,儘管由於恐怖攻擊、地緣政治衝突、經濟不確定性,以及中東呼吸綜合症(簡稱MERS)等疾病威脅,讓2015年成為動盪的一年,然而與2014年相比全球國際旅客人次依舊成長了5.5%。這份報告集合了包含58個核心國家、77個國際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的官方統計、機場入境人數和飯店入住人數等資訊,以世界各城市2015年造訪人次為基準進行排名(表1)。
其中,亞洲城市的表現相當受到注目。連續七年蟬聯第一名的香港憑藉著鄰近中國大陸的優勢,年度國際旅客高達2,668萬人次,較第二名的曼谷(1,873萬人次)足足多了近800萬人次;然而若與2014年相比,香港的旅客成長率其實下滑了3.9%,報告指出香港除了持續深耕地緣優勢之外,如何吸引中國大陸年輕族群造訪將是接下來的重要課題。反觀曼谷,儘管2015年8月歷經四面佛爆炸案,卻並未對觀光業造成明顯衝擊,香港流失的旅客有部分轉往曼谷,使曼谷旅遊成長率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長了10.0%,成功超越倫敦上升至第二名。
歐洲方面,由倫敦領頭摘下全球第三名位置,2015年旅遊人次達1,858萬人,較2014年增加6.8%,是歐洲地區表現最好的城市。分析人數增加的主因來自2015年9月世界盃橄欖球賽的舉辦,為倫敦帶進大批觀光人潮;儘管如此,報告也說明2016年全民公投支持英國脫離歐盟,未來倫敦的經濟與觀光恐怕都很難不受到影響,不確定性極高。而排名第五名的巴黎,2015年短短一年間就接連發生了數次舉世震驚的恐怖攻擊事件,1月《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襲擊案,以及12月巴塔克蘭劇院(Bataclan)等地的連環恐怖主義襲擊事件,不但讓法國政府措手不及,連帶觀光產業也受到拖累;根據歐睿的報告結果顯示,2015年巴黎全年接待國際遊客為1,502萬人次,雖然僅較2014年微幅下降0.2%,但年底發生的多次襲擊案對國際遊客的衝擊,在2016年初的統計數據中,已經呈現出巨大的影響。至於美洲方面,紐約是國際旅客造訪該地區的首選,2015年共有1,230萬遊客造訪,擠進全球前10大排名,從城市的發展趨勢來看,至2030年紐約市將成為全球第11大經濟體,甚至超過澳洲、墨西哥、俄羅斯等國家;邁阿密(760萬人次)和拉斯維加斯(676萬人次)則分列美洲地區第二、第三位。
表1 2015全球前20位目的地城市
2015 Top 20 City Destinations Ranking by International Overnight Visitors
亞洲城市方面除了曼谷之外,包含普吉島、芭達雅、清邁等泰國城市都因受惠於接近中國大陸、緬甸、寮國的地理位置優勢而提升旅客造訪率;其中清邁的成長率相較2014年同期提升了4成之多(圖1),推測原因可能跟曼谷遭受恐怖攻擊有關,遊客轉往選擇這個地處泰國北部,涼爽又擁有豐富自然風情的城市享受旅遊。另一個更受矚目的大贏家則是日本城市,單就2015年中國大陸遊客前往日本旅遊的數量跟2014年相比幾近翻倍,已超越韓國遊客成為日本市場最重要的客源地;另由於2020年即將舉辦東京奧運盛會,讓日本政府格外重視入境遊客的增加,並將提升年度造訪率列為重大目標,強勢的行銷推廣活動與大幅走弱的日圓匯率,均成為吸引龐大亞洲遊客前往日本的誘因。因此,調查結果東京率先提升6個位置來到排行榜的第17名,此外臺灣人偏愛造訪的大阪與京都也分別躍升了27與11個名次,相較2014年同期旅客成長率高達52.1%與47.6%,表現相當亮眼。分析師指出日本城市之所以長年受到國際人士喜愛,最主要歸功於日本觀光局力推的黃金旅遊路線(Golden Route),從優美海景的東京出發,穿越幽靜山景的富士山抵達京都、大阪,相當受到全球旅客喜愛。
亞洲城市當中,年度成長率滑落最多的是排名第15名的首爾(-6.0%),主因為2015年6月到8月間MERS疫情升高造成遊客人心惶惶,正面衝擊當地旅遊相關產業,單月僅僅是中國大陸退團人數就上看10萬人,較2014年同期遊客人數下降至少3成。而澳門經歷了多年的強勁成長後,2015年在中國大陸政府強力打擊貪腐與反賭博行為的強勢政策之下,這個以博弈產業聞名的旅遊大城也難得面對造訪人次衰退,出手豪邁的貴賓級賭客人數銳減直接影響賭場收入,澳門造訪人數也應聲下滑1.8%。
根據報告,臺北市2015年造訪人次首度突破900萬,創下7年來新高,相較2014年成長了5%,總排名也上升來到全球第14名。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報告內容,報導臺北市近五年來不但持續呈現正成長,最新調查結果更勝過排名第15名的首爾(882萬人次)以及第17名的東京(845萬人次)。觀察近五年的成績表現(圖2),2011年臺北市以525萬人次排名第21名,期間雖然於2013年小幅滑落一個名次,然每年旅遊人次依舊維持正成長,至今人次不但爆增了72%之多,名次也節節上升了7個位置。分析師指出,臺北市擁有特定性質的旅遊資源,包括便利的交通設備、多元的旅遊項目活動規劃、旅遊地面設施和市場需求等,排名越往前代表具有越高旅遊吸引力,吸引旅客一再造訪。
http://www.euromonitor.com/search?txtSearch=Top+100+City+Destinations+Ranking
除了排名之外,報告也直接點出全球城市發展的幾大重點趨勢,包含亞洲城市航空旅客潛力巨大、短租形式改變住宿選擇、城市移動性變化等。上述種種原因使得短租型私人住宿自2012年起住宿率即超越了傳統飯店,以歐洲市場為大宗的Airbnb可說是最佳代表案例。另一方面,智能手機與城市交通的功能整合後,透過科技控制與分析交通流量的智慧城市方案也開始迅速崛起。臺北市作為首善之都,發展與走向對臺灣其他城市具有指標性作用,透過2016世界設計之都與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等國際盛事的舉辦,已陸續為臺北市招攬更多國際旅客,為強化行銷臺北市觀光品牌形象,更藉由南向三大首都的觀光城市交流、提升穆斯林友善旅遊環境,以及國際會議、國際展覽及獎勵旅遊(MICE)贊助申請、雙層觀光巴士等多元方式,讓國際觀光客能實際感受臺北市的觀光景點、人文藝術、便利交通及美食饗宴等。此外,除了增加觀光旅遊人數的量能之外,更須提升觀光旅遊的品質與滿意度,如透過ICT科技豐富旅遊資訊、完善旅遊行程規劃等智慧服務,因此為因應邁向智慧化的都市發展,臺北市政府更成立了「臺北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創新媒合平臺,凝聚產業與政府資源,以智慧方案解決市民需求,期許未來的臺北市將會是一座「living lab」,提供市民與國際旅客更多元化的智慧化服務。